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勇敢者的遊戲 一、漢朝四人幫

我們知道,當年劉徹託孤輔政的人有五個,他們分別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然而,劉徹才走一年,金日磾也跟在他屁股後走人了。於是,輔政的大佬們,就只剩下四個。

千萬別誤會了,霍光等四人不是四人幫。如果這樣說,至少中傷兩個人。一個是霍光,另外一個是田千秋。

事實上,在輔政的四人當中,分工明確,沒有幫派嫌疑。霍光是動口的,基本是由他一人說了算的。上官桀是舉手的,霍光的意見代表他的意見,基本上都舉手表示通過。桑弘羊是動手的,搞活漢朝經濟,離不開他。田千秋則是拍手的,做事說話,基本沒他的份。他的本職工作就是老老實實聽話,老老實實拍手鼓掌。整個人兒,擺明就是一個政治看客。

我們都覺得田千秋可憐,但他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可憐。有什麼可憐呢?斗膽提了個意見,就被升了官。升了官也無所謂,竟然還一路升,升到不能再升的丞相位。這是一個多麼不適應的官位啊。

不適應,那是因為田千秋自認為能力和職位不匹配。但是他又不能挪位,於是硬撐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人家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俺當一天丞相當然也可以鼓一天的掌,還有工資領,多安逸的工作啊。

田千秋這不是作戲,他是真的滿足。所以,自我滿足的田千秋,沒有想過去為難別人,別人也不想欺負他。於是乎,他就成了漢朝的典範——不結黨,不營私,純粹一個無用的好人。

田千秋如此這般,霍光也沒想去為難他。所以田千秋非但沒有危機感,竟然坐丞相位的屁股還是穩穩的,沒見任何人來踢他屁股和砸他的場。

至於霍光,他也不必結黨了。很簡單,他足夠強大了。強大的人,總是會成為黏附體的。經常黏附霍光的,當然是上官桀。

上官桀和霍光的關係,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非同尋常。首先,在工作上,他們是友好同志、黃金搭檔。其次,在生活中,他們是婚親,互通有無。

霍光不是神人,當然不能天天工作。和正常人一樣,他也有假期。每當霍光休假的時候,上官桀總是代霍光行使權力。等到霍光休假回來,再將權力移交霍光。兩人如此合作,我們當然可以稱他們為友好同志、黃金搭檔。

當然,上官桀不是白替霍光跑腿的。他和霍光保持默契,只為做一件事,攀上霍光這棵大樹。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為了抱緊霍光那棵大樹,上官桀才決定強強聯合,向霍光提出了聯婚。

上官桀生有一子,名喚上官安。上官桀向霍光提出聯婚,就是要讓他兒子上官安娶霍光長女為妻。一點懸念都沒有,霍光同意聯親了。不久,上官安就和霍光的長女生下一女。一晃五年過去了,這時上官桀又向霍光提了一個要求。

此要求,很是露骨。按上官桀的意思是,想讓他的孫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嫁給劉弗陵。

那年,劉弗陵才十一歲。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放到今天,牛氣的話也就是小學剛剛畢業。換成我這等智力晚熟之徒,不過是小學四年級學生。這麼一個小朋友,上官桀猴急地要將外孫女硬塞給他,到底想幹什麼?

這話我們不用明說了,霍光當然也不能明說。然而,霍光卻做出一個果斷的決定,堅決不同意。他的理由是,倆孩子還小。

霍光做出這個決定時,他心裡莫名地打了一個寒戰。

上官桀在霍光那裡吃了一頓閉門羹,心裡鬱悶異常。沒人知道,他多年以來一直苦心經營什麼。當願望如逢春之花,勝利在望的時候,霍光一句不同意,仿若一陣倒春寒,讓他寒意由腳而生。

難道霍光看出什麼端倪來了?上官桀一想到這,心裡彷彿被什麼刺痛了似的,突然揪緊了一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是一個多麼完美的計畫,他怎麼能看出來。退一萬步來講,霍光看出啥門道來了,難道叫我上官桀放棄一切,前功盡棄?

回答是,絕對不可能。

在通往未來的未知路上,只有單行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棋走到這一步,再難再苦也要硬著頭皮走下去。於是,彷彿被霍光一掌打進冰窟里的上官桀,馬上想到了一個人。

上官桀想到的人,名不響、聲不大,但很管用。這個人,人稱丁外人,河間國人。

古今以來,所有行大陰謀者,從來不主動出面。替所謂做大事者與外界聯繫的,主要有兩種人,一種是代理商,一種是馬仔。上官桀江湖名聲太響,不能動作太大。他的兒子上官安代他出面,找到了丁外人。

丁外人不是什麼人的馬仔,卻是個地道的代理商。誰的代理商?鄂邑公主的。鄂邑公主是誰?皇帝劉弗陵的姐姐,因她嫁給蓋侯王充,故也稱蓋長公主。丁外人和鄂邑公主是什麼關係?情人。

上官安辦事很是乾脆,他開門見山地對丁外人說道:「如果你能讓蓋長公主把我女兒弄成皇后,俺上官全家傾力幫你封侯。」

所謂代理商,從來都是替人辦事,收取中介費的。丁外人行走江湖多年,第一次聽說替人辦事,自己賺的是大頭,這是多麼划算的一筆交易啊。於是乎,丁外人想都不想,就將活兒接下了。

很快的,上官桀接到丁外人回話,說蓋長公主極願意成全劉家小朋友和上官家小朋友的好事,你就在家等著好消息吧。

果然不久,宮裡下來一道詔書,封上官安五歲女兒當了十一歲的小皇帝劉弗陵的婕妤。婕妤,是漢朝皇帝小老婆群中的第一級。它離皇后只有一步之遙。

公元前83年,春天,三月二十五日。劉弗陵封上官婕妤為皇后。再過一年,劉弗陵又將岳父上官安,封為桑樂侯。

上官桀知道,劉弗陵所下詔書,封皇后也好,封侯也好,全都是經過霍光頭點的。霍光為什麼能點頭?很簡單,他妥協了,是蓋長公主逼他妥協的。所以,上官桀還欠蓋長公主一個人情,全家人必須向人家表示感謝。當然,上官桀父子不是務虛,當初答應要給丁外人弄個侯爵,現在還沒落實。

欠錢還錢,欠債還債。上官桀全家出動,輪番遊說霍光,說丁外人怎樣怎樣出色,能不能封他一個侯爵?然而,霍光雷打不動,說來說去,只有三個字:不同意。

我認為,霍光此舉,不是要跟上官桀抬杠到底,要怪只能怪上官安當初給人家出的籌碼太高了。

自漢朝開國以來,如果想被封侯爵,得有三個硬條件:一是武功;二是手腕和運氣;三是成為皇戚。要想建立武功,就得上戰場,有敢問腦袋路在何方之勇。事實上,捨命衝鋒還不夠,還必須有成果,不然腦袋賠了也是白賠。李廣就是典型,縱橫沙場幾十年,拼到最後一場空。最後,只能帶上沒有封侯的遺憾,憤然離世。

當然了,沒上過戰場,沒留下武功,有人也照樣封侯。君不見,當初公孫弘大器晚成,登頂丞相之位。漢武大帝劉徹見其身份卑微,封他侯爵。從此,公孫弘開了當上丞相就能被封侯的風氣。而田千秋則撿了一個大便宜,當上丞相後也被封了侯。然而,總結公孫弘和田千秋兩人,我們可以發現,要想封侯,你沒有公孫弘的手腕,就必須有田千秋的運氣。

當然,如果你是皇戚,問題也就簡單了。皇戚被封侯,那是漢朝的光榮傳統了。當年,周亞夫拿出劉邦當年封侯的規矩,死攔孝景帝劉啟,說皇帝不應該封王太后家親戚。可最後又怎麼樣?不該封的不還是封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周亞夫長的什麼腦袋嘛。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霍光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問題是,規矩要改,也不能太過離譜。丁外人要被封侯,就像今天的我們要評職稱,多少也得有些像樣的條件吧。那麼,丁外人憑什麼條件被封侯呢?他有武功嗎?沒有。他是丞相嗎?不是。他是皇戚嗎?廢話,當然不是。

漢朝三大封侯標準,丁外人一樣都沒有。難道,就憑他是蓋長公主的地下情人,就封他侯爵。此事傳出去,不要說漢朝人,估計連匈奴人都要笑掉大牙。

現在,我們可以替霍光下一下結論了:丁外人要想封侯,簡直就是胡扯。

現在,無論是上官桀父子,還是丁外人,或是蓋長公主,他們都發現,當初上官安許諾給丁外人封侯,的確是胡扯過頭了。

那怎麼辦?

很好辦。既然丁外人封侯是胡扯的,那麼陞官總是可以的吧?於是,上官桀又向霍光提了一個條件:可不可以給丁外人騰出一個光祿大夫的官位?

在漢朝,大夫為皇帝近臣,分為三個等次。分別是中大夫,太中大夫,諫大夫。沒有固定員數,也沒有固定職務。但皇帝有需要時,必須招之則來,揮之則去。漢武時期,劉徹改中大夫為光祿大夫,秩俸二千石。

對上官桀來說,幫丁外人只撈了一個替皇帝跑腿的工作,似乎有點對不住人家。但是,千萬別小瞧了光祿大夫這職務。當年,霍光也是從光祿大夫一路幹上來的。

所以,在漢朝,只要當了光祿大夫,就等於一隻腳踏進部長級高官行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