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燃向天邊的怒火 三、靈帝的討伐兵團

光和七年(184年)三月,靈帝下令調整帝國的軍事領導機構,升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坐鎮洛陽,指揮全國武裝力量,總司令部設在洛陽城內的都亭。這是繼梁冀、竇武之後,再次設立大將軍,並且繼續由外戚擔任。

同時組建討伐兵團,由何進兼任總司令。該兵團包括三支人馬,約五萬人左右。一支由新任命的北中郎將盧植統帥,討伐冀州的張角,另外兩支分別由剛任命的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俊統帥,討伐豫州刺史部潁川郡的黃巾軍。

東漢將軍的名號比較多,也比較亂,不弄清這些就會影響到對史料的理解。有一個笨辦法不一定準確,但卻比較簡單省事。

最高一級的是大將軍,可以理解為上將;其次是車騎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以及所謂的四方、四征、四鎮將軍,四方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四征是征西將軍、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北將軍,四鎮是鎮西將軍、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北將軍,這些都是沿襲前代的固定稱號,可以理解為中將;再下來,就是偏將軍、裨將軍以及雜號將軍,雜號將軍即臨時起個名號,也稱將軍,如奮武將軍、討虜將軍、揚威將軍等,名目很多,均因事而設,事罷就撤,這些都姑且理解為少將。

這樣理解未必準確。大將軍的地位高於三公,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等與三公同列,似乎把他們理解為元帥更妥當。但是,為了便於閱讀和理解,上面的理解大體上還是可以的。中郎將就容易理解了,可以看做是准將,介於將軍和校、尉之間。以後大家再遇到的時候可以先這麼理解,至於東漢軍隊的編製,後面再作介紹。

在何進被任命為大將軍前,帝國軍隊擁有高級軍銜的將軍還比較少,地位最高的名將「涼州三明」(即段、張奐、皇甫規)除投靠了宦官、又在宦官內鬥中被殺的段外,張奐、皇甫規此時分別承擔著西線和北線的防衛作戰任務,他們的職務是護匈奴中郎將、護羌校尉,大體上是個准將或大校。再往上的軍銜,這時候基本上都空缺。

所以,靈帝一口氣任命了一個上將、三個准將,已經是很破例了。

何進、皇甫嵩的情況前面已有提及,現在看看另外兩個人的情況。

盧植字子干,幽州刺史部涿郡涿縣人。他有幾個明顯特徵,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八尺二寸約合現在一米九三。有資料顯示,當時的人平均身高普遍低於現在,所以盧植往人堆里一紮,絕對是大高個,東漢要是組建CBA聯賽,盧植即使打不了中鋒至少也能打個後衛什麼的。他聲音洪亮,適合做配音演員或者演舞台劇。《後漢書》還說他酒量特別好,一次能喝一石酒(約合一斤裝的二鍋頭六十多瓶,這種酒量實在不好理解)。

但盧植沒有向體育界、娛樂界發展的打算,他的志向是做學問。他和日後的學術泰斗鄭玄一道拜大名士馬融為師。這個馬融,除了是個大學士,還是外戚,他的一個表姨當過皇后,所以被稱為「外戚豪家」。馬大師有一個愛好,喜歡一邊研修學問一邊請些女演員表演歌舞(列女倡歌舞於前)。馬大師性情超脫,他做這些事從來不避學生,講課講累了就把私人歌舞樂隊叫到講室里來消遣,別的學生都爭著看,可盧植「侍講積年,未嘗轉眄」,眼珠都不帶轉的。盧植謝絕了馬老師的挽留,從馬氏民辦學院畢業回到家鄉涿縣當起了教書先生。他在教育方面挺有成就,學生里一口氣出了兩個名人:一個叫公孫瓚,一個叫劉備。

眼看就要混成一代名師了,但盧植心裡很不滿足,因為他「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靈帝熹平四年(175年),揚州刺史部九江郡的蠻人造反,盧植因為「才兼文武」而被公府選中,由布衣直接拜為品秩二千石的九江郡太守。盧植還真有兩下子,到任後三下五除二就把蠻人制服了,名聲大震。

但在此時,他卻以生病為由提出辭官。後來,朝廷多次徵召,盧植實在沒有辦法,才來到洛陽,不過提出請求說只想擔任輕閑自在一點的官職,於是被任命為議郎,與諫議大夫馬日、議郎蔡邕、楊彪、韓說等人志趣相投,整天待在國家圖書館(東觀)里校書,補撰《續漢記》。在靈帝眼裡,盧植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從事文化工作是極大的浪費。黃巾起義爆發後,便拜他為北中郎將,任命護烏桓中郎將宗員為他的副手,帶領一部分由北軍五營中抽調的兵士和臨時徵募的人馬,討伐冀州的張角。為了便於指揮,靈帝下詔盧植「持節」,即帶著天子特頒的信物,形同天子親自出征。

再說說朱俊。

在《後漢書》里與皇甫嵩合為一傳的人就是朱俊,說明了他的名氣和歷史地位。

朱俊字公偉,揚州刺史部會稽郡上虞縣人,家境較苦,小的時候父親死了,母親以販賣一種叫繒的紡織品為業。朱俊年輕時擔任過縣政府的文書管理員(書佐),「好義輕財,鄉閭敬之」。後來發生過一件事,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朱俊有個朋友叫周規,「為公府所辟」,也就是在中央機關找到一份固定工作,這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但是,他卻幹了件蠢事,差點去不成。

周規想現在要到京師任職了,得弄點路費、置裝費,不能太寒酸,於是偷偷挪用了「庫錢百萬」。這當然是一筆大數目,部長級官員月薪不過一到兩萬錢,百萬錢虧得周規也敢挪用。周規原來的想法是,反正這一去未必再回來了,就是以後被發現也奈何不了自己。但是,管後倉的人偏巧發現了,要周規歸還挪用的錢,可這筆巨款已經讓周規花掉了。

這個時候,朱俊幫了他。朱俊幹了回小偷的勾當,偷的對象是自己的母親。他們家雖然也不富,但朱俊母親搞的是繒帛貿易,他把母親的貨物偷偷賣了,拿錢為周規解困。而朱俊的母親,無奈失業了。

母親恚責朱俊,朱俊說:「小損當大益,初貧後富,必然理也。」

朱俊的回答耐人尋味,他沒有說為朋友兩肋插刀、人要講義氣、不要把錢看得太重這些空話,而是說現在看是受到小損失,將來沒準會因此得到更大的回報。說明朱俊對未來有遠大的規劃,也有深謀遠慮。

他很快得到了回報。這時候上虞縣縣長叫度尚,這是一個老黨人,以後群雄混戰的時候他還會出現。度尚聽說朱俊的事迹後連連稱奇,把他推薦給會稽郡太守韋毅,再後來尹端接任韋毅,任命朱俊為郡政府辦公室主任(主簿)。

熹平二年(173年),會稽郡許昭起義,尹端討伐不利,被州刺史糾舉,經過有關部門審理,處以棄市的刑罰。作為尹端的辦公室主任,朱俊又幹了件讓人稱奇的事,他帶著一筆巨款到洛陽,拉關係、走後門,上下打點,費盡周折,把老領導的死罪改判為勞動改造(輸作左校)。尹端保住一條命,但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朱俊也從不向別人提起。

後來交州刺史部梁龍造反,沒有人能平息,光和元年(178年),派朱俊為交州刺史參與平亂。朱俊到任後,「斬梁龍,降者數萬人,旬月盡定」。朱俊被封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戶,官拜諫議大夫。皇甫嵩是名將之後,有邊疆地區與少數民族作戰經驗,盧植、朱俊分別在地方上平定過農民起義。從這三個人選的確定上,可以看出靈帝這回是真急了。以往出風頭的事都被宦官壟斷,就在數年前,宦官們還謀划過征鮮卑的軍事行動。但那是形象工程,要玩真的,不能指望宦官,還要靠人才。

三路大軍出發後,坐鎮京師的最高軍事統帥大將軍何進也沒有閑著,他開始組織招募戰略預備隊,並很快編成了一支騎兵部隊。

而何進對這支騎兵部隊指揮官的任命,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