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烈士暮年 一、宛縣的叛亂

在曹操生命中最後的五六年里,即建安二十年(215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內外形勢一直很嚴峻,內部發生了曹丕與曹植爭奪繼承權的鬥爭,給曹魏政權造成了嚴重內傷,同時嚴才、耿紀、吉本、魏諷等人接二連三發動謀反事件,使曹操困頓不已。

畢竟這時候曹操已六十多歲了,在那個時代可以絕對歸為老年人了。

從外部來說,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進一步擴大,曹魏在東線、中線和西線三個戰場同時受攻,除了僥倖得到漢中郡外,這幾年裡對外戰事實在沒有什麼成績可言。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魏同時在南北兩個方向受到了新的威脅。

先是這一年的四月,活躍在代郡、上谷郡一帶的烏桓部落首領無臣氐等發動叛亂,所幸的是,曹操派兒子曹彰率軍前去討伐,取得了勝利,叛亂被平息,這件事前面已經作過交代。

緊接著到了十月份,中線的襄陽、宛縣方向突然出了問題,負責守衛宛縣的部將侯音發動叛亂,讓曹操吃驚不小。

曹魏的中線戰場本來有三道防線,第一道是江陵,但是赤壁之戰後在周瑜、劉備的夾擊下無法留守,最後放棄了;第二道是襄陽,這裡是劉表經營多年的大本營,處在南陽郡和南郡交界處,一直由曹仁負責把守;第三道是南陽郡的治所宛縣,這裡是襄陽的後方,也是許縣的南大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侯音發動叛亂,一般認為與劉備在荊州部署有關。

據《曹瞞傳》記載,當時「曹統區」內賦稅徭役很重,人民普遍不滿。侯音利用社會上的這種反叛情緒,與駐守在荊州的關羽暗中聯合,劫持了曹操任命的南陽郡太守東里袞(東里是複姓),帶領南陽郡官民造反。據《三國志龐德傳》記載,參加叛亂的還有一個叫衛開的人。

東里袞手下的郡政府人事處處長(郡功曹)叫宗子卿,前去勸說侯音道:「將軍順應民心以舉大事,大家無不跟隨,不過將軍把太守抓起來沒有絲毫用處,反倒落個壞名聲,不如把他放了(然執郡將,逆而無益,何不遣之)。我和將軍您齊心協力共守宛縣,等曹操援軍到時關羽將軍的大軍也會到來。」

侯音想想有道理,就把東里袞給放了,哪知這是宗子卿的計策,東里袞脫險後宗子卿也逃出宛縣與其會合。集合忠誠於曹魏的官民與侯音對抗,等待曹軍到來。

據《楚國先賢傳》記載,宗子卿和東里袞一塊逃出宛縣後,侯音派騎兵追趕,追了十里地才追上。侯音的人開始射箭,宗子卿身中七箭(被七創),被追兵圍住。宗子卿對追兵說:「侯音大逆不道,曹公的大軍馬上就到了,大家都是善良的人,平時也沒有做過惡,應當好好想想,還應該不應該跟著侯音走(當思反善,何為受其指揮)?我現在死了,是忠君為國,不會有任何遺憾!」

宗子卿越說越激動,以至於仰天號哭,聲淚俱下。這些追兵過去也都是曹營軍官,跟東里太守、宗處長很熟,現在看到宗處長如此壯烈,無不感動,於是把東里太守放了。沒有多久,宗子卿因傷勢過重而死。

這時,曹操派來的援軍也趕到了,帶兵的是曹仁。據《三國志龐德傳》記載,同行的還有曹操從漢中收降的立義將軍龐德。自建安十六年(211年)潼關之戰後,曹仁就以征南將軍、假節的名義屯守在與襄陽一水之隔的樊城(今湖北襄樊),負責整個中線的戰事。

但是,曹仁這一次卻不是從樊城來的,而是從幾百里外的揚州刺史部居巢。

就在去年,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從合肥方向撤軍後,吸取前面幾次的教訓,留下二十六個軍的重兵屯駐在合肥西南方向的居巢,對孫吳的濡須口基地形成壓制。這二十六個軍分別由夏侯、曹仁和張遼指揮,曹仁就是那個時候由樊城抽調到居巢的。

現在看來這個部署很有問題,曹操為了加強東線戰場的力量而抽調了中線戰場的曹仁部,使中線空虛,給關羽壯大實力提供了機會。侯音膽敢發動叛亂,與此不無關係。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孫權雖然也很強大,但他表面上已經向曹操稱臣,說明孫吳的戰略重心已經悄悄在調整,快速膨脹的關羽正在成為孫吳的頭號敵人,曹操對此顯然沒有足夠的敏銳感。

曹操已經老了,反應不再像之前那麼敏捷。他住在銅雀台上,當上了魏公又稱魏王,內部不斷發生謀反事件,兒子之間又鬧爭鬥,這些事已經夠他心累的了,忽略了對手的變化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是非常危險的。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曹操得知宛縣發生了叛亂,趕緊從居巢把曹仁調回來。由於行動還算迅速,沒有給關羽留下機會。曹仁到宛縣後,與東里袞匯合討伐侯音,但這場叛亂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被平息的,一直到第二年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軍才斬殺侯音,平息了叛亂。

在《三國志武帝紀》和《三國志曹仁傳》里,都有曹仁「屠宛城」的記載,如果這是真的,那將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事件。因為宛縣一直在曹操自己的地盤上,城裡的官民都是朝廷的子民。雖然以前曹操也有過屠城的行為,但那都是針對敵人或異族的,對自己昔日的子民實施大屠殺,只能說明這件事把曹操徹底激怒了,也說明當初參加叛亂的官民很多都是出於自願的。

曹仁同時上報宗子卿的事迹,曹操嘆息良久,下令褒獎宗子卿。

曹操同時下令曹仁不再回居巢,而是率龐德繼續屯兵於樊城,仍然拜為南部戰區司令(征南將軍)。

要放在平時,對宛縣這樣的叛亂曹操沒準會親自出征,但這一次他想去也去不了,因為有比宛縣更大的麻煩事。

據夏侯淵報告,劉備入主成都後對漢中郡一直有想法。早在曹操剛離開漢中郡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就親自率領張飛、馬超、吳蘭等部發動了武都戰役,搶佔漢中郡西邊的武都郡,吳蘭、雷銅等人搶先佔領了武都郡的治所下辯(今甘肅徽縣西)。曹操派曹洪、曹休等部前去應戰。

曹休之前一直在虎豹騎任職,此次被曹操任命為騎兵師長(騎都尉),擔任曹洪的軍事參謀(參洪軍事)。曹操對這個侄子很信任,他對曹休說:「你名義上是參謀,實際上是統帥(汝雖參軍,其實帥也)。」

這句話不像是曹操說的,但確實記錄在《三國志曹休傳》里。分析一下,可能是曹操此時已經開始著手培養曹氏的下一代,曹丕、曹植、曹彰、曹休等人大約都在二十多歲,曹操已經放手讓他們獨當重任。

反觀曹洪,從建安元年(196年)曾經單獨領兵迎接獻帝於洛陽,到現在二十年里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績,史書上反而多次提到曹洪一家如何富貴、如何有錢,在曹操眼裡曹洪已經不是那個能打能拼的曹子廉了,但他在曹軍中的資歷很高,讓他領兵可以服眾,而讓曹休掌握實際指揮權,可以鍛煉這個被曹操看好的晚輩。

所以,曹操看似奇怪的決定其實或許是真的。史書稱,曹洪也知道了曹操的想法,於是把指揮權都交給了曹休(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當然,曹操對曹休也不敢完全放心,他派老成持重的辛毗前去輔助,他專門給辛毗下達了命令:「過去漢高祖劉邦貪財好色,所以張良、陳平匡正他的過失,現在你跟曹休的擔子也不輕呀!」

曹休終於等來了露臉的機會,這一次他表現得相當不錯。

曹洪、曹休把吳蘭圍在了下辯,劉備派張飛屯駐於固山,揚言要斷曹軍的後路,對於如何應對,大家爭論不休。曹休認為:「敵人如果真想斷我方後路,肯定會悄悄進行,現在這麼大張旗鼓地要斷我們的後路,中間肯定有文章。我們應該別管這個,趁他們人馬沒有集齊之際抓緊攻打吳蘭,吳蘭一破,張飛肯定會撤兵。」曹洪已經把軍權交給了曹休,就由曹休去安排了。

劉備派張飛去固山目的確實是想讓曹軍分兵,以解吳蘭之圍,哪知曹休看出了他的用意。在曹軍的猛攻下吳蘭、雷銅被打敗,部將任夔被殺,吳蘭、雷銅逃出下辯後被氐人部落首領抓住也給殺了,將首級送到了曹營。張飛、馬超等人見狀退到了漢中郡境內,武都戰役以曹軍的勝利而結束。

據《三國志楊阜傳》記載,為了慶祝勝利曹洪大擺酒宴,席間曹洪命令歌伎穿著暴露的衣服(衣羅之衣)蹋鼓而舞,眾將嘻嘻哈哈,很不嚴肅(一坐皆笑)。

曹洪這個人不僅貪財,而且好色,到大西北打仗還帶上歌伎,曹操想必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給辛毗交待任務的時候專門提到了貪財好色的劉邦。

以曹洪的資歷誰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可偏偏就有看不下去的,這個人是本地的父母官、曹操任命的武都郡太守楊阜。當著大家的面,楊阜厲聲斥責曹洪說:「男女之別是國家的大節,怎麼能在大庭廣眾之中暴露女人的身體?即使桀紂之亂,也不過如此。」楊阜一點都不給曹洪面子,一甩袍子出去了(奮衣辭出)。曹洪趕緊讓歌伎們撤下,把楊阜重新請回來。

這件事說明,曹軍創業初期那種能吃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