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龐大固埃怎樣向巴奴日說明指示別人結婚的困難;如何拿荷馬及維吉爾占卜①

巴奴日說道:「你的指示,假使我沒有說錯的話,有如里科舍的歌謠②,凈是諷刺、譏笑、自相矛盾,前言不照後語。我不知道相信哪一句好。」

龐大固埃回答說:「你的話裡邊,全是『假使,如果』和『不過, 但是』,使我捉摸不定,無法根據它們看個明白。你到底有沒有拿定主意?主要的問題就在這裡;其餘的一切都無法預料,只好聽天由命。

「有許多人婚後幸福,他們的婚姻彷彿閃耀著天國喜樂的理想和形象。

但是,也有多少不幸福的人,他們比魔鬼在底巴依德③和蒙塞拉④的曠野里誘惑的隱修士還要苦。一旦拿定主意,那就蒙起眼睛,低下頭,吻地下的土表示完全信賴天主,走到哪裡算哪裡。其他的,我什麼也不能說定。

「要是你高興的話,咱們可以這樣來一下。你把維吉爾的作品給我拿來,用指甲掀開三次,數到我們約定的行數,看看將來你婚後的命運如何。

許多人就是這樣從荷馬的作品裡看到自己的未來的。

「比方蘇格拉底,就是因為他在獄裡聽見有人背誦荷馬描寫阿基勒斯的一句詩,見《伊利亞特》第九卷:

一路無甚耽誤,第三天就立足於佛提亞肥沃的泥土①。

預知他三天之後必死,因而便先通知了埃斯奇涅斯②。柏拉圖在《克里托篇》里、西賽羅在《論占卜》第一卷里以及戴奧吉尼茲?拉厄爾修斯都曾描寫過③。

「還有歐匹留斯?馬克里奴斯④,亦足證明,他曾經想知道自己能否做到羅馬皇帝,結果從《伊利亞特》第八卷這句箴言里,看到了他的命運:

老年人啊,這些兵士年輕力壯,今後會使你難以抵擋,你的壯年已經過去,難受的老年即在身旁⑤。

「後來果然,年紀已經老了,皇帝只做了一年零兩個月,就被年輕少壯的埃拉卡巴魯斯①打下位來殺掉了。

① 古時有人拿翻閱荷馬或維吉爾的作品,作為卜問吉凶的方法,後來有人拿《聖經》作為占卜的工具。

② 「里科舍的歌謠」:不清不混的言語,既是問句,也是答案。

③ 底巴依德:古埃及之北部,亦稱上埃及,最初的隱修士即在此處隱修。

④ 蒙塞拉:西班牙地名,近巴比倫,該處有隱修士住過的山洞。

① 《伊利亞特》第九卷第三六三行。

② 埃斯奇涅斯: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家。

③ 戴奧吉尼茲在他的《哲學家傳》里談到過埃斯奇涅斯,其他二人談的是克里托。

④ 歐匹留斯?馬克里奴斯:公元二一七至二一八年羅馬皇帝。

⑤ 《伊利亞特》第八卷第三○二行。

① 埃拉卡巴魯斯:公元二一八至二二二年羅馬皇帝,生於二○四年,做皇帝時只十四歲。

「布魯圖斯也是個例子,他想知道法薩魯斯戰役②的吉凶——他就是在此次戰役中被殺的——曾在《伊利亞特》第十六卷里碰到了巴特羅克魯斯這兩句詩:

由命運擺布,我被勒托的兒子殺戮③。

「『阿波羅』就是作戰這一天的口令④。

「從維吉爾的作品裡,過去也使人預見過不少重要的事件,象亞歷山大?賽維路斯⑤,他就在《伊尼特》第六卷的這句詩里知道自己要做羅馬皇帝。

羅馬人啊,你要統治天下,莫讓它沉淪惡化⑥。

「後來過了幾年,果然應驗了,他真的做了羅馬皇帝。

「還有羅馬皇帝阿德里安,他不放心,很想得到特拉讓對他的意見、以及對他的感情,曾向維吉爾的作品裡問卜,在《伊尼特》第六卷里翻到過這兩句詩:

遠處那位手持橄欖樹枝的人,他是何人?

從他花白的鬚髮和莊嚴的衣衾,我認出來他是故世的羅馬國君①。

「後來果然被特拉讓收作義子,並繼承了他的帝國。

「還有受人讚揚的羅馬皇帝克羅丟斯二世②,他在《伊尼特》第一卷翻到過這兩句詩:

不到第三個夏季他在拉七奧姆的王朝即將完畢③。

「果然,他的江山只坐了兩年。

「同一個克羅丟斯還替他兄弟干提留斯④佔過卜,他想叫他兄弟參加他的帝國統治,他翻到了《伊尼特》第六卷里這一句詩:

命運註定他即將走進地下⑤。

「這句話果然應驗了,因為他在執政之後的第十七天便被殺了。同樣的命運也應到過小哥爾提安身上⑥。

② 法薩魯斯:古希臘地名,凱撒於公元四八年曾在該處大敗龐貝。

③ 《伊利亞特》第十六卷第八四九行。

④ 見普魯塔克《布魯圖斯傳》第二十八章。

⑤ 亞歷山大?賽維路斯:公元二二二年繼埃斯卡巴魯斯以後的羅馬皇帝。

⑥ 《伊尼特》第六卷第八五一行。

① 《伊尼特》第六卷第八○八至八一○行。

② 克羅丟斯二世:公元二六八至二七○年之羅馬皇帝。

③ 《伊尼特》第一卷第二六五行。

④ 干提留斯:公元二七○年羅馬皇帝,同年被殺。

⑤ 《伊尼特》第六卷第八六九行。

⑥ 小哥爾提安:公元二三八年羅馬皇帝,接位後不久即被殺。

「還有克羅丟斯?阿爾比奴斯⑦,他也想知道自己的命運,在《伊尼特》第六卷里他翻到:

這位騎士,在混亂中保衛了羅馬城,戰勝了迦太基,把反抗的高盧人掃平①。

「還有奧瑞連的前任皇帝克羅丟斯②,他深恐後繼無人,曾在《伊尼特》第一卷的這句詩里查到過自己的未來:

我要他們的後代昌盛,幸福無盡無窮③。

「後來,他果然子孫昌盛。

「還有比埃爾?阿米④,他想知道能不能躲過那些小人的陷害⑤,曾在《伊尼特》第三卷里翻到過這句詩:

啊!逃出這殘暴的地方,逃離這貪婪的海上⑥。

「後來,他果然平安躲過了他們的毒手。

「還有無數其他的例子,一個一個地說出來太多了,他們都從詩文的箴言里算到了自己的命運。

「不過,我不願意說這個占卜方法是絕對可靠的,因為我不願意你受騙。」

⑦ 克羅丟斯?阿爾比奴斯:二世紀羅馬大將,後被擁上皇帝寶座,卒被賽普提米烏斯?塞維路斯所殺。

① 《伊尼特》第五卷第八五七,八五八行。

② 即克羅丟斯二世。

③ 《伊尼特》第一卷第二七八行。

④ 比埃爾?阿米:作者在方濟各會修道時的好友,曾一起學習希臘文。

⑤ 指陷害阿米等人、不許他們讀希臘文的教士。

⑥ 《伊尼特》第三卷第四四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