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狂飆 一、一曲輓歌

那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涼州造反兵們發生了內訌,兩撥人操刀上陣,血流成河。在這場血戰中,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厲害的人和不厲害的人,最後是厲害的人打敗了不厲害的人,壯大聲勢。

這個決勝定局的人,是韓遂。

我們知道,韓遂之前是被涼州兄弟劫持,硬推他為首領的。這次群毆,他把硬推他上台的人,全部砍殺,甚至消滅了他身邊的潛在對手,成了涼州造反兵的唯一老大。

這是公元一八七年的春天,三月。

韓遂意氣風發,率領十萬兄弟,包圍隴西郡。不久,對方傳話來,說隴西郡郡長李相如,願意背叛中央,跟涼州兄弟一起闖江湖。

這樣一看,張溫就太幸運了。他沒有機會舔到韓遂的刀刃,而是把機會留給了別人。

這個人,就是涼州刺史耿鄙。耿鄙集中六郡兵力,準備攻擊韓遂。然而戰爭還沒有開打,有人就斷定,這個耿鄙,肯定要壞大事了。事實證明,這個人的看法,的確有先見之明,看出了事物的本質。

這個具有卓越洞察目光的人,是漢陽郡郡長傅燮。

這個傅燮,就是之前跟司徒崔烈對著乾的那個人。上次那次朝會,傅燮那用力的一頂,讓劉宏如夢醒來,沒有採納姓崔的意見放棄涼州,從此傅燮也在士大夫圈子裡,頂出了一個大名聲。

按理說,這麼一個敢說敢做的人,應該留在中央做官,他怎麼跑到地方來任郡長了呢?

事實上,把傅燮留在中央,除了崔司徒之外,幾乎是公卿們的一致意見。中央每次開大會,一說公卿位要補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傅燮。然而時運不濟,傅燮還是被趕到涼州來當郡長了。

如果回過頭來看,也不能說傅燮時運不濟,他之所以被逐出長安城,不是別人不給他面子,而是他不肯和別人合作,才造成今天這個局面的。

事情還要從頭說起。

前面說過,車騎將軍張溫,是漢朝第一個在首都之外被拜為三公之一的。按漢朝禮儀,皇帝拜你為三公,就必須到朝廷舉行就職儀式。這個必須,就是無條件的,無論你以什麼借口都不行,除非你死了,只要活著還有一口氣,人家就是抬,也要抬你到殿上去。

但是張溫,卻擁有如此殊榮,不舉行就職儀式,太尉就能到手,實在罕見哪。

為什麼劉宏不等張溫回城,就如此猴急地拜官呢?

我認為,這有兩個因素。第一,這個太尉官是張溫花錢預訂的;第二,就是劉宏他娘趙忠不想等了。

趙忠猴急,主要是也想當車騎將軍。於是,張溫從車騎將軍搖身一變成了太尉時,中常侍也搖身一變,成了車騎將軍。

張溫那個車騎將軍,是帶兵出去打仗的。趙忠這個車騎將軍,卻是閑得很,他負責處理的事務,就是調查審理討伐黃巾民變的功勞。真可謂同人不同命哪。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趙忠壞事做盡,好事不沾,讓他來燒三把火,那是很有難度的。當然,趙忠也知道自己是什麼料,並不准備去燒什麼火,可是有人卻告訴他,你三把火燒不了,至少可以燒一把嘛。

趙忠想想,人家說得也對。壞事做多了,偶爾做點好事,也是很好玩的嘛。於是他就問人家,你說的燒一把火,指的是啥?

這個給趙忠提議燒把火的人,是執金吾甄舉。

他這樣告訴趙忠:傅燮以前平反黃巾軍行動中,屢建大功,卻不能封爵,天下失望。現在您作為這個調查組的負責人,可以引進賢能,滿足天下人的心。

說的是沒錯,傅燮以前跟隨過皇甫嵩討伐過黃巾軍,立下赫赫功勞。趙忠聽完,點了點頭,就愉快地答應了,並派時為城門校尉的老弟趙延,去向傅燮說明,表示和解。

奇怪,為什麼有和解一詞呢?

還是讓趙忠明白地告訴我們吧,之前傅燮有功不能封爵,不是劉宏不封,而是有人攔住了。這個人,就是眼前的車騎將軍趙忠。趙忠為什麼要死死壓住傅燮?主要是傅燮給劉宏上奏,說了一些相當難聽的話。

當初,傅燮跟隨皇甫嵩上前線時,人在前線,心還留在洛陽。走之前,特別給劉宏留了一道奏書,裡面是這樣寫的:張角等黃巾之變,都不足懼。國家混亂的根源,就在於宦官。宦官把政,忠臣不進,天下不寧。

更難聽的是這句:邪正之人不宜共國,亦猶冰炭不可同器。

傅燮說的跟之前劉陶說的,簡直一個調。他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劉宏除宦官,賞忠臣。

正因為那道奏書,傅燮立功回來後,趙忠非但不讓劉宏給他封爵,還要準備誅殺。劉宏卻對傅燮採取折中手段,不封也不殺,拜他為議郎。

我們知道,自從宦官興起後,從來都只有向宦官求饒的事,很少見宦官主動出來和解的。而趙忠派人來跟傅燮求和,如果成功,太陽都快要感動得從西邊升起來了。

太陽能從西邊升起來嗎?不能。

那麼趙忠的和解,肯定就是失敗的了。果然,趙忠的老弟趙延一上門,就在傅燮家門前,碰了一鼻子灰。

趙延跟傅燮提了這樣的一個條件:我老哥說了,很想交你這個朋友。如果你答應和好,萬戶侯爵,你即刻到手。

傅燮聽之,很嚴肅地告訴趙延:遇與不遇,命也;有功不論,時也。傅燮豈求私賞哉!

有功不封,那是我的命。難道為了封侯,叫我去當你的馬屁精?兄弟,你找錯人啦。

趙延就這樣被硬生生地頂回去了,趙忠更鬱悶,好心好意燒把火,結果還被火灰撒了一鼻子,這算什麼火?

頓時,趙忠殺意再起,準備一棍子把傅燮打下去。然而,此念一起,馬上即消。

殺傅燮?好像要不得。

怎麼要不得呢?

很簡單,當初他要殺傅燮的時候,劉宏把他攔住了。

由此可見,劉宏對傅燮是不錯的,況且傅燮頂了崔司徒一杠後,聲譽正隆。所謂樹大招風,如果把他這棵大樹惹了,冷風都刮他這裡來了,那就不可收拾了。

趙忠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傅燮趕出洛陽。

就這樣,傅燮光榮離京,到地方當了漢陽郡郡長。牛人走到哪裡,永遠都是牛人。傅燮到漢陽後,開展工作相當順利,他感懷恩化,憐恤政策甚得人心,諸多叛羌紛紛歸降,廣開屯田,準備為創造美麗生活而努力。

沒想到,就是在這個時候,韓遂前來問候涼州各郡來了。韓遂能問候,肯定就有反問候。然而,傅燮怎麼一眼就看出,涼州刺史耿鄙這個反韓遂問候策略會失敗呢?

原因只有一個,耿鄙這個人很有問題。

問題表現在諸多方面,但最失敗的一面,就是用人不當。他只相信自己的親信程球,然而程球這傢伙倚仗上司賞識,在外到處亂來,無論是地方官還是地方百姓,早就對他恨之入骨了。

率領恨之入骨的官兵,去打恨之入骨的叛兵?這不就一句話嗎,找打。

所以,傅燮就對耿鄙說:「您剛到涼州任職不久,百姓還不怎麼了解你。這時候,韓遂率兵前來問候咱們,肯定是萬眾一心,而我們要去迎戰,卻是跟他們相反,這樣的話,肯定是壞事的。」

那怎麼樣才變壞事為好事呢?傅燮接著說:「咱們先不急著出戰,先讓部隊原地休息,然後呢,你也別閑著,在他們中間培養一下統帥的威望。這樣的話,叛兵就會以為我們不出戰,就是膽小。他們閑著沒事幹,就干回他們內訌的事去了。一旦他們再次發生內訌,咱們再趁機殺出,那可是事半功倍啊。」

這話聽上去,很漂亮,很有邏輯性,卻也很傷人。

果然,涼州刺史耿鄙聽之,眼睛一掃,就抬到天上去了。傅燮說的是什麼話,就你行,我不行?我行不行,也不是你一張嘴說的,要等打完了才能下結論。

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打,打完了再說。

四月,耿鄙拋棄傅燮的建議,按計畫行事,率軍攻擊韓遂。然而不幸的是,正如傅燮說的,耿鄙初來乍到,人心不穩。他剛一發兵,後院就起火了。

點火的人,叫涼州別駕。這個州政府官員叛變,響應韓遂,先斬程球,再斬耿鄙。還敢說人爭一口氣嗎?一爭,就爭成短命鬼了。

接著,韓遂率兵迅速包圍了漢陽郡。城中人少糧缺,不過傅燮還是死撐著。撐得了一時,撐得了一世嗎?照此下去,傅燮肯定玩完。

傅燮也知道,除非神仙幫助,不然玩完。外面有數千人也認為,如果不接受他們的幫助,肯定玩不轉了。

這數千人都是匈奴騎兵,來自北地。北地,可是傅燮的故鄉。這幫老鄉集體到城下叩頭,說傅燮曾經於他們有恩,願意發力送他出城,返回老家。

回不回,只是一念之間。這時,傅燮的兒子,十三歲,對老爹說道:「天下已亂,爹爹您在中央都無法容身,被逐到這鬼地方來。今天咱們就聽他們的吧,先回老家,待明君出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