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驀然驚魂 三、吳三桂投石問路

康熙帝六年,即公元一六六七年,康熙帝終於親政。

此時索尼已死,蘇克薩哈本想以辭職助康熙得到實權,但鰲拜執意不肯放權,致使大權讓鰲拜獨攬。

所以,康熙帝雖然已親政,但並無實權。

但是,埋在康熙帝心裡的撤三藩的願望卻被撩撥出來,康熙帝認為,此時鰲拜雖然不肯放權,但自己若提出撤三藩,想必他是會同意的。因為撤三藩並不傷害鰲拜的利益。

於是,康熙帝告訴索額圖關於自己要撤藩的想法。索額圖說不妥,康熙帝問為什麼?

索額圖說:「此時提出撤藩有幾害。一是因為鰲拜專權,皇上並無實權,若貿然提出撤藩而達不到,便有失君威;二是鰲拜正暗中與皇上較勁,而吳三桂是平衡在二者之間的力量,提出撤藩,勢必將吳三桂推入鰲拜之懷中,皇上便會多一個勁敵;三是皇上剛親政,政局未穩,若提出撤藩,更會令全國動蕩。」

康熙帝點頭讚歎道:「你的分析精闢!朕因此知道了此時提出撤藩的弊端所在。」康熙帝停頓片刻,語氣一轉說:「不過,朕認為三藩終究是大清的心腹之患,若不撤之,朕寢食難安!」

索額圖安慰康熙帝說:「皇上的心情,臣能理解。但是,俗話說,欲速則不達。時機沒到,不宜動之時動之,只能是打草驚蛇,於事無補。」

康熙帝問:「那你認為什麼時機才合適呢?」

索額圖說:「臣認為:短期之內,吳三桂必會有所舉動!」

康熙帝問:「你為何如此肯定?」

索額圖說:「據臣所知,皇上在宮中木柱之上刻三藩、河務、漕運六字之事,吳三桂已經知曉!」

康熙帝還不能弄清楚其中有什麼玄妙,便問:「吳三桂知道又怎麼樣?」

索額圖說:「臣認為吳三桂依據它必能推知皇上之心思,故必有防範之心。如今,皇上既然親政,臣推測吳三桂必然有所舉動!」

康熙帝問:「什麼舉動?」

索額圖說:「時候未到,尚未可知。」

康熙帝說:「依你看來,朕只有等么?」

索額圖笑著說:「唯有如此!」

果然不出索額圖所料,康熙帝親政在很大程度上促動了吳三桂。

吳三桂自然知道,康熙帝親政之後,必然提出撤藩,當初吳三桂雖然焦慮,卻並不驚慌。因為他知道康熙帝未親政之前,此事必不會提出來。所以他在等待著康熙帝親政。

如今,康熙帝親政了,吳三桂便不安起來。雖然並沒有聽到關於撤藩的什麼風聲,但吳三桂知道這一難是在所難免的。吳三桂在忐忑不安中熬過了一段時日,便覺得這樣熬下去不是辦法,心理承受不了。他決定與其這樣耗下去,倒不如主動出擊。

吳三桂將心腹之人召集起來商量。

吳三桂問:「各位還記得昔年皇上在木柱之上刻字之事么?」

眾人答道:「當然記得!」

吳三桂說:「當年眾人所議,康熙帝刻字之行為說明其心中有撤藩之念頭。時間又過了幾年,皇上之所以未提出撤藩之事,想必是在等待親政。如今,皇上親政了。皇上會不會還提出撤藩之事?針對此事,我們該如何處置?請大家議議。」

馬寶說:「我認為皇上必然會在近期內提出撤藩之事。」

方獻廷問:「馬將軍為何有此認為?」

馬寶說:「一個人將自己的念頭在心裡憋了這麼多年,如今總算有機會了,怎能不提出來呢?我在心裡就佩服皇上。」

方獻廷笑著說:「為何佩服?」

馬寶說:「皇上年輕,竟然有如此度量!憋了這麼長的時間,竟然沒有一點反應。若是我,早已將心中的屎尿也憋出來了。」

眾人便鬨笑起來,都罵馬寶粗鄙。

馬寶笑道:「馬某粗鄙,可是都是實在話。」

方獻廷卻說:「我的看法倒與馬將軍不同。」

馬寶問:「什麼不同?」

方獻廷說:「我認為皇上此時不會提出撤藩之事。」

吳三桂急忙說:「說說你的理由!」

方獻廷說:「現在的環境不利於皇上提出撤藩之事。」

楊珅忍不住說:「這是為何?」

方獻廷說:「此時朝廷不和,鰲拜與皇上之爭,朝中之人有目共睹。而我們正是在二者之間的力量,誰若得到我們的支持,力量的天平就會傾向於那一方。皇上身邊有能人,是不會在此情況下提出撤藩的!」

吳三桂讚歎道:「方兄的分析果然有道理。但是,我心中終究不踏實!因為分析畢竟只是分析,不能代表事實。我想問大家,如何才能使我們變被動為主動!」

胡守亮說:「只需用投石問路之計即可!」

吳三桂問:「如何投石問路?」

胡守亮說:「皇上心中到底是真想撤藩,還是假想撤藩,誰也不知!若想知道,只有去試探了。」

吳三桂說:「你的意思是要我假言自願撤藩么?」

胡守亮說:「還不能到這一步!如果讓皇上順水推舟,反而對我們不利!」

吳三桂問:「那麼,應該怎樣做呢?」

胡守亮說:「公子只需假言年邁體弱,自請提出辭去總管雲、貴兩省之事即可。若皇上對公子信任,必不會應允;若皇上對公子已有疑慮之心,必會應允!到時候,公子該如何打算?再行定奪!」

方獻廷說:「方某認為此計有欠妥之處。」

吳三桂問:「有何不妥?」

方獻廷說:「方某尚未考慮周全,不敢言說。」

吳三桂說:「方兄但說無妨。」

方獻廷說:「方某擔心此舉不慎,反會授人把柄!」

吳三桂說:「方兄之言有理。」

楊珅說:「我倒覺得此言雖然有理,卻不能依之。」

吳三桂問:「那是為何?」

楊珅說:「如今之局勢,我們已處被動。即使不用投石問路之法,想必皇上也會對我們的心思能猜出一二。與其讓皇上琢磨來琢磨去,倒不如開誠布公地一試。雖然可能會授人把柄,但總勝過閃閃躲躲的過日子。」

胡守亮說:「楊將軍之言有理!」

馬寶說:「馬某是個粗人,總喜歡痛痛快快地真刀真槍的殺,不喜歡軟軟綿綿地假言假語地駁。」

吳三桂見眾人如此,恐傷了方獻廷的心,便問方獻廷:「方兄認為該怎樣?」

方獻廷笑了笑,有些難為情地說:「既然大家都是這般認為,公子依計行事便是。」

吳三桂想了想說:「好!就這麼辦!」說完,吩咐胡守亮執筆。

於是,胡守亮揮筆擬就奏章,內容如下:

臣受皇上所託,開藩雲貴,開府治事多年。本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臣近年來兩目昏瞀,精力日減,故請旨辭去總管雲、貴兩省事。特此上奏皇上。

吳三桂接過一看,說了聲:「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