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 9、取信於民,沛公關中留美名

漢元年十月(前206年),劉邦終於來到灞上,咸陽城就在面前。

劉邦年少時的理想是做一個遊俠,行俠仗義,自由自在;起兵時,劉邦想雄踞一方,兄弟都跟著自己榮華富貴;劉邦投奔項梁時,想裂土分疆,做諸侯王,世代相傳。但是當劉邦浴血奮戰,到達咸陽城時,他想要做的已是皇帝了,想一統天下。秦始皇能做到,我為何不能做到?劉邦出身貧賤,但是他並沒有把秦始皇放在眼裡。此時,他終於第一個攻入關中,實現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願望,心中怎能平靜?

秦王子嬰駕著素車白馬,慢慢向劉邦駛來,他用絲繩系著脖子,臉色蒼白。劉邦在關外一個月的時間,咸陽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起義軍的逼進,秦二世把罪責歸到趙高頭上,趙高逼死了秦二世,扶子嬰登上皇位。子嬰登上皇位就殺了趙高,接著便迎來了劉邦的大軍。可憐的子嬰,就這樣糊裡糊塗地做了亡國的皇帝。

這時,子嬰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恭敬地交給劉邦。劉邦接過玉璽,心中抑制不住地狂喜,甚至大腦一片空白,都不記得受降儀式是怎樣舉行的。受降儀式結束後,大家議論應該怎麼處置子嬰。樊噲說:「殺了算了,以絕後患。」劉邦想一想說:「不可。當初懷王派我西進關中,最看重的就是我的寬厚;再說人家既然投降,還要殺掉人家,不義。」眾將領聽了,都十分欽佩劉邦的為人。劉邦把子嬰交給主管官吏,吩咐要好好相待,然後就率領隊伍浩浩蕩蕩向西進入咸陽。

秦始皇生前一心追求不朽,還希望死後繼續帝王生活,沒想到驪山陵墓的建造引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到劉邦進駐咸陽,大秦帝國走到盡頭,給劉邦留下了一座豪華奢侈的咸陽城。劉邦策馬城中穿過,只見一座座宮殿、一重重大門,心中不停地感慨嘆息:好一個秦始皇!

進入皇宮,劉邦更是目瞪口呆。曲徑斜欄,彩屏羅帳,奇珍異寶,美女佳人,一切恍如夢中。他不停地在問自己:「這一切難道都要屬於我了嗎?我難道真的就是關中王了嗎?」就在入關之前,那還是一個虛幻的夢境,如今,這個夢境是如此逼真,如此貼近,伸手可觸。這一路走來,劉邦滿腦子的疑惑,滿腦子的問題,想得他頭昏腦漲。

從進入咸陽城就開始在劉邦耳邊喋喋不休的是樊噲,當年劉邦不費吹灰之力就娶到了一個有財有貌的老婆,樊噲就意識到劉邦是個神奇的人物,沒想到現在,真的有榮華富貴擺在面前。他心直口快地問:「大哥,咱們今天就住在這裡了吧?給我分哪一間呀?」樊噲的話一下子擊中了劉邦,難道今天以後我就能住在這裡,劉邦興奮地拍了拍樊噲的肩膀說:「你也真夠心急的……」

當時在旁邊的張良一直在觀察劉邦的表情,聽到他們的對話,他臉上透出一絲擔憂。他叫住樊噲,分配他一個差事,樊噲走後,張良就問劉邦:「主公,今日就想住進皇宮?」劉邦不置可否,他正拿著一件精美的銅燭台仔細地觀看。張良看到他這個樣子,平靜地問:「主公想過沒有,您為什麼能到這裡?」劉邦放下燭台,回頭看著張良,覺得他這個問題太愚蠢了,「當然是因為我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打出來的!」「主公,錯了。那是因為秦朝暴虐無道,主公才能夠來到這裡。」

張良接著說:「我今天說的話也許不是很中聽,但一定是忠言。您替天下剷除了兇殘的暴政,就應該以清廉樸素為本。現在剛剛攻入秦都,住進皇宮安享其樂,這正是人們說的『助紂為虐』。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希望主公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劉邦被張良說得啞口無言,沉默好一會兒,然後雙手整理了一下衣冠,自我解嘲地說:「看來泗水亭長真沒有這樣的福氣。」然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宮廷。張良跟在後面,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隨後劉邦下令將秦宮奇珍異寶入庫封存,派專人看管,然後退軍到灞上。

張良一句「清廉樸素」讓善於學習的劉邦想了好幾天,他覺得自己能先項羽進入關中,並不是靠運氣,也不是靠武力,而是身邊有一幫聰明人,這幫聰明人給劉邦的軍事教育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他心裡醞釀著一個想法……

幾天後,劉邦召集各縣的父老和德高望重的人,誠懇地對他們說:「原來秦朝殘酷無道,你們受盡苦難,那樣的日子到頭了。過去,議論朝政得失要滅族,相聚聊天要處以死刑,百姓苦不堪言。入關以前,我和諸侯們約定,誰先進關中誰就在這裡做王。我第一個到關中,自然是這裡的王,我說什麼,你們應該相信。」在場的人都隨聲附和:「相信,相信。」劉邦接著說:「那我現在與父老們訂個約定,我的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判刑,搶劫者治罪,索性就叫『約法三章』吧。剩下的沒有了,秦朝的法律統統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不受任何干擾,安居樂業。」這話一說完,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面露喜色。這些表情都讓劉邦很受用,他接著總結說:「總之,我到這裡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決不會傷害你們,請不要害怕。」

這次會議給百姓吃了一個定心丸。劉邦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維持社會治安。

秦地的百姓非常高興,議論紛紛。「沛公真是好人,對百姓太好了!」「咱們的苦日子結束了,撥開烏雲見太陽了……」也有見識廣一些的人擔憂地說:「聽說沛公還在灞上等待各路諸侯會合,萬一他們商量對策,沛公不在關中做王怎麼辦?」

善良的百姓想用誠意留住劉邦,爭先恐後地送去牛羊酒食,慰勞將士。劉邦親自出面感謝,但不肯接受,劉邦說:「我們倉庫里的糧食充足,多謝鄉親們牽掛。」老百姓紛紛傳頌沛公的德行。皆大歡喜!

這一年,劉邦五十歲。

主張仁政的孟子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約法三章」就是一個生動鮮活的例子。自此,劉邦在秦地百姓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與關中百姓結下了不解之緣。雖然項羽後來把劉邦發配到巴蜀之地,但是仍難以割斷劉邦與關中百姓的魚水之情。在楚漢戰爭中,劉邦能夠屢敗屢戰,越挫越勇,最終以弱克強,打敗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就得益於關中百姓源源不斷的支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