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孫氏踞江東 9、孫權稱帝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半年之後,劉備又稱帝。按說孫權早已坐穩了江山,也該順勢跟在後面稱帝了,可是孫權一直拖到八年後才登基稱帝。孫權當然是非常想當皇帝的,那麼是什麼導致他按捺住性子足足地等候了八年呢?

在三國之主當中,曹操是一個時代的反抗者,他挾持皇帝,以皇帝的名義去統一天下,雖然看起來很美,卻以叛臣賊子的角色被正統人士所唾棄。劉備以漢朝繼承人自居,自始至終又堅持討伐曹魏的立場,成為正統的代表者。而孫權夾在其中,形象相對模糊,他既不是逆臣,又不是正統,他從來都沒有提出過明確的政治主張,所以他既缺乏曹魏以皇帝名義橫掃九州、統一六合的霸氣,又缺乏劉備討伐曹操、恢複漢朝統治的志氣。內在氣勢是一個人精神的脊樑,當一個人缺乏內在氣勢的時候,他的安全感必然會相對薄弱。事實上,孫權的前半生一直處在安全感匱乏的狀態中,他曾經給群臣下了一道命令,這就是存不忘亡,安必慮危,還一再提醒他的將領們,出門的時候一定要身佩刀劍,帶上隨從。

晉代文學家傅玄曾經評價過孫策和孫權,他認為孫策「明果獨斷,勇蓋天下」,敢作敢為,而孫權則「乘間伺隙,兵不妄動」。

安全感缺乏的一個表現就是軍事上的投機主義,孫權絕不會像劉備那樣傾全國之兵,興師動眾討伐別人。事實上,他從不輕易用兵,他總是在找空子,比如趁諸葛亮幾次北伐的時候,對曹魏動兵,但他絕不拚命,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所以孫權打的敗仗少,勝仗也不多,基本能保持江東安寧。

孫權在魏蜀之間左右徘徊,看似沒有定數。赤壁之戰,孫權和劉備結盟,還將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但沒過多久,孫權就把妹妹接回來,還趁關羽大戰襄陽的時候,在背後捅了他一刀,使吳蜀聯盟破裂。夷陵之戰後,孫權又主動向蜀漢投去了橄欖枝,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還作勢同時出兵曹魏,配合諸葛亮,當然後來看曹魏不好對付,虛晃一槍就撤軍了。對待曹魏呢,赤壁之戰的時候,孫權拔出刀來剁掉案角,表示與曹操老賊勢不兩立,然而襄陽之戰,又主動向曹丕稱臣,兩家互通婚姻。

孫權忽而聯合劉備,忽而又襲擊劉備,忽而投降曹操,忽而又抗擊曹操,將兩方面弄得暈頭轉向。其實他自己無比清醒,他不願意讓曹劉任何一方力量過於強大,具備吞沒自己的能力,他就像一個砝碼一樣,左邊重就挪到右邊,右邊重就挪到左邊。當曹操力量強大的時候,他就聯合劉備攻打曹操,劉備勢力起來的時候,他就夥同曹操收拾劉備,以此小心翼翼地維持著三國的平衡。

夷陵大戰後,孫權和曹丕翻臉,他便改了元年為黃武。當時曹丕的年號為黃初,劉備的年號為章武,孫權從他們兩家的年號裡面各取一個字,組成自己的年號,這就表明了孫權的思路。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稱帝,改元黃初;第二年四月,劉備也稱帝,改元章武。這時候,孫權本來也是可以跟著稱帝的,但他沒有跟風,反而跑去向曹丕稱臣。孫權向曹丕稱臣的原因,他派去曹魏的使者趙咨講得很清楚。

趙咨出使魏國,向曹丕傳達了孫權向他稱臣的意思。曹丕就問趙咨,你們吳王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趙咨就說,是一個聰明仁智雄略之主。曹丕就問此話怎講,你給解釋解釋。趙咨就說,納魯肅於凡品,發現了魯肅這個看似普通的人,這是「聰」;把呂蒙從行伍中提拔起來,這是「明」;俘獲了魏國大將于禁,卻把他送回來,這是「仁」;不動殺伐就攻陷荊州,這是「智」。說到雄略,趙咨解釋說:「據三州虎勢天下,是其雄也,屈身陛下,是其略也。」

趙咨的話說得很清楚,孫權本是虎視天下之人,現在不過因形勢所迫,才俯身稱臣,說到底,稱臣不過是一種謀略而已。為了奪回荊州,孫權殺死了關羽,劉備必然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如果劉備打孫權的時候,曹魏再跟著落井下石,東吳必然會全軍覆沒,所以孫權加緊做著各項準備工作,交好曹魏,解除後顧之憂。

黃武二年,東吳的群臣向孫權勸進,請他登基稱帝,孫權依然沒有稱帝,他的說法是,大漢王朝如今衰落到如此地步,我作為漢臣,不能為漢朝盡心儘力,已經感到非常愧疚了,又哪有什麼心思稱帝呢?當然,誰都知道,這話也就是個門面話,孫權的群臣自然不會當真,就繼續勸進。孫權這才講了實話,他說,上一回他們兩家稱帝後,我本來也可以稱帝的,可我為什麼要向曹丕稱臣呢?因為劉備四月稱帝,之後就氣勢洶洶地打過來了,那時候寡人也聽說北方願意支持我們一把,當然了,他們說是支持其實是要挾我們。如果我們不聽他的,那麼劉玄德從西邊發兵,曹丕從北邊發兵,那寡人不就受不了了嗎?寡人只好忍氣吞聲,向曹丕稱了臣,但是大家看看,我現在不是又和他翻臉了嗎?

孫權解釋了上一回沒有稱帝的原因,卻沒有解釋這一回為何不稱帝,事實上,該表達的也表達清楚了。上回和劉備翻臉後,擔心兩家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尚不敢稱帝,現在又是什麼情況呢?自從黃初三年,陸遜在夷陵大敗劉備,孫權對曹丕就不那麼恭敬了,不僅不按曹丕要求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北邊當質子,連曹魏派來的使者都不接見了。曹丕大怒,領兵來打孫權,雖然後來曹丕撤軍了,但兩家的梁子已經結上了;而蜀漢那邊,劉備新死,吳蜀的疙瘩還沒有解開,這回孫權是將兩邊都得罪了,他就更加不敢稱帝了。

不過不久,情況便又發生了變化。黃初七年,魏文帝曹丕病逝,傳位於平原王曹睿。孫權最怕曹操,也很忌憚曹丕,但對曹睿並不放在眼中。而蜀漢那邊,掌權的人換上了諸葛亮,諸葛亮一接班就派遣使者到吳國,恢複了吳蜀聯盟。孫權終於安心了,他甚至興緻勃勃地和諸葛亮派來的使者商量,我們把曹魏的地盤給分了吧。看來,半生不得安全感的孫權在獲得安全感的同時也恢複了幽默感,充分發揮了類似「畫餅充饑」的喜劇天分,和蜀國使者把曹魏的地盤給預分了:豫州、青州和幽州歸東吳,兗州、冀州、并州、涼州歸你們蜀漢,還剩下個司州,兩家一家一半。公平吧?!

解除兩大憂患後的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黃武變成黃龍,忽悠黃初、章武兩家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孫權已經翻身飛躍龍門,成為真龍天子了。

孫權確實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也沒有曹魏的霸氣和蜀漢的志氣,但他有的是對自己的了解。沒有人比他更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適合做什麼樣的事。他知道自己首先得是守成之君,然後才能成為開創之帝。無論是左挪右動也好,徘徊觀望也好,他必須盡全力保持大局的平衡,以此保持自己的安穩,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考慮開拓和創新,這大概是東吳的政權比蜀漢多延續了十幾年的一個原因。識時務者為俊傑,有自知之明的人,至少不會做一個失敗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