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合縱與連橫的新一輪博弈 司馬錯論伐蜀

公元前316年,地處西南的兩個少數民族國家苴國和蜀國,因為領土問題發生戰爭。

苴國打不過蜀國,便派人向秦國求援。

秦國地處中國西部,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眾多,其中實力最強的是西北的大荔、義渠和西南的蜀。它們並不服從秦國的領導,與秦國的關係時好時壞。總的來說,好的時候少,壞的時候多。秦國時常掠奪它們的土地,它們也不時發動反攻或侵略。進入戰國以來,秦國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已經有好幾次。

公元前461年,秦國攻取大荔的都城(今陝西省大荔),逼迫大荔向北撤退。

公元前451年,秦國在南鄭(今陝西省漢中)築城,意在防範蜀國入侵。

公元前387年,蜀軍突襲並攻取南鄭。同年,秦軍發動反攻,奪回南鄭。

公元前444年,秦伐義渠,俘虜義渠王。

公元前430年,義渠興師伐秦,一度深入渭南。

最近一次是公元前318年五國伐秦,秦軍出函谷關反擊,大獲全勝。但是,義渠在公孫衍的鼓動下乘機起兵襲秦,在李帛(地名,今不詳)大敗秦軍。

由此可見,蜀和義渠在當時都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對秦國構成了一定的威脅。

當秦惠王收到苴王的求救信,他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將秦國的勢力擴張到西南巴蜀地區的大好機會。他立刻將重臣們召集起來,就進攻蜀國徵詢大家的意見。

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相國張儀。

「蜀國不過是西南的蠻夷之國,地又偏,路又遠,就算您興師動眾,疲睏勞苦將它打下來,也無利可圖,更不會成就霸王之名。依下臣之見,不如先進攻韓國,奪取韓國的新城、宜陽,威逼二周(東周國和西周國),將象徵統治天下權力的九鼎搶到手裡,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才是王業正道。」

張儀這麼一說,秦惠王便覺得也有道理。這十餘年來,張儀一直是他的左右手,他對張儀的信賴,已經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更何況,自古以來的歷史經驗也使他覺得,將天子抓在自己手裡,確實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這時有位名叫司馬錯的將軍站出來說:「我反對相國的意見。我聽說,想使國家富有,就要擴張土地;想使軍隊強大,務使人民富裕;想要建立王業,必須廣施仁德。把這三件事辦好了,王業自然而來,哪裡用得著去搶九鼎,挾天子?」

秦惠王頗為詫異地看著司馬錯,因為他從來都認為司馬錯只是一名赳赳武夫,沒想到能夠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他點點頭,鼓勵司馬錯繼續講下去。

司馬錯說:「周朝,乃天下諸侯之宗室;齊國,乃韓國的盟友。如果周朝預感將失去九鼎,韓國自知將失去三川,它們必將聯合起來,依賴於齊、趙,求救於楚、魏。那時候,周朝將九鼎獻給楚國,韓國將三川獻給魏國,秦國只能在一旁乾瞪眼。所以,攻韓逼周,其實是下下之策,下臣以為不可取。」

這顯然是跟張儀對著來了。

張儀反駁道:「不對。我聽說,爭名在朝廷,爭利在市場。現在周朝就是朝廷,三川就是市場,我們不佔領,齊國和楚國就會佔領,所以我們必須先下手為強。」

司馬錯說:「您說得不對,秦國的當務之急,是擴張地盤,增強實力。蜀國是西南的蠻夷之國,現在正和苴國打仗,我們趁此機會進攻蜀國,如同豺狼追逐羊群一樣,毫不費力。奪取蜀國的土地,可以擴張秦國的地盤;掠奪蜀國的財物,可以使秦國的百姓獲得實利,同時擴充秦國的軍備。」說到這裡,司馬錯停頓了一下,看了看秦惠王,又看了看張儀,才緩緩地說,「更重要的是,吞併巴蜀之地後,秦軍可以順江東下,直攻楚國。楚國滅亡,則天下大局已定。」

聽到這句話,張儀不禁對司馬錯刮目相看。對於張儀來說,所謂的連橫,就是「以秦、韓與魏之勢伐齊、楚」。韓國與魏國,是爭取的對象;齊國和楚國,則是討伐的對象。

「秦國和齊、楚之間,必有一戰。」他時常這樣說。當時天下諸侯,以秦最強,齊、楚次之。秦國要吞併天下,齊、楚兩國是不可能同意的,只能通過武力來解決。張儀之所以主張進攻三川,威逼周朝,也就是想把韓、魏兩國抓在手裡,獲得進攻齊、楚兩國的前進基地。

他沒有想到,司馬錯卻提出另外一條路徑——先滅巴蜀,再滅楚國,然後吞併天下。

張儀不是固執之人,他稍加思索,便能看出司馬錯的高明之處。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司馬錯的計畫得到實施,對秦國來說,無非是把攻韓的時間往後推一推罷了;但是對楚國來說,卻是個巨大的威脅。在日後秦、楚兩國的博弈中,無疑是大大有利於秦國的。

關於司馬錯的家世,有必要介紹一下。他的祖上原本是周朝的史官,後來遷徙到晉國,戰國時期分散為三支,一支在衛,一支在趙,一支在秦。司馬錯自然是在秦的一支,他的後人也一直為秦國服務,直至秦統一天下。秦朝滅亡後,司馬氏又成為漢朝官吏。漢武帝時期,司馬錯的一位後人編寫了一部史書,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這位後人名叫司馬遷,那部史書就是《史記》。

秦惠王最終採納了司馬錯的意見。於是同年六月,秦惠王命司馬錯率軍經漢中入侵蜀國。蜀王親自帶兵到葭萌(今四川省劍閣)抵抗,失敗後逃至武陽(今四川省彭山),被秦軍追上殺死,蜀國由此滅亡。司馬錯又順手牽羊,消滅了巴國和苴國。從此秦國的勢力範圍擴張至今天的川、渝一帶。

後世有人評價:商鞅變法,為秦國統一天下打下了社會、政治、經濟基礎;司馬錯滅蜀,為秦國統一天下打下了戰略基礎。

秦國吞併了巴蜀後,由於交通不便,短時間內並沒有完全控制這些地區,只能採取「羈縻(jīmí,籠絡控制)政策」,對當地少數民族進行籠絡控制。比如秦國仍然封蜀王的子弟為侯,而且讓他們世代娶秦國公主為妻;對巴蜀之地實行賦稅優待政策,減輕人民負擔等。儘管如此,當地少數民族一直沒有停止對秦國的反抗。司馬錯作為秦國的巴蜀問題專家,後來不止一次帶兵入蜀平叛,立下了赫赫戰功。

解決西南問題的同時,西北問題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公元前314年,秦國出兵討伐義渠,一舉奪得二十五城,又在西北大大地擴展了自己的勢力。

這樣一來,秦國無後顧之憂,便將全部精力放到東方,加快了對東方各國的軍事和外交攻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