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王最貴在謀人 3、項羽唯一的謀士

范增是居巢一帶的奇人。他已經七十歲了,無家無室,一個人居住。能活到七十歲,也算是長壽了,這個范增竟然眼不花耳不聾,自己還種幾畝薄田,上山砍柴,下河捉魚,活得有滋有味。更可貴的是,他腦子還一點不糊塗,鄉里有點小事,他都能想出奇怪的法子解決。那個時候苛捐雜稅厲害,老百姓飢一頓飽一頓,沒有活這麼大歲數的,於是就有人喊他老神仙,還有人背後稱他為老妖怪。

范增從來不管別人怎麼說,他脾氣怪,不願意和人說話,偶爾說幾句也是高深莫測,別人理解不了,也不想弄明白。有好事的人問他:「你不死,等什麼呢?」范增也不氣,回答說:「我要等著輔佐明主,實現自己的抱負。」大家聽了都笑他自不量力,范增搖搖頭起身走了。每當又有人被抓去服兵役了,巷子里充斥著女人、孩子的哭聲,范增嘆息說:「你們還沒看到嗎?江河早晚要變色了。」

果然,沒有多久,就有人開始造反了。居巢的人都覺得范增有先見之明,就問他該怎麼辦。范增說:「這是大勢所趨,誰也違抗不了,去參加義軍總比死在酷吏的手下好。我也要走了……」

范增早就想好了,他要去投奔聲勢大震的項梁,成就自己的事業。他連夜出門,頂著星光上路了。

已經七十歲的范增,等了一輩子,終於等到了機會。他經歷了秦滅六國的戰亂,看到了暴秦無道的統治,早就意識到一場大的風雨正在醞釀。亂世出英雄,范增自言自語:「這是一個好機會呀。」

范增走了幾日,終於到達項梁的駐地。守衛的兵士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風塵僕僕前來,就問他要做什麼,范增大聲說:「我要投軍。」兵士聽了十分詫異,就說:「你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嗎?」范增捋著鬍鬚笑著說:「別看我老了,我也能抵千軍萬馬呀!」兵士一聽這老頭口出狂言,不敢擅做主張,就回稟了項梁。項梁饒有興趣地接見了范增。

范增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起義領袖,心想,這就是我要輔佐的明主呀。他有一肚子的良策要說給項梁。只是項梁並沒有問他什麼,項梁想,連這樣的老人家都來投軍,說明我項氏軍團很得民心呀,就說:「想必先生有奇謀助我,那就留在營中吧。」接著就安排下屬帶范增下去。范增雖然沒有機會說出自己心中的謀略,但是對項梁還是挺滿意的。

剛開始,范增在項梁帳下並不顯眼,商議的都是一些小事,范增覺得無計可獻。項梁漸漸就忘記了這個七十歲投軍的老人。直到形勢迅速發展,有人攛掇項梁自立為王時,范增才站出來阻止,並獻計立楚懷王之後為王,給起義軍立一個王牌,號令天下。項梁驚詫於范增對時勢的精闢分析,採用其計,從此對范增另眼相看,范增逐漸成為項梁手下第一謀士。

秦軍圍巨鹿,形勢危急,楚懷王命宋義、項羽救趙,而范增被任命為末將。這是范增第一個軍銜,已經足以讓他滿意了。這時項梁已經被殺,范增感念項梁的知遇之恩,對項羽十分照顧。但是事情並不是他想像的那樣,楚懷王的安排就是要用宋義制約項羽和范增。范增第一次感覺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無奈,難道內部政治鬥爭要葬送他的前途嗎?

這時,看起來還那麼年輕的項羽逐漸顯露出領袖氣質,殺宋義奪兵權。范增看得心驚膽戰,他對項羽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暗暗把項羽看成是自己的第二個明主。

在項羽經歷的一場場戰爭中,范增成為核心決策層中的一員。項羽也對這位老人十分推崇,並尊他為「亞父」。項羽本人自視甚高,身邊武將較多,往往重視武力而忽略謀略,所以,史料記載在項羽身邊出謀劃策的人就範增一個,范增是項羽唯一的謀士。

項羽銳不可當,一直到進入關中,分封十八諸侯。這樣的成績,在范增看來,和自己的理想只差一步了,他認為項羽應該雄霸天下,無人匹敵,而自己也將是流芳百世的「帝王師」。范增時常想:「我已經老了,希望那一天快快到來吧,這樣,我的一生也不虛度了。」但是他又隱隱約約覺得現在還沒到時候,雖然很多人都表示臣服項羽,但是眼神中還有太多不情願的神情,尤其是那個劉邦。

范增對劉邦印象並不好。劉邦說話油嘴滑舌,每次都把項羽哄得那麼高興,但是他發展快,佔據咸陽,還會那麼老老實實嗎?范增殫精竭慮想出鴻門宴這個局,希望就此除去劉邦這個禍根,但是項羽太仁義了,竟然放走了劉邦。當時,范增就揮劍斬碎玉斗,大罵:「你小子太糊塗了!」范增既然被奉為「亞父」,當然可以罵自己的「兒子」,只是項羽的眼神冷冷的,范增看了覺得心也冷冷的。

後來,項羽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亞父老了……」范增聽到,除了傷心還是傷心,那麼英武決斷的一個孩子,怎麼在對待自己的對手時變得婆婆媽媽呢?范增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此時,兩人早已經不像從前那樣親密了。項羽連自己唯一的謀士也不信任了,危險離他越來越近了。

漢三年(前204年)初,楚漢對峙,楚軍數次切斷漢軍糧道,劉邦被困滎陽,向項羽請和。項羽想和談,范增直接說:「現在漢軍唾手可得,你要是放棄了,以後一定會後悔,難道你忘記『鴻門宴』了嗎?」項羽最不想聽到就是「鴻門宴」這三字,這是范增智謀高於自己的證明,項羽心中不高興,但沒有說出來,還是接受了范增的意見,準備急攻滎陽。

在這種關鍵時刻,軍中開始散布一些謠言,說是楚軍中有將領勾結漢軍,要裡應外合……范增對這些謠言非常警覺,他想:「大戰來臨,竟然會流傳這種謠言,難道是漢軍在使什麼陰謀詭計?」他急急忙忙去找項羽,說:「現在軍中流傳這些謠言,對我軍極其不利,請大王早早澄清謠言,急速攻打滎陽,不要錯失良機……」項羽似乎覺得范增說的話多餘,就揮揮手打斷范增的話,說:「這個我清楚,你下去歇息吧。」范增出了軍帳,覺得項羽根本就沒有聽自己在說什麼,越想越不舒服,腳步也沉重起來。

過了幾天,范增發現項羽開會也不讓他參加了。他找來和自己素有交往的一個將軍悄悄打聽,原來項羽派使者去漢軍營,接待的人看到他們說:「還以為是范增的使者來了呢。」就撤走原來準備好的精美飯菜,項王因此懷疑范增與劉邦有交情……

范增聽罷,急火攻心,吐出一口鮮血,大喊:「這是劉邦那小子的詭計呀!」范增掙紮起來求見項羽,但是項羽避而不見。一連幾天范增都等在帳外,等項羽見范增的時候,范增好像老了十歲,行將就木的樣子。項羽冷若冰霜地說:「亞父體力不支,以後就不要操心軍務了。」范增還想解釋什麼,但是看到項羽的神情,心一下子涼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范增心裡悲憤難抑,楚王呀楚王,你這次真的是上了劉邦的當了……但是說出口的卻是:「天下大事已定,大王好自為之吧,我請求告老還鄉。」諸將都不吭聲,范增心裡還存在一絲僥倖,也許楚王會念往日情分,回心轉意,識破劉邦奸計,但是項羽鎮定地說:「好吧!」

范增的心一下子徹底死了。

第二天,沒有人相送,范增獨自一個人上路了。千山萬水,無限凄涼,經過這一次打擊,范增身體大不如從前了,他自己想:也許我的日子不多了。不由得想起幾年前好事人問他的問題:「你不死,等什麼呢?」他則洪亮地回答說:「我要等著輔佐明主,實現自己的抱負。」明主在哪裡呀?范增恍恍惚惚,欲哭無淚。

幾天後,范增就因背疽發作而死在路上。

范增死後,項羽才意識到自己錯怪了范增,而且也失去了擊敗漢軍的最佳時機,追悔莫及。兩年後,項羽的軍隊退至垓下,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應了范增的那句話:「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劉邦以「楚漢戰爭」的勝利者登上了皇帝寶座,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強大的漢朝。劉邦總結項羽失敗的教訓時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這句話有些嘲笑項羽不懂用人的意思。當年項羽到達咸陽,沒有想過自己要做關中王,燒了咸陽,準備回關東。項羽的謀士,包括范增,都沒有提出要項羽定都關中,由此可見項羽缺乏一流的謀士。范增自然無法與張良相比,但是也算不錯的謀士,就這樣唯一的可用之人也被項羽放棄了。項羽太相信自己了,失敗豈不是必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