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古英雄末路 削兵權,不是新鮮事

柘皋大戰先贏後輸,各路兵馬鬱悶地整軍而還。

這次參戰的將領早期大多在張俊手下混過,特別是楊沂中,堪稱張俊的心腹(「俊與沂中為腹心」),張俊宣布,回去後向皇上申報戰功,人人皆有封賞。此言一出,眾人精神大振,齊聲歡呼,很快就從失敗的沮喪中走出來了。

只有劉錡,張俊在心中極其排斥。很多人因為眼熱劉錡在順昌獨得大功,特別是張俊,極其嫉妒,故有意疏遠。很多人因為眼熱劉錡在順昌獨得大功(「錡以順昌之捷驟貴,諸將多嫉之」),在張俊的帶領下,故有意疏遠劉錡。

而劉錡也猜到了張俊的心思,放慢腳步,獨領自己一軍,踽踽獨行。

途中,張俊、王德、楊沂中等諸部合兵一起,熱鬧非凡。相較之下,劉錡一軍顯得分外孤單、冷落。

單單這樣是不夠的,張俊一拍腦袋,滿肚子壞水又開始活泛起來了。張俊是一個小人兼暴發戶,他的所有行為模式都是依據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這一類的暴發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嫉妒心強,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這次,他竟然指使軍士縱火搶劫劉錡的軍中物資。身為一方統帥,竟如此肚量狹窄!

「玩死他,就玩死他,看他以後還敢出風頭!」張俊邪惡地想。

這下算是撩到虎鬚了。

劉錡忍無可忍,親自出馬,「擒十六人,梟首槊上」。

張俊仗著自己的官大,以為任由自己怎麼欺負,對方也只有忍氣吞聲的份兒,沒想到該死的劉錡敢動起了真格,不由氣得哇哇直叫。

他怒不可遏地找到劉錡,破口罵道:「我官居宣撫,你僅為判官,你竟敢斬我手下?」火氣很大。

劉錡神色自若道:「不知是宣撫的軍士,我斬的是搶劫財物的盜賊。」

張俊怒氣沖沖道:「被你逐殺的士卒逃回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搶劫過財物。」說完,還煞有介事地叫出一個兵卒要與劉錡對質。

劉錡不屑爭辯:「劉錡為國家將帥,有罪,宣撫當上奏朝廷,豈能讓我與兵士對質?」長揖上馬而去。

喂喂……靠!看著劉錡遠去的背影,張俊氣得渾身發抖,說不出話來。

從此,張俊除妒恨岳飛之外,又增加了一個劉錡。

回到朝廷,他和楊沂中組成一個說唱團,逢人就說:「岳飛不赴援,而錡戰不力。」

趙構聽了張俊等人的抹黑之詞,立馬拿劉錡開刀,罷黜了其宣撫判官之職,貶為荊南知府。岳飛愛惜劉錡的將才,全然不顧自己身臨險境,給趙構上書,極力「奏留錡掌兵」。

趙構不但不批複,反又把劉錡從荊南知府發往了江州太平觀,一腳踩到底,頗有些殺雞給猴看的味道。

趙構這樣做,似乎是得到了某種承諾和保證。

南渡以來,趙構東躲西藏,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能夠殘喘苟活到今天,全依仗一幫捨生忘死的武將在替他苦苦支撐,他對武將雖然心存忌憚,但表面上卻一直是客客氣氣,尊敬有加。

這次對劉錡痛下殺手,有違他一貫的作風,讓人吃驚。

然而,更瘋狂的事還在後頭。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十二日,趙構發出詔令,命張俊、韓世忠、岳飛三路宣撫使速來行朝奏事。

雖然宋金雙方在淮西戰場上的大戰暫趨平息,但局部戰爭還在乒乒乓乓打個不停,西部戰場上由吳璘領銜主持的大戰正進入高潮,宋金雙方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下一輪大規模的戰爭隨時都可能爆發,趙構怎麼竟如此不顧大局,在這種危險關頭將這三位軍區總司令召回行朝呢?

張俊和韓世忠接到了旨意,因為路途較近,很快就到了。

趙構親切地接見了他們,卻又沒有下文,只吩咐接待官員將他們引到西湖邊好酒好肉地哄著供著。

顯然,他在等岳飛,等岳飛到了再一起宣布他蓄謀已久的大事。可是這岳飛愣是遲遲沒到。

到底是什麼樣的大事,非要等三個軍區總司令到齊了才公布呢?

接連好幾天,因為看不見岳飛的人影,趙構和秦檜等人食不甘味、夜不安寢,一天到晚嘀嘀咕咕,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

韓世忠是個直腸漢子,喝了幾天悶酒,看上面沒什麼指示,忍不住了,提出要回家。秦檜大慌,一個勁兒地說:「姑待岳少保來,姑待岳少保來。」回頭吩咐廚子「豐其燕具」,將筵席弄得更加豐盛,好酒貪杯的張俊被灌得醉生夢死,日日笙歌。就這樣,這夥人又腐敗了五日。

這五日對心懷鬼胎的趙構來說,簡直度日如年,整日疑神疑鬼,憂慮重重。在張俊和韓世忠的面前,他們又得強裝鎮定,竭力堆著笑臉,賠著小心,喝酒行令,消磨時光。

第六日,趙構甚至懷疑自己的伎倆已被岳飛看穿,坐立不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黃昏時分,趙構忍不住對秦檜、參知政事王次翁、給事中直學士院范同這幾個人大發脾氣,埋怨他們出了餿主意,做事太操之過急。

時隔多年,王次翁不無自豪地對自己的兒子王伯庠說起那幾日發生的事:「這件事是我和秦相公謀划了很久的,雖然外示安閑,其實內心緊張到了極點,終夜目不交睫,要知道,這事一旦辦砸了,滅族還是小事情,有可能國將不保啊!」(「吾與秦相謀之久矣,雖外示閑暇,而終夕未嘗交腱。脫致紛壇,滅族非所憂,所憂宗社而已。」)

第七日,姍姍來遲的岳飛終於到了。

趙構和秦檜等人心裡的石頭這才落下來。

當日,趙構設宴隆重接見了三大將,酒酣耳熱之際,給三人每人下了一道《制詞》,當眾宣布:韓世忠、張俊改官樞密使,岳飛則改官樞密副使。

第二天清早,又給他們分別下了一道詔令,宣布三大將的宣撫司同時廢黜;每個宣撫司中原來的統制官各統所部,自為一軍,每軍統一冠以「御前駐紮」的名號,歸中央政府直接統轄,將來調發,一律由三省樞密院取旨施行。

三人此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杯酒釋兵權」!

不過,也太山寨了點兒吧?!

太祖趙匡胤當年是為了消除武將對國家統治基礎構成的威脅,對武將也是一種保護,才設置了一場盛大的酒宴,通過君臣對答,非常輕鬆愉快地解除了將領們的兵權,徹底結束了五代那種武夫叛亂的局面。

趙構要收繳幾大將手中的兵權本來沒什麼奇怪的,但要命的是,他竟然會選擇在這個時候行動。

從朱仙鎮班師回來,岳飛曾經主動請辭,趙構還以「方資長算,助予遠圖,未有息戈之期,而有告老之請。雖卿所志,固嘗在於山林;而臣事君,可遽忘於王室?所請宜不允」為由,一個勁兒地拒絕,時隔短短七八個月,言猶在耳,他就迫不及待地收繳兵權,這前後的強烈反差令人不得不懷疑其中的貓膩。

收兵權行動傳出朝野,很多有識之士表示反對,明州知州梁汝嘉就直接上書,指責趙構「無復進取之計」;曾任荊湖北路安撫使的劉洪道聽說三大將兵權被解,特別是聽說岳飛被罷宣撫使,氣得「頓足抵掌」,仰天「流涕」。

岳飛和韓世忠都胸懷磊落,從沒想過要擁兵自重,對中央這次收繳兵權的行動,他們並無異議,主動配合。

其實,這時候的岳飛,「金戈北伐心何壯,鐵馬南還志已灰」,對兵權已沒有多過留戀了。

而張俊在對金的態度上,也早已和秦檜取得了一致,史稱:「時俊與秦檜意合。」為了照顧張俊的情緒,秦檜故意哄他,說:「盡罷諸大將,悉以兵權歸汝」,聲稱解除了岳飛和韓世忠的兵權就把全國的軍隊都撥歸他掌管。張俊當場就樂翻了,「力助其謀」,詔令一宣布,他表現得最積極、最乖,爭先給趙構上了一道奏章:「臣已到院治事,現管軍馬,伏望歸屬御前使喚」。第一個主動解除了自己的兵權。

對於張俊,趙構還是另眼相待的。張俊雖然為人貪婪、自私,甚至嫉妒成性,但他乖巧,會來事,從不跟趙構頂著干。趙構曾公開表揚張俊說:「張俊事上御下,慮事臨敵,皆不易得。」在趙構眼中,張俊雖然有「好廣邸第,營土木,朕數鐫諭,莫能改」等缺點,但「大節不虧」。

為了「教化」張俊,趙構別有用心地問:「你讀過《郭子儀傳》嗎?」

張俊大字不識幾個,一生基本和書本絕緣,這會兒只好紅著老臉、老老實實地答:「沒有。」

趙構語重心長地告訴他:「郭子儀手握重兵,心尊朝廷,每接到詔書,即日就到。你現在所管的軍隊,是朝廷的軍隊,你若能和郭子儀一樣心尊朝廷,則不但你永享富貴,子孫也世代昌盛;你如果私擁重兵輕視朝廷,則非但子孫無福享受,你自己的安危,還是個問題,你要深思。」一番話,把張俊唬得一愣一愣的。

接著,趙構又用他慣用的那一套軟硬兼施的言辭,收買和籠絡張俊說:「李光弼、郭子儀同為中唐名將,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