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錯綜複雜的接觸點

與此同時,位於下田市的「黑潮交通」出租汽車公司也提出了一樁要求偵查的案子。情況是這樣:該公司的司機外浦勝范,昨天7月14日上午8時出車後,就一直沒有回來。預定回廠的時間為夜裡兩點,可時間過了仍不見回來。向他常去的地方打聽,哪裡也沒有消息。昨天並未說明要出車很遠,擔心他是不是在什麼地方出了事故,處於設法取得聯繫的境地,故此要求偵查。

「黑潮交通」的職員所說的「事故」,包括出租汽車被劫遇害的可能性在內。

外浦勝范是6月初看到招聘司機的廣告前來應聘的。應聘資格首先需要具有兩種駕駛執照(含旅遊車駕駛執照)。還要聽4天課,每天聽課7個半小時,其中2天在本公司聽課,另外2天由老司機陪乘進行實地操作。然後向汽車安全駕駛中心提出申請,接受資格審查,也就是了解過去的駕駛經歷,查證各種駕駛技能的成績究竟是多少。

全國駕駛員技術的成績記錄,都集中在司機管理中心的電子計算機里,必要時,各都道府縣的安全中心可提出照會,要求回答記錄在案駕駛員的技術成績。

根據駕駛員的技術記錄,證明外浦在過去3年中沒有出過事故,也沒有違反過規章,因此被「黑潮交通」正式錄用。

外浦的駕駛枝術確實很好,對當地的道路情況也很熟悉,所以很快成了主力,幹得很帶勁。

雖說初來乍到,可一個新司機一天能掙3萬日元,這個數額對進公司剛2個月的人來說,可能要列入該公司的最高一級。

可外浦昨天岀車之後,到今天下午還沒有回來。下田警察署派偵查員前往該公司,進一步詳細地了解情況。

外浦在來下田之前住在熱海,6月初遷到當地,沒有家屬,獨自龜縮在自己的殼裡過日子。工作很出色,公司以來了這麼個好司機而高興。

「下田一帶短途生意非常多,一天掙6萬日元,那可是了不起。公司的平均要求額為5萬4千日元,可很難達到這個數額,平均也就是5萬日元的樣子,最高不過8萬日元。」

「平時不用通話機聯絡嗎?」下田的刑警古橋問道。

「黑潮交通」的車全都裝有通話機。

「司機有喜歡用通話機的,也有不喜歡的。技術好的司機經常使用通活機。可外浦可能是初來吧,他不用通話機。」

「不用通話機能搞清車子的所在地點嗎?」

「當指名呼叫的時候,是可以搞清所在地的。可對外浦還沒有指名呼叫過。」

「這個市鎮不大嘛,有沒有碰上哪個同伴呢?」

刑警好幾次看到同一個公司的司機在路上相遇時,總是彼此伸出手來打招呼的情景。

「下午6點左右之前,有幾個人在街上見過他。打那以後就不見蹤影了,晚飯也沒有回來吃。」

「吃飯的時候要回到公司里來嗎?」

「也有在外邊吃的。一般都回來吃。」

「外浦過去都在哪裡吃?」

「沒有一定之規。有時回來,有時不回來,昨天就沒有回來吃午飯。」

「是不是到外地去了呢?」

「有時也有客人到外縣去,可那時一定要把情況報告公司之後才能去。」

「外浦會不會默不做聲地把車開到通話機達不到的外縣去了呢?」

「即使因為某種原因來不及聯繫就去了外縣,事後也要取得聯繫,因為一輛車有兩個司機。如果獨自把車開走了,另外一個司機就會閑著沒事幹。有了聯繫,就可以另外設法弄輛車代替。」

「有沒有突然不高興而把車開跑的情況呢?」

出租汽車司機一身輕的人很多,駕駛執照裝在口袋裡,想上哪裡就上哪裡。獨身司機之所以多,也就是因為不願意受家屬的束縛。車子只要離開了車庫,一整天就交給了他,悠哉游哉,沒有定向。自由自在的勁頭一上來,突然想上哪裡,開著車子就跑去了。

「不管司機怎麼一身輕,也不能那麼任意胡來。因為還沒有發工資。」

「發工資是哪一天?」

「我們公司是每月24日和25日,兩天當中什麼時候歇班,就去領工資。」

「這麼說,這個月的工資還一點沒有拿到手嘍!」

「一個月出車13回,外浦已經出了8回。」

「出勤記錄還保存著嗎?」

「乘務日記還保存著哩!」

「能給我們看看嗎?」

「請吧!」

出租汽車公司的職員從辦公處拿來了「駕駛日記」和黑封皮的裝訂本,這是各個司機把每次運客情況登記在上面交給公司的報表。上面填寫項目有司機姓名、車號、出發和回廠的時間、行車公里數、載客公里數、每次乘客的上車地點、下車地點、乘坐時間、客人數、收費等。

古橋從「駕駛日記」夾里找出了外浦的報表。外浦在失蹤前很有規律地每隔一天出車一回,每回平均乘客40—50人次,平均收入為6萬日元……作為一個剛來的司機,成績是很可觀的。

然而,到公司來的日子終歸沒有多久,所以出車的回數不算多,古橋在往前面翻日記的時候,突然睜大了眼睛。

「7月5日的載客情況:第21次乘客從下田乘至七瀧溫泉,下車時間是5點28分,可是接著的第22次乘客,是6點43分在熱川上的車。這樣看來,從七瀧開到熱川,途中不是橫穿過了萬二郎岳山下的小路嗎?」

「是的,那裡的路跟荒蕪了的路一樣,當地的出租汽車幾乎不走那條路,新來的人能熟悉這條路,那是夠精通的了。他從客人少的下田大道開往熱川,就是打算要拉上客人,後來確實拉上了客人,沒有跑空車。」

出租汽車公司的職員又把外浦的報表看了一下。可刑警是從另一個角度查看報表的。古橋是從外浦5日第21次和22次載客的路線,聯想到他的車經過銀座的女老闆被掩埋的地點。女老闆已經死了8—10天,正好與外浦經過那裡的時間相符,那麼,外浦在那裡沒有看到什麼嗎?他在不意中看到的事,莫非與他失蹤有什麼聯繫?古橋的思路越來越集中了。

「外浦5日出車回來,有什麼異常的表現嗎?」古橋問。

「是啊,沒有什麼異常嘛,5日出什麼事了嗎?」

「不,那是我們的事。我們想看看外浦的住處。」

「他遷到這裡來沒有多久,還沒有找到適當的地方,暫時住在公司的臨時休息室里。」

「什麼臨時休息室?」

「那是車庫後面的房子。出車回來的司機在那裡休息或打個盹兒什麼的。有食堂和浴室設備,生活大致過得去。」

「東兩擺在哪裡呢?」

「說劍東西嘛,也就是手提箱和旅行包之類的東西。就那麼留在那裡。要拿來嗎?」

公司職員好象不想讓刑警看臨時休息室似的。

「不,我去看一下,想去看看外浦起居的地方。」公司職員慢吞吞地把古橋帶到了臨時休息室。那是象簡易食堂似的預製結構的房子,天花板很低,到處是蜘蛛網,顯得很殺風景。裡面擺著10來張雙層鐵床。屋裡有一股腳臭味。床鋪的旁邊有舊周刊、體育報、賽馬新聞、酒瓶、空啤酒瓶、店子里的碗筷盤碟,堆滿香煙頭的煙灰缸,東西扔得亂七八糟,與牆上賠著的「保持清潔」、「小心煙火」等的標語成了諷刺性的對照。

「住在這種地方的人,可真是了不起!」古橋在心裡暗暗嘆息,同時也明白了公司職員為什麼不想讓他來看的原因。

外浦的「家財」擺在最靠門口的下邊床鋪上,那就是他的「住處」。那張床鋪倒還整齊,床鋪枕邊放著手提箱和旅行包,全都上了鎖。

「如果確定外浦是失蹤了的話,這些東西將作為偵查資料處理,在這以前,請公司負責保管。」

古橋很想敲開鎖看看裡邊的東西,但又下不了決心,因為外浦昨天剛剛下落不明,外出的人多數在3天之內還會回來。而且,在這個時候把外浦下落不明與犯罪行為聯繫起來,還為時尚早。

與此同時,對發現銀座女老闆屍體的現場的搜索工作也在加緊進行。搜索小組用從現場的鬆土上取下的輪胎痕迹進行檢驗,並由生產廠家作出驗證。根據生產廠家的鑒定:上面標有155—SR—13等字樣。這是輪胎按標準充氣後的寬度,內徑和最高速度的標記,即輪胎的寬度為155毫米,S為最髙速度180公里,R為半徑的意思,內徑為13英寸,這個尺寸的輪胎適用於1500CC—1800CC的車子。這本是極普通的型號,可是,輪胎著地的紋跡特徵卻有所不同。

這是那家工廠最近研製的龜甲型產品,對該產品的方向穩定性、啟動力、牽引力和制動性能等方面是經過研究的。目前還是試製階段,只安裝在有協作關係的租用汽車公司的車上,以徵求使用者的意見。

使用龜甲型輪胎的租用汽車公司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