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助父建唐 8、對症下藥:多疑的始畢可汗又來了

李淵在太原的準備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他的軍力不斷擴張,士族子弟也不斷前來投靠,周邊的義軍或被收編或被平定,各方面都得到了均衡的提升。眼前雖然是一片亂世,但似乎干擾不了太原的蓬勃發展,對於這個態勢,李淵非常滿意。

但天有不測風雲,正當李淵躊躇滿志想要起兵時,突厥的軍隊卻忽然壓境到太原城外。這毫無預兆的突變讓李淵措手不及,他急忙召集謀臣來討論應對之策。

年輕氣盛的劉弘基站起來說:「現在以我太原的兵力,放眼天下也沒有多少敵手。這個始畢可汗來犯,倒不如放手一搏,將他拿下,壯我軍威!」

幾個年輕的將領聽了這話,也熱血沸騰,紛紛表示支持。只有老成持重的裴寂說:「我們所要面對的最大敵人,首先是隋軍,接著還有大小義軍,這些都是要損耗很大兵力的,也是我們操練部隊的主要目的。誰料到突厥忽然來犯,實在對我不利。一來,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對付突厥;再者,一旦開戰,以勇悍著稱的突厥勢必會削減我們的大量力量。雖然我們實力相當,不一定會輸,但如果隋軍乘機來攻,再加上各路義軍,到時候可就難保勝算了。」

裴寂一席話分析得透徹,李淵也深深點點頭。他環顧四周,只見大家一個個都開始變得靜默,為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敵人而頭疼。

李淵笑了一笑,故作輕鬆地說:「其實,我們既然要起兵,內外的憂患都要想到。只不過在計畫之中,我是先打算平定義軍,增大實力,然後和隋軍對陣。等到平定了這些內患之後,再出兵平定突厥。人算趕不及天算,現在突厥反而第一個衝到了我們的面前來了。不過也不用因此驚慌,行軍打仗,講究的就是一個應變,如果這點變化都應付不了,我們還怎麼去應付接下來更多、更大的戰鬥呢?」

聽了這話,李世民忽然站起來,對李淵和諸將說:「突厥來犯,我們不能不抵抗,不管是為了保衛國土,還是被迫迎擊,但現在的情形,我們不能浪費實力。所以最好可以尋找辦法,將損失減小到最少。」

李淵看著這個兒子,從之前的激情莽撞,到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沉穩了。他不再會第一時間要求開戰,也不再只想用武力去解決這些問題,而是經過慎重的思考,希望可以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這是他成熟的表現。

李淵問:「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世民說:「不知道父親還記不記得,那一年我跟隨雲定興去雁門勤王救駕,就是和這個始畢可汗正面對陣。」

李淵說:「我當然記得,那是你第一次領兵,就取得了勤王大捷。」

李世民說:「有了那一次的交鋒,這位突厥可汗和我也算是老對手了。通過上一次交戰,我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多疑的人,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這一次我打算還是用老辦法來對付他!」

李淵急忙說:「那可不行!計謀使用一次就夠了,第二次肯定會被識破。始畢可汗也算是一代梟雄,他霸佔北突厥草原多年,征伐無數,你的這些把戲要是敢再次擺在他的眼前,肯定會被他拆穿。」

李世民說:「我只是抓住了他多疑的弱點,針對他這一點下手而已,並不會完全照搬上一次的辦法。」

看李淵依舊有些不放心,裴寂說:「世民雖然年輕,但是已經參與了很多次實戰了,而且又飽讀兵書,相信他一定能拿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現在正是磨鍊他們年輕人的時候,倒不如就把機會給他們,讓他好好表現一下。」

李淵半信半疑地點點頭,對李世民說:「那你把計策說出來,讓我聽聽你想怎麼做。」

李世民胸有成竹地說:「我這個計策還是以一個『疑』字為中心。現在突厥來犯,兵馬實力相當,所以我們與始畢可汗要拼的是誰更加勇猛。而一旦他發現其實我們太原的實力遠遠強於突厥,他恐怕就不會這麼看了。所以,我要造成一個假象——太原的兵馬實力非他所看到的那樣,而且還在不斷增長。」

劉弘基、長孫無忌等人聚到李世民身邊,焦急地說:「我們就依照你的計策行事,你快說說我們該怎麼辦。」

李世民說:「這兩天,突厥在太原城外遠遠駐兵。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放倒城頭的旗杆,撤下布防,城門也要半開,將守城的衛兵撤退。」

李淵說:「這豈不是非常危險,突厥乘勢來攻可怎麼辦?」

李世民說:「您放心,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始畢可汗是不會輕易動手的。」他回身對劉弘基等人又說:「我這麼做,是為了讓他覺得太原並不在意他。到了夜晚,你便帶領一隊軍馬,藏到城周的山林之中,第二天天亮,你便帶著萬人大軍從突厥營前經過,進到太原城內,讓他以為我們的援兵到了。」

劉弘基高興地說:「妙計!妙計!這樣一來,肯定能嚇那個可汗一跳!」

李世民說:「依照這個辦法,我們連日都可以重複實施。那始畢可汗一天不動手,我們就每天演一出援兵戲給他看。」

裴寂大笑著說:「二公子的計謀真是妙啊!我只怕我們的援兵源源不斷,那始畢可汗會被嚇跑,也沒有什麼動手機會了!」

李世民說:「這正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不用一兵一卒,只用氣勢,就將他們全部嚇跑!」

李淵聽了這一番解釋和布置之後,滿意地點點頭,對李世民說:「這個辦法確實不錯,但是也要小心始畢可汗不上你的當!」

劉文靜等人說:「留守就放心吧,就算到時候真的開打,我們也不怕。如果二公子的計策成功,確實可以為我們節省下不少的兵馬呢。」

李淵點點頭說:「既然這樣,那就依計行事。」

李世民領命,帶著劉弘基等一干年輕將領,一番布置之後,當天夜裡派了數萬人的隊伍悄悄出城,等到第二天天色大亮之後,那支隊伍又雄赳赳地進到太原城裡。如此反覆了六天,始畢可汗終於坐不住了,眼看著太原的援兵不斷,馬上就要超過自己的兵馬一半多了,真的打起來,自己的勝算確實沒有多少,倒不如先撤退再說。

第六天,李淵登上城門一看,突厥軍隊已經拔營離去。不由得哈哈大笑,對李世民說:「這一次,可是全賴你的妙計,才能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始畢可汗趕走啊!兵法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只要他軍心動搖,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李世民謝過父親的誇獎,笑著說:「當年我在雁門關和始畢可汗對陣,用的就是這個計策;這一次又是用疑兵之計將他退兵,等他回去之後發現了真相,說不定會暴跳如雷啊!」

裴寂說:「二公子所言極是。那突厥可汗本來就是暴躁之人,要是他發現我們騙了他,說不定會有更凌厲的反撲,我們應該及早想一想對策才是。」

劉弘基大大咧咧地說:「現在我們是顧不上,所以才放他一條命,等到我們平定了其他地方,他再來的時候,一定打他個落花流水。」

裴寂說:「那如果我們正在平定其他人馬的時候,他忽然來犯,我們豈不是腹背受敵?」

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兒,說:「裴叔父說得對,看來我的眼光還不夠長遠,沒有想到這些事情。」

李淵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你也無須自責,突厥一直都是反覆無常。當年文帝將義成公主下嫁給他,希望可以通過和親換取邊界的平安,但是你看現在還不是一樣不斷來犯。為了我們的金銀玉帛,他會不斷來挑釁,我們和他之間,註定要有一場大戰的。」

李世民聽到李淵的話,忽然靈光一現,對李淵說:「既然他求的只是我們的金銀玉帛,那我們就給他,這樣他不就不會再來騷擾邊境了嗎?」

李淵奇怪地看著他說:「這是什麼意思?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沒有志氣了?」

李世民笑了笑說:「不是孩兒我沒有志氣,只是我們眼前的形勢容不得我們有志氣。始畢可汗始終是一個大患,我們不可能分出兵力來一直在這裡等著他。如果這樣,反而牽制了我們的力量啊!倒不如給他金銀財寶,讓他滿足,等我們真正有實力戰勝他的時候,再和他一決勝負,到那個時候,再讓他知道我們的志氣!」

一直在邊上的劉文靜聽到李世民這一番話,不由得拍著手說:「說得好!大丈夫順時處事,能屈能伸,先放低身份與他交好,等到有實力的那一天再決勝負!二公子真是有過人之見啊!我願意出使突厥,把這個意思向始畢可汗傳達,保我邊疆安寧!」

李淵、裴寂等人也紛紛點頭,對李世民和劉文靜這一提議表示贊同。

在亂世之中謀安穩向來都是非常不易的,李世民正是抓住了對方的特點,以疑兵退敵,又投其所好,通過他的策略,不僅讓突厥始畢可汗對太原退避三舍,而且與之交好讓突厥遠離中原,為李淵的征戰起兵解除了後顧之憂。李世民,這位被千古傳頌的英雄深深明白:所謂的英雄膽氣不是憑藉一時的豪勇,而是放眼將來,以對局勢最為有利為原則來選擇自己的姿態,並不以一時的屈就為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