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反了,全反了 五、劉濞的倒掉

晁錯被腰斬後不久,袁盎也抵達吳國。此時,吳楚兩軍已經開打,他們第一個目標是企圖拿下漢朝的前沿堡壘:梁國。梁王,即劉啟同胞兄弟劉武是也。

這時,袁盎讓隨行入內告訴劉濞,說中央派他來想和吳王當面好好談談。然而,劉濞聽到傳話,只是得意一笑,拒絕袁盎請求道:我都當東皇帝了,難道還要接你那個什麼西皇帝劉啟的詔?

劉濞就知道袁盎要跟他談判來了。打都打了,還談什麼判,要談也要等打得怎麼樣了才談嘛。於是,劉濞使人告訴袁盎,反正你到哪裡都是混口飯吃,劉啟給你的,我一樣能給你;過去我劉濞怎麼厚待你,今天仍然不改初衷。如果不嫌棄,就留在吳國當將軍吧。當然,如果你拒絕,廢話我就不多說了,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劉濞這招,就叫軟的不行,就來硬的。

袁盎當然也不是個豆腐漢,如果劉濞想收買他,兩個字:沒門。於是,袁盎斷然拒絕了劉濞的誘騙。

袁盎此個態度,在劉濞看來,那叫自找苦吃。既然不合作,那我也只好採取不合作的辦法了。於是,劉濞當即派一都尉率五百人將袁盎包圍,準備擇日誅殺。

袁盎,如果神仙不佑,就乖乖地受死啦。

事實是,果然有一神仙主動保佑袁盎。此一神仙,當然是假神仙。他,不過是袁盎當吳相時在他手下工作過的從吏。

俗話說,惡人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其實,此話也可正過來說,好人有好報,不是不報,只是機會不到。這個好心救袁盎的人,目前職務是吳軍校尉司馬,他恰好是被派來圍殺袁盎的。

此校尉司馬之所以捨身救袁盎,不為別的,只圖報恩。事情是這樣的:首先是,袁盎當劉濞的國相時,他曾在袁盎手下當從吏,偷偷地勾搭上袁盎的婢女。儘管說,婢女是袁盎的私有財產,但是,婢女也是人嘛,只要是人,總想有個感情歸宿。於是,袁盎對他們這對狗男女,假裝不知道,任其來往。沒想到的是,不知何人嘴大多事,悄悄地告訴司馬先生,說袁盎已經知道他與自己家的婢女偷情了,這下他死定了。

當時,司馬知道大事不妙,立即開溜。更讓人想不到的是,袁盎聞聽司馬逃跑,親自騎馬追趕他回來官復原職,甚至把婢女賜給他當老婆。

好人啊。袁盎這招,讓司馬先生感激涕零,將此恩牢牢地記在心裡。

在司馬先生看來,他欠袁盎的那個人情,不要說什麼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套話,就算真的是有朝一天為袁大人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果然,他還真的蹈著火來救袁盎來了。

可是,五百個士兵圍一個袁盎,他簡直就是籠中之鳥,缸中之魚,插翅難飛了。此情此景,校尉司馬想把袁盎營救出來,無異於水中撈月。

然而,世界不缺乏智慧,缺乏的只是發現智慧的腦袋。這個校尉司馬,竟然想到一個救人的好辦法。此辦法就是:買酒灌醉守護袁盎的士兵,然後踩著他們的屍體,撕開一角開溜出營。

天氣恰好幫了校尉的大忙。此時,會天大寒,正是喝酒暖和的好時光。於是,校尉司馬傾盡所有積蓄,買了兩石好酒抬到駐營中吆喝士兵們來喝。校尉司馬如此豪放,喝酒的士兵當然也得裝出豪放的模樣。結果,一幫人喝得橫七豎八,全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於是,這位校尉司馬立即衝進營中,拉起袁盎就往外跑。

此時,袁盎不知道有個好心人從天而降,當即就被校尉唐突的營救弄得一驚一乍,不肯動身。司馬先生嘆息一聲,告訴袁盎:袁大人,你趕快溜吧,吳王明天早上就要拿你開斬了。

袁盎不相信地盯著司馬,因為眼前這個人,似乎沒見過,更不知道他居心何在,我袁盎憑什麼要相信你呢?

這時,司馬先生急得快要跳起來了,又對袁盎說道:恩人啊。你怎麼忘了我了嗎?我是曾經盜過你婢女的那個從吏啊。

袁盎這才記起,原來你小子是有良心的人啊,還懂得這時候來還我的人情債。這時,只見袁盎嘆息一聲,對司馬說道:你應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吧。你這樣做,恐怕要連累了你的家人了。

司馬說道:恩公儘管放心,我早安排好家人的後路了。請趕快走吧。

袁盎終於點頭同意逃跑了。於是,司馬揮刀割開營帳,兩人像踩地雷陣似的,躡起腳小心地從醉酒士兵橫豎疊放的空隙間踩過。最後,兩人終於成功逃離了包圍圈。再往後,兩人分道逃亡,袁盎步行了七八里路,才遇上樑國騎兵,成功地逃回了長安。

這時,劉啟聞聽袁盎的驚險逃亡記,真是腸子都悔青了。原來,誅殺晁錯,實在是個下策啊。不過,經過此次教訓後,劉啟終於徹底地認清了劉濞的真面目:他掛名誅晁錯,實則是沖著劉啟的寶座而來的。劉濞今年已經是六十二歲的人了,現在他已經自稱為東皇帝,原來辛苦準備了四十年,只求入土之前過一把皇帝癮。

就沖著劉濞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皇帝稱號,劉啟還真不打不行了。

於是,劉啟第一個命令周亞夫,立即率兵迎戰劉濞的吳楚聯軍。

此時,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兵力有三十萬左右。從數量上來看,兵力與吳楚反兵相當,如果三十萬對三十萬火併,那是何等壯懷激烈的場面。然而,周亞夫卻認為,楚軍剽悍靈活,如果中央軍和他們火併起來,未必佔優勢。將軍不打無把握之戰,既然這樣,就要揚長避短。

那麼,周亞夫到底要揚什麼長,避什麼短呢?

他的作戰計畫是這樣的:首先,準備放棄梁國,以梁國拖住吳楚聯軍,消耗反軍力量;其次,輕兵遠道奔襲,抄吳楚聯軍後背,斷其糧道。總結以上兩點:梁王劉武只要拖住劉濞兩個月,反軍必鬧糧荒。到時,反軍內憂外患,自然崩潰!

於是,周亞夫把作戰方案傳給劉啟。沒想到的是,劉啟很快就批准了周亞夫的作戰方案。

周亞夫終於出兵了。他的路線是準備穿過函谷關,向滎陽挺進,以待戰機。然而,就在他發兵至灞上時,突然跳出一個人,給周亞夫出了一個絕殺的計謀。

這個跳將出來的人,叫趙涉。他是這樣對周亞夫說的:劉濞富甲天下,從來都以納亡命之徒出名。如果中央軍西出函谷關,必定要穿過崤山和澠池(河南省澠池縣西)等狹窄險要之地。我斷定,劉濞肯定在此兩地間埋伏殺手,偷襲漢軍。咱們不如換條路線,走藍田,出武關,抵洛陽。然後再在洛陽鳴鼓造勢,威懾反軍!如此,不是更妙嗎?

很幸運的是,趙涉這番話當即就打動了周亞夫。周亞夫然其計,決定走藍田,出武關。同時,派一支小分隊從函谷關出發,大搜崤山及澠池沿線。

事實證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趙涉具有超人的遠謀。果然,周亞夫一路無恙地抵達了洛陽。洛陽,距離滎陽直線距離只有八十公里。大軍到洛陽,滎陽也就遙遙可望。這時,搜山的小分隊傳來消息,劉濞果然在崤山一帶埋伏了殺手,他們已經搜到了不少吳國伏兵。

好險啊!周亞夫又驚又喜,立馬拔軍向滎陽,一路挺到彭越的老家,昌邑城。昌邑,距離梁國首府睢陽航空距離一百公里左右。

此時,睢陽正在上演著一場火與鐵的抗爭。吳楚聯軍三十萬大軍,向睢陽發起了猛烈攻擊。於是,梁王劉武心急如焚,立即向周亞夫發出求救信號:周太尉,請快來救救我!

然而,一百公里外的周亞夫一動不動,平靜地回覆道:不救!

劉武:你敢見死不救?難道不怕我告你嗎?

周亞夫:反正是不救,要告請便。

劉武沒轍了,只好使人飛馬入長安告周亞夫見死不救。

親兄弟被人打得不成樣,當哥的心裡也挺難受的。於是,劉啟決定改變計畫,發兵救梁國。而營救梁國的大任,當然就落在周亞夫的身上。然而,當周亞夫接到劉啟的詔書後,表情奇異,什麼話都沒說,一個兵仔也沒動。

他還是那句話:不救就不救,皇帝說了也不算。

見過牛將軍,卻沒見過敢於抗詔的不怕死的將軍!!

其實,周亞夫不奉詔,目的就是不能打亂全盤作戰計畫。儘管說,戰爭瞬息萬變,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但是,如果一味地以動制動,就可能被敵人牽著鼻子走。那樣的話,就太被動了。

打被動之戰,從來不是周家帶兵的習慣。

其實,周亞夫不救梁國,不等於沒動作。他已經悄悄地行動了。這個行動,就是派出一支輕騎部隊,猶如神鼠飛天,神不知鬼不覺地繞過吳楚聯軍,抄其後背,斷絕了吳楚兩軍的糧道。

周亞夫抄斷聯軍後路的消息,馬上傳回反軍幕布,劉濞一時就傻了。

怎麼辦?如果分兵抄回老家干周亞夫的輕兵,可現在攻梁正缺人手呢。不打嘛,那糧道不通,士兵不是喝西北風了?

最後,劉濞決定:繼續攻打梁國。只要拿下睢陽,裡面的糧食就算是咱家的啦。

劉濞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