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秦武王之死 秦、楚兩強短暫的蜜月期

楚懷王聽到秦國出兵的消息,立刻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撤軍。

他進攻雍氏,只是為了試探宣太后的底線。現在看來,宣太后果然是顧念親情,否則也不會頂住整整五個月不發兵。只要確認這一點,他就心滿意足了。

不久之後,秦昭王任命向壽當了宜陽太守。

前面說過,宜陽是個大縣,規模相當於一個郡,再加上地理位置特殊,既可作為秦國進攻中原的前進基地,也可用來控制周王室,所以宜陽太守的人選相當重要。

腦袋一向不怎麼靈光的向壽居然獲此重任,確實讓很多人感到難以理解。

但是,如果知道向壽原本是宣太后母親家的親戚,且自幼和秦昭王一起長大,小時候甚至同吃同住,便不難理解了。

向壽到了宜陽任上,第一件事便是出訪楚國,替宣太后慰問娘家的親人。

楚懷王自然知道這個人的分量,親自帶領群臣到郢都城郊迎接向壽,給予他最高規格的接待,千方百計拉攏他。向壽在秦武王時代,本來只是個庶長。在商鞅制定的二十級官僚體系中,左庶長位列第十級,右庶長位列第十一級,都不是什麼大官。秦昭王一上台,他便當上了獨當一面的宜陽太守,而且受到楚懷王這種優待,難免有些飄飄然。

「原來太守是如此尊貴啊!」他樂滋滋地想。

當楚懷王提出,秦楚兩國應該和平友好、共治天下的時候,向壽連連點頭,表示認可。他在郢都盤桓了多日,志得意滿地帶著楚懷王送給他和宣太后的大批財禮,回到了宜陽。

此後,宜陽和郢都之間的來往日益密切起來。這種現象引起了公仲朋的警惕。

對於韓國來說,處世之道就在於利用秦、楚兩國之間的矛盾獲得生存空間。秦國打來了,就投靠楚國;楚國打來了,就投靠秦國。如果秦國和楚國都打來了,那就基本上沒救了。

現在的形勢就是第三種狀況。而且有可靠的情報說明,向壽正在醞釀一場針對韓國的戰爭,且楚懷王也在積極響應,準備出兵配合。

情急之下,公仲朋找到蘇秦的弟弟蘇代,要他想辦法避免這場戰事發生。

有必要說明一下,蘇秦自打當年從燕國到了齊國,就不太管合縱的事了,而是和他的兩個弟弟——蘇代和蘇厲(一說蘇代是蘇秦的哥哥,本書持保留態度)一道,奔走於中原各國,做起了專門替人出謀劃策、畫符消災的國際掮客。

第二次雍氏之戰的時候,韓國曾經向周朝借人借糧——說是借,其實也就是強行攤派。周赧王為此很憂愁,有人便向周赧王推薦了蘇代。蘇代得了周朝的好處,來到韓國求見公仲朋,說:「楚軍統帥昭應在出發前,曾經向楚王誇下海口,說一個月就能攻下雍氏。現在已經五個月了,雍氏還在韓國手裡,昭應的處境十分困窘,楚王已經對他喪失了信心。現在您向周王室提出借人借糧,豈不是告訴楚國人,其實韓國也快支撐不下去了嗎?楚王如果知道了這一點,必定改變對昭應的態度,繼續給他增兵,雍氏必克無疑。」

就這一番話,使得公仲朋打消了向周朝借人借糧的念頭,也讓他認識到了蘇代的厲害。

他深信,只要蘇代出馬,說服區區向壽不是問題。

蘇代來到宜陽,開門見山地對向壽說:「禽獸被逼急了,也可以把獵人的車子撞翻。您現在讓秦國和楚國聯合起來,無非是為了對付韓國。韓國如果滅亡了,公仲朋就會帶領自己豢養的死士潛入秦國,不惜一切代價取您性命。出於對您的敬仰,我請您認真考慮一下,是不是一定要把韓國逼到絕路?」

向壽嚇了一跳,連忙說:「我可沒那個意思!秦、楚兩國睦鄰友好,絕對不是為了對付韓國。請您回去轉告公仲朋,就說秦、韓兩國的關係也是友好的,不存在敵對的想法。」

蘇代說:「那就太好了!我還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向壽說:「您說吧。」

蘇代說:「我聽說,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尊重。現在秦王親近您,還不如親近公孫衍;秦王賞識您的才能,不如賞識甘茂。可是秦王卻將宜陽交給您鎮守,讓您單獨參與國家大事,這是公孫衍和甘茂都得不到的,您知道是為什麼嗎?」

向壽傻乎乎地說:「因為……太后?」

「這可不敢說,不敢說!」蘇代趕緊封住他的嘴,「那是因為他們各懷心思。公孫衍親近魏國,甘茂總和韓國勾勾搭搭,秦王對此感到很不放心。」

向壽嘴巴張得老大,說道:「原來是這樣啊!」

蘇代說:「天下強國,非秦即楚,非楚即秦。秦國和楚國,現在雖然表面上相安無事,始終是要刀兵相見的。現在您卻和楚王打得火熱,這是走公孫衍和甘茂的老路,秦王對此已經頗有看法,您很危險啊!」

向壽說:「那我該怎麼辦?」

蘇代說:「依我之見,您現在最好中止和楚王的來往,加強與韓國的交往,同時向秦王提出一些對付楚國的建議。秦王知道您和楚國關係密切,您這樣做,他就會認為您不徇私情,一心為公,對您會更加信任。」

向壽大喜道:「太好了,我聽您的。」

蘇代說:「且慢,還有一件事。我聽人說,甘茂為了與韓國和解,正準備說服秦王將當年佔領的武遂還給韓國,而且要向韓國送還宜陽的韓國居民。這等於跟您搶功,可是大大的不利於您!」

向壽一下子又跌入低谷,連聲說:「怎麼辦?」

蘇代心裡暗笑:這個傻瓜太好對付了,難怪當年甘茂指名道姓要他當出使魏國的副手,原來根本就是一顆任人擺布的棋子。蘇代說道:「我有一計。楚國不是還佔領著韓國的潁川嗎?您可以趁著現在和楚王關係好,要求楚王向韓國歸還潁川。這事辦得成的話,韓國感謝您;辦不成,韓國也會因此向秦國靠攏,功勞還是您的。」

向壽完全接受了蘇代的意見,果然向楚懷王提出歸還韓國潁川。楚懷王有沒有答應,史料沒有記載。可以肯定的是,秦國和楚國聯合進攻韓國的事,就這樣泡湯了。

後來甘茂向秦昭王提出向韓國歸還武遂。甘茂的本意,當然不是討好韓國,而是希望藉此收買韓國,好讓韓國死心塌地跟著秦國走。但是,向壽經過蘇代這位高人的點撥,已經認定甘茂這樣做是有私人目的,於是和公孫衍聯合起來反對甘茂。

秦昭王最終還是採納了甘茂的意見。

向壽極為惱火,跑到宣太后那裡說甘茂的壞話。

宣太后一旦懷疑某人,某人就肯定在秦國待不下去了。甘茂和張儀一樣,是那種見勢不妙腳底抹油的人,不待宣太后興師問罪,便悄悄離開了秦國,投奔齊國而去。

巧的是,甘茂剛出函谷關,就遇到了蘇代的哥哥蘇秦。

兩人寒暄一陣後,甘茂問蘇秦:「您聽過江上女子的故事嗎?」

蘇秦當然沒聽過。

甘茂便跟他講了江上女子的故事。江上縫補漁網的女子,有一個特別窮的,買不起蠟燭,總是沾人家的光。其他女子在一起商量,要把她趕走,她說:「我買不起蠟燭,所以常常先到,一到就打掃屋子,鋪好席子。我借用你們的燭光,燭光又不會因此減少,而我對你們來說,還是有用的,為什麼一定要趕走我?」其他女子認為她說得有道理,就讓她留下來了。

「現在,我沒有才能,被秦國趕走,正準備投奔齊國,願意為您掃掃屋子,鋪鋪席子,請您不要把我趕走。」甘茂說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哪裡看得出是當年攻克宜陽、斬首六萬的秦國丞相?

蘇秦唏噓不已,對他說道:「您放心去齊國吧,我會想辦法讓齊王尊重您。」

蘇秦來到咸陽,對秦昭王說:「我聽說甘茂跑到齊國去了,趕緊入關來見您。甘茂可不是一般人,他在秦國已經受到幾代國君的重用,關中的地形他都十分了解。如果他為齊國所用,聯合魏、韓等國,反過來進攻秦國,那就不太好辦了。」

秦昭王一聽也很緊張:「那可怎麼辦?」

蘇秦說:「您趕緊派人帶著重禮到齊國看他,許以高官厚祿,將他騙回來。他一回來,就將他軟禁起來,關他一輩子。」

秦昭王說:「好。」馬上下了一道命令,任命甘茂為相國,讓使者帶著相印和禮物去齊國接甘茂。

甘茂拒絕了。

蘇秦回到齊國,對齊宣王說:「甘茂可是個賢能之士,現在秦王派人帶著相印來迎接他回國,他都拒絕了,願意留在齊國做大王的臣子。請問大王將給他什麼樣的待遇?」

齊宣王說:「那還用說?秦國給他什麼待遇,寡人就給他什麼待遇。」

就這樣,甘茂在齊國安定下來,成了齊宣王的高參。

公元前304年,秦、楚兩國的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

這一年,在宣太后的主持下,秦昭王迎娶了楚懷王的女兒。當時齊宣王正好派甘茂出使楚國。秦昭王得知甘茂在楚國,趕緊派人對楚懷王說,希望把甘茂送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