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官渡,官渡 三、斬顏良,誅文丑

袁紹的大本營鄴縣和曹操的大本營許縣直線距離約五百里,中間隔著黃河、汴水等河流,沿線有黎陽、白馬、延津、官渡等戰略要地,這裡是袁曹決戰的中線,也是決定最終成敗的戰場。

為了迎擊袁紹的進攻,曹操布下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黎陽(今河南浚縣),這裡在黃河北岸;第二道防線是黃河南岸的白馬(今河南滑縣)、延津(今河南延津);第三道防線是官渡。

決戰之前,曹操派一小部分人馬進駐黎陽,不求與袁軍交戰,只起到監視敵軍、配合南岸行動的目的。他還命令于禁率兩千人駐守延津,命令東郡太守劉延駐守白馬,將其餘主力布防在官渡一帶。

面對十多萬袁軍的進攻,曹操擺出了多梯次的縱深防禦體系,而不是將主力分布於黃河一線死守,之所以這樣安排,實在是因為自己的力量不足,難以在正面數百里的黃河沿線分兵把守。

第二道防線的作用是遲滯袁軍的進攻,消耗袁軍的有生力量,挫其銳氣,然後在第三道防線與袁軍展開決戰。

但這樣的軍事部署也冒了很大風險,因為官渡是許縣的最後一道屏障,在前兩條防線被敵軍攻破之後,已經退無可退,必須在這裡取勝,否則就徹底失敗。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親率大軍由鄴縣南下,兵指黎陽,隨行的還有劉備。曹軍未作抵抗,迅速撤到黃河以南。

黎陽自古即是黃河北岸的重要戰略要地,是進行渡河作戰的基地,歷來都有許多大戰在這裡發生。曹軍無意在黎陽與袁紹作戰,因為在這裡自己的部隊難以接續,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有被敵軍全殲的危險。

袁紹佔領黎陽後,派部將顏良為先遣部隊,渡河攻擊南岸的軍事要地白馬。這項決定卻遭到了沮授的反對。

沮授勸袁紹說:「顏良這個人生性褊狹,雖然驍勇,但不能獨立擔當大任。」袁紹不聽。

顏良的情況不詳,但卻很有威名,當時在軍中的地位和名望遠遠超過關羽、張飛等人。袁紹曾經對沮授很倚重,幾乎言聽計從,但這次卻不接受沮授的建議。結果,事實證明沮授是正確的。

對於袁紹的這次南征,內部有一定分歧,以田豐、沮授為代表的本土派表示反對,矛盾一度公開化。臨行前,袁紹將持強烈反對意見的田豐下獄。

沮授在袁紹手下以奮威將軍的名義任監軍,權力很大。在郭圖等人的建議下,袁紹將沮授監軍之權一分為三,分別由沮授、郭圖和老將淳于瓊擔任。

據《獻帝傳》說,袁紹出發前,沮授把本族的人招到一塊,把家財分了分,對他們說:「勢如果在,則威無不加,勢如果不在,則不能保一身,悲哀呀!」他有一個族弟說:「曹操怎麼能是袁公的對手,您何必擔憂?」沮授說:「以曹操的明略,加以挾天子以為後盾,我們又剛剛打敗公孫瓚,士兵疲弊,主將驕縱,成敗已經很明顯了。」

大軍還未行動,沮授已經到處散播「亡國論」,袁紹一定有所察覺,沮授在冀州的影響力讓袁紹不至於立即發難,但對沮授的信任大為降低。所以,當沮授對重要的人事安排再指手畫腳時,袁紹出於對沮授的反感,想都沒想就駁回了。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顏良率部渡過黃河,直指白馬。

曹操決定親自北上,解救白馬之圍。這時候,荀攸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袁紹兵多勢盛,不宜強攻,只能智取。荀攸建議先置白馬於不顧,主力開赴延津,這裡是黃河上最重要的渡口之一,給袁軍一種曹軍要從這裡渡河包抄黎陽的架勢,誘使袁軍主力向延津對岸一帶轉移,袁軍被調動後,再迅速轉進白馬。

這個建議的冒險性有兩個方面,一是袁紹看破曹軍的企圖,不分兵西進;二是袁軍雖然分兵,但他們兵力足夠多,既能迎擊延津之敵,又能加強白馬的攻勢。這兩種情況的結果都一樣:白馬丟失,曹軍大敗。

曹操認真考慮了荀攸的建議,他認為在敵強我弱的現實情況下,荀攸的建議值得嘗試,於是放棄親自馳援白馬的方案,轉而進軍延津。袁紹果然中招,將進攻白馬的一部分主力調往延津。

曹操看計策成功,便以張遼為主將組成一支輕騎兵,以閃電之勢急馳白馬。張遼領命,並請求讓關羽同行,曹操同意了。

關羽投降曹操後,與張遼、徐晃二人志趣相投,關係很好。他們三個人都是從敵方陣營歸降的,也許因為有共同的經歷,更容易談得來。曹操很欣賞關羽(壯羽為人),但是發現關羽好像沒有久留的打算,就讓張遼去摸摸關羽的底。

張遼說明意圖,關羽嘆道:「我知道曹公厚待我,然而我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能背叛他。我不會永遠留在這裡,但我會報答曹公以後再走。」張遼把關羽的話如實轉告曹操,曹操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關羽很有義氣。

據《傅子》一書說,關羽對張遼講了那一番話後,張遼心裡犯了嘀咕,原話轉告,怕曹操生氣殺了關羽,不如實轉告,又覺得對不起曹操對自己的信任。最後張遼還是如實說了。

在白馬前線的顏良,一直以為主戰場在百餘里之外的延津,沒有想到突然有一支勁旅向自己殺來,倉促應戰,結果打了敗仗。此戰關羽立下大功,親斬敵方主將顏良。

關羽力斬顏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曹操預感到關羽有可能走,立即對關羽給予厚賞,想留住他。但關羽去意已定,他把曹操賞賜給自己的東西全部封存起來,留下一封信,離開曹營找劉備去了。曹操手下人想追趕,曹操說:「他也是各為其主,不要追了。」

關羽在後世很受追捧,被稱為武聖,其實不是因為他的勇猛,而是由於他的為人做事。關羽的為人在此事上表現得很突出:不為利所動,所有的事都以義為先,做事很講究,即使離開,也讓人挑不出理來。

劉備此時已投靠袁紹,關羽剛殺了人家的大將,袁紹那邊恐怕正給顏良開追悼會呢,關羽偏偏敢在此時投奔。這就是關羽,心裡只想著義,其它的一概不多想。袁紹對跑過來的關羽既恨又愛,最後還是沒說什麼。

在關羽重新回到劉備身邊之前,一直在公孫瓚手下效力、公孫瓚失敗後下落不明的趙雲聽說劉備在袁紹這裡,也專程來投奔。劉備客居在袁紹這裡,手下的主要武將張飛、關羽、趙雲總算聚齊了。

曹操雖然解了白馬之圍,但自知袁紹的大軍隨後便到,於是決定從白馬撤軍。袁紹果然指揮主力渡河,對此沮授又表示了不同看法。

據《獻帝傳》記載,沮授建議不管白馬,拿下已經唾手可得的延津,憑藉這裡的渡口優勢,將主力源源不斷運過黃河,之後鞏固延津,使其作為一個戰略支撐點,進可以直取許縣,退可以從容撤回黃河以北。

沮授的話袁紹特別不愛聽,在袁紹看來此行壓根沒有戰敗撤回這樣的選項。同時,首戰即在白馬挫敗讓袁紹大失面子,在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袁紹非拿下白馬找回面子不可。

沮授站在黃河邊上嘆息說:「黃河啊黃河,我知道這一去就回不來了(悠悠黃河,吾其不反乎)!」於是以身體原因請辭。袁紹很生氣,把沮授所部交由郭圖來統率。

曹操料定袁紹會命主力來攻白馬,他下令白馬軍民全部隨軍撤離,但向哪個方向撤退卻讓他頗費思量。

白馬屬兗州刺史部的東郡,沿黃河向東不遠就是另一個軍事要地濮陽,此時還在曹軍手中。再往東就是曹操在兗州刺史部的中心城市鄄城。

防守鄄城的是程昱,手下只有七百人。為了保證中路的安全,曹軍分散在各地的人馬已經儘可能地都抽調到中線。戰役開始前,曹操想給鄄城增派兩千人,程昱不同意,他說:「袁紹有十萬之眾,自以為所向無敵。現在看到鄄城的兵少,必然輕易不來進攻。如果增加人馬,他們就會認為不能不攻。」

程昱建議不要管鄄城,曹操接受了這個建議。袁紹聽說鄄城沒有多少人馬,果然放棄對這裡的進攻。事後曹操對程昱的膽識和準確判斷大加讚賞,曾經對賈詡說:「程昱的膽識真勝過古人!」

程昱的建議似乎沒錯,從保全鄄城來看,示弱也是一種戰術,類似於空城計,鄄城得以保全,多虧了沒有增兵。

但從全局戰略考慮,袁紹如果分兵來攻鄄城,也會減輕中路主戰場的壓力,通常攻城的一方會數倍於守城的一方,袁紹不攻鄄城,更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決戰主戰場,程昱的想法也算有得有失吧。

現在,鑒於東部防守的薄弱,曹操不可能向東撤退,但也不能輕易撤往官渡的第三道防線,所以曹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沿黃河向西撤,並且帶上白馬的所有輜重和百姓。

沿黃河向西就是延津,這裡剛被袁紹佔領,曹操向西撤退,出乎袁紹的意料。袁紹此時的戰略應該是棄曹操於不顧,直接向南進攻,這裡才是中心戰場。但袁紹急於找曹操本人打一仗,找回失去的面子,於是將已渡過黃河的主力部隊分為兩隊,一部分由郭圖率領守白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