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鞅變法 變法前須取信於民

公元前359年的一天,秦國首都櫟陽的南門人頭涌動,熱鬧非凡。原來新上任的左庶長衛鞅發布了一則告示,全文如下:

「有能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者,賞金十兩。」

告示旁邊確實豎著一根三丈長的木頭,還派了兩名衛兵把守。圍觀的百姓有數千人,大夥議論紛紛,就是沒有人上前去搬那根木頭。

「這是左庶長在變著法子消遣咱們吶!」所有人都這樣認為。確實,從南門搬根木頭到北門,花不了一頓飯工夫,連汗都不會出,怎麼可能賞金十兩?賞十個銅錢就不錯了。

到了下午,有個文官過來,奉左庶長之命,在告示上加了個「五」字,將賞金十兩提高到五十兩,然後顧自搖著頭笑著走了——連他也不相信這是真的。

有個在櫟陽城中當搬運工的小夥子,圍觀了半天之後,終於鼓起勇氣走上前,在眾人的嘲笑聲中扛起了木頭。按照他的想法,搬根木頭嘛,就當是鍛煉身體,至於有沒有賞錢,那都無所謂。

數千人都跟著他從南門來到北門看熱鬧。

北門那兒,也有兩個衛兵站在城牆下。看到小夥子過來,有一個衛兵便上城樓去稟報。沒過多久,衛鞅便在一群官吏的簇擁之下來到城牆下邊。

「這根木頭,是你從南門搬過來的?」衛鞅問道。

小夥子靦腆地點點頭。

數千人都屏住了呼吸,就像是看一台精彩的舞台劇,終於等到了高潮部分一樣。不用說,他們心裏面比台上的演員還期盼戲劇的結果,等待著看到小夥子失望的表情,然後爆發出一陣集體狂笑。

衛鞅微笑著環視了大伙兒一圈,招了招手,立即有人端著一個朱漆的盤子上前。盤子上邊蓋著一塊紅布。衛鞅親手揭開它,並將盤子端到小夥子跟前。

「這是你的了。」

當天陽光燦爛,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那五十兩黃金反射的光芒刺得睜不開眼。

小夥子差點暈厥。

這件事情很快傳遍了全國,聽到的人無不咋舌,一方面是對這小夥子的好運氣艷羨不已——五十兩黃金,作為一個平民而言,幾輩子都不用幹活了;另一方面則是——原來左庶長是這樣一個說話算數的人啊!

只有一個從魏國河西地區來的老頭兒,聽到這件事後捶胸頓足,連聲說:「為什麼我不在場,為什麼我不在場?」

據《韓非子》記載,吳起擔任西河郡守期間,秦國有個哨所靠近魏國境內。這個哨所的守軍時常襲擊魏國農民,但是又不值得徵調部隊攻打它。於是吳起就在北門外放了一根車轅,下令說:「誰能把車轅搬到南門外,就賞賜他上等田地、上等住宅。」起初沒有人去搬它,最終有個人把車轅搬到南門,吳起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賞。不久吳起又在東門外放了一石紅豆,下令說:「誰能把紅豆搬到西門,賞賜如前。」百姓們都搶著去搬。最後吳起下令道:「明天要攻打秦軍哨所,能衝鋒陷陣的,就任命他做大夫,賞賜上等田地和住宅。」百姓們爭先恐後參戰,一個早上就把哨所攻佔了。

衛鞅立木賞金,取信於民,自然是從吳起那裡學來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