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這麼難 第01章 為什麼我們的收入這麼低

2010年,金融危機餘波尚存,中國居民的「錢袋子」問題依然引人關注。2010年1月12日,國際投行瑞信發布的「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稱,中國居民家庭收入自2004年以來,至少增長了50%。此報告一出,立刻引發部分市民的強烈質疑,大呼家庭收入「被增長」。一份來自中國社科院的報告披露,1992年至2007年的15年間,職工工資報酬所佔GDR比重降低了12%。從大多數市民的實際感受,以及相關機構的調查來看,近年來,中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速相對緩慢,佔GDP的比重不斷下降,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隱憂。

現在有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個是中國居然成為了奢侈品消費的第二大國,另外一個是金融危機的時候,「民工荒」又出現了。你能搞得清楚嗎?一個奢侈品的消費大國,2009年它的消費佔GDP的比率卻只有29%,按照這個數據看的話,中國其實是個消費力嚴重不足的國家。

為什麼消費力嚴重不足呢?因為中國人太貧窮。我舉個例子,把各個國家的薪資收入加在一起,除以這個國家的GDP,然後來作個比較(見圖1-1)。這個比例歐美最高,平均是55%,日本是53%,澳大利亞47%,韓國是44%,南美洲的阿根廷、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平均是33%,東南亞包括菲律賓、泰國平均是28%,中東包括伊朗和土耳其大概平均是25%,很可惜我們沒有詳細的非洲數據,應該是20%以下,但是我沒把握。那麼你認為中國會和誰比較接近?歐美?南美?東南亞?中東?還是非洲?根據我在講課的時候做的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聽眾都認為我們的比例應該和非洲差不多。

笑死我了!如果讀者也認為我們這個比例和非洲一樣的話,那隻能說你有點樂觀了。讀者猜一下我們的比例是多少?我告訴你,只有8%,是全世界最低的!但以前我們可不是這個樣子的,以前這個比例甚至還高達18%,但是到了2008年這個比例就跌到了12%,到2009年卻只剩8%了。

那麼人均工資呢(見圖1-2)?每小時人均工資第一名是德國,大概是30美金,第二名美國,大概是22美金。我們比泰國還差,泰國還接近2美金呢,我們才0.8美金一小時,位列全世界最後一名。

雖然我們的工資水平不行,在全世界墊底,但是我們有排第一名的,那就是我們的工作時間(見圖1-3),我們一年的工作時間竟然高達2200個小時,美國踉我們比差遠了,它們只有1610小時,荷蘭最低只有1389小時,日本稍高是1758小時,巴西、阿根廷僅次於我們,分別是1941小時和1903小時。你看我們的工人,拿的是全世界最少的工資,但工作時間卻是全世界最長的。多麼勤勞的民族,多麼可憐的民族!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的GDP在大幅上升,但是居民儲蓄的上升卻非常緩慢。如果儲蓄是一個財富衡量指標的話,那我們這幾年的GDP儘管是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的,但卻跟我們老百姓的關係不是很大,因為老百姓的財富並沒有增加多少,也就是說,我們老百姓財富的增長速度和我們GDP的增長速度差距越來越大。讀者可以問問自己,我對我的收入滿意嗎?我的收入能夠應付我的生活支出嗎?大家基本上都會說,收入總是跟不上支出的步伐,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我們的收入既跑不過GDP(見圖1-4),更嚴重的是我們的收入竟然也跑不過CPI。在相同的起跑線之後,跑得最慢的就是我們的收入了。

茅於軾曾經問過這麼一句話:「為什麼說中國人是最勤勞的,可是我們卻是不富裕的?」這是什麼原因?包括咱們政府和企業的領導人、首長去非洲考察工作,給非洲的幾個國家題詞,按照咱們的慣例,領導們題詞都會說:「勤勞、勇敢的中非人民友誼長青,友誼萬歲!」看到這個,非洲領導人就不幹了,他們說,你們中國人勤勞,我們非洲人不勤勞,我們只勇敢。看到沒有?非洲人民可不認為你說他們勤勞,是在稱讚他們的。

想想看,金融危機之後,珠三角又出現「民工荒」,99%的企業缺工人。後來有很多人分析了原因,發現這不是簡單的因為訂單增多了,而是因為工人對工資不滿意,工資實在是太低了。近10年,東莞的工資基本上都是770~900元月薪,包吃住,10年都沒有怎麼變化,但是這10年來的通貨膨脹卻在大幅度增長,所以我們的農民工越來越窮,我們也就成了全世界收入最低而工作時間最長的民族了。

我們的「農一代」是非常勤勞的,為了770~900塊的薪水,他們願意出來打工,因為在他們的家鄉有著嗷嗷待哺的妻兒們,所以他們能夠忍受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可我們的「農二代」可不是這樣的,他們可不想為這點小錢打工。而且「農一代」還都不捨得讓自己的兒女出來打工,太苦太累不說,也掙不了什麼錢。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毒瘤,想想看,如果說我們國家薪資上不去的話,儲蓄也就上不去,那我們怎麼增加消費呢?我們國家目前所推動的任何鼓勵消費政策都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老百姓太貧窮了。對於政府來說,必須要先使老百姓富裕,才能夠推得動消費。

現在很多老百姓都有這種錢包的危機感,總覺得自己的支出永遠要比收入多。在錢包危機感之下,中國「80後」現在面臨著這個工資低、物價高的現狀,就調侃自己說:「三十難立、四十迷惑、五十聽天由命」。我發現中華民族其實是個非常幽默的民族,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之下還能這樣自我解嘲,實在讓人感到心疼。

投行瑞信做了個報告說,2004年之後,中國家庭收入增長50%。這些外資投行,就喜歡胡說八道。你要曉得國外的投行,它寫研究報告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說想拉抬股價,或者要在中國幹什麼,怎麼樣寫對它們有利,它們就怎麼寫,根本不講事實的。這種現象在中國香港特別明顯,這些投行想拉抬股價,就會說哪家公司怎麼怎麼好,然後大家就都去買這家公司的股票,股價自然就上去了,然後投行再把股價打壓下去,它們就能大賺一筆了。它們乾的就是這種事,所以,它們寫的,我們都不要相信。

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確實過得很辛苦,那我們的企業家呢?我們的企業家其實也是非常辛苦的,很多企業家都說,他們是在替勞工們打工,搞得每天晚上12點才能睡覺。我們工人不辛苦嗎?工人也很辛苦,在這麼差的環境下工作,還拿這麼低的工資。因此企業家也好,工人也好,大家都很辛苦。但這個辛苦換來什麼結果呢?結果就是拿到了全世界最低的工資。按照我的分析,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重大的原因是歐美對我們的剝削。你聽我說的似乎很像列寧講的話,那是因為列寧講的話是對的。我最近花很多時間在研究列寧的理論,而且還把部分研究心得放進了我的新書《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和《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里。請讀者想想看,為什麼我們工人拿的錢這麼少?我想再請問我們的企業家,你以為你在替誰打工?你以為你現在賺的錢很多,是不是?你錯了,其實你應該多賺10倍的錢才對,而不是只賺現在這麼點小銀子。為什麼?

我們的學者經常講,我們中國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因為缺乏核心技術,所以毛利率低,而解決毛利率低的現狀是要轉型成高科技企業,例如晶元,它的毛利率就高達40%。我們這些學者總是瞎掰。我個人從來不反對高科技,但是請各位想一想,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毛利率為什麼低?真的是因為它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缺乏核心技術嗎?我只能告訴你四個字—胡說八道。就以東莞的玩具為例吧,我們中國的玩具業毛利率接近零,但是再看看美國的玩具公司,例如美泰,它的毛利率是多少?在2007年它們的毛利率超過了40%,和晶元是一樣的。美泰不做製造的,它掌控了除製造以外的其他所有的產業鏈環節,包括產品設計、原料採購、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零售,因此美泰就掌控了銷售的定價權,玩具賣多少錢,它說了算。它給我們每一個玩具1毛錢的利潤。如果你的工廠只能賺1毛錢,那你能給我們工人多少薪水呢?肯定很低。具體點講,每製造一個玩具,我們只能賺1毛錢利潤,而美泰可以賺3.6美金。這就是為什麼它的工人一年可以賺4萬美金,而我們的工人一年就只有2000美金,這就是差別。

我再請讀者思考一下我們工廠的生產成本,還是以玩具工廠為例,你要不要購買塑膠粒呢?當然要。塑膠粒是什麼東西?化工產品。而全世界化工產品的價格又是誰控制的?華爾街。因此在你購買原材料的時候會發現,你又沒有定價權,價格又被掌控在別人手裡。因此對於我們中國的製造業而言,我們剛好卡在中間—購買原材料的價格是華爾街控制的,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又被美泰這樣的公司控制著。我給美泰取了個名字,叫做「產業資本」,我給華爾街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