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遺響千年 三、疑冢之謎

曹操死後葬於高陵,其位置在鄴縣城西的高崗上。然而,以後朝代幾經更迭,鄴縣興而復衰,又過了二百多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堅將鄴城徹底摧毀,後世再也沒有重建。再加上鄴縣臨近漳河,隨著漳河不斷改道,城池及主要標誌物蕩然無存。

今天再到鄴城舊址,唯一明顯的地面遺迹是一座土台,它就是三台之一的金鳳台,千百年來的風吹雨淋使其高度和規制已遠不如從前,當年空中樓閣的盛景已被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土丘所代替,上面也不可能再現上百間屋宇的輝煌。

曹操的高陵更是如此,隨著地表建築的徹底消失,到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確認它的具體位置。

其實也不只是今天,至少在八九百年前,人們似乎已經找不到曹操墓的位置了。北宋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有一首詩叫《將次相州》,詩中寫道:「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騏麟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王安石把曹操比喻為「騏麟」,這是一個很新鮮的說法。詩中「八九丘」為何意,他沒有交代。南宋詩人李壁給王安石詩作過注釋,他在「八九丘」一詞下作註:「余使燕,過相州,道邊高冢累累,雲是曹操疑冢也。」也許這是「曹操疑冢」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此時距曹操去世已將近一千年。

此後,「曹操疑冢」的說法影響越來越廣,南宋詩人范成大奉旨出使金國,路過漳河也寫了一首懷古的詩,題目叫《七十二冢》,詩中寫道:「一棺何用冢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聞說北人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

范成大擔心大家看不明白,專門給這首詩作了一個註:「七十二冢在講武城外,曹操疑冢也。森然彌望,北方金人經常來這裡掃墓添土(北人比常增封之)。」這說明,到范成大時期,關於「曹操疑冢」已經越傳越廣,而且基本形成共識其數量為七十二個。

此後,關於「曹操疑冢」的故事傳播得更廣泛,不僅民間傳說、戲劇曲藝中經常提及,在文人墨客的憑弔懷古之作里,大多也都將其視為正史加以評伐或歌詠。

「曹操疑冢」也被蒲松齡寫進《聊齋志異》中,該書有一篇《曹操冢》:「許城外有河水洶湧,近崖深黯。盛夏時有人在河裡洗澡,忽然像被刀斧砍了一樣,屍斷浮出;後來又有一個人也是這樣。大家都很驚訝。地方官聽到,派人把上游的閘關上,讓河水流干,這才看見崖下有個深洞,中間有轉輪,輪上排列利刃如霜。拿掉輪子,中有塊小石碑,都是漢代篆字。仔細看,是曹孟德的墓。後來破棺散骨,殉葬的金銀財寶也都被大家拿走了。」

這大概是關於「曹操疑冢」最離奇的故事了,說曹操把墓設計在了流水之下。

蒲松齡還以異史氏的名義發表了評論,他認為:有人寫詩「盡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屍」。可怎麼能知道曹操的屍身是不是在這七十二個墓里?曹操真是奸詐啊,然而千餘年後腐朽的骨頭不保,使這些詐術又有什麼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嗚呼,瞞之智正瞞之愚也)!

蒲松齡不是歷史學家,想必他也只是把這件事成民間傳說來看待,《聊齋志異》記錄的大都是蒲松齡從社會上搜集來的傳說故事,這則故事說明關於「曹操疑冢」的說法,到明清時期已經家喻戶曉,結合當時的一些戲曲以及文人筆記小說來看,關於「曹操疑冢」也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版本。

假話連說三遍都有可能變成真的,何況被無數人連著說了上千年呢?關於「曹操疑冢」的存在,似乎可以成為定論了。

然而,有一個基本事實無法忽視:關於「曹操疑冢」的說法只是宋代以後才被提起,宋代以前的人們從沒懷疑過曹操墓的真假。

作為曹操政治遺產的繼承人,曹丕也是曹操喪事的主要辦理者,在《藝文類聚》里保存有曹丕寫的《武帝哀策文》,其中有:「卜葬既從,大隧既通。漫漫長夜,窈窈玄宮。有晦無明,曷有所窮。鹵簿既整,三官駢羅。前驅建旗,方相執戈,棄此宮庭,陟彼山阿。」

意思是:在正式下葬之前進行了卜筮,寬闊的墓道通向墓室。墓室里如漫漫長夜,又如幽幽深宮,沒有光明,沒有盡頭,多麼令人悲傷呀!參加喪儀的人們已整齊站好,天、地、水三官也排列整齊,前面是高高舉起的旗幟,中間還有人手執長戈。從現在起,先王將離開宮廷,到達被安葬的山崗。

也參加了曹操安葬儀式的曹植寫過一篇《誄文》,相當於悼詞,在這篇長達六百多字的祭文中,曹植更為詳細地記錄了曹操安葬的情況,其中寫道:「既即櫬宮,躬御綴衣。璽不存身,唯紼是荷。明器無飾,陶素是嘉。既次西陵,幽閨啟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窕玄宇,三光不晰。幽闥一扃,尊靈永蟄。」

意思是:將要入葬時,穿的還是平時的衣服,印信沒有帶到身上,只帶了印章上的絲帶。陪葬用品也沒有什麼華美的,最值錢的只是素色的陶器。靈柩到達西陵,墓門慢慢打開,群臣送迎,我王就這樣安葬了。在幽暗的墓室里,沒有日月星辰之光,墓門落下來了,至尊的魏王將永遠生活在裡面。

從曹丕和曹植這兩位親歷者的記述來看,曹操的安葬活動是公開的,也是盛大的,曹丕和曹植不僅知道曹操被安葬的確切位置,他們都曾親自到墓室里察看過。

親眼看見過曹操遺囑原件的晉人陸機生於曹操去世後四十年,他的弟弟陸雲親自到鄴縣參觀過銅雀三台,《太平御覽》中保存有他寫給哥哥陸機的兩封信,談到此次鄴縣之行所見所聞。其中說道,他登上了三台,發現上面的房屋正在毀壞,其中一個台上還有曹操當年儲藏的十萬公斤煤(石墨),陸雲臨走還拿了點,並送給陸機一些作紀念。

這時候已距離曹操去世八十多年,曹魏政權已灰飛煙滅,銅雀三台尚在,但遊人已經能隨便上去參觀了。陸雲沒有提到他是否瞻仰過曹操的高陵,但如果高陵位置是個謎的話,想必他也會多說幾句吧。

又過了一百多年,被李白稱為「小謝」的南朝詩人謝眺來參觀過鄴城故址及曹操的高陵,寫下了《同謝諮議銅雀台詩》和《銅雀悲》等詩,其中寫道:「鬱郁西陵樹,詎聞歌吹聲。」那時候曹操墓的位置應該是眾所周知的。

其後,為陳壽《三國志》作注的北齊學者裴松之,《玉台新詠》的編纂者南朝詩人徐陵等,也都先後來到這裡參觀、瞻仰,留下了一些詩文。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即曹操去世四百二十多年後,另一位歷史偉人李世民親征高句麗,大軍路過鄴城故址,一向對曹操推崇倍致的李世民親自撰寫了祭文在曹操墓前祭奠,這篇祭文收錄在《全唐文》中。其後宋之問、王勃、張說、高適、劉長卿、李白、岑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溫庭筠、羅隱、陸龜蒙等唐代詩人,或者親自來過鄴都舊址,或者寫過與銅雀台、曹操墓有關的詩作,但沒有一個人提到過「曹操疑冢」問題。

可見,這個問題本來是不存在的,是宋代以後人們虛擬出來的,原因與歷史上對曹操評價的變化有關。

在宋代以前,曹操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陳壽在《三國志》里對曹操一生的評價基本被大家認可,提到曹操,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英雄,公開崇拜曹操也不會被大家非議。

但是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後,曹操的形象突然發生逆轉,有人認為這與南宋偏安於江南的政治格局不無關係,涉及誰是歷史正統的問題,曹操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變了,由英雄成了奸雄。蘇東坡曾經說過:「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輒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說的就是這種現象。恰在此時,「曹操疑冢」也出現了。

所以,這是一個文化現象、歷史現象,而不是一個考古學上的問題。

另外,現鄴城故址以西的漳河沿岸不知從何時起確實出現過一片古墓群,也為宋元之後來此憑弔的文人就「曹操疑冢」的聯想增加了證據。但考古證實,這些被認為是「曹操疑冢」的陵墓只是東魏、北齊皇室與貴族的墓葬群,1956年河北省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時將它們冠以「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名目,1992年國務院公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將其正式更名為「北朝墓群」。

所以,曹操墓就是一個普通的帝王陵墓,曹操生前並沒想把它搞得那麼神秘,他死後的長達數百年時間裡這個問題也都是清楚的。曹操墓最終成為一個「疑案」,一方面緣於歷史的變遷,原址地貌的巨大變化,另一方面緣於曹操歷史形象的變化,是人們通過各種傳說、臆斷、演繹的結果。

可以基本肯定的是,曹操墓仍然在地下的某處,歷一千八百多年之久仍未能見到天日。直到公元2009年12月的一天,各大媒體競相轉載的一篇新聞報道,重新攪動起人們對曹操墓的強烈關註:

「今天(2009年12月27日)上午,曹操墓考古發現新聞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