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鐵血雄膽 一、光榮夢想

西域有兩條重要的通道,一條是南道(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邊緣),一條是北道(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邊緣)。南道由於闐國佔據,班超已經解決。北道由龜茲國佔據,兩年後,班超也將它拿下了。

這一年,是公元74年。班超倚仗漢朝強盛國力,在西域屢屢征服諸國,消息很快傳回洛陽。洛陽就像過節似的,皇帝劉庄,漢朝三公以及眾卿都沉浸於莫名的亢奮中。

五月五日,劉庄舉行了一場盛大宴會。漢朝文武百官齊集金鑾殿,舉杯慶賀。人人都向劉莊敬酒,說陛下恩德威望遠播西域,無人能擋。

劉庄聽得心花怒放,卻很謙虛地回答道:這哪是我的功勞,如果不是高祖帝和光武帝兩人,咱家怎能享受這美好時代。

遙想高祖開國,漢武揮鞭,何等瀟洒,都不能言表。光武幾十年如一日,奔北走南,挽大漢於水火之中。今天,將漢朝大廈築高加磚的將是我劉庄。我劉庄,承前啟後,不敢言卓越,但堅決不做一個啃老的平庸皇帝。

半年後,十一月,冬天。劉庄糾集兵力,第二次對外用兵。此次,重點對付北匈奴的右臂——西域。

西域三十六國,僅憑班超之力,當然是不能解決掉的。況且,北匈奴在西域紮根久遠,其盟國根深蒂固,這次出兵,就是要拔幾根大樹,奠定漢朝在西域的絕對威望。

出征主將是奉車都尉竇固,副將為耿秉。動用的全是騎兵,總共一萬四千人。大軍從敦煌郡崑崙塞出發,直奔白山。

竇固的目標是西域,而要過西域,必須經過白山。白山,即天山,我們還知道,這個鬼地方向來是北匈奴的革命根據地。所以,挺入西域之前,必須先把天山北匈奴的革命根據地掃蕩乾淨。

果然,當竇固率軍開進天山東段,就碰見了北匈奴兵團。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很不幸,有人又痛苦了。竇固的對手,還是上次砍殺的那個呼衍王。但是,竇固今天沒有興趣跟呼衍王玩,他只將對手擊退後,繼續挺軍向前。

前面才是竇固最想捕的獵物,它的名字就叫車師國(今新疆吐魯番市)。

車師,原名叫「姑師」,後來才改名為車師。替車師國改名的不是別人,而是漢武大帝。當年,漢武派趙破奴將軍率軍拿下姑師後,將它改為車師。歲月不饒人,經過數年顛沛變遷,車師國分裂為前後王國及北六國。

車師前後兩王,兵力不多,加起來就五千兵。可是這兩王不好對付,車師前國與後國相距五百里。五百里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在它們之間竟然橫著高不可攀的天山。

天山海拔五千米以上,終年積雪。那時候,沒有飛機,沒有導彈,你要同時拿下車師前後兩王國,那不是一般的困難啊。

可問題是,西域之大,那麼多國家,劉庄為啥不去拿別的國家,偏偏要跟車師國過不去呢?

事實上,也不是劉庄跟車師國過不去。而是這個國家太重要了。重要到什麼程度呢,用時下很時髦的一句話來說,那是兵家必爭之地。

它位於北道第一站,坐落於絲綢之路的要道上。東南通往敦煌,南通樓蘭,西北通烏孫,東北通匈奴。這麼一個重要的點,匈奴人拼死拼活都要跟漢朝搶,從漢武大帝一直到漢宣帝,從來沒消停過。史稱「五爭車師」。

在漢朝最為強盛的時代,匈奴都要硬搶車師,可見車師一國無論於匈奴,於漢朝,都太重要了。劉庄想打通西域,必須先解除北匈奴的威脅,扼住車師的咽喉。

所以,拿下車師國是劉庄的第二步計畫。而這個計畫又關係著整個大局。車師國拿不下,漢朝想控制西域簡直就是扯淡了。

無論是竇固、劉庄,或者是漢朝,對他們來說,車師國都是一個拐點。跨過去了,前途一片光明,跨不過去,功業遙遙無期。可是,天山海拔五千米以上,這是一道怎樣的坎啊!

竇固就在這道坎上犯難了。他認為,車師後王國山高水遠,正值冬天,寒氣逼人。所以,他準備棄遠求近,先攻打車師前王國。

然而,竇固意見一出,有人否定了他。此人正是上次伐北匈奴時啥都沒撈到的耿秉。耿秉,字伯初,長得人高馬大。前面介紹過,他是名將耿弇之侄,從耿弇老爹算起,典型富三代。

從某種角度來說,耿秉跟班超有一比,兩人都有共同特點,博聞強識,心大志大,渴望建功立業,揚名立萬。

班超身處困境,仍然抬頭仰望星空。此種精神,我們稱之為追求。耿秉,站在祖輩的功業上,仍然尋找新的高度。此種追求,我們稱之為捍衛。他是為捍衛國家榮譽以及英雄的尊嚴而戰。

在漢朝的少壯派中,耿秉是個地道的鷹派主義者。他常常認為,中原不寧,其患在匈奴。要除匈奴,必須以戰去戰。所以,他當謁者後,常常在劉庄耳邊吹風要打北匈奴。吹著吹著,就吹成了現實。

但是,讓他心意不平的是,上次征伐北匈奴中,他竟然打了個空靶,啥功都沒有。所以,此次作為竇固的副將出征,他建功之心比誰都急。

非凡之人,要想建非凡之功,必須走非凡之路。耿秉認為,車師前王是車師後王的兒子,拿下車師後王,車師前王必然歸降。所以他建議竇固來了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挑難整的去整,直接打車師後王。

耿秉喜兵法,竇固亦喜兵法。然而,耿秉這個進攻計畫讓竇固遲疑不決,不敢斷然作決定。

耿秉瞧出了竇固的顧慮。這是一個天大的機會,他必須搶在竇固前面殺將過去。於是乎,他怒吼一聲,對竇固叫道:「不要猶豫了,我來當前鋒,直接攻打車師後王。」

竇固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見耿秉猴急地跳上馬,率軍向北邊山裡奔去了。

竇固不得已,只好緊跟耿秉,移師北上。事實證明,耿秉賭對了。

耿秉進車師後王國後,即縱兵抄掠,斬首數千,收馬牛十餘萬頭。好消息不斷向後傳,傳到竇固那裡。壞消息卻不斷向前傳,傳到車師後王那裡,使他坐立不安。

車師後王告訴諸將,咱們出城受降吧。諸將默然同意,車師後王即刻率數百騎準備出城迎接耿秉。然而,意外的事情出現了。

就在這時,有一人快馬奔來,大喊先退回去,別急著出城。

聽到此話,有人可能會猜到,是不是匈奴援兵到了?我告訴你,如果答出「匈奴」二字的人,都得零分。準確的答案是,馳馬來報的人不是北匈奴,而是竇固的人。此人名喚蘇安,竇固身邊的參謀官。

事情是這樣的:司馬蘇安同志認為,這次攻打車師後王,耿秉衝鋒在前,撈個大便宜。可竇固身為主帥,率軍在後,只撈得末功,丟不起這個人。於是他就打起了歪主意,想讓竇固獨吞這個大功。這才秘密派快馬告訴車師後王,等竇固親自率軍到了,才可出城投降。

車師後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他是失敗者,投降誰其結果都一樣。所以他很配合地又撤回城裡去了。可這時,耿秉卻不幹了。

竇固精得很,可耿秉不傻。車師後王這筆大買賣是他先發現的,也是他第一個出來做的。他盯著這生意,就像蒼蠅盯著血,一旦錯過,功業無成。當了嫁衣裳,還要替別人數錢,這是人乾的活嗎?就是搶,也要先於竇固前面把功勞搶回來。

耿秉等了半天,發現車師後王沒按時出城報到,突然,他好像明白了什麼。

他怒得披甲上馬,率精騎跑到竇固帳前,跳下馬叫道:「車師後王說好要出來投降的,竟然忽悠我們不來了。請允許我現在放馬過去,把他的腦袋砍下來見你。」

耿秉話一說完,又要上馬。竇固嚇了一跳,說道:「且慢,你一去肯定把事情搞砸了。」

耿秉卻大聲喝道:「受降如受敵,這活兒我攬定了。」話一說完,即跳馬而上,沖著車師後王城而去。

此時,車師後王正在城裡等著竇固大軍的到來。很不幸,他等到了一個壞消息——耿秉要砍他頭顱來了。車師後王差點沒暈倒,投個降都搞得老子左右不是人,漢人怎麼這麼複雜呀。

車師後王又坐不住了。最後,他決定出城向耿秉投降。當他見到耿秉時,翻身下馬,徑直跑到耿秉馬前,抱著馬足痛哭,不知所言。說什麼都不重要了,要的就是這個結果,耿秉終於露出了勝利的微笑。他押著車師後王回營,驕傲地交給了竇固。

正如他所料,車師後王投降後,不久車師前王也開城向漢軍投降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