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指荊州 一、志在必得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發生了許多重大事件。

對曹操來說,有北征烏桓的大勝之喜,也有誅殺華佗、孔融之怒,有痛失首席參謀郭嘉和愛子曹沖之哀,也有迎接故人之女蔡文姬回歸之樂。

但是,這一年真正的大事還沒有上演,之前這些都只是序幕。這一年曹操五十四歲,作為軍事家、政治家是一個成熟的年齡,但在當時壽命普遍偏低的情況下,這也是一個時不我待的年齡。

經過十多年拼殺,陶謙、袁術、呂布、公孫瓚、袁紹等人紛紛謝幕,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堪稱重量級的人物越來越少。雖然如此,但畢竟還有劉表、孫權、劉璋、公孫度、劉備這樣的豪傑,並且勢力也在一天天壯大,曹操有點著急。

有時候事情總是這樣的:一著急就容易辦錯事,曹操也不例外。這一年的七月,在許縣處理完有關事務的曹操,來不及讓人馬做長時間休整,就正式發起了南征荊州的戰役。

在每次重大行動前曹操都會召開軍事會議進行研究,聽取各方面意見,每到這時,往往既有贊同意見也有反對意見。但對於這次南征荊州,曹操身邊主要的參謀們卻都沒有反對。這一點也許跟大家印象中的情況相反,但事實確實如此。

據《三國志荀傳》記載,大軍出發前,曹操曾向在許縣主持朝廷日常事務(尚書令)的荀徵求意見。荀認為:「如今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已平定(華夏已平),荊州那邊肯定有危機感了(南土知困矣)。可以從大道大張旗鼓地南下,然後從宛縣、葉縣間的小道秘密疾進,以出其不意。」

荀不僅同意此時發起南征,而且提出了具體的出兵建議,曹操也接納了荀的建議。

這實際上是曹操手下參謀們的共識,有人認為賈詡反對過出兵,這其實是誤讀。據《三國志賈詡傳》記載,賈詡反對曹操進軍的時間是在得到荊州之後,當時曹操決定順長江東下,一口氣滅掉孫權,賈詡表示反對。

這次南下荊州,曹操最終大敗而歸,但失誤發生在後半程。

如果能一舉拿下荊州,跨江而治,上可攻益州的劉璋,下可攻江東的孫權,將在戰略上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如此,統一全國的目標就指日可待了!

大家都看到了這一點,曹操看到了,曹操的對手們看得更清楚,其中不僅包括劉表、孫權和劉備,還有幾位雖暫時置身局外,但絲毫高枕無憂不起來的人,比如劉璋、公孫度、馬騰等人。

劉璋接他父親劉焉的班是在興平元年(194年),曹操的父親曹嵩也是死於那一年。十四年來,劉璋作為益州的實際控制者,過著相對偏安的日子,沒有遇到大的戰事,天府之土,民殷國富,兵精糧足,本可以成就一番霸業,但正如陳壽和常璩說的那樣,劉璋「才非人傑」,不是個可以成大事的人,白白浪費不少機會。

劉璋在家裡排行老四,所以他字季玉。他的三個哥哥分別是劉誕、劉范、劉瑁,當年朝廷為了控制劉焉,把劉璋以及他的大哥、二哥作為人質留在長安,之所以給劉焉身邊還留個了劉瑁,是因為劉瑁患有精神病。

劉璋後來輾轉回到益州,而他的兩個哥哥因為卷進長安兵變被殺。劉焉死後劉璋繼位,劉瑁雖然年齡比劉璋大,但因為是個廢人,所以平時什麼事都不管。劉瑁的夫人姓吳,應該是一位國色天香的佳人。劉備入蜀時劉瑁已經死了,劉家的舊部、剛剛投靠劉備的蜀郡太守法正把吳氏介紹給了劉備,成為劉備的吳夫人,這是後話了。

曹操發起荊州之戰時,劉璋判斷劉表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於是派手下人陰溥前來表達敬意(致敬於曹公)。陰溥這個人史書上沒有太多記載,只知道他是河內郡人,《華陽國志》說他在劉璋手下擔任類似於准將(中郎將)級別的軍官。

曹操應該在前往荊州的路上見到了陰溥,他很高興,以獻帝的名義任命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的三哥劉瑁為平寇將軍。此前,劉璋雖然把事業幹得挺大,但頭上只有一個從老爹那裡繼承來的益州刺史的名號。

陰溥回去復命,劉璋也很高興,覺得曹操看得起他,現在曹操那邊有事,自己總得表示表示,於是派手下人張肅率三百名叟兵攜帶一批軍事物資送往荊州前線,以示對曹軍的支持。

「叟兵」是從叟人中徵募來的兵,叟人主要生活在漢至六朝時期今天的四川西部、雲南、貴州等地,屬氐羌系,他們作戰勇敢,是一支勁旅。劉璋送三百名叟兵給曹操是動了腦筋的,送得太多容易引起曹操的猜忌:你是幫場子來的還是想趁火打劫?反正只是個象徵意義,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而已。對於曹操來說,也樂得接納,這時候曹軍陣營里應該有匈奴人、烏桓人甚至鮮卑人,現在又多了幾百名叟兵,更像一支「聯合國軍」了。

曹操把叟兵留下,為犒賞張肅,以朝廷的名義任命他為益州轄下的廣漢郡太守。這個張肅,就是被認為日後出賣了益州的那個張松的哥哥。

劉璋的態度讓曹操對西部防線放下一半心來,但西邊除了劉璋,還有關中的馬騰。在曹操發起并州戰役期間,馬騰以及兒子馬超站在了曹操一邊,立下功勞,馬騰被拜為前將軍,封為槐里侯,以槐里(今陝西興平)為基地,成為關中最重要的一路勢力。

馬騰父子在槐里前後駐守了十多年,根基很深,曹操總覺得不踏實,在南下荊州之前以朝廷的名義徵召馬騰到朝廷做官,讓他把軍權交給兒子馬超。

馬騰雖然答應了,但十分猶豫。司隸校尉鍾繇的助手張既恐怕他變卦,命令周圍各縣儲備糧食物資,以備不測,同時發動在關中地區品秩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前往迎送,弄得馬騰沒有辦法,只得入朝。馬騰被朝廷任命為皇城警備司令(衛尉),雖然屬部長級的高官,但顯然只是個名義而已。不僅如此,他在許縣上班,家屬卻被送到了鄴縣,過起了兩地分居的日子。

馬騰及一家老小成了曹操手中的人質,這樣一來就不怕馬超鬧事了。

當時,整個北方地區能夠對曹操構成直接威脅的也沒什麼人了。當然還有一個人頗有實力,但他離得實在太遠,曹操可以暫時不予考慮,這個人就是公孫康。

就在前不久,公孫康大義凜然地殺了袁熙、袁尚,避免了直接與曹軍刀兵相見,曹操以獻帝的名義拜他為左將軍,地位與馬騰大致相當。

聽說曹軍主力南下荊州,一向野心很大且善於把握機遇的公孫康覺得這似乎是個機會。他召集手下人討論,沒想到公孫太守手下儘是一群好戰分子,在沒有仔細評估自己實力的情況下,就紛紛嚷著要趁機給曹操後面來一刀,端了曹操的老巢鄴縣。

在一片群情激昂之中只有一個人面帶冷笑,表現得十分不屑。公孫康問他是怎麼想的,這個人回答道:「現在海內大亂,社稷將傾,將軍您擁有十萬之眾卻沒有什麼作為,為人臣的怎麼能這樣呢?曹公憂國家之危敗,慮百姓之苦難,率義兵為天下誅叛賊,功高德廣,天下無雙,他沒有來問您的罪,您反而要舉兵西向,這個事怎麼樣,將軍您好自為之吧!」

一番話擲地有聲,把大家驚醒了。史書記載,眾人聽了這個人的話,都深感震動,半天沒人吱聲,後來公孫康說:「先生你說得對呀。」於是放棄了在背後偷襲的打算。

這個人叫涼茂,字伯方,曾在曹操的司空府里當過處長(司空掾),後來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任泰山郡太守,前一階段被曹操調到樂浪郡當太守。這個地方在今天的朝鮮半島上,當時是公孫康的實際控制區。

公孫康扣留了涼茂,不讓他上任,但涼茂始終不為所屈。曹操的本意是派涼茂到公孫康的地盤上「摻沙子」,但發現公孫康護得很嚴,無從下手,後來就找個機會又把涼茂調了回來,擔任魏郡太守。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