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帝的寶座不好坐 四 文宗與王守澄:是君臣也是仇人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宗登紫辰殿早朝,文武百官依班次而立。金吾將軍韓約奏稱金吾左仗院內石榴樹夜降甘露,是祥瑞之兆。文宗事先已經知道計畫,故意表示驚訝,派左、右軍中尉,樞密內臣仇士良、魚弘志等宦官前去看個究竟。

這些被宦官所掌握的皇帝中,並非所有的皇帝都任由宦官胡作非為。他們中還是有人想剷除宦官勢力,重振當年祖上的榮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宗所發動的甘露之變。

註:不過,劉蕡反而因此而名垂青史。歐陽修在《新唐書·劉蕡傳》中特意讚揚劉蕡「明春秋,能言古興亡事,沈健於謀,浩然有救世之意」。李商隱有《哭劉蕡》一詩:「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黃陵別後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就連後世偉人毛澤東也十分讚賞劉蕡的策論,在讀《舊唐書·劉蕡傳》時批註道:「起特奇。」一九五八年,毛澤東還特意寫下一首七絕詩:「千載長天起大雲,中唐俊偉有劉蕡。孤鴻鎩羽悲鳴鏑,萬馬齊喑叫一聲。」詩中對劉蕡寄予了無限的同情。

敬宗倒是穆宗冊立的太子,但即位時才十五歲,不思進取,一味玩樂,還荒唐之極地創造了擊球將軍的官銜。敬宗性情暴躁,刻薄寡恩,稍有不如意,就拿左右的人出氣,因此左右都怨恨他。有一天,唐敬宗「打夜狐」還宮,興緻盎然,與宦官劉克明、擊球將軍蘇佐明等二十八人飲酒作樂。酒酣之時,敬宗入室更衣。殿上燭火忽滅,劉克明等人合夥將敬宗殺死於室內。敬宗在位不足三年,死時才十八歲。

李訓出離京城後,投奔終南山僧人宗密。宗密與李訓有舊交,欲給他剃髮為僧,但眾僧徒不同意,李訓只得離開山寺,在奔往鳳翔的途中,被盩屋鎮遏使宗楚所擒獲,械送京師。押送到昆明池的時候,李訓怕被送到神策軍中受到酷刑折磨,最後一次施展了他的滔滔口才,成功地說服押送者,斬下他的首級送往神策軍。之後,宰相王涯等與甘露之變毫無關係的人也都被殺,死者達幾千人。

文宗雖然由宦官擁立,表面上對宦官示以恩寵,內心卻不堪忍受。他無法忘記擁立他的王守澄正是殺死憲宗(文宗祖父)的兇手,感到自身毫無保障,想利用朝臣來對抗宦官,南司(朝官)和北司(宦官)的鬥爭在文宗一朝時表面化了。

太和二年(828年),名士劉蕡(音fén,同焚)應試。他在時策中公開反對宦官,要求唐文宗屏退宦官,將朝政交還給宰相,兵權交還給將帥。劉蕡的對策很受主考官的讚賞,但因為懼怕宦官,沒有敢錄用劉蕡。結果,跟劉蕡一起來投考的二十二人都中了,劉蕡卻落了選。劉蕡是大家公認的傑出人才,這次因為說了些正直話落選,大家都覺得委屈了他。中選的舉人說:「劉蕡落選,我們倒中了榜,太叫人慚愧了。」

隨後,劉克明等假冒敬宗旨意,擁立絳王李悟(憲宗第六子)為皇帝。又開始謀奪其他宦官手中的權力,結果惹惱了被稱為「四貴」的四大宦官——內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以及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魏從簡、中尉梁守謙。這四人是宦官中的實力派。為了自保,王守澄等人領禁兵迎立敬宗弟江王李涵為皇帝。此舉得到了以三朝元老大臣裴度為首的朝廷重臣的支持。結果,王守澄等派出的禁軍殺死了劉克明和蘇佐明一夥,絳王李悟也死於亂兵之手。江王李涵即位為文宗,即位後改名為李昂。

這時,京兆少尹羅立言率京兆邏卒三百餘人從東邊殺來,御史中丞李孝本帶御史台從人二百餘從西邊衝來,兩方與金吾兵會合,殺死宦官數十人。李訓仍抓住文宗乘輦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門,被宦者郗志榮擊倒在地,帝輦進入東上閣,宦者關閉了閣門。一場搏鬥就此結束了。

縱觀中國歷史,宦官擅權的情形在東漢、唐朝和明朝最為嚴重。而唐朝尤有特點:連天子的廢立也常常由宦官來決定。從唐穆宗起,唐代有九個皇帝,其中穆宗(821~824年在位)、文宗(827~840年在位)、武宗(841~846年在位)、宣宗(847~859年在位)、懿宗(860~873年在位)、僖宗(874~888年在位)、昭宗(889~903年在位)七個皇帝為宦官所立。只有敬宗(825~826年在位)是穆宗冊立的,最後的皇帝哀帝(904~907年在位)是藩鎮朱溫所立,不關宦官的事,然而只有四年唐朝就亡國了。所以可以說,唐朝後期八十年,皇帝是宦官所掌握的。

當時襄陽節度使李愬患有痿病,鄭注診治後,用偏方治好了李愬。李愬十分感激,厚待鄭注。鄭注也從此踏入了官場,在李愬麾下任節度衙推。之後,鄭注開始參與各種軍政之事,為李愬所倚重。由此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議。許多人認為鄭注因為醫術高明而受到李愬重用,有點「專作威福」的意思。

長安血流成河的時候,鄭注正帶著親兵依照約定出發。行至扶風縣境時,聽說李訓已經失敗,鄭注立即返回鳳翔。

第二天,王守澄對李愬說:「果然如公所言,鄭注真是天下奇士。」從此,鄭注經常出入王守澄門下,關係異常親密。王守澄非常器重鄭注,將他引為心腹。

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噹噹,鄭注也按時應召而來。此時,他已經預料到針對自己的危機,所以一到場,就侃侃而談,口若懸河。韋元素「不覺執手款曲,諦聽忘倦」。李弘楚三番五次示意韋元素動手擒拿鄭注,韋元素均毫不理睬。最後的結果,韋元素為鄭注的風度大為傾倒,送給他大批金帛,隆重地把他送了回去。鄭注再一次用個人的魅力化險為夷,他的過人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文宗即位後,王守澄有擁戴之功,升為驃騎大將軍,充右軍中尉,權傾朝野。鄭注也跟著水漲船高,「權勢熏灼」。侍御史李款不滿鄭注依附王守澄,上疏彈劾鄭注。王守澄為了保護鄭注,將他藏到自己統帥的禁軍右軍中。不料左軍中尉韋元素,樞密使楊承和、王踐言與王守澄不和,恨烏及屋,連帶恨上了鄭注。左軍將李弘楚與韋元素計畫詭稱中尉有病,召鄭注前來醫治,乘機擒而殺之。

文宗與宋申錫謀除宦官失敗後,文宗處處受制於宦官。他想依靠朝臣剷除宦官勢力,而朝臣之間只忙於朋黨相爭。對此,文宗無可奈何地嘆息說:「去河北賊(指藩鎮)易,去朝中朋黨難。」

而在王守澄的周旋下,宰相王涯也扣壓了李款的奏疏,還任命鄭注為侍御史,充右神策判官。

自李石出鎮荊南後,仇士良更是肆無忌憚。文宗始終被宦官嚴密監視,再也不能有所作為。因為無事可做,皇帝只好飲酒求醉,賦詩遣愁。有一天,文宗問大臣周墀,他可以比前代什麼君主。周墀恬不知恥地恭維說:「陛下可以比堯舜。」文宗還算有自知之明,說自己受制於家奴,比周赧王、漢獻帝兩個亡國之君還不如。說完,凄然淚下。他因傷感而抑鬱成疾,從此不復上朝。

當時李宗閔為宰相,鄭注很不喜歡他。因為李宗閔這個宰相當得不是很光彩,他任吏部侍郎時,結納女學士宋若憲及知樞密使楊承和,由於二人的內助,才進為宰相。剛好此時京兆尹楊虞卿獲罪,被投入御史台獄,李宗閔極力營救。文宗很不高興,認為李宗閔朋比為奸,於是貶他為明州刺史,不久再貶為處州長史。

在這個時候,鄭注揭發了李宗閔與宋若憲、楊承和勾結一事,與王守澄不和的宦官楊承和、韋元素以及宋若憲等,「姻黨坐貶者十餘人」。鄭注因此擢為工部尚書,充翰林學士,從此得以充任近侍,深受文宗倚重。誰也不會想到,身為王守澄心腹的鄭注,日後竟會成為甘露之變中的核心人物。

時隔不久,文宗突然患病,說不出話來。御醫多方診治,卻不見其效。於是王守澄引薦鄭注給文宗治病。文宗服了鄭注調製的葯後,非常見效。文宗大為稱讚,從此,鄭注得到了文宗的寵幸,文宗甚至任命這個江湖郎中出身的人為太僕卿,兼御史大夫。鄭注受命以後,還不計較個人恩怨,舉薦曾經彈劾過自己的李款接替自己原來的職務。

鄭注是個極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貌不驚人,身材短小,雙目下視,不能看遠,但卻「敏悟過人,博通典藝,棋弈醫卜,尤臻於妙,人見之者,無不歡然」。早年時以行醫為生,周遊天下。

甘露之變五年後,文宗病重,詔命太子監國。仇士良知道消息後,竟闖入宮中,聲稱:「太子年尚幼,且有疾,請更議所立。」隨後不顧朝臣的反對,假傳聖旨把太子降封陳王,立文宗之弟李炎為皇太弟。文宗隨即鬱郁病死,在位十四年,年僅三十二歲。仇士良扶持李炎上台,是為唐武宗。

李訓,字子垂,初名仲言,後改名為訓。他出身名門,為肅宗時宰相李揆的族孫。長得也是儀錶堂堂,有大家風範,「儀狀秀偉,倜儻尚氣」,還「頗工文辭,有口辯,多權數」。李訓進士及第後,當了一陣子太學助教,後來又任河陽節度府幕僚。但不久就出了武昭一案。

敬宗寶曆元年(8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