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孫氏踞江東 10、屯田航海

夷陵大戰重新劃分了三國的疆界,吳蜀聯盟的重建使三國力量再次達到平衡,三國鼎立局面進入一個全新的相對穩定的時期。在這段時期里,孫權理智地將主要精力用在開發江南、發展農業和運輸經濟上。

事實上,早在夷陵之戰以前,吳國的駱統就曾上書給孫權,說繁重的征役和賦稅使農田荒蕪,軍民俱困,民間百姓和屯田窮兵生了孩子卻無力養活,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導致珍貴的人力資源大量流失,社會難以向前發展。駱統因此奏請孫權尋求解決之計,使剩下的人民有個活路。駱統的奏言切中時弊,孫權深受觸動,於是就致力於以屯田的方式發展生產,富國強兵。

吳國的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屯田都尉等職官進行管理。屯田的兵平時種田,戰時打仗,屯田的農民只需種田,免除民役。吳國很多地方實行屯田,屯田的軍民則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數千家屯兵,而毗陵的屯田農民則有男女數萬口。總體來說,東吳屯田的規模可觀,而且採用了牛耕的先進耕作技術。

公元226年,陸遜認為自己的駐地軍糧不足,便上表請求令士兵就地屯田。孫權認為這主意很好,不僅同意了陸遜的提議,還將駕車的牛改為耕牛。孫權本人和兒子還下地耕作,以此鼓勵士兵屯田。

為了滿足農田用水,孫權還注意興修水利。他在公元230年修築東興大堤,將巢湖水截流用於灌溉。公元250年,他又修建了堂邑塗塘(今天的江蘇六合縣互梁堰),還開鑿了幾條運河,既方便了內河航運,又可作灌溉之用。

此外,孫權還多次調整賦稅,奪取荊州後,曾盡除荊州人民的租稅,還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

為了適應長江水戰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孫權還大力發展造船業。他專門設置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吳國的船最多可達七帆,吳人萬震在《南州異物志》中記載,當時的多帆船可以通過斜移帆面到合適角度的方式充分利用風力。這種方法使帆船在行駛的過程中不懼風浪,速度迅疾,至今還在現代的木帆船上使用,可見當時東吳造船技術的高超。

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後,東吳便擴大了對外聯繫的範圍。公元230年,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一萬士兵,乘船前往夷洲和亶洲,也就是今天的台灣島和日本。由於亶洲太過遙遠,無法到達,衛溫一行人只到了夷洲。據《三國志》記載,衛溫一行在台灣停留了將近一年,帶去的士兵水土不服,多染疾病,死者十有八九,雖然俘獲了數千夷洲土著,卻得不償失。但這次探險讓吳國人對台灣有了初步了解。吳國丹陽太守沈瑩曾在《臨海水土志》中對夷洲進行了記載,他說:「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沈瑩筆下夷洲的方位和氣候都與台灣的情況相符。書中還描述了夷洲的物產,以及山夷居住、飲食、嫁娶、穿耳、鑿齒、獵首等習俗,這些情形都可以在明清人關於台灣的著述里得到印證。只是《臨海水土志》說到的山頂越王射的之白石,在明清時代的台灣已無跡可尋,湮沒在久遠的年代中了。又說到山夷處於石器時代,使用青石做成的箭頭、刀斧等。這種情形在明清時代的台灣也消失了,這是由於台灣番族已走出石器時代。

孫權時代的夷洲之行雖然沒有收到具體的效益,但它書寫了祖國大陸與台灣最初的交往史。從這點來看,具備偉大的歷史意義。

台灣之外,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諸國建立了友好關係。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聯繫。

在孫權統治吳國的時代,吳國無論是對內經濟發展和對外航運聯繫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然而,到孫亮(252年—257年在位)、孫休(258年—263年在位)以後,特別是孫皓(264—280年在位)統治的時期,軍民備受盤剝,苦不堪言,吳國經濟日漸凋敝。

孫休統治時期,有五口男丁的吏家就有三人在外服役,其餘二人照舊繳納限米,連孫休都感到役稅太苛重,所以下詔削減一人服役。吏家尚且負擔如此苛重的兵役徭役,自耕農戶和屯田兵民家裡的情況只會更壞。

孫休之後的孫皓是著名的暴君,他的法律更加嚴苛,賦稅更加沉重。吳國人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面有菜色,屯田軍民大批逃亡。吳國的屯田漸被破壞,日趨衰落。

此外,孫吳將領通過世襲領兵制,控制士兵和屯田農民,使許多屯田土地轉入私家之手。呂蒙攻克皖城有功,孫權就將潯陽屯田三百人賜給了他。這些情況也加劇了屯田的衰落。在晉朝進攻吳國之前,吳國的經濟、政治已經在內部逐漸崩潰。

魏、蜀、吳三個國家,魏國的經濟最為強盛;蜀國雖然地少人稀,但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井然有序;吳國的經濟最不堪一提,尤其在孫皓統治時期,不待魏國來伐,內部已經自行潰敗。經濟上強大的國家,在政治上也是強大的,排除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排斥經濟作為政治基礎的因素,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人生的大判斷上,其實大同小異。所以,能夠將一件小事認真做好的人,必然也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人生大事。能夠在一件事情上表現卓越的人,在其他事情上也不會表現太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