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都許縣 五、「曹統區」掀起大生產運動

解決了朝廷的人事安排問題,暫時平息了袁紹的不滿,曹操還有一系列挑戰需要面對,最突出的問題來自於經濟方面。

曹操離開兗州大本營,出於戰略考慮將新首都定在許縣,在後勤保障方面就要承擔很大的壓力。近一兩年來,曹操採納毛等人的建議,在兗州一帶積極發展生產,基本保障了自身的糧食供應問題,從而讓自己處處居於主動。

但是,曹操在許縣一帶基礎還不很紮實,許縣以及周邊的穎川郡、汝南郡雖然曾經是重要的農業區,但這些年來遭受戰爭的影響也最深,黃巾軍在這裡勢力很大,有大量人口流失到了南面的荊州地區。

朝廷正常運轉需要大量糧食、布匹等物資,軍隊也需要後勤保障,這些物資如果都依賴兗州供應,浪費會很大,兗州那邊也難以為繼。

拿軍糧運輸來說,就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從兗州運到許縣來必須組織大量人力參與運輸,還要考慮運輸隊伍途中的物資消耗,往往運一車糧食,至少還得再準備一車糧食供人們路上吃,另外,沿途安全又難以保證,這個辦法基本上不可行。

許縣的糧食供應問題必須立足於就地解決。曾在東郡任東阿縣令的棗祗和夏侯的副將韓浩同時向曹操建議,通過在許縣周邊一帶進行屯田的措施解決目前的燃眉之急。

棗祗是穎川郡本地人,家住陽翟縣,跟郭嘉同縣。曹操在東郡時,棗祗在東郡下面的東阿當縣令,張邈、陳宮之叛,兗州近八十個縣裡只有棗祗的東阿縣等三個縣沒有叛變,為曹操反敗為勝立下了大功。棗祗這時也隨曹操來到許縣,有的史料稱他此時擔任獻帝近衛部隊的指揮官(羽林監)。

韓浩一直擔任夏侯的副手,當年夏侯被人劫持,韓浩臨危不亂,將夏侯解救出來,曹操事後對他進行了表揚。

棗祗、韓浩建議曹操效仿漢初以來的經驗,把流民組織起來,開展農業生產,開展大規模的屯田。

屯田作為制度其起源可考的是漢文帝時期。據《漢書晁錯傳》記載,著名改革家晁錯分析了秦朝守塞北失敗的教訓,認為單純以戍卒守邊的制度有很大毛病,必須實行「且屯且守」的制度,把屯田與戍邊結合起來。於是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漢文帝下令在邊郡屯田,這比漢武帝時經濟專家桑弘羊建議屯田西域還要早得多。

不過,晁錯和桑弘羊所推行的屯田都與國防建設有關,屬於半軍半民性質,許縣的情況與那時有很大不同,能不能參照前人的辦法推行,在當時還存在著爭論。

反對屯田的人也不少,據《三國志司馬朗傳》等史籍記載,對於曹軍收復的大量無主土地,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應該賞給有功之人,有人甚至提出恢複古代的井田制,大力推行土地私有化。實行屯田實際上就是土地「國有化」,由於反對的人不少,曹操也不得不有所考慮。曹操讓棗祗找荀等人商議,荀支持屯田。在當時特殊的情況下,只有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才能度過危機。

經過內部討論並逐步統一了思想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頒布《置屯田令》,從定國安邦的戰略高度,充分肯定了秦皇漢武獎勵耕戰,實行屯田的歷史經驗,闡述了屯田積穀的重要意義,下令開始屯田,標誌著這項「戰時經濟政策」正式實施。

從建安元年到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這項制度推行了七十年,可以說它伴隨著曹魏帝國的興衰始終,成為曹魏勢力崛起的經濟基礎。

屯田首先在許縣附近試點,具體做法是,把已經找不到主人的土地收歸國有,然後把喪失土地的流民組織起來,由國家提供耕牛、農具、種子,收成由國家和農民按比例分成。

當時能集中起來的土地很多,流民也很多,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都不發愁,屯田很容易就搞了起來。

農業工作本應由九卿之一的大司農卿管理,為了加大推行力度,曹操決定親自抓這件事。在許縣試點期間,他任命棗祗為屯田都尉,任命自己的堂妹夫任峻為典農中郎將,管理具體的屯田事務,直接向自己負責。

也就是說,曹魏早期的屯田工作由司空府直接主導,由下面特設的屯田官來具體負責。這種制度一直保持了很多年。到曹魏時期,隨著屯田規模越來越大,這項工作轉到了尚書台管理,屯田官的職務和品級也逐漸固定下來,成為與地方行政官員並行的一個系列。

屯田剛開始推行的時候也遇到過一些挫折,據《三國志袁渙傳》記載,屯田剛開,被組織起來的農民還不太適應,他們經常逃亡。對此,袁渙建議曹操,農民都有安土重遷的傳統,不能一下子改變,必須因勢利導,要讓他們自願,不能強迫他們在土地上耕種(宜順其意,樂之乃取)。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情況這才有了好轉。

這麼好的政策為什麼農民不願意接受呢?原因是租稅太重。

過去農民給地主扛長活,交租的標準一般是收成的一半,即五五分成。曹魏搞屯田,政府扮演了地主的角色,收租也按這個比例。如果農民連耕牛一塊租,交租的比例就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如此一來,大家的積極性自然不高。

漢代農業稅的比例大部分時候是三十稅一,即百分之三點三,現在屯田農民的稅務負擔是此前朝廷標準的十來倍。在農業生產技術落後、生產效率不高的情況下,這麼重的稅率,農民生活之艱辛可想而知。

但不這樣又不行,軍事鬥爭每天都需要巨大的開支保障,曹魏所能聚集的財富十分有限,屯田這一塊相對較有保障,課以重稅既是循前朝慣例,也有不得已之處。

不過,曹操還是儘可能予以改進,包括合理安置勞力、分配生產資料、取消屯田戶的徭役等,保證屯田制的健康發展。對於屯田以外的普通農戶,曹操下令重新清查戶籍和財產,據此確定繳納賦稅的額度。

這有點像劃分成分,又像是核定收入申報納稅。據《魏略》記載,這項工作在「曹統區」全面鋪開,包括曹操本人在內都要評定「成分」,然後決定納稅標準。曹操家鄉的譙縣令給曹操、曹洪二人評為同一等級,曹操還說:「我家哪裡有子廉(曹洪的字)家富有呀!」

建安元年許縣屯田開始試點,次年就獲得了好收成,積餘糧達百萬斛。取得這樣的大豐收,除了新的農業政策發揮作用之外,據《齊民要術》一書介紹,還跟一種糧食品種的大面積推廣分不開。這不是新品種,它的名字叫「稗谷」,其實就是一種雜草,它不怕旱澇,容易生長,在《齊民要術》和《汜勝之書》這兩部古代最有名的農業著作里,對它都有詳細介紹。

這種雜草也結穗,只是穗比較小,一般的作物出糧率可能在百分之六七十,這種作物只有百分之三四十,而且吃起來味道也不怎麼樣。但是這種作物有一個明顯優勢,那就是產量特別高。

一般糧食作物畝產約為七斛,按照百分之六七十的出糧率,實得糧食大約四斛左右;種稗谷一畝可收穫二三十斛,即使按照百分之三四十的出糧率,實得糧食也達到近十斛。

據《齊民要術》記載,曹操下令種植這種作物,「頃收二千斛」,即一百畝地收穫二千斛稗谷,糧食單產大增。《汜勝之書》還說,用糞便拌種子產量還會更高,不知道曹操讓人試過沒有。這種糧食口味雖然不佳,但作為戰馬的飼料應該沒有問題。種這種糧食,灑把種子在地里就能長,不用管澆水除蟲的事,不耽誤軍事訓練,確實不錯。

曹魏屯田的規模很大,「曹統區」最興盛的時候曾控制或部分控制了十二個州,有九十一個郡國,大約七百三十個縣,而留下屯田記載的州就有十一個,郡國有二十八個。當然,實際情況肯定比這個還要多。

除了早期的民屯,建安末年又發展出軍屯,在「曹統區」的腹地以民屯為主,在與敵人接壤的地區大興軍屯,平時耕作,戰時打仗,亦兵亦民,在發展經濟、守土護邊方面成效顯著。曹操實行優先發展農業的政策,也培養了一批「農業幹部」,先後在曹魏「農業系統」擔任各級領導職務的有棗、任峻、國淵、袁渙、韓浩、裴潛、杜畿、呂虔、衛覬、蘇則、張既、鄭渾、徐邈、盧毓、嚴匡、杜松、弁揖、王、毛曾、倉慈、李勝、石苞等人,可以說燦若星河。「傷殘軍人」盲夏侯是這項工作的積極倡導者,多年後,他在淮南一帶搞軍屯,組織軍民修水庫,還親自參加勞動,擔土修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