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燃燒的江河 六、赤壁的真相

曹操是沒有地圖,還是在慌亂中來不及看?他也許想,部隊是從江陵來的,還要退到江陵去,結果吃了不少苦頭。

現在,長江上就有兩支大軍相向而行了:從上游順江而下的是曹軍的西部兵團,由曹操親自率領;從下游逆流而上的,是孫劉聯軍,由周瑜指揮。

但江陵距此尚遠,從地圖上看,他應該向北穿越雲夢澤,迅速向漢水方向靠攏,那裡有正在南下途中的北部兵團。曹操與他們會師後,甚至可以迅速展開反擊,不必休整即刻可以殺個回馬槍,反敗為勝的幾率也很大。

但是,這些有限的記述與一場如此著名的大戰還不相符,這不免有點奇怪。

相遇的這個地方,名叫赤壁。

赤壁這一仗,曹操算是敗慘了。

相比較而言,《三國志周瑜傳》對這場著名戰役的描寫最詳細,人們了解到的關於這場戰鬥的史實,基本上都是出自這裡:

而北部兵團的行蹤更是有些詭異,這支人數眾多的部隊在赤壁之戰發生時處於什麼位置呢?是已經到達烏林與曹操親率的西部兵團會合了,還是仍在行軍的路上?

但這是一種什麼病呢?過去一般都認為是血吸蟲病。血吸蟲是一種寄生蟲,人一旦感染,就會出現發熱、斑疹、丘疹、腹瀉、腹水、腹痛、肝腫大等一系列癥狀,致死率很高。這種病不經治療無法自愈。

《江表傳》記載與此大致相同,它保存有黃蓋寫給曹操的那封詐降信原文。同時記載說,曹操吃不準這封信是真是假,還特地召見信使,親口對他說:「如果這封信是真的,將大大獎賞你,封你的爵位將超過其他人。」

一般來說,現在公認的地方是湖北省蒲圻縣,如今該地已改名為赤壁市。如果從曹軍出發地江陵算起,以曹操的目的地夏口(今湖北武漢)為終點,蒲圻赤壁大體位於其四分之三處,曹操率水軍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眼看快到夏口,遇到了周瑜率領的孫劉聯軍。

《三國志諸葛亮傳》:孫權大喜,隨即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水軍三萬人,隨同諸葛亮一塊兒見劉備,聯合抵抗曹操。曹操敗於赤壁,率軍撤回鄴縣。(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

血吸蟲喜歡生活於多水地區,病蟲依靠水源傳播速度很快。湖北省的陽新縣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有多達八萬人都死於血吸蟲病,毀滅村莊七千多個,製造了許多「無人村」「寡婦村」「棺材田」。

這首詩意蘊沉雄、情調激昂,有哀傷、有沉思、也有進取。詩的想像豐富,語言老練,渾然天成,可以說是曹操詩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那個時代詩歌的最高峰。

據記載,曹操率敗軍用了四天時間才走到華容縣境內,道路泥濘,天氣轉壞,颳起大風,曹操下令讓士兵背著草,遇到有水的地方填上草,馬匹才能勉強通過。其間大家爭先恐後,人馬相撞,老弱病殘的士兵被戰馬踩踏,有的陷入沼澤中,又死了不少人。

《江表傳》還補充了一些細節,比如說黃蓋裝在小船上的乾草是荻草,澆上的油脂是魚油,蒙在外面的布幔是紅色的,當時刮的風是東南風等。

曹軍士兵多來自於北方,水土不服,對疾病的抵抗力低,防護流行性傳染病的意識也差,一旦疫情蔓延就無法控制。

這是一場決定天下形勢的重要戰役,如果曹軍取勝,天下大局可定,一個統一的王朝指日可待;如果曹軍不能取勝,下面的局勢如何發展,則很難預料。

由赤壁對岸的烏林往西,就是茫無邊際的雲夢澤,到處是河湖、沼澤濕地,行動起來很不便。西邊是江陵,有曹仁在那裡駐守,曹操大概想率敗兵儘快與曹仁會合。

但是,周瑜卻不想在長江邊上過年,這樣的年他過不起,處於絕對劣勢的一方必須出奇才能致勝,於是他給曹操演出了詐降計。這不僅需要高超的表演天賦,更需要極大的冒險精神。周瑜賭了一把,因為他沒有更好的辦法。最後,他賭贏了。

於是,有人提出了另外兩種觀點:瘧疾和流行性斑疹傷寒。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學者仍在考證和研究之中。

根據上面這些記述,此戰中曹軍遭遇了嚴重的疫病。由於大範圍的疫病在曹操將士中蔓延,造成曹軍嚴重減員,戰鬥力下降得很厲害,這是曹軍失敗、並且在失敗後不能有效組織防守反擊的最重要原因。

然而,正史對這一仗的記載卻十分簡單,全部檢索出來也就那麼幾段:

從種種跡象來看,這支部隊應該還在預定的行軍路上,也就是在漢水一線,他們的目的地是江夏郡的夏口,本來曹操率領的西部兵團也是奔夏口去的,他們計畫在夏口附近會師。被遲滯於赤壁是曹操沒有料到的,所以北部兵團事先並沒有接到改變行軍路線來烏林會師的打算。曹操在長江上與周瑜的水軍初一接觸吃了敗仗,於是退到長江北岸的烏林,在此紮營,這個策略是正確的,他下面要做的就是重新調整部署,讓北部兵團火速向這裡靠攏。如果兩大兵團實現會師,周瑜再聰明,老天爺再幫忙,孫劉聯軍想戰勝曹軍勝算都不會太大。

然而,對於這一把大火,大家都缺少必要的準備。曹操做夢都沒有想到,對周瑜或者劉備來說,固然想到了,但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把火會這麼厲害,居然把曹操一口氣燒得大敗慘敗,曹軍開始全面潰退。

軍情緊急,周瑜決定孫劉聯軍即刻沿長江西進迎敵。

僅有上面這些史實似乎勾勒不出來赤壁之戰的全貌,但史實的確如此,看起來不像一場有謀劃的大戰役,倒像一場沒有準備好倉促打起來的遭遇戰。圍繞這場大戰的其它故事,如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蔣干盜書、周瑜打黃蓋、關羽義釋曹操等,都在史書上查無出處。

《三國志先主傳》:劉備和曹操戰於赤壁,把他擊敗,燒了他的戰船。之後與吳軍水陸並進,一直追到南郡,此時發生了瘟疫,曹軍死了不少,曹操撤回北方。(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事實也是如此,對於曹操來說,他根本沒打算在這個叫什麼赤壁的鬼地方打一仗,根據他此前的部署,曹軍西部兵團和北部兵團兩路夾擊,目的地是夏口,距此還有一段路程。

北部兵團主力有七個軍,還有荊州降將文聘率領的水軍,這兩路大軍會合後才準備痛痛快快打一仗,至於跟劉備打還是跟孫權打,曹操都不在乎。

《三國志吳主傳》:周瑜和程普為正副總指揮,各率一萬人,與劉備一塊兒進軍,和曹操遭遇於赤壁,大破曹軍。曹操把剩下的船燒了,之後撤退,士卒中發生了飢餓和瘟疫,死了一大半人。(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後漢書漢獻帝紀》:十月一日,發生了日食。曹操率水軍討伐孫權,孫權命周瑜將其擊敗於烏林、赤壁。(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三國志武帝紀》:曹操率軍到達赤壁,與劉備交戰,失利。這個時候發生了大瘟疫,將士死了很多,於是撤軍。(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所以,當曹操在江面遭遇失敗後,他並沒有慌亂,甚至也沒有放在心上。他很快在烏林建起了水陸兩軍大營。這時候,曹操的心情還頗好,據考證,組詩《短歌行》中的第二首《對酒當歌》就是在水營戰船上聚會時寫的。這首詩寫道:

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仍然信心十足,一副天下盡在掌握的感覺,不像是打了敗仗後寫的。這種心境,與官渡之戰期間曹操擔憂、煩悶、頭疼病時常發作的情況完全兩樣。

一方誌在必得,一方鬥志昂揚,兩支大軍終於在長江上相遇了。

這些記載不僅十分簡單,而且有多處自相矛盾。關於戰鬥發生的地點,除了赤壁以外,又出來個烏林,此地位於如今的湖北省洪湖縣,在長江以北,與赤壁隔江相望;關於作戰對象,有說曹操與劉備交戰的,有說曹操討伐孫權的;關於戰鬥的結果,有說曹操被打敗的,有說曹操自己撤退的。

曹軍的水軍一旦棄船登岸戰鬥力大減,加上有不少人得了病,有不少做了俘虜。慌亂間曹操做出了一個算是比較奇怪的決定,他沒有向北撤,而是向西撤,這也許並不明智。

但也有人懷疑這種說法,因為血吸蟲病有一個潛伏期,大約在八至十周左右,曹軍士兵在長江上行進總共也沒有么長的時間,這是疑點之一。另外,血吸蟲在寒冷的季節發育緩慢,冬天一般不是其大規模爆發的時間。

十二年前,剛剛挑起家族事業重任的孫策向張求教,張向孫策提出了著名的「江都對」;前不久,劉備向諸葛亮求教,諸葛亮提出了更著名的「隆中對」。在這兩份戰略規劃書里都提到了荊州,其支點就是佔據荊州,然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