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內修文政 7、倡文偃武:科舉制度的復興

在通過各種手段實現了對地方權力的削減和對軍隊的控制之後,宋王朝的根基逐漸變得穩定起來。通過征伐而取得功勛的將領們,如慕容延釗、石守信、趙彥徽等,都不再手握大權,趙匡胤對這些人也不再加以重用,反而大量開始提拔文臣。用文臣來治理國家,提倡儒家思想,在各地建立儒館,修復孔廟,以鼓勵教化。

以半部《論語》來幫助趙匡胤治理天下的趙普,深知教化對於人的重要性,通過宣揚儒家思想,倡導誦讀儒家著作,讓百姓歸心,更利於統治。他曾經對趙匡胤說:「亂世用武,治世用文,以前的文臣只是被當做擺設一樣,並未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但要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必須要有文臣為官,才能倡導社會風氣向好的方向發展,保證百姓都信奉忠誠。」

趙匡胤對於教育也非常在意,在趙普的建議下,他命令趙光義等在各地建立儒館,增修了國子監學舍,希望通過文教的振興來幫助管理國家。

因大量文臣被任用到各個崗位上,趙匡胤忽然發現朝中急缺可用的人才,便與眾臣商議如何才能大量採納人才。大臣李夷賓說:「歷來世人進仕為官,無外乎蔭補、磨勘、請郡等方式。蔭補所面對的多是士族子弟,因為祖上的功德,而被封為各地的官員;而磨勘和請郡都是針對已經在政府中任職之人,磨勘有利於從下向上徵調,請郡卻只能是朝中顯貴才有的資格,由自己提出想要往某地任職。這幾種方式被用了幾千年,已經可以滿足朝廷所需。」

趙匡胤頷首道:「以前的帝王,選拔人才都只是在意其出身門第,而現在各地急缺官員,如果只在貴族中選擇,範圍太小了,人才的數量也不足。以前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情況了。蔭補、請郡等法雖然一直沿用,但還是在士族之中選拔,更不利於真正有才的人湧現。」

宰相趙普說:「陛下所言極是,現在我朝所需要的官員,比從前多了幾倍。只靠這些方法顯然不足。而隋唐以來,推行的科舉正可以去除蔭補、請郡等法的弊病。只是連年戰亂,各地的君主都將這一做法逐漸荒蕪了而已。如果大宋可以將其發揚光大,勢必能滿足現在的人才需求。」

大臣陳靖說:「科舉之法所選拔的人才,多博古通今,有真才實學,無奈每年所選中之人不過數十,要想滿足現在各地所缺,尚有不足。」

趙匡胤說:「隋唐進行科舉,每次只能有一二十人中選,並且對於出身寒微之人都不許參加考試,這些都不足取。既然大宋要重開金科,就應該重新設立規範,好為我所用。」

自隋唐以來的科舉考試,對於參考之人的出身都嚴格把關,並且選中之人少之又少。作為普通人入仕的唯一途徑,這樣的好機會顯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把握的。趙匡胤提出要改革科舉之後,趙普、李夷賓等人便著力從科舉考試的制度、時間、錄取人數等方面進行考查,尋找突破點,以便尋求更多的可以為國所用的人才。

在開科取士不久,各地的讀書人都紛紛開始準備參加科舉,首先是通過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之後才能參加禮部舉行的省試。經過這兩次考試之後,所選拔出來的人才將會被委以重任,到各地或朝廷擔任職務,輔佐皇帝。但開寶六年的科舉卻爆出了一條醜聞:參知政事李爍將自己的兒子李植送進考場,並通過賄賂考試官員等方式,讓他取得了最高的進士及第成績。

此事經人檢舉揭發而被發現之後,民間和朝堂之上議論紛紛,趙匡胤更是怒火中燒,責問李爍身為朝臣不能秉公之罪。李爍惶恐地辯解說:「現在朝廷以科舉為選拔官員的第一渠道,讓天下人都來通過這條路走上仕途。原先我等為官之人,還可以為子孫博得一點福分,通過蔭補等方式謀得一官半職,現在也只能通過科舉。因此,老臣只能這樣為犬子尋求一點蔭蔽了。」

趙匡胤說:「只要你們的後人是有才之人,朝廷自然不會錯過;如果只是想要依附朝廷而獲得安逸的生活,那就只能是國家的蛀蟲,反而讓真正可以為國效力之人喪失了機會。你身為朝中的老臣,難道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李爍認罪,同時也供出朝中官員多通過此舉來獲得官職,用盤根錯節的官場人脈為其子孫謀福。趙匡胤嚴懲李爍之後,也認識到只懲處這麼一個人,並不會起到警示作用。科舉的巨大誘惑只能讓更多的人鋌而走險。他憂慮地對趙普說:「看來要想通過科舉選拔人才,也不是一件易事啊!權貴舞弊勢必會破壞規定,所選拔出來的並不一定是最優秀的,讓這樣的人去擔任要職,又怎麼能讓我放心呢?」

趙普說:「歷朝歷代所進行的科舉考試,都是通過各州的取解試和禮部的省試便可。一等稱進士及第,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大多會被委任重要官職。所以,難以避免出現舞弊,甚至有權貴直接將其子孫親戚推到進士及第之中,而讓真正有才之人淪落到進士出身。這些都是無法遏止的事情。」

趙匡胤對於趙普所說的理由並不贊成,他說:「無法遏止,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去找辦法來解決。如果真的要讓這些人無機可乘,一定會有辦法的。」

趙普說:「要不然就將取解試和省試的考官嚴加考核,從上而下監督。」

趙匡胤說:「僅此還不夠,為了讓選拔出來的人是真正有用的,我要親自進行考試。」

趙普惶恐地說:「臣子們辦事不力,讓皇帝親自來主持考試,這是罪過。」

趙匡胤說:「在舉子們參加完省試之後,還要參加殿試,讓我來親自考核一下他們的帖經、墨義和詩賦。只有通過我的考試,才可以被委任官職。」

李夷賓說:「對於考試中舞弊也應該加以監督,以避免真正的有才之人不能來到天子面前,參加殿試。」

趙匡胤問:「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夷賓說:「官員舞弊,都是看著試卷上的名字,對舉子暗中加以扶持。只要將舉子的名字隱藏起來,讓閱卷的官員不知道是誰的卷子,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了。」

趙匡胤點頭稱讚:「此法甚妙!以封彌之法,糊名以試,讓那些舞弊之人再也無機可乘。」

陳靖在一旁又說:「臣曾經在省試之中做過考官,發現考生的筆跡也有很大區別。如果有人舞弊,在筆跡上做文章,就算不能看到名字,也一樣可以找到他想要扶持之人。」

李夷賓說:「在考試結束之後,所有的試卷都不能立刻交付考官去查看,而是找專門的人來謄錄一次,這樣就可以讓考官在閱卷的時候,不能通過筆跡來判斷是誰的試卷了。在封彌之外,還應該輔之以謄錄,這樣就可以杜絕舞弊的發生了。」

趙匡胤聞之大悅,將這一任務交給了李夷賓和陳靖,讓他們仔細為科舉建立完善的制度,從取解試開始嚴格控制考試的每一個環節,讓舉子們可以公平地參加科舉,真正有才之人才能脫穎而出。

通過幾次的改革之後,宋朝的科舉開始大異於前朝,不僅考試的次數增加到三次,由皇帝親自擔任考官的殿試成為最高級別的考試,在殿試上能考中進士及第者被稱之為天子門生,甚至可以官至宰相。每年的秋天各州進行考試,而隔年的春天則由禮部進行省試,並於當年進行殿試。同時,考試放寬了範圍,讓很多出身貧寒之人也可以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改變人生。隋唐之時,通過科舉錄取的人才每次只不過二三十人,少的時候甚至只有幾人。而宋代為了各地的官員所需,每次都會錄取二三百人,多的時候甚至有五六百人。

在考試範圍上,宋也區別於前朝。從帖經、墨義、詩賦等逐漸改革為經義、論、策等更貼近治國管理需求的內容。除了考試製度的改革,還監督考試公平性,對徇私舞弊等現象也嚴加管束,但官場的腐敗並不能因為封彌、謄錄等辦法就完全革除,因此舞弊現象依舊猖獗。

科舉制度的復興一方面是為了提倡教化,讓百姓推崇儒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統治需要,大量提拔文臣。這一措施讓宋代在文化方面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其詩詞歌賦以及經義研究都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了大量學者、詩人,學術成就碩果累累。趙匡胤的繼任者將這一政策持續貫徹,兩宋的軍事實力雖不能快速提升,但在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足以傲視百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