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巨獅身中的犯罪

棟居認為髙坂昌子的被殺與她丈夫髙坂真也的自殺有關。在對髙坂周圍悄悄進行調查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雖然公司方面拚命捂著蓋著,但棟居還是從內部得到了關於髙坂有貪污行為的密報。據說是高坂利用地位以高出實際價格的高價買入商品,然後侵吞了多出的部分。

髙坂自殺會不會是因為事情敗露而被逼的呢?得到這個情報後的棟居更是咬住不放,申請搜查二課的幫助,更深入地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整個事情意外地錯綜複雜,在瀆職貪污的背後,還牽扯到有生意往來的公司以及高坂的上司,為防止事情敗露,很有可能是讓高坂做了替罪羊。

「這話不好明說,但應該會有幾位要員因為高坂君的死而感到鬆了口氣。托髙坂君的福,他們的腦袋保住了。」一位職員這樣偷偷地說。

「能不能告訴我從高坂的死中獲益最大的幹部、要員的名字。」

「這個我不好說,但購入商品不是高坂君一人能說了算的事。你們查一下有購入權的人,製作交貨單、付款通知單的人及負責驗收的人就會明白了。」

掌握了這些情報後,剩下的就是順藤摸瓜了。購入商品過程中貪污行為的全貌漸漸浮出水面。

他們的手法是作為購買商品的回扣,令客戶做出比實際價格約高出兩成的交貨單和付款通知單,將支票交給對方後,再從對方手中收取手續費。

客戶那邊雖知道價格不合理,但因為想賣出自己的東西,只有與之合作。至今為止,貪污的金額大致接近三十億日元,有關人員達三十名左右。

該公司內部,圍繞著經營主導權的問題在社長派與常董派間展開激烈的爭奪戰,而貪污行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要員們為派系鬥爭打紅了眼,公司經營管理混亂。整個公司環境烏煙瘴氣,職員們全無鬥志,不惜損公肥私。

要員們也覺察到有一些可疑的地方,但因為自己身上也有些不乾不淨的東西,所以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害怕有什麼大動作的話,會殃及自身。

本來的環境就容易滋生腐敗,這種情況下更是把巨獅體內的蛀蟲養得膘肥體壯。

高坂真也自殺時,為了掩蓋住內部的紛爭,公司髙層下了嚴格的禁言令。這也掩蓋住了當時業已存在的貪污行為。

跟校倉商事詢問是否有叫山原的員工,那邊回答說商品管理本部商品審查部長叫做山原良信。除此之外就沒有姓山原的人了。這個山原曾是高坂真也的直屬上司。

知道了山原良信這個名字。

「山原就是第四位同行者嗎?」悠子還是半信半疑的樣子。

「十有八九錯不了。」

「怎麼才能確認一下呢?」

「把山原寫的東西搞到手,與飯店留言冊上的筆跡對照一下;找到他的照片,請HAPPY的女主人認一下。」

「怎樣把筆跡或照片弄到手呢?」

「問題就在這兒。」世村抱住胳膊。通過非法手段收集到的證據在審判時很可能會遭到排斥。

「也許我們店裡有與校倉商事有關的客人,是不是可以拜託他們幫忙找一下。店裡商社方面的客人很多。」

「能找到這樣的人自然好,不過你不要讓對方感覺到你對山原很感興趣的樣子。」

「這個我會做。我在銀座也不是白呆的。」

在付款金額中摻雜水分,侵吞差額,如果是與客戶合謀欺騙公司(負責付款的人)的話,就構成了欺詐罪。但如果負責付款的人也是同夥的話,就不是欺詐,而是瀆職了。

總之,圍繞著高坂真也自殺進行再調查的結果表明,校倉商事內存在著大規模的犯罪現象。之所以沒能在他自殺後馬上調查出此事,一方面表現出警方工作的簡單粗糙,另一方面,也是整個公司採取的保密政策奏了效。公司內部爭戰雙方都有把柄,有可能會弄個兩敗俱傷,所以他們先把公司內的紛爭放在一邊,一起保持沉默。

在整個事件中起關鍵作用的人物似乎是商品管理本部商品審查部長山原良信。他現年三十九歲。是現任社長的侄子,公司內最年輕的部長。

公司內對他素有鐵腕的評價,校倉商事採購入貨事宜由他一手把持,人稱「小天皇」。以三十九歲(開始犯罪時應為三十六歲左右)的年齡卻成為公司內腐敗結構中的核心人物,既是伯父庇護的結果,也是其與生俱來的本性使然。

這個山原下面擔任過審查課長的就是自殺時三十三歲的高坂真也。他們作為公司的少壯派,在當時被稱為山高同盟。

搜查總部與搜查二課一起討論將山原良信作為嫌疑人進行調查的可能。

「沒有證據表明高坂昌子被殺事件與一年前她丈夫被殺有關,而將還很模糊的企業犯罪嫌疑認定為自殺動機,由此將山原作為嫌疑人進行調查是很牽強的。也侵害人權。」消極的意見先被提了出來。

「當時,很有犯罪嫌疑的高坂真也自殺時,我們曾向他的上司山原做過調查,當時他聲稱在工作方面進展得很順利,不存在任何自殺動機。而根據內部調查,當時違法犯罪活動就已在進行中。山原明知高坂身陷犯罪活動的旋渦里,卻口口聲聲說沒有任何自殺動機。這不很值得懷疑嗎?」積極派反駁道。

「所以才說他的死與他妻子的被害無關啊。而且兩件事之間相隔有一年多之久。」

「那麼怎麼解釋在高坂自殺時,向山原做調查,他明顯撒謊這種行為呢?」

「那並不足以構成對他的懷疑。事實上並不是只有山原一個人在撒謊。當時調查過的校倉商事的所有職員都對此事閉口不談。為了公司的名譽,再考慮到公司下的禁言令,山原迴避自殺動機也是身為公司員工的正常反應。」

「但從高坂的死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山原。也有可能高坂堅持正義,是唯一一個不曾捲入到犯罪活動當中的人,因此成為罪犯一夥的眼中釘。」

「這才是偏見。武斷地將高坂刻畫為正義的、山原為非正義的,強行為髙坂的死塗上偽裝自殺的色彩。」

「高坂自殺時公司內部正在進行的犯罪活動與他的自殺動機是分不開的。如果高坂的妻子知道這事卻保持沉默,就說明她也參與了犯罪活動。至今為止的調查中,雖然未發現山原與髙坂昌子有什麼關係,但如果能證實他們有關的話,山原就絕對不容忽視。昌子很有可能曾對某人實行過敲詐。就是說她很有可能在知道丈夫自殺真相後,對山原進行了敲詐。」兩派互不相讓,爭論得十分激烈。

「高坂是否參與了犯罪活動還不清楚,但從他職務的角度講,要保持清白的立場是相當難的。既然根據秘密調查發現公司內確有違法犯罪行為,那麼不妨據此先申請搜查令搜查住所及相關場所,拿到確實的證據,再專攻山原。」

二課綜合兩派的意見提出主張。結果就以二課的意見作為會議的結論。

七月二十一日早晨,警視廳搜查二課搜查了以位於港區青山三町目的校倉商事商品管理本部商品審查部為主的包括交易雙方在內的與違法犯罪活動有關的十二處場所。

與此同時,搜查本部還申請該審查部長自由出庭。上班前從住處被帶走的山原還不知道因瀆職嫌疑公司及相關場所都已被搜查的事情。因為被帶往的地方是殺人事件搜查總部,所以山原臉上浮現出不安的神色,但他似乎還沒料到已開始搜查了。

山原的態度不錯。本來在對沒收的資料進行分析後,再找山原問話這才是正常程序,但搜查總部認為沒有完全與搜查二課統一步調的必要。搜查二課的搜查也是因對殺人事件的調查而起的。

制定的作戰計畫是首先從殺人嫌疑人和瀆職罪兩方面向山原發起進攻。而最終的目的是要落實到殺人罪上,瀆職與貪污的證據容易被隱匿銷毀,為防止這種事情的發生,首先搜查相關場所,取得資料。

山原不愧是大企業中的重量級精英。臉部輪廓清晰鮮明,充滿自信,有種至今為止不知挫折為何物的不遜。不過在他敏銳的目光深處,還是難以遮住些許的不安。這是被警察突然找來的人臉上共同的表情。

正處於頂峰的人所特有的驕矜與積極性使他的態度有種挑戰的意味,但棟居卻突然感受到他內在的脆弱。

那不是站在通過勤懇努力打下的牢固基礎上的頂峰。就如同坐直升飛機或纜車上山,省略了中間漫長攀登的辛苦直接站在峰頂的人一樣,他的得意中有種空洞的脆弱。

坐直升機也好,纜車也好,峰頂就是峰頂,表面上似乎沒有什麼不一樣,而事實上這與通過辛苦攀登到達的峰頂絕有不同之處。

「今天把您請到這來給您添麻煩了。」負責詢問的那須警部圓滑地寒暄著。棟居與橫渡做他的助手。在一切都講科學的時代,雖然憑感覺是不行的,但審訊官還是非常重視對嫌疑人(包括參考人)的第一印象。這叫做「直感」,幹練的審訊官憑直感判斷是否是犯人的準確率是很髙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