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創立 第七章 《明報》初創

自1946年進入杭州《東南日報》,金庸已在報界摸爬滾打過十多年,幾乎熟悉報紙編輯的各個環節。1955年以來,他的武俠小說在《新晚報》《香港商報》連載,受到讀者歡迎。據《香港商報》調查,他的小說有三萬讀者。當時香港盜版成風,他的武俠小說連載每天刊出千字,七天就有人盜印單行本,速度之快讓原定結集出版的三育圖書公司措手不及。就在這時,他和分別多年、正在經營印刷業務的老同學沈寶新在香港意外重逢,沈建議,與其給別人盜印小冊子發行,不如自己來印,自己發行、賺錢。說干就干,他們決定合辦一家刊載武俠小說的十日刊《野馬》。

1938年,他們在麗水碧湖,初中三年級起就是同班同學,金庸是級長,沈寶新喜歡打籃球,是級隊的選手,比他大好幾歲。浙江省立臨時聯合中學的檔案中,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的軍訓名單記錄:

沈寶新 秋一年級 十八歲 吳興人

金庸回憶:「我們兩人是初中、高中同班同學,沈寶新先生比我大幾歲,所以當時並不是很熟悉,他是大朋友,我是小朋友。後來在香港碰上了,老同學相見,自然很親熱,以後大家就常來往。」

吳興即浙江湖州,沈在浙江大學讀的是農業專業,抗戰勝利後,在中國郵政、儲匯局銀行工作,積累了銀行、財務工作的經驗。1946年到香港,在印刷廠任職九年。 他說一口江浙口音的廣東話,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是「一個隨和、夠義氣的人」,人際關係好,對朋友重情義,又懂經營管理。1959年初,他們註冊了野馬出版社,準備辦一份十日刊,以刊登武俠小說為主,從《莊子·逍遙遊》中取「野馬」為刊名。

當年3月,《野馬》籌備期間,他們在九龍尖沙嘴彌敦道的文遜大廈租了一個寫字間,只放得下四張書桌。他們請了《長城畫報》編輯潘粵生擔任編輯。 就在這時,報販建議,與其辦十日刊或半月刊,不如乾脆辦一份日報,天天出版,更容易賺錢。金庸猶豫了一番,決定辦日報,《野馬》不太像報紙的名稱,仿效《成報》取單字很成功 ,他也想起一個單字的報名,潘粵生提出「明」字,取「明辨是非」之意,他說也有聰明之意,經過一番推敲,決定取名《明報》,以「野馬」為副刊(名為「野馬小說」)。關於報名,他後來說:「《明報》的『明』字,取意於『明理』『明辨是非』『明察秋毫』『明鏡高懸』『清明在躬』『光明正大』『明人不做暗事』等意念。」 他們請書法家、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製片主任王植波題寫的報名,一直沿用至今。金庸並不知道中國報業史上至少有過六個《明報》,1911年、1922年、1931年的上海,1925年、1945年的北京及1932年的蘇州先後出版過以《明報》為名的報紙。

查傳詩(查良鏞長女)與沈寶新夫婦

《明報》最初由金庸出資三萬港幣,沈寶新出資兩萬港幣。這五萬元三四個月就花光了,金庸又投入五萬元,共出資八萬。《大公報》老同事、廣告部主任郭煒文曾出資一千五百元,占的股份很少,1961年《大公報》社長費彝民要郭退股,金庸連本帶利都還給了郭。《明報》從此只有兩個股東,金庸佔八成,沈佔兩成。

1959年5月20日是金庸終生難忘的一天,這天《明報》正式創刊。創刊號標明:本港零售港幣一毫,督印人沈寶新。他執筆的發刊詞標榜「公正、善良、活潑、美麗」:

《明報》是一張同人的報紙,也是一張讀者的報紙。

……它是讀者的報紙,因為我們辦報的目的不是要宣傳什麼,也不是為什麼商品做廣告,我們只是希望能辦成一張精緻的、生動的、健康的小小報紙,為那些喜愛精緻、生動、健康事物的人所喜愛。

我們的信條是「公正、善良、活潑、美麗」。我們決心要成為你一個甜蜜的知心的朋友,跟你說說故事、講講笑話,討論一下問題,但有時候,也向你作一些溫文的勸告。

這一年他36歲,南下香港第十一年,他踏上了前途莫測的創業之路。

《明報》第一天印了8000份,沒有賣完,最低時跌到了6100份,發行了四個月才開始回升。金庸說,出《明報》主要是一種生意上的考慮,當時誰都覺得是一件冒險的事業,舊同事、老朋友在背後人人都說:「小查這次非傾家蕩產不可!」他卻想,反正沒有多少家產,就是「傾家蕩產」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明報》初時只是一份四開一小張的報紙,屬於名副其實的「小報」,頭版刊登社會性特稿,二版是副刊,也會登小說,三版是重頭戲,連載金庸和其他人的武俠小說,四版是雜文,小品、漫畫等,沒有新聞。他選擇辦這樣一份小報,或許與他初到香港時,發現港人的讀報口味令人「又好笑又好氣」有關。《大公報》同事馬廷棟有一天吃飯時說起,有個香港友人說:「貴報雖然有些地方不及人家,但有一次登了一條別報沒有的新聞。」馬受寵若驚,忙問什麼新聞,對方說:「那次九龍發現一條一尺多長的蜈蚣,只有貴報上有。」 相隔十一年,也許金庸已淡忘此事,但港人的讀報口味他是熟悉的,他有意無意地迎合他們。

不久,《明報》遷到中環娛樂行五樓二室,白天是商人的寫字樓,晚上做他們編輯部,每天凌晨離開時,都得收拾乾淨。兩個月後,又搬到中環德輔道中239號四樓。 最早的員工只有三個人,金庸是社長兼總編輯,還是主筆,負責編輯部的工作,沈寶新是經理,負責報紙經營,是營業部唯一的員工,謙稱在報館只是個跑龍套的角色,有如整部機器中的螺絲釘,編輯只有潘粵生。後來請了校對戴茂生和辦公室助理葉雲(原名葉漢輝),詩人何達做過短期的第四版編輯。由於人手不夠,金庸的妻子朱玫在《明報》跑過香港新聞,成為《明報》最早的女記者。

辦報畢竟不像寫武俠小說,一份新報紙一無背景,二無雄厚資金,要在報刊林立的香港站穩腳跟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有人說,「辦不了多久吧」;有人斷言,「一兩年內一定倒閉啦」!

1959年的香港儘管經濟還算不上繁榮,但報業競爭已夠激烈。單就日報來說,左派除了《大公報》,還有1948年9月創刊的《文匯報》、1952年10月創刊的《香港商報》、1955年創辦的《晶報》(原名《明星日報》,1957年改名)。親國民黨的有1949年創刊的《香港時報》以及老牌的《工商日報》。此外大多數報紙處於中間立場,如1925年6月創刊的《華僑日報》,1938年8月創刊的《星島日報》,1939年5月創刊的《成報》,等等。還有《南華早報》等英文日報,其中也有中間偏左或中間偏右之分。背景各異,左、中、右分明。光是50年代新辦的報紙就有85家,平均一年新辦8.5家,大部分為中文報紙,但能堅持十年以上的鳳毛麟角,至今仍在出版的僅《明報》《新報》《晶報》等寥寥數家。

在報界默默耕耘了十多年的金庸有自己的考慮,他離開《大公報》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左派色彩過濃,他不會走這條路;他對國民黨也沒什麼好感,保持中立是必然的選擇。「在政治取向上,我們既不特別親近共產黨,也不親近國民黨,而是根據事實作正確報道,根據理性作公正判斷和評論。」

6月6日,《明報》出至第十八期,改為出對開大張,頭版改為國際新聞和社評,二版為「銀百合」副刊,三版還是「野馬」小說副刊,四版為香港新聞(從第二十九期起,國際新聞改到第四版,港聞放到頭版,社評有時也刊登在四版)。當天,他在《我們的立場》社評中提出「公正與善良」的辦報理想,不再提「美麗」「活潑」:

我們曾在「發刊詞」中說明,我們擁護「公正與善良」。這五個字,就可以說是我們的立場。

我們重視人的尊嚴,主張每一個人應該享有他應得的權利,主張每個人都應該過一種無所恐懼,不受欺壓與虐待的生活。

我們希望世界和平,希望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大家親愛而和睦。我們希望全世界經濟繁榮,貿易發展,也希望香港市面興旺,工商業發展,就業的人多,希望香港居民的生活條件能不斷地改善。

這是《明報》資料室現存的最早一期《明報》。據說金庸願出資二十萬元高價收購《明報》創刊號,但沒有結果。 倒是電影界有人收藏了最初的《明報》。

為了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明報》出版四十多天後,7月1日,在第二版開闢「明報之友」專頁,刊登讀者來信和他們的答覆,並邀請醫生和法律、心理、社會問題方面的專家解答讀者的問題。當天刊出的《致讀者》說,要成為讀者與編者、讀者與讀者之間互相溝通意見、交流情感的園地。

金庸多次表示對左轉後的香港《大公報》的不滿,力圖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不偏不倚、保持中立。香港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自由的空間,從地理上說,這只是一個彈丸之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