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一線希望

被稱作北阿爾卑斯山的飛騨山脈,在黑部川的發源地——三俁蓮花岳分成Y字形。朝北分支的兩座山脈較為對稱,其間夾著黑部溪谷。這兩座山的兩側是富山縣境內的立山山脈,東側是長野縣境內的後立山山脈。之所以叫後立山是因為從富山縣那邊看,它在立山的後面。關於後立山山脈的範圍,眾說紛紜,一般是指南起針木嶺北至白馬岳一帶。

鹿島槍岳是後立山山脈的首領,它位於山脈中央略微偏南。山上花崗岩節理縱橫,山勢險峻。它有南北兩個主峰,南峰海拔28897米,姿態挺拔壯觀,顯示著後立山山脈首領的尊嚴。

門脅秀人說他在村越順也被殺的那天晚上登的鹿島槍岳。假如他是在大山上,而且是在北阿爾卑斯山的山頂上,單從交通阻隔這點看,他就沒有作案時間。

「在鹿島槍岳的山頂附近有個叫『冷池』的山上休息所,我26日晚上就露宿在休息所附近的草地上。」門脅淡淡地回答。

「您是一個人出外登山的嗎?」

「一個人,我向來喜歡單獨行動,從年輕時起就常常獨自登山。」

「可是……」

「啊,我明白了。你是說可是沒有證據能證明我在鹿島槍岳,是吧?」門脅從容不迫地問。他接著說:「我不喜歡無故被人懷疑,我把一切都跟你說了吧。這次登山完全是利用私人休假,不過我在女兒面前說是去視察,因為她也想跟我去。反正那裡是我的管轄區,說去出差也說得過去。但實際上並不是公出,我若以視察的身份去,當地的有關人員就會來迎接,行動很不方便。當官的也是人嘛,時常也需要放鬆休息一下。就這樣我獨自去了依舊封閉的、殘雪覆蓋的後立山。在大山封閉時節登山是我的夙願,因為到了登山季節,山上的路就跟銀座的路一樣好走,沒什麼意思。我的計畫是從信濃大町登鹿島槍岳,經五龍岳、唐松岳,最後從八方嶺下山。26日我在新宿乘早6點55分的『阿爾卑斯1號』出發,12點左右到信濃大町,然後在車站前叫了計程車,來到登山口——大谷原。我在那裡的登山指揮中心填寫了登山卡片,翻過赤岩來到冷池。」

對於門脅的上述說明,由於那須不是當地人,無法判斷他說的地理位置準確與否,但當地出生的山路好像十分清楚這些地方。那須想,今天幸虧帶了山路來。

「您到冷池是幾點?」山路問。

「下午6點多,天已黃昏。」

「您為什麼沒住冷池山上休息所呢?」

「6月15日以後,休息所才有管理人員,在這以前休息所里相當亂,所以我才露宿在休息所附近的樹林中。登山前我作了露營的準備,帶了鴨絨睡袋等物品。」

在冬季,大雪灌進休息所,登山人也在屋內亂扔物品,經過一冬後休息所里髒亂不堪,因此門脅不願意住在那兒而去露營,也是可以理解的。

年輕人露營倒沒多大關係,可是年已50多歲的門脅也露營,那須覺得不太合情理。

「有沒有人和你一起睡在冷池附近?」

「我一開始就沒打算在冷池休息所里住,到山上後只朝那邊望了一眼,然後就開始在爬地松林里作露營準備。爬地松林由山上休息所起伸向鹿島槍岳,也許有人繼我之後到了休息所,不過我沒注意。反正沒到登山季節,山上人很少。」

「那麼……」

「喂,你還是讓我把話說完吧。」門脅擺手制止了山路,接著說:「第二天的計畫是一氣兒到唐松。我早上6點左右離開冷池。導遊圖上寫著從冷池到唐松大約需用9小時,可是我走得很慢,加上殘雪多,過八峰坑時又用去了一些時間,所以我到達唐松山庄已是傍晚6點左右了。唐松山庄從5月1日起便有管理員,你們去問問他們就知道我說的是不是實話。那天夜裡我住在唐松,28日由下八方嶺返回東京。」

那須和山路明白門脅說唐松山庄有管理員的意思,是向他倆表明有人能證明27日夜裡他是住在那裡。但問題是在26日的晚上。雖然門脅說他在冷池休息所附近露營,可是休息所沒管理員,又沒有人和他在一起,也就沒人能證明在關鍵的26日晚上他不在作案現場。26日中午他到信濃大町,在登山口填了卡片,這恐怕不是說謊,因為這是有據可查的。但他填了卡片後馬上返回東京,殺了村越後再坐晚車到山裡,27日出現在唐松山庄,也不是絕對不可能。對此,需要抽時間對照火車時刻表和登山導遊圖徹底研究一番。

門脅依舊神態自若,如果他的證明果真不完善,不會如此鎮定。當然門脅也並不指望靠以上的解釋便能完全說服那須。

「他可能有什麼王牌吧。」那須邊仔細地觀察門脅的表情邊這樣想。

果然,門脅在大致講了他所走的路線之後說:「冷池休息所沒人,實在遺憾,但我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我26日晚間在冷池。」

「確鑿的證據?」那須的眼睛放著光芒。

「我照了相。」

「照相?」

「不巧,今天我沒拿來照相機和照好的膠捲。我在登山過程中照了一卷膠捲,我的單人相是把照相機放在三腳架上自拍的。」

「照片怎麼能為你作證呢?」

「膠捲上打著號碼,最後幾張是在唐松拍的,其中有一兩張還是請唐松山庄的管理員按的快門。這不是可以說明在唐松拍攝的照片之前的那些照片拍攝於去唐松的路途之中嗎!」門脅的眼睛裡閃出挑戰的神情。他好像為了進一步加以說明似地說:「我使用的是彈簧式相機,當把前蓋打開後,蛇腹便彈出來,這種機子老掉牙了,現在已經停止生產。現在流行的是135相機,但我還是喜歡用蛇腹式相機,因為它是用120膠捲,比135的畫面寬,而且不用像135膠捲那樣倒卷。等你們看了實物就明白了,不需我多作解釋。」門脅壓抑著內心的得意,凝視著那須和山路。

那須和山路沒看到相機和照片,不好再往下追究。從門脅的態度來看,他把照片當作了他不在作案現場的確鑿證據。

「噢,是這樣。那麼您能把照相機和膠捲提供給我們嗎?」

「你們對我的懷疑竟如此之深嗎?」在門脅那張忠厚的臉上出現了一層陰影。

「我們是要取得證明,談不到懷疑深不深。」

「好吧,我也想痛痛快快地早些了結。」

「我們想順便再提個問題。」

「什麼問題?」

「這也是作為參考。3月22日凌晨2點左右您在哪兒?」作為國井案的偵查本部本應最先提出這個問題,但因為門脅與國井案無直接關係,就放在後面提了。再說那須雖然提了這個問題,可是並沒有把門脅看成是國井案的嫌疑犯,只不過像他所說的「作為參考」,隨便問問。

「3月22日?這與本案有何關係?」

「您不能回答我的問題嗎?」

「你,太不像話了!」門脅那張忠厚的臉有些發紅,他彷彿已經忍無可忍。一個省的局長是個相當不小的官了,可那須竟向他要另一個案件的不在作案現場的證明。任何人都知道這樣問就等於在調查案發時你在幹什麼,連續問兩個案件的不在作案現場的證明,意味著在這兩個案件中都被認為有嫌疑。在這種情況下,無論門脅多麼忠厚,也會發怒的。

「剛才你們提的問題已經夠讓人難堪的了。大概你們還不能說我有什麼疑點吧,可是你們卻又問我另一案件發生時我到哪兒去了。人,很難準確記住何時、何地幹了何事。5月26日是個特別的日子,我去登山了,所以記得清楚。至於很早以前的事,我沒一一記下。你們到底打算幹什麼?」門脅以官吏特有的語調說道。

「3月22日即星期六夜裡,確切點說是星期天凌晨,您想不起來幹什麼了嗎?」那須好像根本沒聽見門脅的抗議,重新問了一遍。此時那須臉上毫無表情,彷彿他根本沒理解對方在說什麼一樣,他那飽經人生風霜的臉上浮上了一層變幻莫測的神情。

門脅儘管怒氣沖沖,但當他看到這對那須毫不奏效,也只好作罷。他強壓著怒火說:「3月下旬我好像是到九州出差去了,你們問問我的秘書就能知道。」說完,抓起傳票徑自走了。

「他終於發火了。」當門脅怫然走出咖啡館後,山路縮了縮脖子說。

「也許是在演戲。」那須的語調依舊平靜。他解釋道:「他自己認為遭到這樣的懷疑再不發怒反倒不自然,所以才這樣做。」

「的確。不過他剛才講的如果屬實,他的證明就不容懷疑。」山路說的證明是指村越案,這說明他仍然深信殺死國井的是村越。

「我對照相是外行,無法準確判斷門脅的話,但相機果真不能倒卷的話,它就可以作為門脅不在作案現場的證明。」那須說。

門脅5月27日住在唐松山庄,假如他那時讓管理員幫助照的相是位於無法倒卷且帶有編號的膠捲的後半部,從路途所需時間計算,門脅住在冷池的日子必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