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放眼天下 五、布局東南

官渡之戰後的第二年即建安六年(201年),曹操陣營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曹操任命的廣陵郡太守陳登因病去世,這對曹操在徐州、揚州等東南一帶的發展是沉重打擊。

廣陵郡是徐州刺史部最南面的一個郡,大致範圍相當於今天江蘇省長江以北的部分地區,郡治廣陵縣即今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市在漢末屬徐州刺史部管轄,而揚州刺史部的治所在九江郡的歷陽(今安徽和縣),袁術統治揚州期間,又長期以九江郡的壽春(今安徽壽縣)為基地,後來把偽皇宮也設在了那裡。

廣陵郡西面與揚州刺史部的九江郡、廬江郡相鄰,南面與揚州刺史部的江南四郡相望,揚州在傳統上是袁術的佔領區,曹操在這裡沒有什麼勢力。孫策崛起後迅速統一了江南,後來又驅逐了親曹操的劉勛,把勢力範圍擴展到長江以北。

孫策意外身亡後,孫權接替了兄長的事業,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曹操當時正集中精力在北面作戰,無力考慮東南事務,陳登佔有的廣陵郡就成了曹操布局東南的唯一支點。

前面提到,徐州本土出身的陳登是地方實力派人士,先後輔佐過陶謙、劉備,後又跟隨呂布,這些人都對陳登很倚重,因為他在徐州很有影響力。經過對形勢的判斷,陳登認為呂布難有成就,於是與其父陳暗中投靠了曹操,在曹操滅亡呂布之戰中出了大力,被曹操任命為廣陵郡太守,同時拜為伏波將軍,主持東南一帶的軍政事務。

曹操對東南方面的支持很有限,他原希望陳登能看住東南面的這個大門就行,沒有更多奢求,但陳登幹得很出色,遠遠超出了曹操的期望。

陳登到廣陵郡後首先抓幹部隊伍建設,他明賞罰、重威治,使各級官員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也贏得了百姓的信賴。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他進一步安撫民眾,發展生產,很快便把地方治理得欣欣向榮,陳登也樹立起崇高威望(甚得江淮間歡心)。陳登還收編了郡內的流寇武裝,建立起自己的軍事力量。

陳登是個很有抱負的人,《先賢行狀》一書稱,陳登此時產生了「吞滅江南之志」。

陳登在廣陵郡的發展引起了江東孫氏的注意。建安四年(199年)孫策在世時,在與廬江郡太守劉勛作戰的同時,派孫權進攻陳登的軍事基地匡琦城(今江蘇射陽附近)。當時敵我力量對比是十比一,陳登泰然自若,根本沒把孫權當回事。

據《先賢行狀》記載,陳登下令關上城門,偃旗息鼓,向敵人示弱,自己登上城樓進行觀察。在城外的敵人不明究竟的時候,陳登突然下令打開南城門出擊。孫權所部沒有防備陳登會來這一手,陣形大亂。陳登親自擂鼓助威,殺得敵人大敗。此戰孫權損失了一萬多人。

孫權剛出道就遇上了老練的陳登,對此戰的記憶在孫權一生中想必都十分深刻。

敵人雖敗但依然強大,陳登一邊組織軍民積極做好守城準備,一邊派郡政府人事處長(功曹)陳矯到曹操那裡搬救兵。在救兵未到之前,為了迷惑敵人,陳登命令大家在軍營外十里的地方準備大量柴禾,每隔十步放一堆,一到夜裡就點上火,然後組織大家使勁喊叫歡呼,好像跟援軍會師一樣。

趁著敵人疑懼之時,陳登再次主動出擊,又斬獲一萬多人,在未得到曹軍主力支援的情況下,就把危機化解了。

但廣陵郡位置太靠近江南,曹操考慮防守此地成本太大,於是收縮防線,在揚州和徐州之間的己方佔領區新成立一個東城郡,由陳登以伏波將軍的身份兼任太守。

以陳登的軍政才能及個人志向,本應該在此大展身手,但他卻英年早逝了,死時才三十九歲。

有點奇怪的是,《三國志》里沒有給陳登單獨立傳,只是在《呂布傳》里順便對他進行了介紹,通常這意味著陳登有問題,要麼是叛徒,要麼因罪被殺,但在所有史料里都找不到這方面的證據。

有分析認為,陳登並非真心依附曹操,他是地方實力派,有點像臧霸,甚至比臧霸還自由。陳登一直揚言要吞併江南,未必是想給曹操打天下,陳登也想建立自己的事業,成為曹操、孫權這樣的一方諸侯。

這樣的分析也只是推測而已,但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解釋《三國志》里沒有單獨為陳登作傳的原因。

不過,陳登的死因在《三國志方技傳》里可以查到,他是得病死的。陳登就任廣陵郡太守不久,有一段時間感到胸悶,面色發紅,吃不下飯,就請他們家的老朋友名醫華佗來診斷。

華佗字元化,跟曹操同是沛國譙縣人,當時已經是享譽天下的名醫,他喜歡四處行醫,不分地位尊卑對病人一視同仁。陳登的父親陳當過沛國相,期間舉薦華佗為孝廉,因為這個原因,陳登和華佗有故交。

華佗對陳登進行了一番診斷,認為陳登吃海鮮水產等生腥的東西太多,在胃中生了大量寄生蟲,已經鬱結難化。華佗煎了兩升湯藥,讓陳登先服一半,隔一會兒再喝另一半。

陳登按照醫囑服下湯藥,不到一頓飯功夫,即嘔吐出了三升多長相奇怪的蟲子,病也馬上好了。華佗說:「這個病三年後還會複發,遇上好醫生才有救。」三年後,就在陳登剛調任東城郡太守不久,他的病果然複發,可惜華佗這時不知道在哪裡,周圍的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陳登不治而死。曹操在官渡前線開始發作的頭痛病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每次發病都心慌意亂,眼冒金星,一般醫生治療效果都不大。他聽說了這件事後,就派人把華佗找來。華佗採取針灸療法,扎曹操背上的膈腧穴,曹操的病情立即減輕,於是就把華佗留在身邊當專職保健醫生。

陳壽大概不太懂醫學,收集的資料也不夠詳實,膈腧穴在背部第七椎節下面一側的一寸五分處,扎這裡通常是治療咳嗽、反胃等病症的,要緩解頭部的眩暈疼痛,扎的應該是通天穴或天柱穴。

陳登之後,曹操急需物色一個能幹的人應對東南方面的事,他選的是在司徒府里當處長(司徒掾)的劉馥。

劉馥字元穎,沛國相縣人,是劉氏宗親但枝節已經很漫遠了。曹操剛到許縣時,劉馥說服袁術的部將戚寄、秦翊投誠,曹操很高興,讓司徒趙溫徵辟劉馥為掾。

建安初年在荀推薦給曹操的人才里有一個人叫嚴象,是關中人,博學機智,曹操對他寄予厚望,袁術死後派他擔任揚州刺史。曹操陣營的揚州刺史象徵意義更多,他調動不了名義上是其下屬的孫策、孫權等人,要地盤必須自己去打。

建安五年(200年)孫權手下的廬江郡太守李術突然發難,攻擊嚴象,把嚴象殺了,嚴象死時三十八歲。

李術此舉並非孫權指使,李術也是想趁亂另起爐灶的一個人。像這樣的地方割據勢力在那時應該還有不少,陳登估計也算一個,但最終像孫權那樣成大事的就極少了,不僅要靠膽量和信心,還要靠實力和運氣,不能以為拉起一面大旗就能包打天下。

李術可能以為孫策剛死,孫權年輕沒有經驗和威望,而曹操又無力顧及東南事務,於是想自立門戶。但是他錯了,孫權年輕不假,但卻很有兩把刷子,對於李術不聽招呼的行為,孫權果斷地給予痛擊。

孫權知道曹操也恨李術,就先向曹操報告,打的旗號是給嚴象報仇,請求曹操在李術求援時不要理他。孫權急攻李術的大本營皖城,李術走投無路,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皖城攻破,孫權屠皖城,將李術梟首示眾。

李術失敗後,曹操和孫權加緊了對揚州江北二郡的爭奪。曹操把劉馥從司徒府處長的閑職上調過來,破格提拔他為揚州刺史,派他到九江郡、廬江郡一帶跟孫權搶地盤。

當時,揚州的江北二郡除孫權、曹操各有一部分勢力外,還有梅乾、雷緒、陳蘭等流寇勢力。劉馥很能幹,他接受任命以後,單人匹馬來到九江郡的合肥縣(今安徽合肥),在這裡建立州治,然後招降了雷緒等人。

在此後的幾年中,劉馥積極開展地方治理,發展生產,招納流民,開展大規模屯田,興修和治理了芍陂、茹陂、七門、吳塘等水利工程。他加緊城防建設,大修合肥城,準備了大量的守城用具,使合肥成為重要的軍事基地,以後一次次抵擋住了孫吳的進攻。數十年間魏吳勢力此消彼漲,但孫吳從來沒能越過合肥一線,這與劉馥的貢獻密不可分。

劉馥主政揚州,阻擋了孫權勢力向北面的進一步發展,為曹操統一北方爭取了時間。

遺憾的是,劉馥身體也不怎麼好,六七年後即赤壁之戰時,劉馥也因病去世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