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閼與之戰:秦軍最慘痛的大敗 閼與之戰:狹路相逢勇者勝

秦國的戰車滾滾前進,在破滅了楚頃襄王的大國夢之後,又轉頭向東,再次將矛頭對準了魏國。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其子魏安僖王(魏圉)即位。

公元前276年,白起伐魏,取兩城。

公元前275年,秦相魏厓親率大軍伐魏,攻至大梁城下。韓國派大將暴鳶率軍來救,被秦軍擊敗,斬首四萬。暴鳶逃至啟封(今河南省開封),秦軍追擊而至,迫使魏國獻出溫地(今河南省溫縣)求和。

秦國之所以圍攻大梁而不下,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魏厓有私心。據《戰國策》記載,當時秦國圍攻甚急,大梁朝不保夕。魏安僖王派了一名說客到秦軍大營遊說魏厓,認為魏厓已經獲得了穰、宛、陶、許等一大批封邑,秦王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主要就是因為大梁未下。一旦大梁淪陷,魏國滅亡,秦國就將陶地與本土連在了一起,秦王肯定會提出收回陶地。從魏厓的個人利益考慮,還是不要攻取大梁為宜。

二是秦國擔心攻克大梁會引起東方諸國的共同警惕。當時就有人勸秦昭王,將天下比作一條蛇的話,魏國就是蛇的腰身,打蛇頭,蛇尾來救;打蛇尾,蛇頭來救;打蛇腰,則首尾都來救,這是常識。秦國攻打魏國,等於告訴諸侯,秦國要截斷天下的脊樑,那麼山東各國必定傾力相救,魏國也會拚死抵抗,對秦國必定大大不利。

因為上述兩個原因,秦國在攻打魏國的時候,保持了一定的節制,有意放過了魏國一馬。

但是,到了公元前274年,秦軍又捲土重來了。秦昭王通過外交手段迫使韓國服從,派客卿胡陽率領大軍越過韓國領土,攻克了魏國的卷(今河南省原陽)、蔡(今河南省上蔡)、中陽(今河南省中牟)、長社(今河南省長葛)四城。

在秦國的強大攻勢下,魏國不得不向趙國靠攏。公元前273年,趙、魏聯合進攻韓國的華陽(今河南省新鄭),韓國向秦國救援。魏厓親率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白起率領,一路由胡陽率領,在華陽城下大敗趙魏聯軍。魏軍被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逃脫;趙軍被斬首兩萬,趙將賈偃戰死。秦軍乘勝追擊,再度圍攻大梁。魏國不得不割讓南陽給秦國,秦國才退兵。

公元前272年,秦國以南陽和宛為中心,建立了南陽郡。

華陽之戰是自伊闕之戰和攻克郢都後,秦軍在白起領導下取得的又一重大勝利。經此三戰,白起牢固樹立了戰神的地位,也使得山東各國不約而同地患上了「恐白症」。

華陽之戰進一步削弱了魏國,實際上已經打斷了天下的脊樑。戰後,秦國對趙國採取拉攏策略,雙方互派質子,以示友好。趙國向秦國提出,將原來秦國佔領的藺、離石、祁三城歸還給趙國,而趙國將焦(今河南省三門峽)、黎(今河南省浚縣)、牛狐(今不詳)三地給秦國作為交換。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秦國派到趙國去的質子,是秦昭王的孫子,名叫異人。異人的父親嬴柱,是秦昭王的幼子,被封為安國君。嬴柱有子二十餘人,異人最不受寵愛,因此被派為人質。然而,正是這位異人,在趙國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嬴政,後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而異人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這是後話,先且帶過。

秦國人也很守信,按照趙國的要求歸還了三座城池。出人意料的是,趙國違背了諾言,拒不交出焦、黎、牛狐等三城。秦昭王派大臣到趙國交涉,也沒有結果。

看來這一次,趙惠文王還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對流氓耍流氓到底了。

秦昭王很快做出反應,於公元前270年派胡陽越過韓國的上黨地區,進攻趙國的軍事重鎮閼(yān)與(今山西省和順)。

趙惠文王將廉頗召來,問他能不能率軍救援閼與,廉頗的回答是「不能」,因為從邯鄲到閼與,「道遠險狹」,難以救援。趙惠文十分失望,轉而問身邊的田部大臣(稅務局局長)趙奢:「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趙奢回答:「路又遠,道又狹,兩軍相爭,就像是兩隻老鼠在洞穴中相遇,誰的大將勇敢誰就能取得勝利。」

關於趙奢,有必要介紹一下。這個人本來只是田部的一個小吏,負責徵收田賦,有一次徵收平原君趙勝家裡的租稅,平原君的管家倚仗權勢,拒不繳納。趙奢搬出國家法令,告訴平原君的管家,不依法納稅,是要殺頭的!管家一聽,不怒反笑,伸長了脖子說,你砍,朝這兒砍,別手軟。趙奢便將管家和他的手下九個人統統抓起來,全部砍了頭。

平原君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想要殺趙奢。趙奢主動找上門去,對平原君說:「您是趙國的貴人,如果您都不遵守法令,那法令就管不住任何人了,國家就會衰落,甚至會滅亡。到那時,您的富貴也保不住,這對您又有什麼好處呢?反過來說,您作為大王的弟弟,如果能夠帶頭奉公守法,大家都會遵守法令,趙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人們只會更尊重您,絕對不會因為您的管家抗法被殺而輕視您。」

平原君立刻接受了趙奢的意見,並且認為他很能幹,將他推薦給趙惠文王。

事實證明平原君沒有看錯人。趙奢在田部大臣的位置上幹得風風火火,有聲有色,百姓的負擔減輕了,國家的倉庫充實了。趙惠文王當政時期,趙國雖然也遭受秦國的侵略,但大體上保持了國家的穩定和經濟的繁榮,這和趙奢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公元前270年,當趙惠文聽到趙奢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時候,不由得對眼前這位長期在經濟戰線上操勞的同志又產生了新的認識。他嘗試著問道:「如此,派你率軍救援閼與如何?」

趙奢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在廉頗驚訝的眼光中帶著軍隊開赴前線。

剛走出邯鄲三十里,趙奢就下了一道命令:軍中將士,如有敢對本次行動提任何建議者,斬!

這道命令下得有些奇怪,大多數人都在想:新來的將軍不懂軍事,怕人家提意見……部隊在一種不安的情緒中開到了武安(今河北省武安)附近。

當時秦軍主力圍攻閼與,派了一支偏師駐紮在武安城西,用以監視和阻擋趙軍的救援部隊。即便是偏師,聲勢也極為浩大,列好陣勢,齊聲吶喊,連武安城裡的屋瓦都隨之震動。

趙奢軍中有一位主管情報的官員,在打探清楚秦軍的動向之後,建議趙奢迅速移師救援武安,以免秦軍捷足先登,因為一旦秦軍控制了武安,救援閼與便難上加難了。

趙奢二話不說,立馬將這名官員斬首示眾,並且下令全軍就地修築工事。

誰都知道,修築工事意味著停步不前。自古救兵如救火,只恨不能插上翅膀飛過去,哪有畫地為牢、故步自封的道理?但是有情報官的人頭懸在那裡,誰都不敢再提意見,只能一邊聽著秦軍的口號,一邊默默地修築工事。

趙奢這一駐就是二十八天。到了第二十九天,他依然命令士兵加固工事。看這個架勢,他是要把營地修成一座城池了。這天有個秦國的姦細混進趙國軍營,被人發現,押送到趙奢面前。

趙奢命人給姦細鬆了綁,好酒好肉招待了一番,就放走了。姦細回去後向秦將彙報情況,秦將大喜,對部下說:「趙奢是個膽小鬼,根本不敢向我軍挑戰,只圖自保。可以斷定,閼與不會再是趙國的了。」於是放鬆了戒備。

當天夜裡,趙奢突然命令全軍摸黑集合。他簡短地發布了命令:除少數部隊仍留在壁壘中繼續迷惑秦軍外,全體將士將鎧甲卷好,連同三天的乾糧一併背在背上,向閼與進發。

趙軍悄無聲息地繞過秦軍大營,行動順利,沒有被發覺。天亮之後,部隊開始急行軍,從武安到閼與原本五天的路程,僅僅用了兩天一夜就趕到了。這時候,駐守武安西的秦軍仍舊蒙在鼓裡,還以為對面的趙軍在修工事呢!

趙軍在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胡陽得到消息,又驚又怒,立即率領秦軍主力部隊猛撲過來。這時有一名叫許歷的軍士來到趙奢的營帳,要求發表意見。

大夥都替許歷捏了一把汗,趙奢卻接見了他。許歷開門見山地說:「秦軍沒有想到咱們會出現在這裡,現在全軍來攻,氣勢兇猛,如果您不集中力量堅守陣地的話,恐怕會失敗。」

趙奢說:「繼續說下去。」

許歷說:「我怕我說完就要挨刀子了。」

趙奢笑了:「處罰的事日後再說。」

許歷便將趙奢領到帳外,指著遠處的北山說:「我仔細觀察過地勢,誰能夠控制這個山頭,誰就能獲得這場戰鬥的勝利。」

趙奢雖然沒有打過仗,但平日也熟讀兵書,一點即明。他接受了許歷的建議,馬上派了一萬名精銳士卒去搶佔北山。

趙軍剛剛布好陣勢,秦軍就到了。

胡陽久經沙場,很快發現北山是必爭之地,親自指揮部隊向北山發動衝鋒。趙軍早有準備,箭矢、檑木、滾石如雨而下。秦軍衝鋒三次,在山坡留下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