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助燕復仇,蘇秦入齊設下連環計 不自量力的宋王偃

這裡先要說一個小人物的故事。

小人物其實也不小,姓子名偃,是宋國第三十五代國君。

宋國是周朝初年分封的諸侯國,先祖微子,乃商紂王的庶兄,因屢次直諫紂王而遭流放。周武王滅商的時候,微子投降周朝,當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帶路黨。後來周王室為了安撫商朝遺民,也為了表彰微子帶路有功,便讓他當了諸侯,建都商丘,國號為宋。

可以這樣說,宋國就是商朝的延續,只不過地位下降,由天下共主變成了普通諸侯。

周朝歷代統治者對於宋國,既懷柔,又防範。宋國周圍的幾個主要姬姓國家——魯國、衛國、蔡國等,原來都負有監視宋國的使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監視放鬆了。到了春秋時期,王室衰落,諸侯混戰,姬家人內部尚且斗個不休,自然沒有人再把監視宋國當一回事。而宋國的統治者看到這種景象,也禁不住蠢蠢欲動,積极參与競爭,宋襄公年間還一度產生了稱霸天下之志。

不幸的是,由於宋襄公的迂闊,宋國在泓水之戰中敗給了楚國,從此一蹶不振,淪落為二流國家,只能在幾個大國的夾縫中艱難度日。

進入戰國後,七雄並立,戰爭升級,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宋國和其他小國一樣,被掃入第三世界,基本上處於任人宰割的狀態。

誰也沒想到,到了子偃手裡,這個行將就木的殷商遺民之國突然迴光返照,幹了幾件讓世人刮目相看的事。

公元前318年,子偃即位的第十一年,有一隻小鳥在商丘的城牆根下孵蛋,居然孵出了一隻鷂鷹。子偃命大史占卜,得到回答是:小鳥生大鳥,必定稱霸天下。

子偃大喜,認為這是暗示宋國復興的祥瑞,於是自立為王,史稱宋王偃。

稱王便也罷了,宋王偃從此還真做上了大國崛起的夢。公元前317年,公孫衍組織五國伐秦失敗,齊國趁火打劫,入侵趙國,在觀澤大敗趙、魏聯軍。宋王偃抓住這個機會向魏國進攻,連克數城,從此與魏國結下怨仇。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戰事中,宋國俘虜了一批魏國軍人,其中有一位姓劉的漢子。他被編入宋國軍隊,又打了幾年仗,退役後就在宋國沛縣一個名叫豐邑的小鎮上定居下來,在那裡娶妻生子,開枝散葉。

在中國歷史上,這位姓劉的漢子沒有留下名字。但是沒留下名字的未必是小人物,在《漢書》的記載中,他被尊稱為「豐公」。

豐公有一個兒子,在歷史上也有記錄,先是被稱為劉太公,後來又被尊為太上皇。他就是漢高祖劉邦的老爸。

這是後話,先且帶過。

公元前301年,孟嘗君組織齊、魏、韓三國合縱,在垂沙大敗楚軍。宋王偃又趁機向楚國發動進攻,奪得淮北之地三百餘里。前書說過,淮北之地五百里,齊國本來是想威脅楚國割讓給它的,後來因為秦國干涉才作罷。沒想到被宋王偃佔了先機,一口就咬掉一大半。

毫無疑問,宋王偃此舉,又把齊國和楚國都給得罪了。

淮北一戰後,宋王偃自信心爆棚,自認為天下無敵,做出了一些驚世駭俗的舉動。他命人用皮囊盛滿鮮血,懸掛在旗杆之上,以箭射之,稱為「射天」;拿皮鞭抽打地面,稱為「鞭地」;砍斷社稷之神的牌位,將它們統統燒掉,說寡人的威力可以降服鬼神。

宋王偃眼中,天下諸侯儘是酒囊飯袋,不足為道,唯有一人除外。

這人便是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使得趙國軍力倍增,一躍成為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軍事強國。宋王偃艷羨之餘,也積極擴軍備戰,未幾便號稱「五千乘之勁宋」。

以宋國的綜合實力,維持千乘兵力尚且勉強,一下子擴充到五千乘,已經不是窮兵黷武所能形容,差不多是窮凶極惡了。國際著名掮客蘇秦聽到這個消息,用極其鄙夷的語氣說了一句:「狗屁!什麼勁宋?分明是桀宋。」

桀是夏朝的末代君王,以荒淫無度而聞名於世。蘇秦這句話很快在諸侯中傳開,宋王偃從此便得了個「桀宋」的稱號。

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為了專心開拓疆土,提前將王位傳給趙惠文王。宋王偃有樣學樣,也將王位傳給太子,自己退居幕後操縱國政。

此後,趙武靈王偽裝成使者,入秦窺探秦昭王氣象,回國後便採用大臣樓緩的建議,決定聯秦抗齊。為此,趙武靈王派樓緩出使秦國,擔任了秦國的相國;又派大臣仇赫出使宋國,擔任了宋國的相國。這樣一來,就大體上形成了秦、趙、宋三國集團對抗齊、韓、魏三國集團的局面。

攀上秦國和趙國這兩棵大樹後,宋王偃更加有恃無恐。

公元前297年,趙武靈王攻滅中山,宋王偃也向鄰近的滕國發動進攻,一舉將其消滅。

滕國地處山東,在齊國的勢力範圍之內。宋滅滕,等於赤裸裸地向齊國挑釁,引起了齊國朝野的一片討伐之聲。但是對於宋王偃來說,大神的憤怒也不過是幾聲雷響,臨淄城內那些凡夫俗子就更不在話下,由著他們去嚷嚷吧!

正當宋王偃意氣風發,準備走進新時代的時候,公元前295年,他的政治盟友和精神導師趙武靈王卻在沙丘遭遇兵變,結束了頗為傳奇的一生。

宋王偃兔死狐悲之餘,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趙武靈王之死,導致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對他來說,都不是好事。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