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一英國學者怎樣想和龐大固埃論戰,結果反被巴奴日駁倒

就在那幾天里,有一位淵博的學者,名叫多瑪斯特①,他聽到龐大固埃學問天下無敵的傳說,特地從英國跑了來,唯一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認識認識這位龐大固埃,證實一下他的學識是否象傳說的那樣。他一到巴黎,就徑直來到龐大固埃當時所住的聖德尼飯店②。這時,龐大固埃正和巴奴日在花園裡散步,並按照亞里士多德的方式③談論著學問。多瑪斯特一進門,看見龐大固埃又高又大的身材嚇了一跳,接著便按照一般慣例對他行了禮,彬彬有禮地向他說道:

「哲學之王柏拉圖說得有理,假使學問和智慧的形象是表現在肉體上的、是人的眼睛所看得見的,那它一定會使所有的人敬仰他。因為,僅就傳說中的名氣來說,如果這名氣傳到被稱為哲學家的學者和探尋學問的人的耳朵里,那他們就再不能睡安穩了,也不能安靜下去了,他們將感到強烈的激動和鼓舞,一定會跑來看看那個學識淵博並由他發出神諭的人,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正象我們所明顯看到的那樣,示巴的女王④為了觀察先知所羅門國家的秩序,為了聽到他智慧的論斷,曾從遙遠的東方,穿過波斯海來看他;「阿那卡爾西斯①為了訪問梭倫②曾從西提亞來到雅典;「畢達哥拉斯曾訪問過曼菲斯③的先知;「柏拉圖曾訪問過埃及的術士和大蘭多④的阿爾奇塔斯⑤;「提亞尼烏斯的阿波羅紐斯⑥曾經到高加索山⑦,穿過西提亞人、馬薩基塔人⑧、印度人的國家,渡過辟松大河⑨,到過『婆羅吸摩』⑩的國土,訪問過夏爾沙斯(11),到過巴比倫、卡爾底亞(12)、美底亞(13)、亞述、巴爾底亞(14)、敘利亞、腓尼基、阿拉伯、巴勒斯坦、亞歷山大,一直到愛西屋皮亞(15),去訪問印度學派的哲學家(16)。

「同樣的事例,我們在提特?利維的著作里也看到過,有不少學者從法國和西班牙的邊境來到羅馬訪問他,聽他的教訓①。

① 「多瑪斯特」,照希臘文的意思是:「可欽敬的,使人驚奇的。」

② 聖德尼飯店:聖德尼會修士在巴黎之舊居,後改為本篤會學校,作者做本篤會修士時,可能在此處住過。

③ 即一面散步,一面討論;據說亞里士多德講學時,即一面散步,一面講解。

④ 古時阿拉伯葉門女王,聽見所羅門的名聲,曾特來訪問他,故事見《舊約?列王紀上》第十章第一至三節,《新約?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四十二節和《新約?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第三十一節都提到過。

① 阿那卡爾西斯:公元前六世紀西提亞哲學家,他曾從西提亞來到雅典與梭倫結為好友。見埃里亞奴斯《史話散集》第五卷第七章。

② 梭倫(前640—前558):雅典名法學家。

③ 曼菲斯:埃及尼羅河上古城名,畢達哥拉斯訪問曼菲斯的故事,見波爾菲里著《畢達哥拉斯傳》第九章。

④ 大蘭多:義大利南部城名,靠大蘭多灣。

⑤ 阿爾奇塔斯(前430—前365):畢達哥拉斯派哲學家,柏拉圖之好友。

⑥ 阿波羅紐斯:一世紀畢達哥拉斯派哲學家。

⑦ 高加索山:黑海與裏海間之山脈。

⑧ 馬薩基塔人:裏海以東之西提亞民族。

⑨ 辟松大河:即神話中流過樂園之樂園河。

⑩ 「婆羅吸摩」:印度婆羅門會教士。

① 見提特?利維著《青年的普林尼烏斯》第二卷第三章。

「我不敢把自己算在這些聖賢人當中,但是我非常喜歡求學,不僅愛好文學,而且喜愛文人。

「所以,自從我聽說你具有淵博的學識以後,我就離開了我的國土、親屬、家鄉,來到這裡,我不顧路途遙遠,漂洋過海,經過不認識的國土,僅僅是想能看見你,能和你在一起談論一些哲學上、占卜學上以及神學上我所懷疑和不能說服我自己的問題,如果你能給我解決這些疑問,我馬上就做你的奴隸,我、以及我今後的子孫,因為別的辦法我認為都不足以報答你。

「我將用書面把這些寫下來,明天讓全城的學者都知道,當著他們,咱們好公開地辯論一下。

「我主張辯論的方式是這樣的,我不願意象此處以及其他地方一些無聊的詭辯學家那樣,爭pro et tra②;同樣,我也不願意象學院派那樣用演說的方式來爭論,也不願意象畢達哥拉斯似的拿數目字來決定③,比古斯?米朗杜拉在羅馬就曾打算這樣做過④;我想用手勢來辯論,不用說話,因為我們討論的內容是如此的高超,人類的語言是不足以說明的。

「為此;我請閣下於明晨七點鐘準時到達那伐爾學校的大廳⑤。」

他說完這些話,龐大固埃客氣地向他說:

「閣下,上天施與我的恩惠,我決沒有意思不儘力讓任何人都來分享;因為一切美德都是從他那兒來的,而他的意思是要人在和正直的和適合接受真正學識——這份天賜的口糧——的人相處的時候將它繼續發揚光大。在這些人當中,現在我已看得出來,你是站在最前列的,因此我特通知閣下,如有需用之處,自當隨時竭盡綿薄,悉聽尊便,只是我從你那兒學到的將會遠遠超過你從我這裡學到的罷了。現在你既然這樣提議,我們自當一起來研究你的疑問,探求出一個結論,哪怕是一直到無窮的深淵裡,象赫拉克利特說的那樣,真理是藏在深淵裡的①。

「我非常贊同你提出的辯論方式,就是只用手勢,不用言語;因為這樣,你和我彼此都懂,卻避免了那些愚蠢的詭辯家在別人辯論時盲目鼓掌,尤其是有人提出較好的論斷的時候。

「所以明天,我一定遵照你指定的地點和時間,準時到達,不過,請你注意,我們私人間並沒有糾紛,也沒有不和,我們尋求的既不是榮譽,也不是別人的稱讚,而是單純的真理。」

對於這些話,多瑪斯特回答說:

「閣下,為感謝你崇高的尊貴對我低微的卑賤這樣屈尊俯就,我請求天主保佑你。我們再會了,明天見。」

「再會了,」龐大固埃說道。

諸位,你們讀這本書的人,請相信這一夜沒有人比多瑪斯特和龐大固埃的思想更飄忽不定的了。多瑪斯特對他住的那座克呂尼旅館②的看門人說,他一輩子也沒有象這一夜這樣渴過。他說道:

② 拉丁文:「是和非,贊成和反對。」

③ 以某數目字代表某一思想,比方:三十指婚姻,六十指守寡,一百指貞節。

④ 比古斯?米朗杜拉:即十五世紀義大利學者比古斯?德?拉?米朗達,他曾提出要做九百個學術辯論,轟動羅馬,一四八六年受到教皇伊諾桑八世讚許,但未使用過數目字。

⑤ 當時周末及節日前夕的學術辯論,都在那伐爾學校樓下大廳內舉行。

① 這一說法,是德謨克利特說的,不是赫拉克利特。

② 克呂尼旅館:即克呂尼會教士在巴黎的寓所,他們也出租房屋接待高貴的旅客。

「我好象覺著龐大固埃在掐著我的脖子。請你關照給我們拿喝的來,給我們準備大量涼水,我要把嘴裡的上顎好好地洗一洗。」

另一方面呢,龐大固埃也在緊張地沉思,一整夜的工夫只是在迷迷糊糊地思索:

貝達①的:De Numeris et Signis②;普羅提奴斯③的: De Inenarrabilibus④;普羅克利斯⑤的: De Magia⑥;阿爾台米多路斯⑦的: Peri onirocriti⑧;阿納克薩高拉斯⑨的: Peri Semion⑩;伊納里奧斯的:Peri Aphaton(11);菲力斯提翁(12)的作品;希波納克斯(13)的: Peri Aneeton(14);還有其他一大堆的書,最後巴奴日對他說道:

「王爺,不要想這些了,去睡覺吧,因為我看你的思想這樣緊張,恐怕你一會兒就要為了過分思慮而生急性寒熱病了。你先去喝他個二十五到三十杯的酒,回去好好地睡一覺,明天早晨,由我來和那位英國先生對答和辯論,如果我不能使他admetannonloqui①,你隨便罵我好了。」

「不過,」龐大固埃說道,「巴奴日,我的朋友,他這個人博學得很吶;你怎麼能使他滿意呢?」

「一定使他非常滿意,」巴奴日回答說,「請你不要再說了,讓我去辦就是啦。還有和魔鬼一樣聰明的人么?」

「那當然沒有了,」龐大固埃說,「除非他有神靈特殊的佑助。」

「就是魔鬼,」巴奴日說,「我也和他們辯論過不少次,而且都是說得他們啞口無言,無詞以答。所以對於這個神氣活現的英國人,你只管放心好了,明天我保險叫他當眾出醜。」

巴奴日和跟隨龐大固埃的人喝了一夜酒,賭了一夜錢,把褲帶都輸在「Primus et Sedus」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