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黃河之源 第五章 嘴賤

等了約一個時辰,天已經黑盡了,張易龍才帶著三個人走了進來,一進包間就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幾位久等了,我這幾個朋友,見不得光,為了安全起見,只有等天黑了才能出來,海涵海涵。」嘴上說的是幾位,實際上只對馬四哥一人抱抱了拳,很明顯沒把我們看在眼裡。

不過我也無所謂,反正吃過這頓飯,哥也不想和這號人再有任何關聯。

張易龍第一個在馬四哥身邊坐了下來。坐在張易龍旁邊的,是一小夥子,斯斯文文白白凈凈的,坐在那端端正正的,甚至還有點羞怯的表情,我一眼就對他有了好感,甚至還覺得這面孔有點熟悉,只是想不起在那見過了,心裡暗暗惋惜,一表人材啊!卻和張易龍這樣的人為伍,真是可惜。

坐在那年輕人旁邊的,一看就不是好鳥。三十多歲的年紀,倒吊眉毛三角眼,獅駝鼻子血盆嘴,尖腦門粗脖子,一臉的橫肉,滿面的殺氣,穿一黑色背心,露出一身腱子肉,疙瘩疙瘩的,還閃著油光,看著都有點噁心。

坐在肌肉男旁邊的,看著雖然不那麼礙眼,但也絕對不討喜,四十歲左右,兩隻眼珠子渾渾濁濁的,一咧嘴一口大黃牙,一進門就帶進來一股煙味。從他進門到現在,短短几分鐘,都抽兩支了,不用問,絕對是個老煙槍。

大部分人往往都會被表象所欺騙,我也不例外。就拿今天這事,如果不聽張易龍對三人的介紹,我內心肯定是比較喜歡那斯文小伙的,誰知道張易龍一介紹,差點沒把我嚇趴下。

張易龍和馬四客套一番後,指著那斯文小伙道:「來,老四,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李光榮李兄弟。因為和幾個小娘們玩樂的時候,失了手,才來我這玩玩,避幾天風頭。」

我一聽頭皮一炸,一下子想起來了,原來是李光榮,我說怎麼一見面我就覺得有點熟悉呢,敢情是這個禽獸。在電視上看過,A級通緝犯,犯有綁架、搶劫、強姦、殺人等數條罪名,是個極度危險的傢伙。我剛才還為他和張易龍這樣的人在一起惋惜呢,現在覺得張易龍比他好多了。就這樣還有臉起個名字叫李光榮,我看他家祖上十八代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張易龍又指著那肌肉男道:「這位是我本家,叫張勇,在部隊呆了幾年,退伍後就在他那一段收點保護費啥的。因為和人意氣相爭,打斷了人家兩條腿,跑來跟我玩了,以後老四你還要多關照。」

那張勇站起來對馬四哥彎了彎腰,算是打了招呼。馬四哥笑道:「好說好說,都自家兄弟,有事就吱個聲。」我心裡暗想,媽的,這都不是好鳥啊!趕緊喝了這頓酒,各走各的,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多一分鐘都多一份危險。

張易龍又用手一指那一身煙味的傢伙道:「這是我好兄弟,以前我跑路的時候,可全仰仗他庇護,說出來老四你也應該知道,淮陰老宋。」

馬四哥臉上顏色一變,急忙站起身道:「淮陰宋顏宋大哥,真沒想到,真沒想到,宋大哥勿怪。」話題一轉又道,「不知道宋大哥這次犯了什麼事,以宋大哥在淮陰的勢力,竟然也要遠避到我們這個小城市來?」

那大煙槍起身對馬四拱了拱手,還了禮數,才慢悠悠道:「其實也沒什麼,只是淮陰的某副市長在賭桌上欠下我一筆錢,賴著不肯還,我切了他一隻右手而已。老四想必也知道,自古以來,民不與官斗,何況我們這些常在河邊走的,只不過那傢伙實在囂張,欠了老子錢還叫囂說就是不還看我能怎麼樣?兄弟這口氣沒咽下去,就一時衝動動了刀子,說出來實在讓大家笑話。」

我心裡又是一驚,這傢伙真可謂是膽大包天,副市長的手他也敢剁,用吃了熊心豹膽來形容他,那是一點也不過分。不過一個能和這號人物坐下來賭錢的副市長,估計也廉潔不到哪裡去,這樣的副市長,少一個也好,剁了也好。本來三人給我的印象,經過張易龍這麼一介紹,完全顛覆了,現在我反而覺得就這個大煙槍像是個人了。

這人一到齊,也就開始了,氣氛還算融洽,杯盤交錯,互相敬酒,看起來還真像是一幫好朋友在聚會一般,其實個個心裡都明白的很,我們這些人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

花猛借口受了傷,滴酒未沾,馬四哥本來就酒量甚豪,張易龍喝酒是又奸又滑,那李光榮每次都只淺抿一小口,大煙槍喝的倒不少,可能酒量高,臉都沒變個色,就我和那個張勇,有點高了。

這酒可真不是個好東西,醉酒誤事的事,我也不知道聽了多少,但偏偏一到了自己頭上,還是控制不住。後來我也檢討了一下,為什麼和張易龍這樣的一伙人在一起,也能喝高了呢,後來一想就明白了,酒是我請的,雖然用的是張易龍自己的錢,可哥還是不痛快,多喝一點就多賺一點回來。

這酒一高,頭腦就失去了控制,該說的話說了,不該說的話,也跟著出來了,我大著舌頭問道:「張大哥,今天那塊布絹上的字,是怎麼回事?能不能給我們說說?」要是頭腦清醒,打死我也不會問出這句話來。

「哦,那是我老父親留給我的。根據他老人家說,南唐皇帝有個叫李什麼的,被宋朝皇帝給滅了。臨滅之前,這南唐的皇帝將一大批奇珍珠寶、金銀細軟,給藏了起來,將藏寶圖交給手下兩個大將,讓他們帶著藏寶圖逃了,日後好取出藏寶,光復江山。這兩個大將逃出來後,日夜受宋朝皇帝派出的官兵追殺,哪還有時間取什麼藏寶,只好將藏寶圖刻在一個玉蓮花上,將蓮花瓣分九個地點藏了起來,這上面的幾句話就是那些蓮花瓣埋藏之處的提示。」張易龍毫不在乎地說道。

「藏寶圖?在哪呢?」張勇一聽眼都直了,翻著三角眼問道。

張易龍隨手掏出那張布絹,丟在桌上道:「其實,我懷疑這是糊弄人的,也不知道我父親是從哪打聽來的。我問了幾個手下,連蒙加猜的弄出來第一句話的意思,天水之源。李白不是有句詩嘛,黃河之水天上來,天水想來指的就是黃河,天水之源那就是黃河的源頭。為了這個,我去了兩趟卡日曲,結果毛都沒有找到一根,要不是我命大,差點回不來啊!」

我也許是酒高了,也許是嘴賤,隨口就說道:「我看未必,張大哥不瞞你說,你所說的玉蓮花,我家裡就有一瓣,不知道是真是假罷了。而且,如果這傳說是真的,那張大哥你之所以去了兩趟卡日曲卻沒有找到任何頭緒,也不是提示的不對,而是你理解錯了。」

「哦,你真有一瓣玉蓮花?從哪得來的?我又怎麼理解錯了?難道天水之源指的不是黃河之源,而是另有別處?」張易龍聽我這麼一說,頓時來了興趣。

「我確實有一瓣玉蓮花,在外地的一個古玩市場上淘回來的。當時看走了眼,花了一萬塊,只是沒想到其中有這層關聯。」我沒有說實話,而是亂扯了一通,還故意報了一萬塊的虛價。其實這麼說,我是有私心的,萬一這張易龍要是真神差鬼使的以為那真是什麼藏寶圖的殘件,肯定會想買那瓣玉蓮花,這樣一來,我就算不賺錢賣,他也得給我一萬塊,哥們不是小發一筆了嘛。

為了編得像,也為了哄張易龍入我的如意圈套,我接著編道:「至於我說你理解錯了,也是有根據的。天水之源也確實應該就是黃河之源,這些都沒錯,錯就錯在那南唐將軍寫的提示,肯定是按當時的地圖來寫的。要知道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黃河之源,是在西藏的卡日曲,但唐宋時期不同,那時候認定的黃河之源卻是在星宿海。」

說到這,我故意停頓一下,見幾人都眼巴巴的望著我,心裡頓時有點小得意。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就靠一點普通的歷史知識,都能將這幾個凶神惡煞唬的一愣一愣的,咳了一聲,繼續說道:「記得歷史上我們有學過,『唐代貞觀年間,大將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又有『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番王松贊干布在河源親迎』等史書章句,都可以證明,唐宋時期認知中的黃河源頭,不是在現在的卡日曲,而是在星宿海。」

「另外,歷史上還有一些有關事迹都可以證明,公元1280年,元朝專使都實奉命查勘河源,發現河源在『朵甘思西部』、『有泉百餘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渙,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勝人跡,弗可逼視,履高山下瞰,燦若列星』。認定星宿海為黃河源頭。」

「到了清代,黃河中下游洪水多次泛濫,災害頻繁,清朝曾先後派專使拉錫和阿彌達到黃河源頭,窮河源,告祭河神。拉錫從星宿海往上走了兩天,發現星宿海之上有三山,三山之泉流出三支河,三河東流入扎陵湖,對黃河源頭的認識又進了一步。」

「清乾隆四十七年,阿彌達奉命前往河源,告祭河神。阿彌達西逾星宿海三百里,對三條河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位於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也就是今天的卡日曲為黃河上源。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查明黃河的真正源頭。」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徹底治理黃河,改造黃河,造福人民,國家花了很大的力量,對黃河進行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