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英雄的絕響 五、張綉意外之降

曹操打跑了劉備,也不敢在徐州多停留,立即率大軍回防。對於徐州他這次不敢怠慢,把剛剛被任命為冀州牧的董昭調過來,改任徐州牧,替他主持徐州方面的事務。

在處理危機、果斷應對突發事件方面,董昭有過人之處,他也是曹操可以完全信任的人,現在的徐州由董昭來主持再合適不過了。

曹操嘴上說袁紹優柔寡斷,但心裡無時無刻不充滿了擔心。袁紹雖然不足成大事,但他手下難保不會冒出幾個明白人,如果把袁紹點撥醒了,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曹操的擔心一點都不多餘。據《三國志》記載,就在曹軍閃擊徐州的同時,袁紹的主要謀士之一田豐就跑去力勸袁紹抓住機會襲擊許縣。但是袁紹沒有採納,對田豐的建議他沒有說不好,也沒有說好,就是沒有行動。他的理由很奇怪,他說兒子有病,等等看(紹辭以子疾)。

袁紹一共有幾個兒子,具體人數不詳,但至少有三個,除擔任青州刺史的袁譚外,次子叫袁熙,三子叫袁尚。本來袁譚應該是繼承人,但袁尚長得最好看(貌美),袁紹和正妻劉氏都喜歡三子袁尚,所以袁家的繼承人問題一直沒有明確下來。

袁紹消滅公孫瓚後,任命這三個兒子以及外甥高幹各負責一州,袁譚為青州刺史,袁熙為幽州刺史,袁尚為兗州刺史,高幹為并州刺史。袁紹的想法是,給這幾個孩子提供一個平等的機會,看看他們的才能誰更強。

此舉明擺著是要推翻袁譚嫡長子的地位,為立袁尚做鋪墊。對此,大部分人都表示反對,沮授說:「一個兔子跑到街上,就會有許多人追他,有一個人把它捕住了,想逮它的人就會住手,因為這隻兔子已經有主人了。希望您能看一看前人失敗的教訓,想一想逐兔分定的含義。」但是袁紹不聽,沮授大失所望,說:「大禍就要從這裡開始了(禍其始此乎)!」

沮授為什麼會危言聳聽?因為在一般人的心裡,嫡長子繼承製是亂不得的,不管老大多麼笨、多麼傻,都輕易不能另立他人,否則就會引起混亂。這種混亂,如果放在普通百姓家裡,頂多也就是摔幾個碗、砸幾口鍋的事,但在君王和諸侯家裡,就足以引起時局的動蕩。

袁紹事實上已經是一方諸侯,因而他的家事已不再是普通的家事,而與這幾個州、數百萬人口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所以沮授才會那麼著急。可惜的是,袁紹看不到這一點,還以為家事就是自己家的事,與別人無關。

袁紹打破常規的舉動果然在部下中造成了混亂,審配、逢紀等人看到袁紹偏愛袁尚,開始聚攏到袁尚周圍,而辛評、郭圖支持袁譚。袁紹陣營里形成了不同的派系。

一個集團里這樣的派系一旦形成,就會把派系的利益凌駕於集團整體利益之上,不惜犧牲集團的利益以換取少數人的利益,歷史上很多有前途的集團都是這樣走向覆滅的。

田豐建議袁紹抓住機會南下,這雖然是一個高明的謀略,但沒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持,袁紹又以兒子有病為借口把田豐的建議擱置了。田豐很生氣,他用手杖敲著地說:「這麼好的機會,卻因為小兒子生病而失去了,真可惜呀!」

上面是《三國志》的記載,在其它史書中還有完全不同的描述。

《獻帝紀》一書稱,袁紹很快發起了向南面的進攻,在出師前袁紹集團內部還進行了一次激烈討論。袁紹的主要謀士旗幟鮮明地分成了鷹派與鴿派兩個陣營,鴿派的首領正是上面積極請戰的田豐。

《獻帝紀》稱沮授和田豐都反對袁紹出兵,他們認為連年征戰,百姓已經苦不堪言,現在應該發展生產,積蓄力量,可以用三年時間而不是妄圖通過一場戰爭來打垮敵人(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他們的看法遭到鷹派代表人物審配、郭圖等人的反對,鷹派認為現在正是最佳的戰略機遇,機會稍縱即逝,不能慢慢拖著,應該一舉擊敗曹操,否則等曹操勢力更加壯大收拾他就難了。

沮授反駁道:「救亂誅暴是義兵,恃眾憑強是驕兵,驕傲的軍隊最先失敗。曹操迎奉天子,定都許縣,現在率兵攻打他是為不義。曹操推行法令,訓練軍隊,情況跟公孫瓚完全不一樣。現在發動沒有理由的戰爭,而放棄最安全可靠的策略,我真感到擔心。」

沮授搬出了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論題,其實扯得有點遠了,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在現實局面下卻顯得蒼白空洞。沮授和田豐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代表的是冀州本土人士普遍的觀點,本土派都不希望打,就像當年兗州人不支持曹操打徐州一樣。而審配、郭圖這些外來戶普遍贊成打,他們心裡默念的就是打回老家去。

袁紹也是一個外來戶,他傾向於鷹派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公孫瓚滅亡後,他心裡統一天下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甚至有點等不及了。

袁紹接受了鷹派的建議,不僅迅速組成了南下兵團,向黃河一帶開進,而且還做了很多戰爭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連續派出多路使者,拉攏同盟軍。

袁紹拉攏的重點對象是張綉、劉表和孫策,他想建立一個統一戰線,給曹操搞出一個包圍圈。

袁紹的這個戰略雖然不能說一點成效都沒有,但基本上都失敗了。

袁紹派往南陽郡的使者最先到達,他們見到了張綉,陳述了袁紹的主張。袁紹深知賈詡在張綉面前的分量,所以專門給賈詡寫了信,派使者暗中去做賈詡的工作(袁紹遣人招綉,並與賈詡書結援)。

張綉看到袁曹大戰一觸即發的形勢,也許他想都不用想就會站在袁紹這一邊,因為他與曹操之間是敵人,且曹操也視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袁紹的使者說明來意,張綉當場就準備答應。這時,賈詡說話了。

賈詡當著張繡的面對袁紹的使者說:「請回去轉告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又怎麼能容天下人呢?」

張綉聞言大吃一驚,問賈詡說:「這話怎麼說呀!」

打發走袁紹的使者,張綉問賈詡:「既然這樣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賈詡說:「不如投降曹操。」

張綉又吃了一驚,說:「袁紹強大曹操弱小,我們又與曹操互為敵人,怎麼能歸順他呢?」

賈詡說出了其中的理由。他說:「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這是第一條理由;袁紹強大,我們弱小,在這種情況下歸順他,必然不會重視我們,曹操弱小,得到我們必然欣喜,這是第二條理由;有霸王之志的人,肯定會把個人恩怨放在一邊,而讓普天之下都知道他的寬容,這是第三條理由。希望將軍不要再遲疑!」

經過賈詡一分析,張綉認為也有道理,於是率所部投降了曹操。

張綉投降曹操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曹操只有如賈詡分析的那樣,是一個胸懷遠大志向、把個人恩怨拋於腦後的人,他對這項決定才不會後悔。張綉投降袁紹,基本上不用擔什麼風險,而投降曹操,則面臨著生死考驗。

所幸的是,一向料事如神的賈詡在這個重大問題上依舊保持了他的一貫正確,曹操聽說張綉投降自己,驚訝之餘,頓時感到欣喜若狂。

這時候,曹操已經移師到官渡前線,張綉攜賈詡到前線面見曹操,曹操拉著張繡的手不放,這個人曾經差點要了他的命,而且還欠他一個兒子、一個侄子加一員愛將的命,是一個他做夢都想誅滅的敵人。現在卻站在了他的面前,只要他願意,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復仇的想法,但現在所有的仇恨頃刻間土崩瓦解,因為他真的很高興。

曹操設宴款待張綉和賈詡,拜張綉為揚武將軍,封列侯,將張綉帶來的人馬就地編入官渡前線兵團。為了打消張繡的顧慮,他還主動提出兩家結為兒女親家,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張繡的女兒為妻。

曹均是周姬所生,後來過繼給曹操之弟曹彬,曹丕當皇帝後封這個弟弟為安公。

對於賈詡,曹操更喜歡。雖然這是一個可怕的對手,讓自己連吃了三次苦頭,但今天終於得到了他,曹操有如獲至寶的感覺。曹操拉著賈詡的手說:「是先生您讓我在天下人面前增添了信譽呀!」

曹操以獻帝的名義封賈詡為都亭侯,給他安排的職務更高,委任他為執金吾,這是部長級的高官,負責宮外的安全保衛工作。當然這是個虛職,曹操不會讓賈詡跑到許縣給劉協站崗去,委任賈詡一個很高的榮譽性職務,目的是先把他從張綉身邊挖過來,他要把賈詡留在自己身邊。

董昭改任徐州牧後,冀州牧一職空缺,曹操於是任命賈詡為冀州牧。這雖然也不是一個實職,但在一般人心目中州牧屬於「封疆大吏」,地位很高。

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居然解決了懸在心頭很久的難題,對南邊的形勢,他可以鬆口氣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