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刺殺劉邦 四、可畏的周昌

周昌,沛人也。職業出身:秦時與從兄周苛皆為泗水卒吏。為人特點:說話口吃,但堅忍剛強,敢於直言。

經典逸事:有一次進宮奏事,不小心碰上劉邦和戚姬調情,周昌見狀,扭頭便走。劉邦一見,立即追上周昌,耍流氓般地騎在周昌脖子上,嘻嘻地問道:御史大人,你覺得俺像個什麼皇帝?

周昌昂起頭,不客氣地說道:陛……陛……下,你……想……想……聽真話,還……還……是假話?

劉邦哈哈大笑:我當然是想聽實話啦。

周昌冷笑,嘴上立即迸出一句:陛下即桀紂之主也。

周昌這話,貌似玩笑話,實則暗藏威力。好你個御史大夫,瞧你說的什麼話,劉邦當即又是哈哈大笑,把周昌打發了去。

不過,周昌能混上御史大夫,不是因為他敢於直言,而是託了他的堂哥周苛的福。我們知道,當年項羽攻下滎陽時,項羽企圖以封大將收買周苛,卻不料被周苛一陣痛罵,一怒之下便把他烹了。事後,劉邦念周苛高義,封周昌為御史大夫,承從兄之志繼續為漢王服務。

讓我們回到劉邦議太子事的現場。

當劉邦見周昌像猴子似的從人群中蹦出來,就料定這小子定要大鬧一場,破壞他的好事。果然,周昌根本就沒心氣跟劉邦廢話,他一衝出來說道:臣……臣……口才不好,但臣……臣……期……期……知道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陛……陛……下廢掉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抬杠並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你不會抬得幽默,杠得開心。本來會議現場都僵死一片,然周昌這幾個不知所云的「期期期」幾字卻像一幕滑稽戲,讓一直綳著臉的劉邦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

劉邦笑,群臣也跟著笑,躲在東廂的呂雉也莫名地含著眼淚笑。

這時,只見劉邦宣布:廢立太子一事,就以後再議吧。今天到此為止,散會!

阿彌陀佛,劉盈終於暫時躲過一劫!

呂雉高興得太早了,這不過是第一回合。劉邦只是說,暫時擱置議論廢立一事,不等於不廢,也不等於不立。事實上,廢立一言一旦放出去,就只能是一路走到黑。

形勢逼得劉邦不得不為戚姬母子找一個萬全之策。此時,劉如意儘管被封為趙王,可是因為年紀小,加上劉邦疼愛有加,不能不留身邊。可是趙國的行政必須找一個強悍的又信得過的,並能壓得住太子和呂后及滿朝大臣的強相幫助劉如意打理趙國。可是放眼朝廷,誰才是最佳人選呢?

這時,有人向劉邦推薦,輔佐劉如意,非周昌莫屬。理由是:周昌此公,從呂后、太子及群臣,甚至皇帝您,無人不敬畏他。除了他之外,再也無合適人選。

這個意見,乍一聽,似乎是開國際大玩笑。周昌剛剛反對立劉如意為太子,卻又派他去管理劉如意,這不是更不能起到保護劉如意的作用嗎?

錯!最危險的人才是最安全的人。周昌此公,講原則,敢力斗,不畏強權,活脫脫的一隻公老虎。而劉如意年幼孱弱如幼虎,不正需要這麼一隻生猛的公虎保護嗎?

高,實在高。

劉邦連連稱善,立即召見周昌,開門見山地就問道:吾有一事想麻煩周公,不知周公可否成全吾願?

周昌問:何……何……何事?

劉邦差點又笑,但他必須忍住,今天所談是一件相當相當嚴肅的事。劉邦說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就是想派您為我小兒趙相,替他打理趙國!

什麼!周昌一聽,一下子傻掉了。

陛下,你不會是又拿我開玩笑吧,或許是,你對我攔你立劉如意為太子有意見,故意要整我?玩笑你可以開,要整我,你就明說,何必遮遮掩掩,我周昌可不是嚇大的。

劉邦似乎看出周昌心中顧慮,接著說道:周公不要多心,建議你當趙相,是另外有人替我想到的,他就是您的老部下——趙堯。

趙堯,時任掌璽監察官(符璽御史),周昌下屬。對於此人,周昌曾有朋友評價說,他肯定是接替周昌為御史大夫之職的人。然而,周昌一直對他就是看不上眼,原因只有一個,他年輕輩小,想接班,還早著呢。沒想到,這個小年輕竟然還有一手,在背後搗周昌一刀,無非就是想把周昌擠走,自己好接班換任。

周昌這才終於覺察問題的嚴重性,突然也變得沒有主意,一下子就哭了起來。

教周昌怎能不哭?諸侯國相級別和地方郡守相當,又與中央九卿同級,年收入二千石。現在周昌幹得好好的御史大夫之職與丞相、太尉並稱為三公,年收入也是二千石。所謂二千石,是以年俸兩千石谷而得名。收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權力。御史大夫相當於副丞相,主管九卿,如今劉邦派周昌委任趙相,那不是降級使用嗎?

周昌一邊哭泣,一邊陳述心中委屈。很奇怪的是,他哭訴的時候倒是不口吃了。只見周昌這樣對劉邦說道:陛下啊,自從沛縣起義起,俺和俺兄一直跟隨你出生入死,為何你偏偏中道就把我丟到諸侯中呢?

劉邦聽得長嘆不已。這個周昌,罵人也罵得真誠,哭己也哭得無邪。

劉邦不禁撫著周昌說道:老兄啊,你的官職重要,我的小兒劉如意更重要啊。我這也是沒辦法之事,實在是找不出人了啊,所以還是委屈一下兄弟啦。

你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最後,周昌無奈,只得接旨,到趙國掛職鍛煉去了。果然,周昌一走,劉邦就封趙堯為御史大夫。

對呂雉來說,這下問題大了。周昌作為唯一敢以性命相搏為劉盈說話的人,都被打發走了,那以後還能指望誰?

危險,再次降臨到呂雉身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