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官官相鬥 一、招恨

西羌部落被搞定了,趙充國立功回國了,然而很快他就發現得不償失了。

先是,趙充國回到漢朝,就大病一場,卧床不起。劉病已聽他老人家病了,趕緊派人前來慰問,似乎有準備後事的意思。來人問趙充國:「您老認為讓誰當護羌校尉比較合適?」

事實上,護羌校尉人選,漢朝四府已經推薦某人,劉病已也點頭同意。但是,趙充國是漢朝老將,又是西羌問題軍事專家,劉病已派人徵求他的意見,也就是表示尊重而已。

所謂四府,指是的宰相府、最高監察署、車騎將軍府、前將軍府。如果再加上後將軍趙充國,就是五府了。四府推薦的人,名喚辛湯。

你可能不知道辛湯,但你肯定知道辛武賢。辛湯,就是親武賢的小弟。那時,趙充國卧在床上,一聽到辛湯兩字,彷彿大病頓消,他一下子就從床上爬起來,然後大叫一聲:我堅定不同意辛湯當護羌校尉。

趙充國這是怎麼啦?辛湯哪裡招他惹他了,搞得他像對待仇人似的。或許是,辛武賢之前對羌作戰的方案和他有衝突,他尋機報復來了?

事實上,辛湯沒有招惹趙充國,趙充國也對辛武賢沒啥意見。真實的情況是,趙充國對辛湯看不順眼,料定那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因為,辛湯有一個大毛病,就是愛喝酒。愛喝酒也就罷了,還特喜歡酗酒。酗酒也就罷了,還愛借酒發瘋惹事生非。

所以,趙充國認為,就辛湯這個個性,不適合當護羌校尉。

趙充國一票否決辛湯,讓四府很是難看,劉病已更是難堪。因為劉病已這時已經下詔,封辛湯為護羌校尉,而且辛湯已經拿到印信。本以為,前來諮詢趙充國,也就是走過場,沒想到趙充國反應這麼激烈,這叫他這個當皇帝的怎麼下得了台呢?

下不了台,也得下。趙充國儘管老了,病了,但還沒死,說話還好使吧。劉病已想來想去,為了照顧趙充國老將軍的臉面,只好委屈辛湯了。於是乎,劉病已只好派人去告訴辛湯:「不好意思,趙將軍說你不合適當護羌校尉。」

那麼,誰適合當護羌校尉?趙充國的意見是任用辛臨眾。辛臨眾是辛湯的哥哥,劉病已下詔,改派辛臨眾為護羌校尉。

趙充國夠狠,撤掉老弟,改派哥哥,這不是要挑撥離間,搞散人家兄弟感情嗎?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就太損趙老將軍了。後來的事實證明,無論是對羌作戰,或者任護羌校尉上,他都不是要跟辛武賢家族過不去。

然而,人家可不是這樣看的。

辛臨眾不久就赴任去了。沒想到,辛臨眾任職不久,就給中央打來一報告,說他病得不行了,請求辭職。是不是真病,沒人知道。我們知道的是,劉病已同意辛臨眾辭職了。

接著,劉病已又叫五府推薦護羌校尉。四府和趙充國商量,說辛臨眾不行了,是不是派辛湯去得了?這下子,趙充國好像沒啥好說的,同意推薦辛湯任護羌校尉。不久,劉病已下詔,任命辛湯為護羌校尉。

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辛湯不知是哭好,還是笑好。事實上,辛湯不哭,也不笑,而是恨。不但辛湯恨,辛家其他人也恨趙充國。為什麼要恨?很簡單,他們一致認為,從對羌作戰到推薦護羌校尉一事,趙充國不是存心報國,而是故意找碴,要跟辛氏兄弟對著干。

到了這裡,不知有人看出來否,辛臨眾患病請辭,很有貓膩。我們有理由懷疑,辛臨眾得病是假,請辭是真。目的只有一個,讓位於兄弟,團結一致。只有團結,才能跟趙充國頂牛。不然中了他的離間計,辛氏家族誰都別想過得好。

只能說一句話:小肚雞腸,永遠是小肚雞腸。很快的,辛武賢就發現,正如趙充國之前所說的,辛湯那個酗酒的傢伙,果然是敗家子。他一到羌地,就多次醉酒,一醉酒就發瘋,借羌人出酒氣。結果,羌人又造反了。

不得不說,趙充國——牛人啊。

牛又怎麼樣?此時,辛武賢卻把牙齒咬得咯咯響。辛武賢恨趙充國不是一天兩天。排除政治分歧的因素,僅就能耐而言,辛武賢在山西名將里,也是叫得出名號的。然而多年來,辛武賢一直不能冒頭,原因之一,就是趙充國這老傢伙不肯退休,在他頭上罩得死死的,想搶這老傢伙的風頭,門兒都沒有。

羌人造反,五十年等一回。辛武賢認為,該是他出頭的時候了。於是,他藉機上書,力求出兵,強勢壓境,將羌人一鍋端了去。沒想到,此方案一出,就遭趙充國反對。到了最後,儘管說戰功也搶到了,可是啥好處也沒撈到,全被趙充國搞砸了。

說真的,我很能理解辛武賢心中的痛苦與鬱悶。在漢朝,如果你是文官,最大的夢想是什麼?當然是當丞相。如果你是個武將,最大的野心,無非就是覓侯封將。想要封侯,就得有武功,想得武功,就得拚命殺敵。可是趙充國力求撤兵,想和平解決羌人造反問題,嚴重地阻住了辛武賢的武功之路,那不等於斬了他的封侯之夢嗎?

趙充國為的是國家,辛武賢為的是封侯。事實上,兩者之間的矛盾,在趙充國班師回朝時,就人看出來了。

看出其中奧妙的人,是趙充國的一個朋友,名喚浩星賜。浩星賜,來路不明,大約也是在長安跑動的。浩星賜半路迎趙充國回朝時,提了一個建議。

他的意思大約是,長安多數高官都認為,先零部落迅速被擺平,都是破羌兵團將軍辛武賢等人出兵的功勞,只有很少人認為,如果漢朝不出兵,先零部落也會在後將軍的逼迫下投降。反正您也老了,不必跟年輕人較勁。回去跟皇上彙報情況時,不如替辛武賢美言幾句,讓出戰功。這樣,對你也沒啥損失。

如果用心推敲浩星賜這話,微妙異常。好朋友半路迎歸,不見恭維,反而來當了說客,這到底算啥事呢?有問題,這裡肯定有問題。

的確有問題。但千萬別想歪了,浩星賜不是被辛武賢收買了,不過是替一個人探個風罷了。那個人,當然是劉病已。

劉病已為什麼要派浩星賜去遊說趙充國讓功?很簡單,趙充國使離間計,瓦解羌人部落聯盟,有功。然而,劉病已下攻擊令,辛武賢等人殺敵數千,也算有功。前後比較,誰的功勞大?當然是趙充國。

有功,就得論功行賞。問題是,趙充國已經七十七歲了,將軍也做了,侯爵也有了,可謂功成名就,啥都不缺了。封或不封,似乎都無關緊要。可是,對辛武賢等人就不同了,人家的路還長,離人生頂點還遠著呢。

這下子,終於看出點門道了吧。出兵的方案是辛武賢提的,攻擊令是劉病已下的,現在羌人問題解決了,劉病已就是想對辛武賢等人論功行賞。可是對辛武賢行賞,就必須給趙充國也加上一大份。

可劉病已認為,給趙充國一大份封賞,沒那個必要。最好的辦法就是,建議趙充國讓功。那樣的話,劉病已好,趙充國好,辛武賢也好。平羌之戰,就成了漢朝團結對外的一戰,多好啊。

趙充國已經聽出了他那朋友的話外之音。但是,老將軍不但打仗牛,脾氣也挺牛,他立馬就頂了浩星賜,打破了劉病已的如意計畫。

趙充國是這樣說的:我憑什麼要讓功?讓功等於歪曲了事實。事實是什麼,我當初說得很清楚。聽我的話,幾個月內,不動用漢朝多少兵馬,即可解決羌人問題。現在好了,問題解決了,就有人想爭戰功。我告訴你,我回去後,不是想替自己爭功,向世人標榜,而是想為後世立個榜樣,敢說真話。

果然,趙充國回到長安,把劉病已戰前對他的不信任,以及戰中被罵而生的那些氣,嘩啦啦地出了一通,結果弄得劉病已都不好意思。現在看來,趙充國那牛人,連劉病已都要讓他三分,辛武賢要拿趙充國開刀解恨,那不等於拿雞蛋砸石頭,找死嗎?

辛武賢還沒活夠,還沒想著早死。對付趙充國這般牛人,沒有十二分把握是不行的。事實上,辛武賢不是有十二分把握,而是二十分的勝券。

曾記否,劉病已擺平霍氏集團後,張安世如坐危卵。那時,張安世飯都吃不好,覺都睡不香,整天整夜地都怕劉病已的人來敲門。然而最後,張安世低調避世,終於躲過一刀,安享天年。

如果說,張安世能活到自然死,只是歸於他個人裝孫子低調,那就錯了。現在,秘密終於可以公開了。劉病已不殺張安世,有兩大因素:一是,張安世和張賀是同胞兄弟,張賀是劉病已的知己恩人。劉病已是看在張賀面子上,放過張安世。這是其一。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有人力保張安世。那個人,就是牛人趙充國。這是其二。

可是,趙充國力保張安世,絕對是個人隱私,宮廷絕密,但是還是有人知道了。誰知道?辛武賢。辛武賢怎麼知道的?是趙充國的兒子趙昂,有一次和辛武賢喝酒的時候,不小心透露出去的。

趙昂還有板有眼地告訴辛武賢:事實上,皇上挺討厭張安世的,如果不是我父親罩著他,張安世早下地報到去了。

一句酒後真話,辛武賢今天卻拿來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