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逢亂世 第一章 海寧袁花

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際天而來,聲勢雄偉已極。潮水越近,聲音越響,真似百萬大軍衝鋒,於金鼓齊鳴中一往直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牆直向海塘壓來……月影銀濤,光搖噴雪,雲移玉岸,浪卷轟雷,海潮勢若萬馬奔騰,奮蹄疾馳……但潮來得快,退得也快,頃刻間,塘上潮水退得乾乾淨淨。

金庸本名查良鏞,他幼時即熟悉每年農曆八月十八的「海寧潮」,這是他生命中刻骨銘心的「海寧潮」,所以,他在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以動情的筆觸寫下「十萬軍聲半夜潮」這一大自然的奇觀。

地處錢塘江北岸的海寧在清末和民國初年,不論叫海寧州還是海寧縣,都屬杭州管轄,1935年後才歸嘉興。這個以海潮出名的濱海小縣自古以來人文鼎盛,被譽為「文化之邦,藏書之府」。據吳晗的《江浙藏書家史略》統計,海寧歷代藏書家達38家,超過紹興、嘉興、海鹽等地,僅次於杭州,文風之盛,可見一斑。近代以來著名的人物王國維、蔣百里、徐志摩都是海寧人(蔣、徐還是查家的親戚),查家也是人才輩出。

1923年,查良鏞出生在海寧袁花赫山房(今袁花鎮新偉村一組) ,「一個五進院的大宅子里,院內有90多間房子和一個大花園。」 赫山房離觀潮勝地鹽官鎮相去不過十數里地,幼時他幾乎每年都要跟母親去看海潮,上小學時做童子軍,還在石塘邊露營過,半夜裡瞧著滾滾怒潮洶湧而來……

良鏞的「良」是排行,他這一輩兄弟的名字中全有一個「良」字。《海寧查氏族譜》稱,先祖查瑜以下六世,沒有嚴格的字輩排行。自第七世起規定了字輩排行:「秉志允大,繼嗣克昌,奕世有人,濟美忠良。」到查良鏞這一代正好是「良」字輩,再往下是「傳」字輩,「傳家孝友,華國文章,宗英紹起,祖德載光」。祖父給查良鏞取了個小名宜孫,因他排行第二,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大人都叫他宜官。「宜」「二」在海寧方言中同音。

在他出生的年代,軍閥混戰連綿不斷,1924年上半年浙江軍閥盧永祥與江蘇軍閥齊燮元為爭奪上海地盤,壟斷鴉片買賣,在離海寧不遠的上海附近大打出手,史稱「齊盧之戰」。9月,孫傳芳乘機自福建長驅直入浙江,趕走盧永祥,獨霸浙江三年之久。1927年國民黨和蔣介石的勢力進入江南,南京國民政府在「四一二」政變的血泊中浮起。

在動蕩的亂世,海寧仍保持著一份難得的從容與安寧,使查良鏞得以平靜地度過飄逸著書香的童年、少年時代。

自唐宋以來查氏即是大族,「查祝許董周」是海寧的五個大姓,查姓居首,查家成為歷久不衰的名門望族,袁花鎮上姓查的人很多,有「袁花鎮,查半邊」的說法。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查氏先人查瑜為避兵禍,攜妻帶子,從婺源沿著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順流而下,先在嘉興落腳,不久發現海寧龍山(即袁花)一帶土地肥沃,依山面海,民風淳樸和婺源相似,而且海寧與查家祖籍休寧的舊名相似,遂決定在龍山之東定居下來,時在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從此,他恪守祖訓,以儒為業,耕讀傳家。到查良鏞出生時,查家已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百多年。

明清兩代,海寧查氏科甲鼎盛,成為江南有數的「文宦之家」。民國《海寧州志稿》載,明代查氏中進士6人,中舉人17人,查繼佐是1633年(明崇禎六年)杭州鄉試的亞魁(第二名),負有盛名的畫家、學者。到了清代,查氏科甲更盛,有進士14人、舉人59人,僅康熙年間就有10個進士。查慎行本名嗣璉,和二弟嗣瑮、三弟嗣庭都是翰林;此外,堂兄嗣韓、侄兒查昇也是翰林;大兒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進士,當時有「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之說。查昇以人品、書法深得康熙器重,入值南書房三十八年。康熙親書「嘉瑞堂」匾額賜予袁花的查氏宗祠,還有「澹遠堂」「敬業堂」匾額分別賜予查昇、查慎行。海寧查家被譽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查家三兄弟的藏書聞名遐邇,查慎行藏書處在袁花鎮西南三里,名「得樹樓」,藏書兩三萬卷。查嗣瑮藏書處在袁花鎮橫漲橋邊,名「查浦書屋」,有書五千卷。查嗣庭的藏書室在袁花西南,名為「雙遂堂」。

1662年(清康熙元年)發生一起文字獄——湖州莊家《明史》案,查繼佐受牽連,入獄五個多月。「江西科場試題案」是查家第二次遭遇文字獄。1726年(清雍正四年),查嗣庭以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被派去做江西鄉試正主考。後世野史、筆記小說盛傳他出的試題是「維民所止」,出自《詩經·商頌·玄鳥》,有人向雍正皇帝告發,指控「維止」兩字即是「雍正」兩字去了頭,意在影射。雍正初登大位,砍了不少人的頭,不免心虛,將查嗣庭全家逮捕嚴辦。另有一種說法是,查嗣庭寫了一部《維止錄》,被一個太監舉報。

其實,查嗣庭在江西出的試題,首題是《論語》:「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廷旨舉出《書經·舜典》「敷奏以言」四字,硬說堯舜之世尚以言陳奏,怎麼能說「不以言舉人」,當時正行保舉,這試題就是對此不滿、暗中譏訕。第二題是《孟子》:「君猶腹心,臣猶股肱。」廷旨指控,為什麼稱「腹心」,不稱元首,分明不知有君上之尊。第三題是《孟子》:「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這題出得較為偏僻,挑不出什麼毛病,廷旨說「不知何指,居心殊不可問」。還有《易經》次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詩經》次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雍正點出這二題中「正」與「止」大有文章,查嗣庭先用「正」,後用「止」,顯然是誹謗「雍正」年號。後世傳查嗣庭以「維民所止」惹禍大概由此推衍而來。

查嗣庭全家被捕,全部書籍送到刑部,他大受拷掠,死在獄中,雍正還下令戮屍,兒子也死在獄中,家屬流放。查慎行和查嗣瑮因受胞弟文字獄之累,1726年(清雍正四年)嚴冬,全家百口老少奉旨自故鄉赴京投獄。1727年(清雍正五年)春,查嗣瑮全家被流放到陝西藍田,本人客死他鄉。當時不少名士受到牽連,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準參加舉人與進士考試。

查慎行投獄途中寫詩給一位同科進士的難友,留下了「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兩同年」的詩句。獄中半年,僥倖活著回到故鄉,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他的《敬業堂詩集》有詩4427首,《續集》六卷收入731首。《鹿鼎記》有五十回的回目都出自《敬業堂詩集》。

「江西科場試題案」是雍正初年最大的一起文字獄。查嗣庭獲罪,只是雍正登基以後剷除異己的舉措。 海寧查家經此一劫,元氣大傷,由盛轉衰,直到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才有人中進士。廢科舉以後,查家還出過學者查猛濟、實業家查濟民、教育家查良釗、法學家查良鑒等,查良鏞為故鄉與家世感到驕傲。

查良鏞祖父查文清本是「美」字輩,字滄珊,故鄉的父老們稱為「滄珊先生」,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中進士,在江蘇丹陽做知縣,有成績,加了同知銜。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4月發生著名的「丹陽教案」,從丹陽開始,無錫、金匱、陽湖、江陰、如皋等地教堂相繼被焚毀,上司要查文清將為首燒教堂的兩人斬首示眾,以便向外國教士交代。但他同情燒教堂的民眾,通知那兩人逃走,回報上司:此事由外國教士欺壓良民而引起公憤,數百人一擁而上,焚毀教堂,並無為首之人。跟著他就辭官,結果被甄別參革。 查家和袁花的鄉親卻引以為榮。

查文清從此閑居故鄉,讀書作詩自娛,也做了一些公益事業,設立了一座義莊,買了幾千畝田地收租,租金用於資助族中的孤兒寡婦,使他們能平安過活。凡是上了中學、大學的人,每年都可分兩次領一筆津貼,如果有人出國留學,津貼的數額更大。 他編了一部《海寧查氏詩鈔》,有數百卷之多,但雕版未完工他就去世了。出喪之時,丹陽推了十幾位紳士來弔祭,領頭燒教堂的兩人一路哭拜而來。查良鏞幼時聽伯父、父親說,那兩人走一里路,磕一個頭,從丹陽一直磕到他們家。查良鏞小時候對此信之不疑,長大了覺得這應該不是事實。不過後來他想,那兩個人十分感激,最後幾里路磕頭而來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他出生不久祖父就去世了,但祖父是他最敬佩的人,也是對他少年時影響最深的人。他說祖父對他有兩個影響,一是使他知道外國人欺負中國人,二是要多讀書。祖父去世後,留下的《海寧查氏詩鈔》雕版堆了滿滿兩間屋子,成為查良鏞童年時期和堂兄弟們嬉戲追逐的常去之處,在雕版堆里玩耍的日子久了,居然對雕版上的詩詞也能朗朗上口。

到查良鏞父親查樞卿時,祖上仍留下田地三千六百餘畝,佃戶百戶之多,雇有不少男女僕佣,並在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