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腳底抹油的天子 三 代宗出逃:吐蕃入侵

玄宗是唐朝歷史上第一個逃離長安的皇帝。之後,先後逃離京師長安的還有代宗(玄宗孫)和德宗(代宗子)。而這兩位皇帝的逃跑,都直接跟安史之亂有關,而深究安史之亂的根源,則跟唐朝的兵制有直接的關聯。

唐朝自建國以來,一直加強邊防駐軍,以防範突厥和後來崛起的吐蕃。尤其是玄宗即位後,好大喜功,熱衷於對外擴張,即史書中所說的「開邊意未已,精兵皆戍北邊,使天下之勢偏重」。

玄宗後期,府兵制度遭到了破壞。府兵自備兵甲衣糧,成為士兵的沉重負擔。府兵原來是三年輪換,但因為邊防戰事頻繁,戍期延長。邊將不僅侵吞士兵財物,而且強迫士兵服苦役。這樣,沒有人願意當府兵。在這樣的情況下,唐朝廷只好停止徵發府兵,實行募兵制。招募來的士兵,軍器、衣糧由政府發給,長期服兵役,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軍費開支。

實行府兵制的時候,地方兵力分散,中央握有重兵。而在募兵制下,中央招募的多為市井無賴,不堪一擊。地方團兵裝備差、數量少,也很虛弱。只有邊鎮軍力強大,至「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中國無武備」。邊防的駐軍日益增多,形成了外重內輕的局面。節度使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玄宗先後緣邊設置安西、北庭、河東、河西、朔方、范陽、平盧、隴右,劍南節度使和嶺南五府經略使,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玄宗設置的這一防禦體系在對外防禦上是較為嚴密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配合,互為犄角,同時,又可以彼此牽制,互相防範,不至由於兵力過重而導致邊將作亂。但制度是一回事,具體執行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最大的問題就是將帥久任,不按時換防。由於府兵制的廢止和募兵制的實行,當兵在當時已經成為了一種職業(類似當今的僱傭兵)。而邊兵在邊地長期駐守一地,久不更調,便逐漸變成了地方節度使的私人勢力。兵士只知將帥,不知有皇帝。這無疑就增加了邊將擁兵自重的可能性,為其作亂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到後來,更演變出了一人身兼數鎮節度使的情況,危機更加嚴重。

節度使的權力也愈來愈大,他們不僅統兵,而且逐漸掌握了當地的民政、財賦、刑法權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這無疑是地方割據勢力產生的最適宜的土壤和溫床。這些節度使表面上聽命於朝廷,實際上陽奉陰違。為了拉攏部下,常向朝廷要求大量授以其部下官爵。官多俸祿多,朝廷的軍費開支因此大大增加。

天寶年間,大唐的危機已經不是來自於外部敵人的威脅,而是自身邊防的勢力,「邊將日重」。天寶元年,全國軍隊五十七萬人,四十九萬都駐守在邊鎮,京城內外駐兵僅及邊軍的六分之一。此時的局勢,兵力的分布內重外輕,精兵強將集中在北方的邊境,不免養虎成患,貽患無窮。在眾多邊鎮蕃將之中,以安祿山最為飛揚跋扈,身兼三處節度使,十餘年不遷徙,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

自從唐朝立國以來,安史之亂無疑是唐王朝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安史之亂也被認為是唐朝的轉折點——一個本來富饒、穩定和遼闊的集權帝國,經過安史之亂後,演變成一個鬥爭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國家。甚至安史之亂是被認為是整個中國史的一個大轉折點,它不但對社會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且充當了強烈的催化劑,產生了嚴重和深遠的後果。

安史之亂前,玄宗還只是緣邊設置節度使,一切都是為了邊防的需要。而安史之亂時,唐朝廷為了平叛的需要,開始在內地也設置節度使(多為掌兵的刺史),凡是叛軍南下必經之處,均設節度使或者觀察使。結果,各地節度使甚至職位稍低的觀察使乘機擴大勢力,逐漸形成藩鎮(又稱方鎮)林立的局面。安史之亂後,藩鎮的危機不但沒有絲毫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

代宗即位之初,正是唐朝廷平定安史之亂的最後關鍵時刻。為了早日平定叛亂,結束動蕩的局面,代宗不得不對安史方面投降的將領實行姑息和安撫的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鎮割據的局面。不過,安史之亂最終是在代宗時平定的,這是代宗最為得意的事。

叛亂平定後,唐朝廷已經精疲力竭,加上屢屢進犯的吐蕃已經成為一個邊境的巨大威脅,所以史朝義自殺後,唐廷並沒有追究其他的安史舊部,反而就地委任他們為節度使。這些從前的叛將和唐朝廷在平叛過程中任命的節度使治下領地,即所謂「藩鎮」,大的有十餘州之地,小的也有三四州。節度使們強迫轄區內所有壯丁從軍,僅留老弱耕作,所以一般都能擁兵數萬,自己任命文官武將,不繳納貢賦,儼然獨立王國。還締結婚姻,互為表裡。一些強藩,如河北、山東等鎮節度使,擁兵自大,父死子襲,演變成割據勢力。內地節度使也程度不同地與朝廷保持著離心狀態。至此,藩鎮雄踞一方,割據的局面逐步形成,朝廷中央集權大大被削弱。史稱「河北藩鎮,自此強傲不可制矣」。

經歷了八年動蕩的大唐帝國,元氣大傷,再無法達到開元天寶時期的太賓士世。而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數年間,邊兵精銳者大都徵調入內,稱為「行營」。吐蕃乘機步步深入,盡占河西、隴右之地。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九月,安史之亂平定不久,唐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叛唐,引吐蕃軍東進。

註:僕固懷恩,鐵勒族人。公元646年,鐵勒九姓大首領率眾降唐,唐朝廷分置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九都督府,以仆骨歌濫拔延為右武衛大將軍、金微都督,後訛傳為仆固氏。僕固懷恩是其孫,世襲金微都督,自幼驍勇果敢。安史之亂爆發,他任朔方左武鋒使,跟隨名將郭子儀開始了平叛的戰鬥生涯。僕固懷恩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戰功,「一門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絕域,說諭回紇,再收兩京,平定河南、北,功無與比」,但卻一直不滿意朝廷的封賞。尤其是河東節度使辛雲京與僕固懷恩有隙,經常找機會陷害他。僕固懷恩一怒之下,調兵攻太原辛雲京。辛雲京趁機上奏說僕固懷恩反叛。代宗調郭子儀去河東鎮撫僕固懷恩。僕固懷恩所領將士多為郭子儀朔方軍舊部。郭子儀人還沒到,僕固懷恩的部下聽說郭子儀要來,立即發生了分化,互相攻殺。僕固懷恩無奈,只率三百親兵逃往靈州。郭子儀人一到達汾州,僕固懷恩的部下紛紛投歸,河東局勢不戰而定。

唐邊境邊防空虛、兵力不濟,連連向朝廷告急。驃騎大將軍、元帥行軍司馬程元振竟然聞報不奏。十月,吐蕃、党項已進至邠州、鳳翔一線,長安告急。代宗急忙請老將郭子儀出任副元帥。

郭子儀早先被皇帝猜忌,解除了兵權,因久不帶兵,部下早已散去,只帶身邊二十餘騎趕往咸陽禦敵。到咸陽以後,郭子儀派人去朝廷發兵增援,程元振卻拒不召見。吐蕃率領吐谷渾、党項、氐、羌將領二十多萬人,隊伍浩浩蕩蕩數十里一路殺來,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月將帶領兩千精兵迎戰,打了一個勝仗。但畢竟寡不敵眾,最後兵盡被擒。

看到吐蕃軍隊越來越近,代宗無計可施,倉促間離京出逃,文武百官也都作鳥獸散,六軍奔散,長安城大亂。

吐蕃軍隊殺入長安,擁立金城公主之侄廣武王李承宏為帝,改元大赦,設置百官,任命原翰林學士於可封等為宰相,攝理朝政。隨即開始在長安大肆劫掠,洗劫府庫和市民財物,焚毀房舍。士民們紛紛避亂逃入山谷,長安幾乎成了一座空城,「蕭然一空」。

註:金城公主為唐宗室雍王李守禮之女,她的祖父是武則天的第二個兒子李賢。李賢文武雙全,是武則天四個兒子中天賦最高的一個。公元675年,李賢被立為太子。然而,李賢的才幹和在朝臣中的威望成為武則天的極大威脅,她不能容忍任何人與自己爭權,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李賢當了五年太子後,武則天以謀反的罪名廢李賢太子位,幽禁在巴州。李賢被廢三年後,唐高宗去世,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李顯只當了兩個月皇帝就被廢除。第四子李旦即位,也是傀儡,實權依舊掌握在武則天的手中。為免除後患,武則天派人賜死了年僅三十一歲的李賢。李賢的三個兒子也被幽禁在宮中,並被太監按時杖打。李守禮的哥哥和弟弟都在杖打下死去,只有李守禮幸運地活了下來。唐中宗李顯複位後,有感於哥哥李賢的悲慘命運,特意收養了李守禮的一個女兒在宮中。這個女兒就是金城公主。神龍三年(707年),吐蕃贊普赤德祖贊遣使請求通婚。之前,唐太宗曾派人護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與贊普松贊干布結婚。唐中宗許嫁金城公主。景龍四年(710年)春,吐蕃遣使迎娶公主。唐中宗親自送公主到始平縣(今陝西興平)。金城公主及唐蕃使臣沿當年文成公主入蕃路線西行,吐蕃派專人為金城公主鑿石通車,修築「迎公主之道」。金城公主抵達吐蕃後,贊普赤德祖贊與其舉行了盛大的完婚典禮。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金城公主病死於邏娑。唐玄宗聽到消息後,特意在長安光順門外為公主舉哀,輟朝三日。唐朝外嫁的公主很少能真正起到和親的作用,金城公主入蕃三十年,此間唐蕃之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