第十三章 大漢傾 四、議廢

天下之事,只有董老虎沒有想到的,沒有他不敢做的。想好了,就準備召集人馬開會了。

在董卓看來,開會是純粹的扯淡,那不過是形式,走程序罷了。決定天下大事,根本輪不到眾卿說話,他一句頂別人一萬句,即可拍板了事。

不過話說回來,在開會之前,為了體現對某人的尊重,事先還是要先跟他通通氣的。

董卓要給面子的這個人,當然就是袁紹了。

如果沒有袁紹,他可能還在洛陽城外徘徊,這個面子還是要給的。於是董卓就把袁紹叫來,開門見山地說道:「天下之主,宜得賢明,每念及靈帝,令人憤毒,董侯似可,今當立之。」

董侯,就是劉協了。廢劉辯,立劉協。董老虎的猙獰面目,總算撕開了。

話都說得這麼露骨了,袁紹也不客氣了,他也直說道:「今上富於春秋,未有不善宜於天下,若公違禮任情,廢嫡立庶,恐眾議未安。」

袁紹這話的意思是說,皇帝劉辯正當年少,又沒做錯什麼事,你突然搞個廢嫡立庶的事,那豈不是亂來。亂來的事,怎能服眾?

袁紹這話,猶如降龍十八掌,一出手就打到董卓命穴上了。董卓一聽,勃然大怒。娘的,老子叫你來說事,已經給足你面子,沒想到你還想來壞老子的事?

想到這兒,董卓按劍喝住袁紹道:「你算個什麼東西,天下之事,老子說了算。如果我要廢嫡立庶,看誰敢攔我?」

天下之事,由你說了算?可別忘了,之前是誰說了算,你才能進得了洛陽城的。

別過了河就想拆橋,我這橋可不是一般人能拆的。袁紹心裡罵著,但是嘴上還強忍著。此時此刻,敵強我弱,跟他犟下去沒好處。

於是袁紹緩和一下語氣,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我認為你應該去跟太傅商量一下。」

太傅,就是袁紹的叔叔袁隗了。

董卓好像心不在焉,沒聽見袁紹說話似的,只見他接著說:「依我看,劉氏這個種子,是不能再留了。」

漢朝四百年,第一個敢說劉氏之種不可留,非董卓莫屬了。想當年,王莽奪權,也不至於說得這麼露骨。人家至少做得很含蓄,先是封侯,接著九錫加身,最後禪讓才把屁股坐上皇帝寶座的。

現在董卓血口大開,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叛逆了。

袁紹再也忍不住了。

當初叫你進城,是幹嗎來的?是借你的刀,殺宦官,共同輔佐劉室,救天下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不是叫你進來造反的。要說造反,不要去問天下,我袁紹第一個不同意。

想到這裡,袁紹突然朝董卓怒吼一聲,橫刀長揖,甩頭而去。兩人就此決裂了。

看著袁紹離去的背影,董卓坐不住了。看來,議廢這等事,得先把袁紹這塊絆腳石搬掉才行。

但是董卓沒想到,還沒等自己動手,袁紹已經跑路了。據說是跑冀州去了。不過你能跑,我當然能追,董卓準備懸賞捉拿袁紹。

可就在這時,有人告訴他:「董公,別衝動,洛陽上下,你動誰都可以,千萬別動袁紹這小子。」

說這話的,是董卓的親信伍瓊。

董卓聽得一愣,袁紹算什麼東西,我都想搖皇帝的根,幹嗎不能動他?

這時,伍瓊再次說道:「袁氏家族,經營洛陽百年之久,四世三公,根基極深,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你要跟他樹敵,若他收天下英雄豪傑,要跟你對著干,那天下至少有一半不能屬於董公了。」

董卓又一愣,頓然醒悟。他現在總算明白了,為什麼袁紹那小子敢跟他對著干,原來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

要戰鬥,董卓當然也不怕。問題是,他初來乍到,立腳不穩,如果現在就跟洛陽第一家族翻臉了,後果可能會失控。

嗯,看來還是忍一忍。

於是,董卓聽伍瓊計,赦免袁紹,派人去拜他為勃海郡守。同時,袁紹的堂弟袁術,還被拜為後將軍,袁紹的戰友曹操,也被封為驍騎校尉。

讓董卓鬱悶的是,詔書才送出去時,後兩個跟前一個一樣,棄職逃跑了。

八月三十日,董卓召集眾卿開會。

會議由董卓親自主持。他是個粗人,說話從來不講究什麼藝術,一開口就說道:「皇帝暗弱昏庸,沒有資格當天下之主。現在,我準備按照霍光做法,廢掉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大家認為怎麼樣呀?」

眾卿看著董卓,半天說不出話來。

但是,個個心裡都在罵著:廢皇帝,那得先給理由呀。當初霍光廢掉劉賀,那是因為劉賀本人不爭氣,劉辯跟劉賀是兩種人,你董卓想當霍光第二,也得先撒泡尿看看自己是什麼東西。

不管是什麼東西,人家是敢說敢做,還看著你們一句話都不敢哼。

這時,董卓等了半天,看沒人說話,又加了一句:「當年霍光決定廢掉劉賀時,田延年握劍待發,誰敢反對就砍誰。現在我也醜話說在前面,如果誰出來反對我這事,軍法伺候。」

果然不是個東西啊。

眾卿繼續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苟活。爆發是要死人的,乾脆還是繼續沉默吧。這時,有人卻想說,我不想做個失敗的沉默者,更不想做個窩囊的苟活者。

這是一個從不向現實低頭的人,他自出江湖以來,就身體力行,實踐他精忠報國、除暴安良的遠大理想。

不用賣關子了,這個人就是時為尚書的盧植。

滿朝閉嘴,讓盧植來說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也是一句頂人一萬句。他聲洪氣大,當初一個怒吼,就把何太后救下來了。現在,他理直氣壯地發聲,照樣豪氣衝天,令眾卿心顫。

盧植站起來,反駁董卓道:「董公別忘了,當年劉賀不肖,罪狀就有千餘條,所以霍光把他廢了。現陛下年紀尚小,行為沒有過失,所以我認為,當年霍光對付劉賀的那招,根本不適合陛下。」

漢朝高人何其多。袁紹一記降龍十八掌,打得董卓惱羞成怒,今盧植當眾又來一個九陰真經,實在讓人受不了。

董卓很憤怒,但是又無法接招。

董卓怎麼敢接招?劉辯只不過是膽子小點罷了,憑什麼要把他廢了。如果要廢他,也要等他犯錯。像劉辯膽子這麼小,讓他像劉賀那樣,一天犯上十條八條罪狀,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我們只能降低標準,一天犯一條,這樣算的話,也得有一千天。

一千日,也就是將近三年。既然這樣,那就等三年以後再說吧。董卓無可奈何,甩手離去。當然董卓人是走了,盧植也別想活過今晚了。

董卓決定,派人立即逮捕盧植,誅殺。

可就在這時,就像之前有人攔住不讓殺袁紹一樣,又有人勸董卓說,千萬別殺盧植,一殺就壞事了。

說這話的,也是一個陌生面孔,他的名字就叫蔡邕。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省杞縣)人也。在東漢歷史上,這傢伙算是個大家,集文學家及書法家於一身,博學多才,通曉經史、天文、音律,擅長辭賦。

在藝術上,蔡邕是個天才,然而縱觀他的一生,也是個經典的冤大頭。

早在十二年前,他的學術名聲已經在洛陽城傳開了。那時,他和盧植一道編書,算是同事。同是讀書人嘛,對宦官也是痛入心扉的,到皇帝那裡說宦官們不中聽的話,得罪了中常侍王甫等人。

當是時,宦官們想通過陽球誅殺蔡邕。沒想到老蔡耳朵特靈,聽到消息後,馬上跑路了。這麼一跑,就躲了十二年。

後來,宦官倒台,蔡邕沒想過要再重返漢朝的政治江湖。但是他遇到赦令,得以現身,返回老家探親。結果一回到家,洛陽城就傳來消息,說董卓很仰慕你,叫你去洛陽做事。

蔡邕一聽到這個話,那個心呀,都揪到喉嚨上來了。

天下誰都知道,董卓是吃人不吐骨的老虎。伴君如伴虎,如今去伴這麼一隻猛於虎的人,那將來還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呢。

這只是其一。

其二,他跟董卓根本就不是同一條道的人。董卓殺人不眨眼,他還想保命好好活著,好下地去見老祖宗。

於是,蔡邕就上奏推辭。他的理由很沒創意,千篇一律,說身體有病,想當也當不了官哪。

只要是個人,都知道這是個推辭。那時董卓一看,當場就跳起來了,派人對老蔡說,給你熱臉,你偏給我貼來冷板凳。老實告訴你,你如果不來,就等著在家給全族人收屍吧。

你說冤不冤?碰上了個宦官,至少還躲得起,遇上董卓,惹不起,竟然也躲不起了。於是,蔡邕只好老老實實地當他的冤大頭,到洛陽城做官來了。

蔡邕一到洛陽城,董卓猶如過大年一樣,特別興奮。說實話,老董是真的喜歡老蔡。為了將他的喜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董卓一天之內,就製造了一條轟動漢朝的新聞。

是這樣的,董卓讓老蔡當了太學校長(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