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上太行山 七、整頓社會風氣

渤海郡是袁氏父子經營多年的基地,他們在這一地區的影響持續了十多年。曹操攻佔渤海郡後,需要儘快樹立起自己的權威,保證這一地區長治久安。

袁譚被殺後,曹操命令將其梟首示眾,同時下令誰要敢來哭他,就把他的妻子、兒女一塊兒殺了(敢哭之者戮及妻子)。曹操沒想到偏偏有個人不怕死,跑過來向自己求情,要收殮袁譚。這個人就是袁譚在青州的屬下,州政府秘書長(別駕)王修。

王修曾勸袁譚兄弟和睦相處,共同對付曹操,袁譚不聽。袁譚被殺時,王修在高密,他本有機會逃命,但聽說主人已死,就跑來弔喪,一下馬便哭著喊道:「沒有主人了,還能到哪裡去(無君焉歸)?」

曹操認為他是一個義士,就接見了他。王修說:「我受袁氏的恩德,如果能殮葬舊主,然後自己從容就戮,也沒什麼遺憾了。」

曹操深為王修的大義所感動,同意了他殮葬袁譚的請求。

曹操對王修原本就有好感,南皮攻破之後,他帶人在城內巡視,曾到過一個官員的家裡,看到其全部家產只有不滿十斛糧食,幾百卷書而已,聯想到鄴縣被攻破時查抄審配等人家產數以萬計的情形,當時就對這個官員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官員正是王修。

曹操禮聘王修到他的司空府工作,擔任處長(司空掾),後來又兼任冶金部隊司令(司金中郎將),這個職務主要負責礦山開採、冶煉以及兵器、農具的鑄造,雖不是一個顯要部門,卻掌管著大部分「軍工企業」,有著重要的地位。

王修幹得很稱職,一干就是七年,期間有很多次升遷的機會,但都因為曹操實在找不出比王修更合適的人接替他而作罷。為此曹操有點過意不去,專門給王修寫了一封長信,表明司金中郎將一職的重要性和對王修工作的肯定。到後來,王修終於改任魏郡太守,在地方治理方面卓有成績。

在此前後,曹操先後以司空和冀州牧的身份頒布了一系列命令,恢複冀州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整頓社會秩序。這些命令包括《蠲河北租賦令》、《抑兼并令》、《赦袁氏同惡令》、《整齊風俗令》等。

在《蠲河北租賦令》中,曹操下令免除冀州地區建安九年(204年)全年的田租和賦稅,以恢複和發展生產。這道命令的頒布,受到了百姓的擁護。

袁紹統治冀州期間,政治和軍事上依靠豪強地主,使得這些人的政治和經濟勢力迅速膨脹。長期以來,曹操一直在思考東漢政權在機制上的弊端,他認為豪強勢力發展太快是造成政權衰弱的主要原因,所以對如何抑制豪強勢力的問題十分關注。曹操認為如果這個問題解決得不好,即使得到政權也不會穩固,在關鍵時候上會被豪強勢力們所左右。

基於這些長期的思考和對現實情況的分析,曹操頒布了《抑兼并令》,他強調一個社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任由貧富差距拉大,必然會帶來嚴重後果。他說,像審配這樣的家族,不僅經濟實力很強大,而且成為窩藏罪犯的據點,是黑惡勢力的保護傘,老百姓怎麼能擁護這樣的政權?

曹操借民意向豪強勢力開刀是有深思遠慮的,他不願意在自己統治的地區出現豪門經濟和豪門政治。作為抑制豪門的一個重要步驟,在《抑兼并令》中他明確規定,每畝地收租的標準是四升,每戶另收二匹絹、二斤絲,除此之外一律不再收取其它賦稅。他要求各郡縣要嚴格檢查,看看有沒有豪強地主搭順風車額外收取其它稅費的現象,同時禁止弱勢群體替那些豪強們交賦稅。

攻佔南皮後,冀州全境成為「曹統區」,那些曾在袁氏政權及軍隊里任職的各級官員,有的仍舊被錄用,有的則心懷不安,害怕有朝一日會清算他們的舊賬。針對這種情況,曹操在南皮頒布了《赦袁氏同惡令》,明確表示跟袁氏做過壞事的人,允許他們改惡從善(與袁氏同惡者,與之更始)。

袁氏政權之所以失敗,一個重要原因是內部結黨營私、勾心鬥角很嚴重,這種風氣由社會上層傳達到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一種不良風氣。在過去的「袁統區」,不僅官員、豪強們操縱輿論、排斥異己、顛倒黑白,而且在一般老百姓里也存在是非不分、缺乏普遍的社會正義感、歪門邪道盛行等現象,針對這些問題,曹操在南皮又下達了《整齊風俗令》:

「結黨營私是古代聖賢所痛恨的。聽說冀州這個地方,父子也會分成兩派,互相中傷爭鬥。以前直不疑沒有哥哥,大家卻說他與嫂子私通;第五倫三次娶的都是孤女,有人卻說他虐待岳父;王鳳獨斷專行,谷永卻吹捧他為周代的申伯;王商忠誠,張匡說他搞旁門左道。這些都是顛倒黑白、欺君罔上的例子,整頓社會風氣,以上現象不根除,我認為那是恥辱。」

曹操舉的這些例子雖發生於前代,卻都是有所指的。拉幫結派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就連父子兄弟也分成兩派進行文攻武鬥。他們沒能給社會做出好的表率,以至於民風迅速惡化,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也影響到社會穩定和生產發展。曹操花大力氣整頓社會風俗,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迫切性。

經濟上免除租稅、抑制豪強兼并,政治上化解新舊勢力的衝突,繼而又從整頓社會風氣入手,恢複社會秩序,曹操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很快使冀州的社會面貌得到改觀,生產得到了恢複和發展。

在此期間,幽州的局勢也發生了新變化。袁熙的部將焦融和張南看到袁氏集團即將覆滅,於是發動兵變,將袁熙、袁尚趕出幽州,二袁只得投奔遼西的烏桓首領蹋頓。蹋頓以前娶了袁家的姑娘為妻,跟袁家有姻親關係,如今在遼西一帶勢力很大。

焦融自稱幽州刺史,他率全州各郡縣長官歸降曹操。曹操大為高興,幽州不戰而勝,省去了遠征的麻煩,他以朝廷的名義承認焦融為幽州刺史,將焦融、張南都封為列侯。在此之前,一直活躍在幽州的鮮於輔和閻柔已經加入到曹操陣營了。

鮮於輔在官渡之戰前率部歸附曹操,被曹操任命為北部邊防軍副司令(左度遼將軍),封為亭侯,讓他鎮守在幽州,成為牽制袁氏集團的一股力量。官渡之戰時,鮮於輔親自率軍到前線助戰。袁紹敗走,曹操聽到報告欣喜異常,當時鮮於輔剛好就在旁邊,曹操對他說:「年初的時候袁本初送來公孫瓚的人頭,我看了都覺得眩暈(孤自視忽然耳),不想今天把他打敗了,這既是天意,也是大家努力的結果啊!」後來,鮮於輔也參加了南皮之戰。

鮮於輔的戰友和同盟閻柔在北方少數民族中素有聲望,鮮於輔曾經聯合他以及劉虞的兒子劉和等人一直與公孫瓚作戰。公孫瓚死後,閻柔也站在了曹操的一邊,他被曹操任命為抗烏桓軍司令(護烏桓校尉)。南皮之戰後,閻柔又說動一部分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首領歸附曹操,獻上名馬,閻柔被封為關內侯。

據《魏略》說,曹操很喜歡閻柔,曾經對他說:「我把你當成兒子一樣,你也要把我當成父親呀(視卿如子,亦欲卿視我如父也)。」閻柔於是跟曹丕等處得像兄弟一般。

有鮮於輔和閻柔,如今又有焦融、張南的歸順,幽州問題可以說初步解決了。但是沒多久,幽州刺史部涿郡故安縣(今河北淶水)人趙犢、霍奴起兵,殺死了刺史焦融以及涿郡太守,在袁熙、袁尚的鼓動下,蹋頓也趁機出動,在幽州刺史部漁陽郡北部的獷平(今北京密雲水庫北)一帶進攻鮮於輔。

這一年的七八月間,曹操率部離開南皮進軍幽州,在涿郡斬殺趙犢、霍奴,又渡過潞河救援獷平,這是曹軍第一次北征幽州。蹋頓所部未作抵抗,撤到了塞外,曹操於是率軍回師鄴縣。

建安十年(205年)十月,曹操回到了鄴縣。此次出征歷時整一年,收穫頗豐,曹軍攻下了南皮,掃蕩了幽州殘敵,將袁熙、袁尚趕到了塞外,原來「袁統區」的北方四州中,已全部佔領冀州、青州和幽州,不太有把握的只有太行山西面的并州,但高幹即使想造反,也沒有什麼大礙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