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青春的手印

「我總不能一輩子憋屈在這深山小鎮里吧?畢業以後,我要到東京去。你瞧著吧,我一定會用這雙手在東京抓到什麼的。啊,怎麼還不畢業呀!我都等不及了。」

姑娘扭動著身子,望著如屏風般環抱小鎮的群山上空。

夕陽正好銜在西邊的山脊上,燦爛的餘暉從山後金光噴吐,把整個天空融和成醬紅色。然而,映照在姑娘眼睛裡的恐怕不是這美面的夕照,而是吞沒落日的群山遠處那陌生的大都市的幻影。

「不過,東京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

少年心裡明白,東京是自己不可企及的地方,把姑娘留在自己身邊,不讓她飛走,幾乎已經絕望,彷彿是對無法逆轉的命運的無奈抗爭,他仍然委婉相勸。

「有什麼可危險的。怕這怕那,結果一事無成。你畢業以後就不能和我一起去東京嗎?只要兩個人齊心協力,不要緊的。」

「我不是告訴你了嗎?我去不了。父親有病,我只能在這裡工作,養家糊口。」

「在東京工作也可以給家裡寄錢嘛。這鄉下連一家象樣的公司都沒有。只要進了東京的一流企業,薪水也高,幹得好,升遷的機會有的是。」

「瞧你說的,沒那麼好找工作吧。」

「所以才要找啊,像你這樣有能力的人,還怕找不著嗎?」

「你也太天真了。一味嚮往東京,結果碰得頭破血流回來的人多得是。」

「我絕對不會那樣。健治是男人吧,男人就要去拼搏。還沒有上陣,就想到輸,就是能打得贏,也要輸得一敗塗地。你這麼膽小怕事,說明這座小城鎮被毒化了。這城鎮有毒,把男人的鋼牙全給毒掉了,沒有一點雄心壯志。我不希望你是這樣的人。」

「誰說沒有。實現雄心壯志不一定非去東京不可啊。」

「這破鄉下有什麼雄心壯志可以實現的啊?如果說東京是大海,這小城鎮只能游泳池、是水窪。想游泳就要去大海。你真的不能和我一起去嗎?」

站娘看著少年的眼睛。夕陽餘暉已經黯淡,天空漸呈暮色。少女的眼睛含帶著大海般深邃的陰影。少年從她幽深的目光里感覺到強烈坦率的誘惑。

其實,他也想和這個漂亮的充滿野性的少女一起攜手去陌生的都市闖蕩天下。誰願意把自己青春年少的勃發雄心封閉在這偏僻山間里呢?

他也想遠走高飛。他也想逃離此地。生來十八年,一直和家裡人住在一起,彼此之間,哪怕小小的習慣脾氣,都了如指掌。這樣的生活早已厭煩。

現在,他和這個姑娘的關係已經成為鎮里人風言風語的中心。其實他們只是從小學到初中同班同桌,又在一個高中上學的青梅竹馬,大人們卻以好奇的下流的目光注視他們。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姑娘出落得如花似玉,留在鄉間小鎮實在是明珠委塵的緣故。她不僅容貌出眾,性格也開朗奔放,瞧不起生養自己的鄉下小鎮,打算以引為自傲的姿色為武器到都市大幹一場。

對她來說,「百里挑一」的美貌是沖向外面世界的本錢。

然而,少年不能像她這樣隨心所欲,展翅高飛。自從家裡的頂樑柱父親病倒以後,家裡人就迫不及待地盼望他早日畢業。現在就已經瞞著學校在外面一個接一個地打工。學校也有所覺察,不過考慮到他的家庭情況,也就睜一眼閉一眼。

他不能為了追求自己的雄心壯志,拋棄可憐的父親和家裡人,與姑娘一起「私奔」。

「我還是不行。」

少年對著姑娘誘惑的目光,閉上眼睛,搖了搖頭。

「你是說捨不得你的父母兄弟。這實在是高尚的品德。不過,健治,你的青春是屬於你一個人的,為了家庭犧牲人生只有一次的青春,你不後悔嗎?」

「我們還很年輕。沒有必要匆匆忙忙跑到東京去。」

「你是說我匆匆忙忙嗎?」

「不,我是說我自己。就我而言,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如果這樣匆匆忙忙就去,不會有好結果。等我準備充分以後,一定到東京找你去。機會還是有的。」

「也許我不會等你到那一天。」

少女的心已經被陌生的都市勾走,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話對少年是何等地殘酷。

「真是可悲,我沒有約束你的權利。」

「一畢業,咱們就要分手吧。不過,不論我到什麼地方都忘不了你。」

兩個人互相深深疑視著,但目光立刻離開。殘照融化在西邊的山脊上,濃郁的暮色從東邊的天空如漲潮一樣迅速湧來,包裹著兩個佇立的身體。山國秋早,晚風清冷。這短暫脆弱的黃昏預示著他們即將的分手。

「噢——噢,瞧這兩個人喲。」

一群人在遠處起鬨。

千篇一律的畢業典禮結束了。畢業典禮嚴肅認真,校長的致辭,學生的《畢業歌》的合唱都令人心情激動。有的老師和同學禁不住熱淚盈眶。雖然有人說這樣的畢業典禮只是走走形式,但畢竟受教於師,同窗共讀,三年歲月,從此結束,不由得感慨萬端,師生的心頭都涌動著感傷的情緒。

無所顧忌地表達傷感情懷的畢業典禮才像一個真正的畢業典禮。

最近流行的打破固有模式的新風氣還沒有吹進這封閉的山間小鎮的高中,所以畢業典禮依然嚴肅而傷感。

學生們都意識到今天是最後一天高中生活的終結與明天新生活的開始的分界線。有的人上大學繼續讀書,有的人走上工作崗位,有的人走向城市,有的人留在本地。今天是最後的高中日子,明天就分道揚鑣,各自走進社會。

即使將來同學聚會,難得全班聚在一起。小學、初中的時侯,大家還是小孩,受到家長的保護,具有與現實社會隔離的強烈意識。進人大學以後,大家已是大人,與現實社會開始接觸。而且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國。

高中生雖然精神上正處在向大人轉變的過程中,但同學都來自狹小的地區社會,所以具有濃厚的小學、初中生延長線意識。同學裡很少「外來戶」。因此,高中的畢業典禮是從小孩向大人轉變的標誌,也意味著從封閉的狹小地區解放出來走向廣闊的社會。

這麼多同一個年齡層的同鄉年輕人在一起度過三年的大部分時間,大概只有高中這個地方。只有在離開家鄉、走進社會幾年以後才能實際感受到高中三年對自己人生所具有的意義。

現在佔據他們心頭的是對高中生活終結的感傷、是對明天開始的新生活的期盼與不安。當然,也有的人毫不傷感,沉浸在即將衝出封閉的堤壩向著大海自由馳聘的喜悅里。

畢業典禮結束以後,全班同學集中在校園的一個角落裡。他們用水和著水泥倒在地上,等水泥半干不幹的時候,把自己的手拿按在上面。這個「手印方式」不知道是誰的主意,以此表示全班同學永遠攜手。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手印留在潮濕的水泥上,三年的高中生活重新浮現在各自的腦海里。有人哼起校歌,大家立刻一起合唱。喝完校歌,又接著唱全班喜歡的歌曲。

從海誓山盟的那一天,便留下記憶的溫馨。

那時兩人同看花朵,都說多麼鮮艷。

如今雖然不再心心相印,

期盼重度那美麗的愛情。

還是那片天空,當年唱著《紅蜻蜓》。

那時兩人追逐晚霞,都說相隨終生。

如今雖然不再心心相印,

期盼重度那美麗的愛情。

獨立遼闊的荒野,不覺淚水盈盈。

那時兩人迎風而立,都說意志堅定。

如今雖然不再心心相印,

期盼重度那美麗的愛情。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