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孫氏踞江東 3、周郎赤壁

在促成赤壁大戰的過程中,如果說魯肅起到的作用是說服孫權「不要退」,那麼周瑜起到的作用就是鼓勵孫權「迎上去」。魯肅的一番剖析,讓孫權意識到,面對曹操,投降是沒有好下場的,當前的唯一之計是聯合劉備,抗擊曹操。然而抗擊曹操的風險畢竟很大,在軍事上東吳又有多大的勝算呢?

魯肅就提議把周瑜召回來,聽聽他的意見。當時周瑜正在駐守鄱陽,聽到消息就回到柴桑。周瑜回來的第一句話就是:曹操雖然託名漢相,其實是漢賊,將軍您英武雄才,又據有江東,人多勢眾,現在我們完全可以齊心協力對抗曹操,為漢家除污去穢,怎麼可以投降曹操呢?何況曹操自己來送死,我們更沒有投降的道理。這番話說得充滿正義,擲地有聲,尤其一句「操自送死」更是豪氣干雲。

但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不買賬。他們說,曹操本來就是豺狼虎豹,力量強大,我們敵不過他;而且,曹操以朝廷的名義發動這場戰爭,也算師出有名;再說,我們唯一的優勢是據有長江天險,現在曹操取得荊州,江陵的軍需物資和劉表的水軍都歸他了,與我們共有長江天險,我們憑藉什麼來抵抗曹操呢?

周瑜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他說曹操後患未除,西邊的馬超、韓遂還沒有安分,就冒冒失失地南下,太冒險了;曹操放棄鞍馬,使用舟船,這分明是舍長就短,放棄了北兵擅長陸戰的優勢;現在天寒地凍,馬無草料,曹操這個時間也選得不對;最後一點,曹軍勞師遠征,水土不服,作戰實力已經大大下滑。

周瑜指出,曹操這次用兵的四個弊端無一不犯了兵家大忌,所以他向孫權提出,只要將軍給我三萬精兵,我就能大破曹軍。周瑜這麼一分析,孫權就意識到曹操並非想像中那麼可怕,當即吃了一顆定心丸,便拔出刀來,砍斷了案角,說道,誰再敢說投降曹操,下場和這桌案一樣。

當晚,為了讓孫權進一步放心,周瑜又去單獨見了孫權,他說:張昭他們只看到曹操信中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就聞風喪膽了,他們沒有考慮,曹操信中說的這八十萬是真是假。接著,周瑜就為孫權算賬說,曹操從北方帶來的人,頂多十五六萬,他從荊州接收的投降軍頂多七八萬,加起來也就是二十多萬。這二十多萬要麼遠道而來,疲憊不堪,要麼剛剛投降,離心離德,他們的戰鬥力並不強,只要主公給我五萬精兵,我一定大破曹軍。

孫權親切地撫著周瑜的背說,公瑾兄,謝謝你啊。子布(張昭的字)這些人只考慮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們的話讓孤很是失望,只有你和子敬主張抗戰,這是上天把你們兩個人賜給孤啊。五萬精兵我一時半會兒湊不起來,孤已經給你備好了三萬精兵,連帶船艦、裝備、武器都準備好了。

孫權於是任命周瑜為前線總指揮,程普為副總指揮,魯肅為參謀長,溯江而上迎戰曹操。周瑜逆江而上,曹操從江陵順江而下,兩軍在赤壁遭遇。這時候曹操的軍隊已經染上疫病,兩軍乍一交戰,曹軍就潰敗了,曹操退到長江北岸。風大浪高,舟船顛簸,曹軍多是北方人,不習慣坐船,在船上嘔吐不止,曹操就想了個辦法,把船艦連在一起,這樣就不顛簸了。

然而這個「妙計」讓周瑜的部將黃蓋看出了破綻,黃蓋就提議說:「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周瑜一聽有理,就採取了這個計策。幾十艘裝滿柴草的船就以黃蓋投降之名駛向曹操的船,逼近之後,就放火燒起來,把曹操的船和他岸上的營帳悉數燒著了。曹軍死的死,傷的傷,曹操也狼狽地從華容道逃走了。

赤壁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之戰。在這場戰爭中,周瑜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全景式的展示:對天下大勢的瞭然於胸,軍事預測、臨陣指揮能力出眾,還有博採眾議、果斷決策的胸懷魄力。憑著這場戰爭,周瑜美名遠揚,蘇軾更是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將他刻畫為「雄姿英發、羽扇綸巾」的千古風流人物。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卻把周瑜寫成了一個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人,雖然也有不俗的表現,但比起孔明來就處處不及,以至於成為人們心中的反面教材。那麼,歷史上的周瑜的真實形象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廬江舒人,就是今天安徽廬江縣人,祖上曾官居太尉,父親周異曾出任東漢洛陽令。史書記載,周家子弟出遊時,動輒有一百多乘車隨從,排場很大。在這樣一個富貴顯赫的家庭里長大,周瑜從小受到了極好的教育,文才武藝,都很出色。

《三國志》中說周瑜「長壯有姿貌」,高大英俊,是個標準的帥哥。外表的帥不足以動人,內在的氣質才是更重要的,周瑜不僅外表出眾,更兼氣質脫俗、氣度恢弘。他從小精研音樂,有著很高的音樂修養,即使酒過三巡、醉意醺然之中,也能聽出樂隊的演奏是否有誤。樂隊的演奏只要有一點點瑕疵,他就能分辨出來,會回過頭去看個究竟,所以當時就流傳著「曲有誤,周郎顧」的說法。後來「顧曲」成為讚揚一個人音樂欣賞能力的常用詞,清代俞樾就在一個元雜劇的序中寫到「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

關於這一點,江淮一帶還流傳著一個故事。說周瑜和孫策有一次去拜訪喬玄,賓主相談甚歡,喬玄就留兩個帥哥吃飯,命自己的女兒大喬和小喬在內室彈琴助興。小喬早就聽說過周瑜的英名,卻一直無緣得見真人,於是在彈奏的過程中,故意彈出一個不協調的音符,逗引周瑜回頭,周瑜果然上當。小喬一看周瑜果然英俊瀟洒,就故意頻頻出錯,周瑜就頻頻回頭。喬玄知道女兒的心意,就哈哈大笑,讓兩個女兒出來見客。於是,不獨小喬和周瑜一見鍾情,大喬和孫策也一見傾心,這「曲有誤、周郎顧」便成全了兩對神仙眷侶。

周瑜和孫策同年出生,當年孫堅討伐董卓時,將家小移居到舒縣,周瑜和孫策得以相識。兩人非常投機,結為莫逆之交,周瑜還把孫策一家接到自己家中同住。

後來孫堅去世,孫策去江北繼承父親遺志,周瑜留在江淮。袁術聽說周瑜大名,要拜他為將,周瑜知道他不得人心,成不了氣候,就要求做居巢的縣長,和袁術保持一定距離。孫策脫離袁術,渡江作戰時,周瑜隨即響應,從居巢帶來大部人馬和孫策並肩作戰。此後,周瑜成為孫策、孫權兄弟最忠實的擁護者,至死不渝。

周瑜不獨對朋友滿腔誠摯,對一般人也友善溫厚,他與東吳所有的人相處得都很融洽,除了程普。程普曾經追隨孫堅破黃巾、討董卓,他自恃資格老,不願意位居周瑜之下,多次羞辱周瑜,但是周瑜一再退讓,不與程普計較。程普慢慢地被感動,進而敬佩、親近周瑜。他對別人說,和周公瑾交往,就像飲一杯醇香的酒,不知不覺就陶醉了。

《三國演義》中「三氣周瑜」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那只是小說的虛構。周瑜的氣量很大,《三國志》中的評價是「性度恢廓」,性情開朗,氣度恢弘,劉備也說他「氣量頗大」,蔣干誇他「雅量高致」。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繼續攻打荊州,在為時一年有餘的「江陵會戰」中,周瑜所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不亞於赤壁之戰。曹操雖然大敗,卻仍在戰鬥力上保有絕對優勢,他讓曹仁、徐晃守江陵,樂進駐襄陽,滿寵、文聘、李通等人各駐守在襄陽與江陵之間。面對敵人的合圍形勢,周瑜採取了先取夷陵,再進兵江北的戰略思想。此舉不但讓江陵失去了掎角之援,也開通了吳軍進蜀的通道,削弱了曹操對益州的影響力,使吳軍的勢力擴展到了江北。而後,周瑜又逐步消滅了荊州的曹軍,並在劉備的配合下,切斷江陵與襄陽的聯繫,將荊州地區的曹兵悉數驅除到襄陽。

在進軍荊州的過程中,有一次周瑜親自騎馬掠陣,被流矢射中右肋,身負重傷,不得不卧床將養。曹仁藉機進攻,周瑜不顧傷痛,強撐病體來到軍營,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曹仁這才率部退去。

奪取荊州之後,周瑜受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屯駐江陵,替孫權守住西部敏感地區。周瑜的想法是一邊穩定荊州,一邊繼續西進,奪取益州。然而在對待劉備的問題上,周瑜與孫權、魯肅產生了分歧。赤壁之戰後,劉備前往江東,向孫權商借荊州部分地盤。周瑜認為「劉備寄寓,有似養虎」,他建議孫權趁機軟禁劉備,再由他來節制關羽、張飛。孫權認為劉備並非輕易就可制伏的人,沒有採納周瑜的建議。

遏制劉備的計謀未被採用,周瑜並沒有甘心,他又向孫權建議討伐劉璋,襲取益州。這個計畫非常有戰略眼光,孫權當即表示同意。周瑜便趕回江陵,去做出征的準備工作,未料半途染病,死於巴丘(今湖南嶽陽),時年36歲,一曲人間絕唱就此戛然而止。

任憑演義如何曲解,都無法妨礙身後的擁躉者無數,只因周瑜幾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將力與美完美結合的人物。

這種具有力度的美是以音樂為基底的。對音樂的愛好,讓人疑惑周瑜將他的人生也化為一曲華彩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