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燃燒的江河 七、歷史錯過了一次機會

曹操退到江陵,此時,他的西部兵團雖然損失慘重,但北部兵團仍然完好無傷,曹操退保江陵後,北部兵團迅速改變了行軍方向,回縮至襄陽一帶。

荊州七郡的重心在江北的南陽郡、南郡,軍事重鎮有宛縣、襄陽、江陵,這些地方仍然在曹操的控制中,赤壁之戰雖然慘敗,但要說曹操的荊州戰略徹底失敗,還為時尚早。

孫權、周瑜、劉備也看到了這一點,必須把曹操趕走才算徹底勝利,為此他們採取了兩項部署,逼迫曹操主動撤退。

一個是由周瑜、劉備指揮孫劉聯軍迅速追擊到江陵,保持戰略上的攻勢,讓曹軍新敗之後仍不得喘息之機;另一個是由孫權親自出馬,率孫吳的另一部主力在東線開闢戰場,出擊曹軍控制下的合肥。

這兩招的確很高明,尤其是出擊合肥,是弱勢一方挑戰強勢一方的大膽之舉,目的不是合肥,而是把曹操從荊州請出去。

曹操無奈,因為赤壁之敗嚴重影響了士氣,而且疫病仍在蔓延,短時期內扭轉荊州的敗局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此時孫權再趁機在合肥搞出名堂,那後果就太嚴重了。

還有一點,赤壁之戰是近年來曹軍敗得最慘的一次,朝廷和地方上的反曹勢力說不定已經開始蠢蠢欲動,絕不能低估他們的能量。

想到這些,曹操決定把主力從荊州撤回去,但是,江陵和襄陽兩個重鎮仍然不能放棄。他任命曹仁為征南將軍,由原屬西部兵團的橫野將軍徐晃協助,共同守衛江陵,原屬北部兵團的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之後,曹操率領其餘主力北撤。

征南將軍是「四征將軍」之一,地位高於一般名號的將軍,也高於前、後、左、右「四方將軍」,如果徐晃這樣的一般名號將軍看作一個「軍」的長官即軍長的話,曹仁的征南將軍就是曹軍南方軍區的司令,曹仁是曹軍中這個級別將領的開始,意味著他可以節制整個戰區內的各路曹軍。

曹操剛走,周瑜率領數萬人就殺到江陵附近,前鋒有數千人,曹仁率領南方軍區秘書長(征南將軍長史)陳矯等人登城察看敵情,曹仁覺得必須乘敵人新到未穩,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用勝利提高隊伍的士氣。

當時的江陵城,仍然被失敗的陰影所籠罩,曹操率大部隊撤走後,這裡還能不能守得住,大家都有疑問。

為此,曹仁徵集了一支三百人組成的敢死隊,由部將牛金率領,主動出城迎擊敵人。牛金是南陽郡人,日後逐漸成長為曹魏的高級將領,因為忠於曹氏,後被司馬懿所忌,用毒酒害死了。

牛金沖入敵陣後,雖然殺了不少敵人,但畢竟人數懸殊,一下子被吳兵圍住,不能脫身。在城上觀戰的南方軍區司令員(征南將軍)曹仁看到,讓人牽過戰馬,他要親自率兵解圍。

陳秘書長一看司令員要親自上陣,那還得了?趕緊跟身邊的人上來阻攔。曹仁不理,披甲上馬,只率領數十名勇士縱馬殺出城。

陳矯是徐州刺史部廣陵郡東陽縣人,曾經在曹操的司空府工作過。他雖然是個文人,但看到曹仁出了城,也不敢怠慢,騎了匹馬跟了出來。

城外有一條小河,牛金等人在河對岸一百多步外的地方正與敵兵廝殺,陳秘書長仍然考慮首長的安全,他建議曹司令就在河這邊為牛金他們助陣就行,千萬不要再往前走了(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

但曹司令好像沒有聽到,他躍馬過了小河,殺入敵人陣中,經過一番搏殺,將牛金一行救了出來。

但是,他回過頭看到還有幾個人仍然被圍在敵陣中沒出來,曹司令二話不說再次殺回(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最後,曹仁將他們全部救了出來,吳兵被敵方主將的這種氣勢所震撼,於是退兵。

陳矯他們看傻了,等見到曹仁,陳矯不由得驚嘆道:「將軍您真是天人啊(將軍真天人也)!」史稱曹仁「三軍服其勇」。

曹操聽說了這件事,加封曹仁為安平亭侯,此前曹仁已被封為都亭侯,雖然都是亭侯一級,但安平亭的食邑戶數應該比都亭要多。還有一種說法,「都亭」只是個泛稱,沒有確切所指,所以有很多人都被封都亭侯,他們只有亭侯的名義,而不享受具體食邑,被封為安平亭侯後,曹仁就可以享有安平亭這個地方的食邑了。

但是,江陵一帶總體形勢仍是吳兵強大,曹軍處於劣勢。

周瑜派甘寧佔領了江陵上游的夷陵(今湖北宜昌),這裡是益州的地盤,劉璋手下的將領襲肅率部投降,周瑜想把襲肅的人馬編入橫野中郎將呂蒙所部。呂蒙建議說襲肅是個人才,主動投奔,不宜奪其兵權,建議被周瑜採納。

夷陵被甘寧攻佔後,曹仁受到來自上下流的夾擊,為此他分兵夷城攻打甘寧。對於救不救夷陵,吳將分歧很大,大家認為現在兵力不足,如果分兵,曹仁必來攻,首尾難顧。呂蒙提出不同意見,他建議留下凌統防守,由周瑜親率其他人解救夷陵,只要凌統能守住十天,就不會有問題。

周瑜接受呂蒙的建議,到夷陵大破曹軍,曹軍從夷陵退還。

這段時間,三十歲的年輕將領呂蒙脫穎而出,屢建功勛。孫權任命他為偏將軍,守尋陽令,以副軍長的身份兼任尋陽縣(今湖北廣濟東)縣長。

然而,曹軍隨後在江陵也取得了重大收穫,在一次激戰中,周瑜親自督戰,結果右臂被曹軍射中一箭,傷勢很嚴重。

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曹仁得知周瑜負傷,率軍前來挑戰,為了不影響士氣,周瑜勉強掙扎著起來,到各營巡視。

但是對曹軍來說,江陵周邊的地方陸續被孫吳所吞噬,據《吳錄》記載,參加爭奪的還有劉備。面對強敵,江陵遲早會陷落。

曹仁在江陵前後堅持了一年多,吸引了周瑜率領的主力和一部分劉備的部隊,為減輕其它戰場的壓力做出了貢獻。到第二年下半年,曹、孫決戰的主戰場已轉向東線的合肥,曹操決定把曹仁從江陵撤到襄陽。

曹仁撤走後,周瑜帶傷指揮作戰,迅速攻下江陵及其以東長江沿線的許多重要據點,長江從柴桑(今江西九江)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一線的軍事要地基本上都被孫吳佔領。

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駐守江陵(今湖北荊州);程普為江夏郡太守,駐守沙羨(今湖北武昌以西);呂范為彭澤郡太守,駐守柴桑(今江西九江)。

在此期間,曹操甚至產生過拉攏周瑜歸降的想法,據《江表傳》記載,曹操曾派蔣干到江陵來見周瑜,作策反工作。

蔣干字子翼,是九江郡人,跟周瑜是老鄉,可能過去也有過交往。蔣干這個人,《江表傳》說他「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跟周瑜有一比。

蔣干到了周瑜那裡,周瑜已知他的來意,沒等老朋友開口,先說道:「子翼辛苦呀,遠涉江湖是來為曹氏當說客的嗎?」蔣干說:「我跟足下是老鄉,這麼多年未見,很是想念,只來敘舊,並沒有別的意圖(吾與足下州里,中間別隔,遙聞芳烈,故來敘闊,並觀雅規)。」

就這樣,周瑜先把蔣乾的嘴給堵上。之後,他們一塊兒吃飯,飯後周瑜邀請蔣干參觀軍營,還讓侍者拿出服飾珍玩向蔣干展示。周瑜對蔣干發表了一番他對人生的感悟,周瑜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對外有君臣之義,對內好比是骨肉兄弟,言聽計從,禍福與共,這樣的情誼,是什麼都無法動搖的啊!」

周瑜說的,跟諸葛亮之前說劉備的話相似,應該都是心裡話。

蔣干始終笑而不答,也沒有說任何勸降的話。蔣干回去後向曹操報告了情況,說明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辭所能策反得了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也)。

赤壁之戰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戰前,曹操輕而易舉地得到了荊州,實力倍增,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上的優勢。面對驚慌出逃的劉備,以及實力明顯不足的孫權,曹操完全有必勝的把握。

本來這一仗不難打,比官渡之戰好打,比征河北好打,比北征烏桓也好打。

但是,在官渡贏了,在河北贏了,在烏桓人那裡也贏了,唯獨在這裡輸了。有人將戰敗的原因歸之於曹操在戰略上的失誤,有人歸之於曹操的輕敵,有人歸之於疫病,有人歸之於那場大火。

但是,歷史只記錄結果而不看中假設,赤壁之戰成為一個轉折點,一路勢如破竹般攻城掠地的曹氏集團不得不暫時停頓擴張的腳步,以更大的耐心與對手糾纏,這個時間還要很長很長。

歷史錯過了這次有望統一的機會。赤壁之戰將成為曹操心中永遠的傷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