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狸貓換太子 三 花鼓女當上了皇后

宋真宗的軟弱性格在「澶淵之盟」一篇中已經充分展現,這多少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他會在晚年受制於皇后劉氏。歷史上的劉皇后頗富傳奇色彩,她原是個花鼓女,偶然的機會當上了皇后,此後的一生與宋朝的政治緊密相連,甚至對北宋政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劉氏本名劉娥,太原人。父親劉通曾任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跟隨宋太祖趙匡胤征伐太原時死於半途,劉家自此衰落,流落到蜀地。劉娥還是嬰孩時,母親一病而亡。開始還有外祖父家可以依靠,但外祖父家門庭衰弱、人丁稀少,朝暮也得為飲食發愁,劉娥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個拖累。因為無依無靠,劉娥有好幾次都想要懸樑自盡,離開這個苦難的人生。少年貧寒的滋味,使這個本來天真明媚的少女比尋常女子多了更多的慾望和心機。

有一天,劉娥無意中站在門前。剛好一個相士走過,看見了劉娥,便一直呆望著她,從上至下看個不停。劉娥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就問相士說:「你不走路,光看我幹什麼?」相士說:「我並非心存歹意,只因你的品貌大貴。我一生相人甚多,今天遇見你這相貌,還是第一次。」劉娥疑心相士存心說這樣的謊話,不過是為了騙幾個相金,便說:「我是貧寒之人,沒有相金給你,你就不要講謊話騙人了。」相士說:「我並不要你的相金,請將手伸出與我一看,就可斷定。」劉娥正是窮極無聊的時候,心想:既然不要相金,給他看下也無妨,於是將一雙纖纖玉手伸了出來。相士仔細看過後,連連說:「后妃之相,后妃之相。」

劉娥聽了也沒太當回事,心想自己貧困到這般田地,又處在僻陋的鄉間,哪裡來的后妃呢?但人處在困境的時候,是需要精神支柱的。劉娥身為女子,不可能有男子那種靠苦讀爭取功名的理想,於是便將相士的話作為寬解自己的法寶,此後雖然多次山窮水盡,無路可走,但她也沒有再生過自盡的念頭。

豆蔻年華的劉娥出落得嬌小玲瓏,纖茖秀媚。她性情聰明機警,學會了一種久已失傳的古樂——鞀(音táo,同淘)鼓。鞀鼓是一種兩旁綴靈活小耳的小鼓,有柄,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面擊鼓作響,俗稱「撥浪鼓」。鞀鼓本來只是尋常之物,敲打起來沒什麼可聽的曲調,但劉娥天資聰穎,能將鞀鼓按她自己的意思變化運用,加上出眾的容貌和生動的說唱,使旁人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於她的鞀鼓表演。

劉娥十幾歲時,被外祖父家嫁給銀匠龔美為妻。後來的正史只說龔美是劉娥的鄰居,二人以兄妹相稱,其實是為了掩蓋劉娥早已經嫁過人的事實。龔美打算到京師去做生意。劉娥也想跟隨丈夫去京師見見世面。龔美是因為貧窮得過不下去了才想去京師謀生,擔心帶上劉娥是個拖累,因此不肯答應。劉娥猜到龔美的小心思,笑著說:「不用憂慮盤纏,我有隨身本領,到處都可以吃飯,決不會拖累你。」話說到這份上,龔美也沒法推辭,只好答應了。於是,夫妻二人一起上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趟京師之行直接改變了這對貧賤夫妻的人生。

劉娥一路靠打鞀鼓賺錢。旁人見她艷若桃花,珠喉婉轉,花鼓又打得高下疾徐,極有節奏,因此錢給得格外多。就連丈夫龔美在一旁也看了眼紅,於是製作了一面小小的銅鑼,與劉娥的鞀鼓配合,居然成了男女合演的花鼓戲。花鼓戲在當時是個新鮮花樣兒,二人一路逢州過縣,轟動了不少地方,劉娥因此還小有積蓄。

到了京師後,龔美繼續操老本行,去做銀匠,但生意非常不好,走投無路時,甚至想賣掉劉娥。劉娥只得重操舊業,打起了鞀鼓。京師雖然繁華,卻從來沒有見過花鼓戲這種玩意兒,劉娥一出場便一炮而紅,轟動一時,人人爭相前來觀看,劉娥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此時趙恆時年十四歲,被封為襄王,還沒有被立為太子。他尚未娶妻,因年少好奇,聽說蜀中女子才貌雙全,艷慕不已,一心想找一名川妹子做侍妾。他聽到鞀鼓女子劉娥的事情後,心癢難耐,便帶了幾個近侍,微服去看劉娥的表演。

劉娥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深通人情世故,她見皇子親臨,自然要使出拿手好戲。趙恆初見劉娥的花容玉貌,已經被美色弄得目眩神迷。加上劉娥有意地目挑眉語,暗中傳情,更惹得趙恆意馬心猿,一刻也忍耐不住。一回到府邸中,趙恆立即命人去向龔美買下劉娥,接進府中,作為襄王府侍女。劉娥天生麗質,聰明伶俐,極得趙恆歡心。二人年齡相當,都是少年心性,立即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趙恆乳母泰國夫人卻對來歷不明且出身低賤的劉娥十分不滿,要求趙恆將劉娥驅逐出去。趙恆正當少年,遇到劉娥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情投意合,如何能輕易捨棄。趙恆乳母見趙恆不聽話,便到宋太宗面前告狀。宋太宗聽說兒子小小年紀便沉溺於女色,勃然大怒,勒令趙恆立即將劉娥逐出襄王府。

父命難違,皇命更不可違,但趙恆實在捨不得劉娥,於是表面將劉娥送回四川老家,但暗中卻將其送到親信幕僚張耆(原名張旻)的家裡。張耆悄悄安排家人悉心照顧劉娥,而他自己每天都睡在襄王府中,這顯然是為了避嫌。

劉娥離開襄王府後,趙恆奉宋太宗命娶名將潘美第八女為妻,潘氏是他的第一位正妻。雖然趙恆一有機會,就悄悄去張耆家與劉娥私會,但劉娥當此處境,心情可想而知。然而,與尋常女子相比,劉娥與眾不同的心機在這個時候開始體現。她並沒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在張耆家博覽群書,遍讀史經,研習琴棋書畫。如此善解人意的聰明女子,自然會令趙恆更加另眼相看。可以說,劉娥是趙恆第一個真正愛上的女人,這份愛情,也極為難得地保持了一生。

劉娥始終在等待時機,這一等就是十五年。一直到宋太宗晏駕,趙恆即位為宋真宗,劉娥才得以重見天日。她進宮後立即被封為美人,不久便進為德妃。按宋宮制度,皇后以下的內命婦主要有妃、嬪兩等。妃有貴妃、淑妃、德妃和賢妃四等,而嬪的等級達十七等,其下又有婕妤為一等,美人為一等,才人和貴人為一等。當時宋真宗第一任妻子潘氏已死,又續娶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第二女郭氏為妻。宋真宗即位後,封郭氏為皇后。劉娥生性機敏,機巧多變,她侍候郭皇后十分殷勤,與其他嬪妃楊淑妃等人也相處得很好。如此八面玲瓏的女人,加上劉娥年紀比郭皇后和楊淑妃都要大許多,不那麼具有殺傷力和威脅力,因此宮中上下都與劉娥交好,無人不稱她賢德。

隨著時光的流逝,劉娥已經不復往日的青春貌美,但宋真宗依舊迷戀她,這大概是舊情難忘。因為宋真宗的寵幸,劉娥在宮中地位不斷提高。但是,這個表面謙和的女人,內心深處卻越來越緊張,因為她深知以色事君,必不能長久,何況她已經年老色衰,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皇家子嗣身上。然而,她已經年近四十,早已經過了女人的生育年齡,該怎麼辦呢?

而宋真宗此時也對兒子有無比強烈的渴望。他的髮妻潘氏青春早逝,沒有留下子嗣。之後的郭皇后雖然連生三子,但都生下後不久夭折。另一受寵的妃子楊淑妃生子也是如此情形。宋真宗望子心切,又選納前宰相沈義倫的孫女沈氏進宮為才人。此時的沈氏只有十四歲,又是名門之後,顯然給劉娥帶來不言而喻的巨大威脅。

景德三年(1006年),郭皇后去世後,劉娥三十七歲,年紀在後宮嬪妃中最大,但在後宮地位也最高,離皇后寶座只有一步之遙。然而,劉娥的卑微出身,成為她當上皇后的最大障礙。而朝中群臣一直贊成立沈才人為新皇后,宋真宗對此也不表態,顯然是因為偏愛劉娥的緣故。為了壓過沈才人,劉娥想出一個移花接木、李代桃僵的計策,命令自己的侍女李氏去服侍宋真宗。

李氏原是杭州人。父親李仁德在吳越王時曾任左班殿值,母親早已經過世。吳越歸順於宋朝後,李仁德在遷徙汴京的途中染病身亡。繼母攜所生子改嫁,只剩下李氏孤零零的一個人,因無以為生,只好削髮為尼,在尼姑庵討一口飯吃。劉娥有一次到尼姑庵禮佛,見李氏相貌嬌美,舉止從容,料其必是大家閨秀,便與其交談。李氏應答極為得體。劉娥得知李氏身世後,頓起同病相憐之感,於是將李氏帶出尼姑庵,收為自己的侍女。李氏文文靜靜,沉默寡言,深得劉娥信任。

李氏年輕美麗,性情溫和,她被劉娥派去宋真宗身邊,職務是司寢,專門負責伺候宋真宗入睡,劉娥的目的顯而易見。果然如其所願,宋真宗對李氏產生了興趣,臨幸了她。不久後,李氏懷孕,宋真宗想要子嗣都想得瘋了,聞訊大喜,不離左右,閑暇游賞之時也不忘將李氏也帶在身邊。

有一天,李氏在隨宋真宗登砌台遠眺的時候,頭上的一枝玉釵卻不慎掉下砌台。李氏心中不喜,宋真宗卻在心中暗卜:「若是玉釵墜地仍然完好的話,則胎兒當為男孩。」等內侍將釵撿回來呈上一看,竟然沒有任何損傷,宋真宗不禁心花怒放,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李氏和侍從都不明所以。

之後,李氏不負眾望,順利產下一個男孩。宋真宗已經是中年,本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