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英雄的絕響 一、易京倒了

在曹操大打出手一舉滅掉呂布的同時,袁紹也沒有閑著,他也一舉滅掉了另一個大軍閥:公孫瓚。

只不過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更沉重。

早在興平二年(195年),袁紹歷時一年之久終於攻破了東武陽城,殺了臧洪。之後,袁紹的主力被吸引至公孫瓚精心構築的易京防線一帶,在這條超級防線面前,袁紹一籌莫展,打不下來,但也不敢放著不打。

易京防線是一條東西綿延數百里的立體防禦網,巧妙地利用河流,以人工壕、人造土丘為依託,在強大的後援保障系統支持下,通過交叉配合,足以將任何來犯之敵消滅於城下。

袁紹試著攻了幾回,收效甚微。袁紹無奈,只得放棄速勝論,改打持久戰。袁紹採取迂迴之策,從公孫瓚的背後和外圍下手,一點點蠶食對方的勢力,最終把公孫瓚壓縮到易水河邊。

為此,袁紹拉來了兩股勢力為自己助陣,一股是忠於劉虞的鮮於輔、閻柔等人,另一股是烏桓首領蹋頓。在他們的幫助下,袁紹才慢慢找到了感覺,在與公孫瓚的較量中逐漸佔據上風。

劉虞死後,他的舊部鮮於輔、齊周、鮮於銀等人繼續堅持反抗公孫瓚的敵後鬥爭。鮮於輔聽說廣陽郡人閻柔很有名氣,就共同推舉閻柔為烏桓司馬,領導幽州西北部一帶反抗公孫瓚的各路勢力。

閻柔是個漢人,小的時候被烏桓、鮮卑人俘虜,在少數民族中長大,熟悉這些民族的語言和風俗,得到部族首領的信任。擔任烏桓司馬後,他率領反公孫瓚的武裝,活躍於代郡、廣陽郡、上谷郡、右北平郡等地,攻殺公孫瓚任命的官員。

閻柔、鮮於輔還聯合劉虞的兒子劉和,利用劉虞的召號力不斷打擊公孫瓚。袁紹派人找到閻柔、鮮於輔,策應他們的鬥爭,並派麹義支援他們,雙方聯合作戰,曾取得潞河之戰的勝利,斬殺了公孫瓚的部將鄒丹以下四千餘人。

袁紹的另一支援軍是烏桓人。

烏桓在有的書上也寫做烏丸,跟鮮卑族同是東胡部落的一支。公元前三世紀,匈奴崛起,攻破東胡,烏桓這一支遷到烏桓山,即今天的西拉木倫河兩岸及歸喇里河西南地區,該族遂以山名為號。

西漢與匈奴開戰後,烏桓族站在漢朝廷一邊,後來南遷到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等塞外之地,生活在今遼河下游、山西和河北的北部以及內蒙古河套一帶。東漢末年,烏桓有三個主要首領,分別是丘力居、難樓、蘇仆延。丘力居死後,他的兒子樓班年齡太小,由侄子蹋頓繼位,這是烏桓歷史上最有名的首領之一,他開啟了烏桓族的新時代。

在蹋頓之前,烏桓族沒有形成統一的聯盟,三個主要首領都稱王,各自為戰。蹋頓有勇有謀(有武略),很快統一了各部,成為北部邊境一股重要的勢力。

在袁紹與公孫瓚交戰中,蹋頓經過觀察,發現袁紹更有前途,於是主動聯絡,請求和親,幫助袁紹進攻公孫瓚。《英雄記》稱,袁紹矯詔拜蹋頓等烏桓首領為單于,讓他們從北面進攻公孫瓚。

袁紹得到北部少數民族部族首領的支持,又有閻柔等漢人武裝作呼應,對公孫瓚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

公孫瓚的傳統盟友,一個是袁術,遠隔千山萬水不說,而且已經自身難保,根本指望不上;一個是陶謙,已經身死眾散;還有一個是自己的老同學劉備,但此時被呂布欺負得自顧不暇。在袁紹凌厲的攻勢面前,公孫瓚只有龜縮到易水河畔那些高大的堡壘里不出來。

唯一可能被公孫瓚引為外援的,是黑山軍首領張燕。公孫瓚派人策動張燕,倒沒費什麼勁,張燕表示同意站在自己一邊。

在袁紹的左翼綿亘著大片的山陵和高原,這就是并州。黃巾軍的余部黑山軍活躍在這些山谷之間,袁紹為了統一河北進而統一併州,與他們發生了軍事衝突,由於地形的關係,袁紹打他們並不是很順手,拖拖拉拉,一直處於你來我走、你走我擾的狀態。

黑山軍視袁紹為敵人,於是跟公孫瓚結成了盟友。到建安四年(199年)初,也就是曹操下邳之戰剛結束準備回師時,公孫瓚在易水河畔的堡壘也所剩不多了,他派兒子公孫續到張燕那裡搬救兵。

張燕倒也不含糊,於這一年的三月集合所部,號稱十萬人,分三路來救公孫瓚。援兵快到時,公孫瓚做了一個夢,夢見昔日的大本營薊縣城門崩塌,這是一個大凶之兆。公孫瓚感到最後的時刻到了,必須絕地反擊,他想趁援軍到來之際,給袁紹來個內外夾擊(欲內外擊紹),於是寫了封信給兒子公孫續,悄悄派人送出易京。

這封信保存在《典略》一書中。公孫瓚在信里對兒子說:袁紹的進攻神出鬼沒(似若神鬼),雖然有易京高大的堡壘作支撐,但也弄得我心驚肉跳(鼓角鳴於地中,梯衝舞吾樓上)。現在應該趕緊通知張燕,大軍到後在北面燃起烽火(到者當起烽火於北),我看到烽火,就從裡面殺出來。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事迹不詳,但公孫瓚對這個兒子顯然還不夠特別放心,因為在信里他還有這樣幾句話:現在必須奮力一搏了,不然的話,我死之後,天下雖大,你要想安身立命,恐怕也難以做到!

要命是的,這封重要的信竟然落到了袁紹偵察兵(候者)的手裡。袁紹看到信,讓人如期在北邊燃起烽火。公孫瓚以為救兵到了,於是從堡壘里殺出來,結果中了袁紹的埋伏。

公孫瓚大敗,趕緊退回堡壘中,依靠堅固的城防繼續苦守。但即便到了如此危局,易京仍固若金湯,袁軍居然奈何不了。

據《英雄記》說,袁紹的參謀們想出一招,一邊正面佯攻,一邊分出一部分人挖地道(分部攻者掘地為道),一直挖向公孫瓚住的超級堡壘易京的下面。這條隧道應該挖得很長,在沒有任何先進儀器指引的情況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袁紹的工兵一面向前掘進,一面用木頭支撐巷道,跟現在開挖平峒式小煤窯的工序差不多。經過測算,估計挖到易京的正下方時,他們停了下來,儘可能擴大掘進面,在公孫瓚的屁股底下掏出個大洞來,不斷用木頭加固,差不多以後,開始放火,人員撤離。

支撐的木頭被燒壞,支架坍塌,不可一世的易京終於倒了。

在易京倒掉的同時,公孫瓚知道大勢已去,殺死老婆孩子,然後自殺。袁軍攻入易京,找到了公孫瓚的屍體,袁紹下令將其首級砍下,呈送許縣。

建安三年(198年)十二月,曹操在下邳殺了呂布。僅三個月後,袁紹在易京便殺了公孫瓚。雖不是巧合,卻預示著群雄兼并步伐的加快。

公孫瓚的人頭送到許縣時,曹操應該已經回來了。據曹操後來跟鮮於輔的一次談話記載,他曾親自看了看公孫瓚的人頭,這是曹操第一次看到公孫瓚的長相,在此之前他們並未見過面。

袁紹把公孫瓚的人頭送來,跟後來孫權殺關羽卻把關羽的人頭送給曹操有同樣的算計:人是我殺的,卻是奉你的命令行事,想給公孫瓚報仇的兄弟們,你們都找曹操去吧。

當然袁紹的用意不僅如此,他還為了炫耀和示威。曹操殺呂布威震中原,袁紹殺公孫瓚更足以威震華夏。

袁紹消滅公孫瓚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自此以後,北方的幽州、冀州全部以及并州、青州、司隸校尉部的一部分盡入袁紹的掌握中。

《典略》說,袁紹有了幾個州的地盤,用審配、逢紀統領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丑為大將,手下有十幾萬軍隊,於是更加自高自大,也不怎麼好好地向朝廷進貢了(自此紹貢御希慢)。

呂布、公孫瓚死了,但這只是個開頭,在天王巨星級的割據群雄里,馬上還有兩位也要追隨他們而去。

建安三年(198年)到四年(199年)的這段時間,註定成了英雄競相謝幕的時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