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龐大固埃怎樣來到鐘鳴島,以及我們聽見的聲音

第一天,以及後來接連兩天,我們沒有看見陸地和其他新的東西,這是因為從前我們曾經從這裡走過②。到了第四天,我們離開了赤道線,開始對著北極轉彎,這才看見一片土地,領港人告訴我們說這就是美麗島③。我們遠遠聽見一陣連續不斷的騷亂聲音,聽起來倒好象是巴黎、日爾溝④、墨東⑤等地方在大瞻禮的日子裡大中小群鍾齊鳴的聲音。

越近,撞鐘的聲音越響。我們真疑心是多多那的銅鍋⑥或者奧林匹斯山上的七音門⑦,不然就是埃及底比斯的美姆農墳墓上那個塑像所發出的聲音⑧,或者是從前在阿洛里德斯附近的利帕里島上⑨那座墳塋周圍聽見的聲音。不過,這在地誌學上都講不通⑩。

龐大固埃說道:「我疑心是一窩蜜蜂飛跑了,此處的人為把它們召回來,特意地敲起大鍋、小鍋、盆子,還有諸神之母庫貝里給祭司用的鐃鈸。」

我們又往前走近一些,除了不斷地聽見鐘聲之外,還聽見男人不知疲勞的歌頌聲,我們想這一定是該處居民的聲音。因此,在登上鐘鳴島之前,龐大固埃提議把船隻先靠近一座小石山,我們看見那裡有一座隱修院,還有一個小花園。

我們在那裡遇見一個小隱修士,名叫勃拉吉布斯①,原籍是格拉提尼人②,他把鐘聲的前因後果都告訴我們了,並且還非常奇特地款待我們:一連四天不許我們吃東西,他說不然就不許我們到鐘鳴島去,因為那時正是四季齋期③的守齋日子。

巴奴日說道:「我實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與其說四季齋期,毋寧說是四季風期,因為不吃東西,肚子里就只有風。不是么?如果你們這裡除開守齋什麼好玩的事也沒有,那真是夠苦的。我們情願連宮裡的慶典也不要參加了!」

約翰修士說道:「在我的多納圖斯里①,只有三個時態②,那就是:現在、過去和將來;這裡的第四個時態③,應該賞給傭人去④。」

① 第一章初版時無題目,一五六四年第二次出版時始有此名。

② 一五六四年版本開始是這樣的:「我們繼續前進,一連航行了三天,什麼也沒有看見;到了第四天,我們看見了一片土地,領港人告訴我們說這就是美麗島。」

③ 原文Triphes 是從希臘文τρν■■來的,意思是:「美麗,優雅。」

④ 日爾溝:即奧爾良城附近之雅爾柔。

⑤ 墨東:塞納?瓦茲省鎮名,作者曾在此傳教。

⑥ 多多那:伊庇魯斯古地名,那裡有朱庇特廟,廟內有銅鍋一口,宣示神諭。見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一卷第一章第七節。

⑦ 普魯塔克在《道德集》里曾說奧林匹斯山上有一門,撞之有七種迴音。

⑧ 美姆農:神話中古希臘國王提托奴斯之子,曾參予特洛亞戰爭,被阿基勒斯殺死,其母怨憤異常,在底比斯附近為其建立墳墓,另立塑像一尊(實為法老阿門荷特普三世塑像),傳太陽初升時,塑像即發出悅耳的聲音,迎接他母親看他。見普林尼烏斯《自然史綱》第三十六卷第七章。

⑨ 利帕里島:西西里北面島名,傳說神話中吳剛的鑄鐵爐即在此島。

⑩ 從地勢上看,龐大固埃的航行路線,不是在地中海,而是往西北進入了大西洋。

① 「勃拉吉布斯」:意思是「愛漂亮」,約翰修士的廚師隊伍里有「愛漂亮」師傅。

② 格拉提尼:羅亞爾?舍爾省(波亞都)地名,近旺多摩。

③ 四季齋期:天主教規定一年四季每一季度的第一個星期,須守齋三日,即星期三,星期五,星期六。

① 多納圖斯:拉丁文語法之編著人,他的語法為當時學生必讀之書,此處即指多納圖斯之語法讀本。

② 「時態」原文Temps 與前面「四季」 (Temps)系同一字。

③ 指此處的四季齋期。

愛比斯德蒙說道:「這個時態是希臘人和拉七奧姆人在天空多雲的時候⑤一種超過去的不定過去時。生麻風的人說得好,別心急⑥。」

「這是定而不可移的,」那個隱修士說道,「我已經說過,誰要是反對,就是異端,對付異端,就只有火刑。」

巴奴日說道:「神父,你說得完全對,不過現在是在海上,我怕挨火烤,但更怕被水淹;我怕燒死,但更怕淹死。天主在上,那就守齋吧⑦!只是我過去齋守得太多了,身上的肉都守光了,我擔心我這身骨頭架子最後也會散開。此外,還使我擔心的,是怕守起齋來會得罪你,因為我懂的不多,相貌難看,不少人都這樣對我說,我自己也相信。其實,我倒不在乎守齋:

沒有比這更容易更現成的了;但更使我不安的,是怕將來無齋可守,因為不守齋就得在磨上放東西啊。看在天主份上,守吧,既然趕上守齋的日子;我已經很久沒有守齋的習慣了。」

龐大固埃說道:「如果沒有別的辦法,一定非守不可,那就象走在壞路上儘力擺脫就是了。我想拿出書來讀一下,看看在海上讀書是否和陸地上一樣,柏拉圖在描寫一個傻人、愚人、糊塗蟲的時候,把他比作在海上船隻里養大的人①,就象我們說在酒桶里養大的人那樣,他們只會從一個洞眼裡看人②。」

我們這次守齋可是驚人地厲害,第一天是半頓半頓地守,第二天是整頓整頓地守,第三天是整天整天地守,第四天已經面黃肌瘦憔悴不堪了。這就是神仙的制度③。

④ 拉丁文動詞只有三個時態,作者有意打諢,故說把第四個送給傭人。

⑤ 「天空多雲的時候」(Temps garré et bigarré)是作者從語法的「動詞時態」(Temps des verbes)扯到天氣上的。

⑥ 原文Pitience,亦可解釋為「酸母,大黃」,一種治療麻風的藥物。

⑦ 原文是Beuvons toujours,意思是:「那就喝酒吧」。前後意思似不銜接。

① 見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四卷第七章第九十二節。

② 見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一卷第八章第六十一節。

③ 指齋期是教會任意規定的非人制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