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為什麼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麼難 第16章 為什麼德國人這麼不講理

德國總理鐵娘子帶來龐大代表團訪華,居心何在?

德國人要的是中國的市場,但技術不分享。

5000億美元的中國政府採購大單又被德國人盯上了。

完全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可謂痴人說夢。

德國是我們並不真正了解的對手。

我發現,我們中國這片土地很是吸引人啊,我們剛剛辛苦地結束了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好不容易送走了美國龐大的200人代表團,還沒有喘口氣呢,2010年7月中旬,德國總理默克爾就又帶領一個龐大的代表團來中國了,說是來訪問的,看看這陣勢,他們這回包了3架飛機,飛機上坐的都是什麼人呢?我給讀者列個名單:大眾汽車的總裁文德恩、空客的總裁恩德斯、巴斯夫總裁賀斌傑、西門子總裁羅旭德、麥德龍總裁考德斯、億昂總裁蒂森、SMS集團總裁魏爾斯、商業銀行總裁布萊辛,等等,一共25家企業巨頭,除此之外就是幾乎一半的德國政府內閣成員,還有眾多議員。

我們現在的自我感覺簡直好得不得了,哎喲,這麼多要員一起訪華,可見是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成績多麼艷羨啊,可見我們的確崛起了!不過根據我對新帝國主義的理解,這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所以我心中又有種不祥的感覺了。不知道這回這位鐵娘子帶著這麼大的一個代表團來訪,又打算給我們帶來點什麼呢?

我們真是個感覺良好的民族,真敢往自己臉上貼金。媒體對默克爾的評價簡直好得不得了,看看媒體都選取哪些方面進行報道的,默克爾來中國都說些什麼?我摘幾句給大家看看。「西安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我對自已能來到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感到非常高興」;「大單代表我的心,中德再度『蜜月」』……除此之外,我們還廣泛報道了一個不知道源頭的演講,說默克爾本人2010年早些時候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我們必須學會了解中國,了解其偉大的文化和巨大的未來潛力」

完全是胡亂煽情,媒體也就罷了,更讓我生氣的是,我們的專家感覺也好得不得了,比如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他說什麼呢?他說:實際上從默克爾2005年上台,去年2009年10月份連任,這次到中國是第四次來訪問了,這裡面你可以看出默克爾,以至於德國政府中國觀的一個變化。這裡面我覺得有兩個因素,其中主要的一個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的影響,德國和歐洲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現在又是歐債危機,德國也是政府赤字比較高,也在推行緊縮政策。可以說金融危機使德國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各位,你們不覺得奇怪嗎?為什麼默克爾對我們這麼客氣?要知道,連德國的企業領袖都學會對我們溫總理突然發難了。按道理說,應該是默克爾更刻薄呀,畢竟這些德國企業還都有大筆投資在中國的呀?那個巴斯夫的董事長賀斌傑就抱怨說「被中國政府逼著公開技術」。還有西門子首席總裁羅旭德,也直截了當地講「中國政府訂單的採購規則不合理」。《華爾街日報》對此還做了個總結,說什麼「批評中國政策,外企高管更加直言不諱」。

實際情況是什麼呢?其實人家早就明白了中國的決策體系,就算和地方企業的商業淡判進展得不順利,想要的不平等條約死活談不下來,那也沒事兒,只要當著默克爾和溫家寶的面兒大膽指責,一旦溫總理被蒙蔽了,一句話立刻查辦,他們就能把不平等條約拿到手了。比如巴斯夫在重慶投資的約10億美元的MDI(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項目,他們總裁就在我們溫總理那裡抱怨,抱怨什麼呢?他抱怨說,按照計畫,國家發改委批文應在2009年年底通過,但目前,該項目仍在審批當中,比原計畫整整推遲了半年。而且這個人竟然還指責,「強迫披露公司的技術機密作為交換進入市場的許可條件,會影響在中國的外國公司的投資決定。」狂妄得很!

表面上看,德國人還真委屈,你看人家國家發改委都批文了,你地方政府還不執行,所以肯定是你地方政府從中作梗,這就會影響你們中國的國際形象。可是真實的情況有這麼簡單嗎?大家不要忘了,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代工廠,而是化工廠,一個會產生污染物的化工廠!要知道,在MDT的一般生產工序中,是需要先通過苯和硝酸的反應製造硝基苯的。硝基苯這個東西,毒性非常強,而且非常容易通過皮膚接觸吸收,長期接觸的話,會對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的。大家還記不記得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這個硝基苯就是造成那次污染事件中的主要污染物。

我們剛才說的這個MDI項目,它是個化工項目,是會有高污染、高毒害的,比如化工廠的廢水、廢渣,即使是經過處理了,處理之後往哪裡排放呢?重慶可是在三峽庫區啊,在三峽庫區是不是能搞個這麼大規模的化工項目?這應該是件非常慎重的事情。而巴斯夫老總一句話就把重慶地方政府環境評估的種種努力全部抹殺了。好在溫總理反應得快,他在會上重申中國歡迎德國進行投資,並勸說德國管理者保持冷靜,他表示,將會對巴斯夫的項目做進一步的審查。

巴斯夫老闆投訴我們在逼迫他交出知識產權,初聽起來,好像是我們「市場換技術」策略的成功,但是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汽車行業,就會發現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事實是我們不但沒有學到技術,而且還把市場給丟了。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大概是從1984年開始,我們先後有了北京吉普、上海大眾、廣州標緻這三個合資轎車廠。到了1987年,我們國家才正式決定要建立自己的轎車工廠,接著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天津夏利、一汽大眾、神龍項目才先後上馬,在這三個工廠中,除了夏利是引進技術的,另外兩個也是合資企業。結果呢?中國轎車市場還是由進口車獨霸,據統計,1984年進口車佔了中國市場的95%。咱們國產轎車再加上北京212型號的車子,總共不過6000輛,剩下的都是進口車、走私車。那時的我們才真是「丟了市場」。那些年,每年北京開兩會的時候,放眼望去,台階下黑壓壓停的那麼多車,有幾輛是咱們中國產的?基本沒有,幾乎都是日本進口車。其實,丟了市場還不算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從來就沒得到什麼技術。

背景提示

科技部研究室主任梅永紅: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政策設計,「以市場換技術」導致的結果事與願違;中國轎車工業在技術能力上長達20年的停滯不前,原因就在這裡。北大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說,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合資模式並不支持中國產生系統性的自主研發的能力,相反地,合資企業普遍存在嚴格的技術限制條款,他們會通過多種方式防止中方產生新設計能力。長安汽車集團副總裁朱華榮也表示,我們搞合資合作20年,在促進汽車產業發展的同時,還有一個嚴肅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缺乏核心的技術和自主的品牌。以市場換技術實際上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我們誰換來了技術?」

德國入對我們的技術鉗制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奇瑞剛剛生產出第一款車時,大眾就購買了一批車運送到德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有部分零部件與一汽大眾生產的捷達可通用。德國大眾馬上就要求一汽大眾所有配套商停止給奇瑞配套。當時,奇瑞為了上目錄還掛在上汽集團名下,德國大眾通過上海大眾向其合作夥伴上汽集團施壓,要求上汽停止奇瑞該車型的生產。有些人跑出來說,我們不是合資了嗎?這樣不是還有品牌了嗎?還說這個合資,是充分利用了和平發展的大環境和全球汽車產業重心東移的契機,說什麼50對50的股比,是外資不可逾越的紅線,中方大都是骨幹國企。他們還拿當時一汽大眾合資的事來證明他們說的是對的,他們說中方佔60%的股份,大眾佔30%,奧迪佔10%,說明我們透過這個合資並沒有丟掉什麼,我們根本不是那些跨國公司的附庸。一副振振有詞的樣子。我不知道這些人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我給大家看個數據,先看下汽車製造業的關鍵領域,也就是發動機、變速箱這些核心零部件,跨國公司的市場份額是多少?90%。零部件呢?60%以上;而且在轎車零部件行業,已經達到80%以上了。看到這些數據,還能說我們沒有失去什麼嗎?我們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市場的主體地位,而我們中國的汽車業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被「掏空」了。

這還只是製造能力,你說沒技術也就算了,更讓人揪心的是,我們現在連營銷都沒有了。就說華晨寶馬吧,2003年的時候,華晨與寶馬成立了合資公司,之後,寶馬在中國走的是暢通無阻。你是不是以為這樣寶馬就滿足了?沒有那麼容易,它們想要的可不止這些,它們想要的是全面掌控這個合資公司,到2007年,寶馬要更換華晨寶馬的總裁,它們就趁這個機會,將合資公司的銷售權划到了寶馬大中華區。然後又將市場推廣、品牌傳播、廣告投放和渠道管理等等,全部拿下,它們就這樣很輕鬆地達到了目的。這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