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決戰漠北 一、李廣難封

公元前122年,四月九日。這是一個吉祥的日子。劉徹封衛子夫生子劉據為太子,劉據時年七歲。同年,五月三十日。這是一個晦氣的日子。有日食,匈奴萬餘騎兵攻入上谷,殺數百人。這筆賬,劉徹記在了心裡。

第二年(公元前121年),三月三日。這是一個不祥的日子,丞相公孫弘薨。孔子說,老而不死,謂之賊。公孫弘這隻早睡早起,卻晚起晚落的老狐狸,終究還是走了。

若干年以後,有人總結公孫弘一生,他在漢武時期至少得了兩個第一:老年崛起,位至丞相,以丞相之位獲封侯,此在漢武年間是第一;善始善終,並保得自家性命自然死亡,此在漢武年間亦是第一。

公孫弘薨,丞相一位空缺。有肥缺,永遠不愁沒人填。同年(公元前121年),三月二十二日,對兩個人來說,這是一個美麗的日子。此二人,一個是張湯,一個是李蔡。御史大夫李蔡被拉上當了丞相,廷尉張湯又被拉上填了御史大夫之位。

官場如戲場,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李蔡和張湯升至高位,他們是樂了。同時,至少有兩個人,心情極度鬱悶。此二人,一個是李廣,一個是汲黯。

汲黯鬱悶,那是沒得說的了。在汲黯的眼裡,他猶如一隻拍子,張湯猶如一隻蒼蠅。拍子追著蒼蠅打,沒想到蒼蠅越竄越高,竟然竄到他頭頂上暈他。這是他萬萬始料不及的。

李廣和李蔡,堂兄弟關係,沒有政見之仇。李蔡陞官,李廣心情灰暗,不為別的,只為妒忌。

憶當年,兄弟倆同時出道,一起為郎,侍奉文帝劉恆。再後來,李廣因為才勇兩全,先登一步,爬到了兩千石的高位。

然而,李廣的理想不是那丁點工資,他的終極目標是建功立業,以獲封侯。可是打了這麼年,輸多贏少,侯位仍然遙遙無期。

反觀李蔡,他一直跟在李廣屁股後面跑。儘管落後,人卻跑得很穩。景帝劉啟年間,李蔡領了和李廣一樣高的工資。但是,李廣卻缺了李蔡身上的兩樣東西,穩的品質和好運氣。再後來,劉徹封李蔡為輕車將軍,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右賢王。那次戰役,李蔡有功,終獲侯位。

不但李蔡封了侯,李廣屬下許多將領也紛紛躍上侯位。就他一個人,多年以來一直還賴在將軍之位上。對於一個以打殺為職業的武將來說,沒有獲封,往輕處說是面子問題;往深處說,那是人生一件很恥辱的事。於是,難封侯位,從此就成了李廣心頭永遠的痛。他一生都無法抹滅這一塊傷痛。

有人給李廣總結了他難封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殺將。

古之有訓,殺將不祥。然而殺將之事,那已經是很久遠的事,不應該是李廣難封的全部理由。於是,又有人說,李廣難封是因為不會做人,平反七國之亂時,不應該接受梁王劉武的將軍印。

在我看來,這都不是問題的本質。沒錯,李廣是犯了年輕的錯。但是多年以來,漢朝中央也不見得將他冷處理,而是一再起用。所以說李廣不會做人而難獲封,此個命題難以成立。

我認為,問題還是出在李廣的性格。這個性格毛病,是太過於勇敢。李廣敢打,這是大家公認的。這話N多年前,文帝劉恆也說過。但是敢打,不一定就是能打。封侯和我們今天評職稱,那是一樣道理。今天評職稱,想評教授,必須基本硬體,那就是得有上檔次的論文或者著作等東西。

按漢朝封侯制度,想被封侯,必須得有武功作品。李廣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有哪件戰爭作品他是能拿得出手的?

屈指數來,幾乎沒有。沒有像樣的作品,評教授就甭想了。同樣的道理,對李廣來說,沒有武功,他也甭想提封侯。

然而,只要戰爭沒完,李廣的封侯夢,就有可能再被實現。馬上地,機會就來了。

公元前121年,三月。上面已經講到,去年匈奴萬人殺入上谷,欠了漢朝一筆血債。現在,該是討債的時候了。於是,劉徹決定派個人去要債,並且叮囑,給匈奴多算點利息,讓他們嘗嘗借高利貸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此次,被劉徹派出去要賬的人,是霍去病。

今年,霍去病二十一歲。為了保證高利貸能收回來,劉徹配給霍去病一萬名保鏢。這些保鏢,全是騎兵。他們的出發地點定在了隴西郡。想收債,找霍去病。事實證明,這話是沒錯的。霍去病此次出征,猶如神鵰突擊。轉戰六天,竟然越過焉支山一千餘里。

霍去病為何跑那麼遠?嗅覺告訴他,山的後面藏著好東西。

果然,霍去病發現了躲債的匈奴。對於匈奴人來說,這個霍去病簡直是個災星。惹不起,竟然也躲不起。

霍去病騎兵挺進,猶如狼群遇見了羊群,血流遍野,戰果甚豐。僅捕獲及格殺的人頭就有八千九百餘人。

更可觀的是,幹掉了兩個匈奴王,俘虜了渾邪王的王子,以及他文武兩套班子成員。更更為可觀的還有,連匈奴人用來祭天的金人神像,也被霍去病搶走了。

勝利的歌聲,被風吹到了長安。劉徹笑了。劉徹相當滿意這次要債行動,他獎勵霍去病兩千戶采邑。

夏天,劉徹又要命令霍去病出門收債。劉徹認為,去年的債和利息是要回來了。但是去年以前的利息,還沒要夠。

於是,劉徹又派兩支部隊分道攻擊匈奴。一支是,讓霍去病和公孫敖率數萬騎,從北地郡(今甘肅省慶陽縣西北馬嶺鎮)出發;另外一支是,讓衛尉張騫和郎中令李廣率軍從右北平郡(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南)出發。出發後,霍去病和公孫敖分道前進,張騫和李廣亦分道挺進。李廣親率四千兵打前鋒,張騫率一萬騎在後。

機遇和挑戰並存。然而,李廣的壞運氣又來了。此次壞運氣,一半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另一半則是主觀因素。

所謂客觀因素,是他不幸的又碰上了匈奴左賢王的主力部隊。對方有四萬騎兵,而李廣才四千兵力,力量極是懸殊。

主觀因素是,李廣跑得太快,而張騫跑得太慢,誤事了。只能算李廣倒霉了。然而倒霉也得打。因為,匈奴四萬騎兵已經從四面向李廣包圍過來了。

此情此景,李廣彷彿回到了八年前關市之戰。那時,李廣被生擒,死裡逃生。此時,又陷入狼穴。李廣,你怕了嗎?

如果怕了,那就不是真正的李廣了。然而,李廣的騎兵是真的怕了。要想讓一群大活人,面對強勁而毫無畏懼之情,除非將他的眼睛蒙上。李廣太熟悉戰爭了,所謂置於死地而後生,那是留給不怕死的軍隊。如果還沒開戰兄弟們就怕了,這戰輸定了。

突然,老將李廣馬上想到了一個辦法。

當時,李廣兒子李敢,也隨軍征戰。首先,李廣將李敢喚來,給他布置一道作業。這道作業的難度很大,就是命令李敢帶幾十兄弟,去匈奴陣里跑一圈,然後順利跑回營中,算是完成任務了。

所謂,虎將無犬子。李敢接過命令,二話沒說,帶著自己的兄弟就衝出去了。沒多久,他回來了。數了一下人數,一個不少。

李廣相當滿意李敢完成作業的程度,緊接著,李廣將軍隊拉出來,裝出很自信的樣子,對士兵吼道:兄弟們,匈奴人都是紙老虎,沒什麼可怕的。請相信我們的實力,只要咱們團結一致,沒有打不贏的戰。

李廣的話,讓他的四千兄弟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

我們既然是來要債的,就要有要債人的氣勢。戰勝了自己,就戰勝了敵人。過去,李廣是這樣認為的;現在也是這樣認為的;將來,他一樣也是這樣認為的。

戰爭開始了。

首先發起攻擊的是匈奴。而匈奴最低成本的攻擊,就是放箭。滿天的飛箭,像密密麻麻的蝗蟲,朝李廣的軍事莊稼地撲來。這時,李廣也發起還擊。漢軍的飛箭也破空而出,飛向匈奴。

在茫茫大原上,沒有樹林,沒有山丘,亦沒有地洞。四萬騎兵放的箭,對於四千人放的箭,可想而知,李廣士兵中獎率遠遠高於匈奴人。果然,這一回箭放完,李廣可謂損兵過半。損兵過半,就意味著李廣所剩不到兩千人了。

如果再拼一回飛箭,李廣肯定全軍完蛋。然而,這時李廣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停止放箭。

李廣不得不停止飛箭。因為,他們的箭快要完了。更要命的是,打後衛的張騫還沒有趕到。

該死的張騫,不會是迷路了吧。

不管怎麼樣,李廣必須撐到張騫來救他。李廣又命令,所有士兵將箭上弓,沒有命令,不得放箭。李廣停箭,匈奴也停箭了。戰場暫時恢複了寧靜。可怕的寧靜。

當士兵們悲觀地望著李廣的時候,李廣正在徐徐地拉開大黃。所謂大黃,就是一種特製的巨弓。這不亞於現代戰爭的高射炮,此箭射程遠,威力猛,只要大箭放出,對方一中獎,馬上撲地無救。當然,這種大箭是必須考驗臂力和射箭技術的。好箭配高手,這大箭實在太適合李廣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李廣將目光鎖死了匈奴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