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 第十八章 唐紀十八

起重光協洽,盡重光大荒落,凡十一年。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二年(辛未,公元六七一年)

春,正月,甲子,上幸東都。

夏,四月,甲申,以西突厥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以安集五咄陸之眾。

初,武元慶等既死,皇后奏以其姊子賀蘭敏之為士彟之嗣,襲爵周公,改姓武氏,累遷弘文館學士、左散騎常侍。魏國夫人之死也,上見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視朝猶無恙,退朝已不救,何倉卒如此!」敏之號哭不對。後聞之,曰:「此兒疑我!」由是惡之。敏之貌美,蒸於太原王妃;及居妃喪,釋衰絰,奏妓。司衛少卿楊思儉女,有殊色,上及後自選以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後於是表言敏之前後罪惡,請加竄逐。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復其本姓。至韶州,以馬韁絞死。朝士坐與敏之交遊,流嶺南者甚眾。

秋,七月,乙未朔,高侃破高麗餘眾於安市城。九月,丙申,潞州刺史徐王元禮薨。

冬,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車駕自東都幸許、汝;十二月,癸酉,校獵於葉縣;丙戌,還東都。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三年(壬申,公元六七二年)

春,正月,辛丑,以太子右衛副率梁積壽為姚州道行軍總管,將兵討叛蠻。

庚戌,昆明蠻十四姓二萬三千戶內附,置殷、敦、總三州。

二月,庚午,徙吐谷渾於鄯州浩亹水南。吐谷渾畏吐蕃之強,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狹,尋徙靈州,以其部落置安樂州,以可汗諾曷缽為刺史。吐谷渾故地皆入於吐蕃。

己卯,侍中永安郡公姜恪薨。

夏,四月,庚午,上幸合璧宮。

吐蕃遣其大臣仲琮入貢,上問以吐蕃風俗,對曰:「吐蕃地薄氣寒,風俗樸魯;然法令嚴整,上下一心,議事常自下而起,因人所利而行之,斯所以能持久也。」上詰以吞滅吐谷渾、敗薛仁貴、寇逼涼州事,對曰:「臣受命貢獻而已,軍旅之事,非所聞也。」上厚賜而遣之。癸未,遣都水使者黃仁素使於吐蕃。

秋,八月,壬午,特進高陽郡公許敬宗卒。太常博士袁思古議:「敬宗棄長子於荒徼,嫁少女於夷貊。按《謚法》,『名與實爽曰繆,』請謚為繆。」敬宗孫太子舍人彥伯訟思古與許氏有怨,請改謚。太常博士王福畤議,以為:「謚者得失一朝,榮辱千載。若嫌隙有實,當據法推繩;如其不然,義不可奪。」戶部尚書戴至德謂福畤曰:「高陽公任遇如是,保以謚之為繆?」對曰:「昔晉司空何曾既忠且孝,徒以日食萬錢,秦秀謚之曰『繆』。許敬宗忠孝不逮於曾,而飲食男女之累過之,謚之曰『繆』,無負許氏矣。」詔集五品已上更議,禮部尚書陽思敬議:「按《謚法》,既過能改曰恭。請謚曰恭。」詔從之。敬宗嘗奏流其子昂於嶺南,又以女嫁蠻酋馮盎之子,多納其貨,故思古議及之。福畤,勃之父也。

九月,癸卯,徙沛王賢為雍王。

冬,十月,己未,詔太子監國。

壬戌,車駕發東都。

十一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甲辰,車駕至京師。

十二月,高侃與高麗餘眾戰於白水山,破之。新羅遣兵救高麗,侃擊破之。

癸卯,以左庶子劉仁軌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子罕接宮臣,典膳丞全椒邢文偉輒減所供膳,並上書諫太子。太子復書,謝以多疾及入侍少暇,嘉納其意。頃之,右史缺,上曰:「邢文偉事吾子,能撤膳進諫,此直士也。」擢為右史。太子因宴集,命宮臣擲倒,次至左奉裕率王及善,及善曰:「擲倒自有伶官,臣若奉令,恐非所以羽翼殿下也。」太子謝之。上聞之,賜及善縑百匹,尋遷左千牛衛將軍。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咸亨四年(癸酉,公元六七三年)

春,正月,丙辰,絳州刺史鄭惠王元懿薨。

三月,丙申,詔劉仁軌等改修國史,以許敬宗等所記多不實故也。

夏,四月,丙子,車駕幸九成宮。

閏五月,燕山道總管、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大破高麗叛者於瓠蘆河之西,俘獲數千人,餘眾皆奔新羅。時謹行妻劉氏留伐奴城,高麗引靺鞨攻之,劉氏擐甲帥眾守城,久之,虜退。上嘉其功,封燕國夫人。謹行,靺鞨人突地稽之子也,武力絕人,為眾夷所憚。

秋,七月,辛巳,婺州大水,溺死者五千人。

八月,辛丑,上以瘧疾,令太子於延福殿受諸司啟事。

冬,十月,壬午,中書令閻立本薨。

乙巳,車駕還京師。

十二月,丙午,弓月、疏勒二王來降。西突厥興昔亡可汗之世,諸部離散,弓月及阿悉吉皆叛。蘇定方之西討也,擒阿悉吉以歸。弓月南結吐蕃,北招咽面,共攻疏勒,降之。上遣鴻臚卿蕭嗣業發兵討之。嗣業兵未至,弓月懼,與疏勒皆入朝;上赦其罪,遣歸國。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上元元年(甲戌,公元六七四年)

春,正月,壬午,以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劉仁軌為雞林道大總管,衛尉卿李弼、右領軍大將軍李謹行副之,發兵討新羅。時新羅王法敏既納高麗叛眾,又據百濟故地,使人守之。上大怒,詔削法敏官爵;其弟右驍衛員外大將軍、臨海郡公仁問在京師,立以為新羅王,使歸國。

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賀蘭敏之既得罪,皇后奏召武元爽之子承嗣於嶺南,襲爵周公,拜尚衣奉御;夏,四月,辛卯,遷宗正卿。

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公為宣皇帝,妣張氏為宣庄皇后;懿王為光皇帝,妣賈氏為光懿皇后;太武皇帝為神堯皇帝,太穆皇后為太穆神皇后;文皇帝為太宗文武聖皇帝,文德皇后為文德聖皇后。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以避先帝、先後之稱。改元,赦天下。

戊戌,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帶;四品服深緋,金帶;五品服淺緋,金帶;六品服深綠,七品服淺綠,並銀帶;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淺青,並釒俞石帶;庶人服黃,銅鐵帶。自非庶人,不聽服黃。」

九月,癸丑,詔追復長孫晟、長孫無忌官爵,以無忌曾孫翼襲爵趙公,聽無忌喪歸,陪葬昭陵。

甲寅,上御翔鸞閣,觀大甫。分音樂為東西朋,使雍王賢主東朋,周王顯主西朋,角勝為樂。郝處俊諫曰:「二王春秋尚少,志趣未定,當推梨讓棗,相親如一。今分二朋,遞相誇競,俳優小人,言辭無度,恐其交爭勝負,譏誚失禮,非所以崇禮義,勸敦睦也。」上瞿然曰:「卿遠識,非眾人所及也。」遽止之。是日,衛尉卿李弼暴卒於宴所,為之廢甫一日。

冬,十一月,丙午朔,車駕發京師;己酉,校獵華山之曲武原;戊辰,至東都。

箕州錄事參軍張君澈等誣告刺史蔣王惲及其子汝南郡王煒謀反,敕通事舍人薛思貞馳傳往按之。十二月,癸未,惲惶懼,自縊死。上知其非罪,深痛惜之,斬君澈等四人。

戊子,于闐王伏闍雄來朝。

辛卯,波斯王卑路斯來朝。

壬寅,天后上表,以為:「國家聖緒,出自玄元皇帝,請令王公以下皆習《老子》,每歲明經,准《孝經》、《論語》策試。」又請「自今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又,京官八品以上,宜量加俸祿。」及其餘便宜,合十二條。詔書褒美,皆行之。

是歲,有劉曉者,上疏論選,以為:「今選曹以檢勘為公道,書判為得人,殊不知考其德行才能。況書判借人者眾矣。又,禮部取士,專用文章為甲乙,故天下之士,皆舍德行而趨文藝,有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者,雖日誦萬言,何關理體!文成七步,未足化人。況盡心卉木之間,極筆煙霞之際,以斯成俗,豈非大謬!夫人之慕名,如水趨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若取士以德行為先,文藝為末,則多士雷奔,四方風動矣!」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上元二年(乙亥,公元六七五年)

春,正月,丙寅,以于闐國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于闐王尉遲伏闍雄為毘沙都督。

辛末,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上不許。

二月,劉仁軌大破新羅之眾於七重城,又使靺鞨浮海略新羅之南境,斬獲甚眾。仁軌引兵還。詔以李謹行為安東鎮撫大使,屯新羅之買肖城以經略之,三戰皆捷,新羅乃遣使入貢,且謝罪;上赦之,復新羅王法敏官爵。金仁問中道而還,改封臨海郡公。

三月,丁巳,天后祀先蠶於邙山之陽,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

上苦風眩甚,議使天后攝知國政。中書侍郎同三品郝處俊曰:「天子理外,後理內,天之道也。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后乎!」中書侍郎昌樂李義琰曰:「處俊之言至忠,陛下宜聽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